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b>圖片/文/詩和遠方</b></font></h1><h1><b><font color="#ff8a00"> </font></b></h1><h1><b><font color="#ff8a00"> 七零后時代的記憶!</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 </font></b></h3><h1><font color="#ff8a00"><b> ―― 題 記 </b></font></h1> <h1><b> 時光荏苒,白云蒼狗,人生中值得回憶的,永遠是那些懵懂青澀的歲月,如今人到中年的我仍然滿懷年少的童真沉浸在那一段段的過往之中……剪下成長中的片斷,零零碎碎,一路芬芳,此刻只剩美好,純真,快樂,蕩漾心間!</b></h1> <h1><b> 人之初,性本善!</b></h1><h1><b> 五歲時我失去了母愛,在別人的眼里,我是個很受同情的小女孩,這一切我都渾然不覺,在我眼里,我有衣穿,我有飯吃,我有爸爸,我有哥哥,我有爺爺奶奶,我有家,那么小我理解不了別人對我的同情,可我卻知道去同情別人,去幫助別人。按年齡的推算,應該是十歲時候的一件事。我們隊里有一家寡婦,叫陳奶奶,養了一個癱子女兒,先天性殘廢,說話也是語不成句,吐字不清,且不追究她沒有男人卻生了個兒子。寒冬臘月,我見嬰兒冷得發烏的嘴巴皮,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于是和小我一歲的表妹嘀咕把自己穿不得的舊衣服悄悄瞞著大人送給她們。</b></h1><h1><b> 我們拿了幾件衣服,來到了陳奶奶家,站在門外還有些不好意思,因為我們送的只是些舊的衣服,陳奶奶家就兩間簡陋的土磚屋,她在屋角生了一堆火,叫我們進去烤火,可我和表妹卻急著一定要陳奶奶趕快把衣服給嬰兒穿上,陳奶奶卻無動于衷仍然拿著木棍撥弄著火堆,原來我們天真地根本沒想到我們拿來的衣服太大了,嬰兒怎么都穿不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人人家里都很窮,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誰會愿意幫襯別人,然而我們兩個小姑娘的善舉,徹底感動著孤兒寡母的陳奶奶,她直念叨我們兩個小姑娘真好,那時我們根本不知道是做了一件人性閃光的事情,還擔心地叮囑陳奶奶不要說出去,怕家里人知道后做出什么反應,真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如今,陳奶奶去世了,她的女兒還先她一步,她的孫子長大了,沒有人知道我們小時候曾經做過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這種善舉永遠保存在我心中就足夠了!</b></h1> <h1><b> 時代的發展總是會淘汰一些貧窮的產物!</b></h1><h1><b> 就譬如,在城里還能偶爾踫見的乞丐,這在我小的時候鄉里面那是屢見不鮮,我們都稱之為叫花子。</b></h1><h1><b> 在我的印象中知曉討米的叫花子數貴州,河南的最多。因為每次來我家討米的叫花子我都要盤問一陣,你是哪兒的?受什么災了?證實后就飛一般地去米壇子勺一杯米裝進叫花子的米袋子里。一般的人家都是磨磨唧唧愛給不愛,表示家里也困難,而我卻表現很積極,并不是我們家很富有,而是……</b></h1><h1><b> 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給叫花子一杯米后,跟奶奶說:“奶奶,假如我是一個叫花子,到人家家里去討米,如果人家不給,我心里多難受”。當時奶奶哭笑不得地說:“你這傻丫頭,哪有把自己比作叫花子的呀……”,奶奶為什么要說我,我做錯了什么?我說錯什么?這些反問一直烙在了幼小的心靈里,更不知道把自己比作叫花子那是多么地不合適,多么地天真無知,叫花子是人們眼中最淪落的窮人,豈有把自己比作叫花子的道理,可能全世界就我一個傻奇葩,但可貴在天真無知幼小的心靈就能推己及人,換位思考,這是何等的善解人意!長大了我明白奶奶為什么說我,奶奶是怕我中了我打的比方,告訴天國的奶奶,我很幸運,一個隊里與我一年出生的三個人當中,其他兩個男生,一個在二十幾歲得病走了,一個在三十幾歲得病走了,就剩我長大嫁了人,一家人生活得還算幸福,快樂,我也并未成為叫花子……</b></h1> <h1><b> 誰的年少不輕狂!</b></h1><h1><b> 慈利七中,所在地慈利苗市鎮,枝柳鐵路貫穿整個小山鎮,距離縣城三十多里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是該校的一名高中生。</b></h1><h1><b> 時光倒回到某個放月假的時間,我的好朋友小麗同學約我到她家去,我欣然答應,她的家在縣城,第七節課下課后五點多了,已經沒有了回縣城的汽車,而我們又回家心切,于是決定走回去,汽車路線與火車路線我們權衡了一下,最終選擇了走火車路,因為火車路大多是直線,要近得多。</b></h1><h1><b> 說走就走,我們背起了書包,帶上手電筒前路未卜地踏上了歸途,但心中還是有些忐忑,因為要經過四個隧洞,天只有兩個多鐘頭就要黑了,我們想趕在天黑前走完進縣城的那道足足有兩里多長的隧洞。</b></h1> <h1><b> 我們并排地走在鐵路的枕木上,急逐的節奏的腳步聲回蕩在身后,我們邊走邊說著同學之間的趣事,時而注意身前身后是否有火車來臨,時而避讓著,一個鐘兩個鐘,當我們走到最后一個隧洞時,天已麻麻黑了,我們的手心捏了一把漢,因為這個隧道是連接縣城的必經通道,經常有很多山民超近路從隧洞中經過,前面三個洞沒有人,我們只管往前走,而這個洞聽說……我和小麗同學手握著手肩并著肩,貼得更近相互增加勇氣。“嚓嚓嚓”的鞋板聲在洞中擴音得更顯恐怖,走著走著我們看見前方有亮點一晃一晃的,“有人過來了”,我輕聲的說著,心卻咚咚咚地跳在了嗓子眼上,我們聽著腳步聲越來越近了,洞中的這種境遇,不禁讓我想起京劇武松與孫二娘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相互間揣測估摸生死打斗的那場戲,你完全不知對方是何方神圣,你更不知道下一秒將發生什么,充滿恐懼,越近越害怕,我們的手握得更緊了,但無能多么地壯膽,畢竟是兩個女生,還是心虛,高度地注意著前方,近了近了,僅僅幾秒就擦肩而過,什么也沒發生,黑暗中甚至來不及看清對方,其實那個人也是急匆匆地趕著路,后面又遇到一個挑著擔的山民經過,每一次地遇見都是一種恐懼地折磨,走了許久我們才在擔驚與盼望中走完,出洞口時天上已掛滿了星星,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下到了公路上,我是分不清方向了,跟著小麗七轉八轉來到了她的家,已是晚上八點多了,小麗媽媽知道后把我們數落了一頓:“小麗,你們兩個丫頭真是膽子也太大了,那個隧洞里曾經出過事故……答應我以后再也不要走火車路了”,我們心有余悸地點頭允諾著!如今想來真是一場刺激昌險挑戰人性的徒步!不枉枝柳鐵路上曾經留下我們一串串的腳印!至少沒辜負年少敢作敢為的輕狂,如此值得回味!</b></h1> <h1><b>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b></h1><h1><b> 每個年輕人都有想出去闖蕩的夢想,我也不類外!值得回味的還有,二十歲那年,我悄悄拿了父親的四十元錢,留了一張字條,背著行囊,只身一人離開了家。第一站去常德發小就讀的學校,過了個五四青年節,兜留了一天,第三天坐車到長沙的榮灣鎮,第一次走出家門,猶如劉佬佬進大觀園――看花了眼,轉什么車往哪兒走?下了車那是一片茫然,我只知道表妹就讀學校的名字,其他什么信息也沒有,我轉了一個圈,慢慢地辯別著,然后一路的尋問轉乘,終于來到了表妹的大學,岳麓山這邊有好多所大學,路遇熱情的大學生給我帶路,有好心的人給我交公交錢,我這個扎眼的鄉巴佬,總是讓老天憐愛無比!</b></h1><p><br></p> <h1><b> 我在幾千人的學校終于找到了表妹,表妹知道情況后,立即給我父親發了封電報,報以平安,在表妹學校待了幾天后,我又一個人從長沙火車站坐火車去了岳陽,一路尋問找到了岳陽的姑姑,在姑姑家住了一段時間。一次冒然離家的闖蕩,直讓我感到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愛!</b></h1> <h1><b>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覺已走過了純真跌撞的年少,走過了熱血豪邁的青春,回望這人生長長的漫途,坎坷跌宕,處處亦是風景!過去未來感恩歲月,溫柔以待!</b></h1><h1><b> 絲竹中年,還是</b><b style="line-height: 1.8;">難忘</b><b style="line-height: 1.8;">那懵懂的歲月!</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茂名市|
来凤县|
华亭县|
贺兰县|
中西区|
简阳市|
南汇区|
蕉岭县|
清涧县|
特克斯县|
杭锦旗|
渝中区|
江源县|
乳山市|
海丰县|
固始县|
灵山县|
宁德市|
沂源县|
章丘市|
微山县|
汝阳县|
金门县|
德州市|
铁岭市|
霍林郭勒市|
五原县|
白沙|
民乐县|
迭部县|
郧西县|
通化市|
涿鹿县|
天津市|
西贡区|
清新县|
云霄县|
尖扎县|
全南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