<h3> 紅巖嶺飛拉達,湖南省內第三條正式營業的法式飛拉達,大峽谷玻璃橋,世界最高最長的玻璃橋,現在這兩個著名的景點已經成為張家界新的旅游坐標,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來觀光體檢,也是大美慈利體育+全域旅游的兩塊金字招牌,最重要是兩個景區之間交通十分方便,通過陽龍公路往來只有四十分鐘的車程,但是今天咱們不開車,要從紅巖嶺翻山越嶺走到玻璃橋去,有興趣趕腳的嗎??</h3> <h3> 通過自已平時在家鄉到處爬山積累的經驗,再察看《兩步路》地形圖,可見一條絕佳的戶外路線:從紅巖嶺飛拉達服務中心出發,經過紗帽寨——野牛鋪——鐵廠——自生橋(下)——穿石溪——五富橋——溯穿石溪而上——金巖水庫——懸巖寺——竹塌——亮埡——雙樹溪——玻璃橋,這一路全是高山峽谷,地貌多變,景色應該不錯。</h3> <h3> 我的這個想法一提出,馬上得到一群好友的支持,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為了節省時間,咱直接開車到懸巖寺腳下,因為紅巖嶺紗帽寨走穿石溪這一段我走了很多回,已經非常熟悉了,咱就從懸巖寺開始走吧</h3> <h3> 天氣預報說今天陰有小雨,但也只有這樣,我才有空閑時間,似乎松哥、火箭頭、蝦米、風兒、一枝花等朋友們也心情大好,一路有說有笑,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愛好,喜歡尋找一些前途未知的地方跋山涉水去看風景。</h3> <h3> 遠遠就望見了懸巖寺腳下的金巖水庫大壩,“金巖水庫”和“懸崖花開”八個大字格外顯眼,懸巖寺不遠了。金巖水庫和太華寺腳下的三溪水庫是老二區的大型水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舉陽和甘堰兩鄉幾萬勞動人民修建起來的,現在還起著灌溉、攔洪、飲用水源等重要作用,鏗鏘的勞動號子“打硪”就是從這里傳出來的,父親母親也是當年的筑壩大軍之一。</h3> <h3> 車在一座民房前停下,前面兩個月前的亂石路正在打水泥路,只好下車步行。拾步前行,由于整修了一番,好走得多了,記得去年春上跟小妹第一次進山,好幾處道路被山洪沖得希巴亂,山澗漫道,有些地方只得我赤腳背著她過去了。遠處山巔的山貌已和外面的山勢截然不同,有點武陵源風景的影子,懸巖寺就藏在遠處群山山腰的某處平臺上,它的山頂后面就是三官寺了,聽當地人說離玻璃橋也不遠了,這就是我們今天來此的動力之一??</h3> <h3> 有人提議直接從懸巖寺的左邊竹塌翻到玻璃橋去,這怎么能行呢,到了這里是不能不拜一拜山頭的,況且懸巖寺可是慈利地區保存得最完好的寺廟,據考證,懸巖寺創建于漢靈帝光和四年,歷史悠久,現在也香火旺盛,非常靈,去年上山我就是給小兒子來求福的。</h3> <h3> 沿著山澗一路上行,霧氣越來越重,氣溫明顯比山外低了很多,山路拐角處斑駁的老木屋木門虛掩,老鄉已不知去向,去年見到的那個形狀怪異的老樹兜還靜靜地躺在屋角下,像是在一直等待著我們的到來。</h3> <h3>對面的大山就是羅家峪,萬佛寺和九龍寺就在那一片大山之中,有機會我一定要走一走。</h3> <h3> 現在的懸巖寺這一片已被廣東一老板規劃打造成“懸崖花開養生谷”。并與今年三月份舉行了隆重的新修善懸巖寺開光儀式。</h3> <h3> 上山的小路,都已鋪了石板,比以前的亂石坡好走多了。</h3> <h3>風兒姐說她好久沒運動了,今天爬得有點吃力,看來以后要多多參加我們的活動了??</h3> <h3> 懸巖寺不大,但地勢險要,就坐落在一塊大懸石上,三面懸崖,只有北面一條小路可到寺內。懸巖寺全是就地取材的石頭建造,就連寺頂也是兩塊大石板合并而成,堪稱建筑奇跡,現有廣東大善人把它修善一新,整個寺廟小巧精致而又不失莊重肅穆,現在更是香火旺勝,道場自然。</h3> <h3>山下的金巖水庫和公路就是我們來時的路</h3> <h3> 火箭頭變戲法似的拿出了久違的俱樂部旗幟,那咱就合個影吧,發現大自然的美,把快樂帶給每一個人就是我們的宗旨??</h3> <h3>清朝的功德碑</h3> <h3> 其實懸巖寺是一個道教場所,從它橫梁上幾處太極八卦圖便可知一二,不大的寺舍分為三室,中為女媧,左為觀音,右為雷神,松哥說他今天是來求財的,但他左中右都拜了,松哥,你到底求啥來的???</h3> <h3> 松哥和蝦米姐對這個大寶鼎入了迷,這家伙是怎么抬上來的??</h3> <h3> 拜完山頭,時間已過十一點,不敢久留,還要去探路,只得匆匆從右邊下山去,半道上遇到幾位肩扛手提抬設備上山的老鄉,原來這石階路就是他們修的,正準備把右邊也鋪上石板路,好讓更多人來此觀光參道。</h3> <h3>老鄉告訴我們,爬上對面竹塌的山項,順著小公路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到玻璃橋了,這下更來勁了??</h3> <h3> 隔老遠,大黃狗就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一陣狂吠,嚇得風兒姐趕緊把我推上前,要我來擋狗??半山坡上的竹塌竟然還保存著七八間古樸的老木屋,柴屋里碼得整整齊齊的柴火像是有幾年沒動過了,松哥羨慕的大叫浪費??找了一個圈,才找到一位正在鋸柴火的大叔,上前問路,他對我們滿臉狐疑,手舞足蹈支支呀呀了好半天,我們半猜半想,應該是從那里上后山頂了,也許他是唯一的還守護在這個美麗村莊的老鄉吧。</h3> <h3> 沒想到爬了一段小坡,竹塌后面是一條橫過的土公路,破壞了原來的山路蹤跡,一下把我們帶入了歧途,該往那邊走呢???</h3> <h3> 不過土公路兩邊成片成片的野芭茅開滿了白色的蒂花,和遠處的青嵐構成了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倒是給了我們些許驚喜,太美了,只可惜我們的攝影師今天沒來??。</h3> <h3> 此路不通,離軌跡線方向相反,只得原路返回,尋找新的入口。</h3> <h3> 經過仔細尋找,一條隱秘向上的小路終于找到了,依山勢而論,就是它了,而松哥已經在前面攀絕壁而上了,大俠就是不一般??。</h3> <h3> 這是一段極陡的竹林陡坡,密密匝匝的山竹把山路圍成了一個無窮無盡的時光隧道,也許那一頭就是玻璃橋了??</h3> <h3> 火箭頭帶領風兒、一枝花在老遠的后面慢慢的跟著,這坡實在太長,他們有些吃力,但是走得慢有好處喲,你看他們就撿到野獼猴桃,后來聽說好甜的,我真后悔自己跑那么快干嘛??</h3> <h3> 其實我想一鼓作氣爬上山頂好吃中餐,只是沒想到明明已經看到亮光了,欣喜若狂的用盡全身力氣努力跑幾步,卻發現前面還是一個兩三百米長的陡坡,只是竹子全被砍掉了,天啦,我要哭暈在這絕望坡上了??</h3> <h3> 剛才這一段從竹塌到亮埡的路,海拔從600米直線上升到1000米,所以非常陡,但是好奇地圖上顯示這片區域一片雪白色,是因為這里沒幾棵樹木,全是砍倒的干竹子嗎?</h3> <h3> 翻過這片埡口,前面的峽谷陡然俊秀起來,這就是張家界大峽谷嗎?那玻璃橋應該就在峽谷的盡頭了,咱有希望了??</h3> <h3> 這邊的山坡上全是低矮枯黃的蕨類植物,還有成片的開著像白色棉花球的不知名的植物,輕輕一碰,白絨球就變成了千萬朵漫天飛舞潔白的雪花,看蝦米她們已經化身成了美麗的雪姑娘,快樂的奔跑在這飄飄灑灑的雪國世界。</h3> <h3> 下到谷中,兩邊的樹木陡然茂盛起來,山路也非常濕滑,不時雜草纏腳,蝦米一直在前提醒大家小心點,自己卻不小心濕了腳,還好沒濕身??</h3> <h3> 老百姓在這密林中修建了飲水池,咱順著管道走,一定就能走出峽谷,唉呀,我終于聰明了一回,哈??。</h3> <h3>這地方像是發生了泥石流,長達300多米的亂石塊堆滿了溪谷,咱還是快點通過??</h3> <h3>終于走出了密谷,到了開闊地帶,心情大好??</h3> <h3>兩三百米高的谷底長滿了一大株一大株的木瓜子,紅紅的木瓜子掛滿了枝頭,其它地方還真沒見到這么多這么大的木瓜子,此地的風水不一般??</h3> <h3> 這么偏僻的山谷中還有兩三間老木屋,他們的先祖不會是逃難逃到這里來的吧。</h3> <h3> 山道上遇到一位從三官寺鎮上買日用品返回的老婆婆,她正從玻璃橋走路而來,這下真正確定這條路走對了,而且離大峽谷不遠了。</h3> <h3> 老婆婆還告訴我們,眼前的大峽谷叫大樹溪,因以前山谷邊有兩棵大古樹而得名,原計劃返回走的太華寺就在對面的山頂上,也就是在亮埡那里一直往左走就到了,只不過現在已下午三點多,再返回穿越太華寺是不可能了,只有等下一次了。</h3> <h3>又一處有特色的老木屋</h3> <h3> 過了雙樹溪全是大山路,好走得很,半小時后,一座白色的大橋突現在遠處高高的山谷中,雖然天陰蒙蒙的,但還是讓人很震撼,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經過六個半小時的遠足,我們終于到了??</h3> <h3> 這戶人家可是天然的觀景臺,與玻璃橋近在咫尺,老鄉,我覺得你收個觀景費應該生意不錯??</h3> <h3> 沿著軌跡線繼續前行,發現了一條下大峽谷谷底的小路,可以一窺玻璃橋及大峽谷全貌,這條戶外線路應該不錯,我是有意要去的,但是時間不夠了,只得下次約伴再來。</h3> <h3> 再走,就到了玻璃橋門票站的圍墻邊,已無路可走,但玻璃橋卻形象高大起來,可以清楚的聽到好多游人在里面尖叫,我一時興奮,用手卷起喇叭大喊一聲,朋友們,你們好嗎?我從紅巖嶺飛拉達翻山越嶺看你們來了。許久,橋上傳來了回音,既有姑娘們的聲音,也有小伙子的聲音……</h3> <h3> 懸巖寺到玻璃橋,有人說好遠,有人說好近,只有自己親身走過才知道,大自然的美永遠是無窮無盡的,下一回太華寺穿越玻璃橋咱們再約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临漳县|
水城县|
富川|
江津市|
安宁市|
北宁市|
曲沃县|
塔城市|
泸定县|
固原市|
资中县|
秦安县|
瑞安市|
黄冈市|
长武县|
道真|
丹凤县|
八宿县|
申扎县|
砀山县|
交城县|
海原县|
凌云县|
邹平县|
福清市|
新乐市|
灵寿县|
阳东县|
兴宁市|
明溪县|
翼城县|
冕宁县|
濮阳市|
马鞍山市|
大兴区|
江达县|
永泰县|
萨迦县|
钦州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