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前三分之一人生,都在匆匆吃飯,舌尖舌根嘴唇胃都用了,可是不帶記憶,也鮮少用心。人家都覺得我應該能夠推薦很多美食,感覺不爭氣的我辜負了大家很多年,從去了西安以后,我決定要做一個不高產但是用心吃飯的人,這是我給自己設立的第三個階段目標,前兩個不能說。惰性是一位老友,但好在意志力也同行,身體和思想,總有一個得在路上,不辜負時光,認真地吃喝玩樂工作學習交朋友,一點點擴大舒適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我等微不足道的理想。<br></h3><h3> 最近因為項目來了幾次德陽,我熱愛這個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是可以到處走走,街頭巷尾逛逛,看看別處的趣味人生。借著補拍照片的機會,我跟pg出發了,第一站,廣漢,我之前給pg提過一個要求,讓他要帶我吃不一樣的東西,因為在吃飯這件事情上,需要外力才能克服我的庸庸碌碌。</h3> 廣漢的毛肚火鍋 <h3>傘下的時光-“向陽唐毛肚”</h3> <h3> 聽說這家因為從屠宰場直接供貨,菜品很新鮮,雖然聽著有點殘忍。想要成為一個吃貨的基本修養,就要放棄自己通常愛吃的,吃特色。油碟底料加了黃豆、芹菜、香菜、榨菜,自己選擇加香辣醬和蒜,最后添一勺特、中、微辣的火鍋油,紅味火鍋的料加香辣醬,我覺得不太常見,因為醬會破壞火鍋本身的味道,我向老板尋求一碗油碟,老板扯著大嗓門,“什么?牛筋?”“油…碟…”老板蔑了我一眼,嘴里嘟嘟囔囔,在我碗里倒了些香油。成都人興的規矩是七上八下,但至于燙什么七上八下各有說法,于是,對我來說,毛肚就變成慢一點的七上八下,鴨腸是快一點的七上八下,這個快慢的把握就全看自己了。我最喜歡的菜是牛舌以及我燙得剛剛好的、脆崩崩那幾片鴨舌和毛肚,蛋炒飯粒粒金黃、裹著油而顆顆分明,適合pg這種老派成都人。</h3> 德陽的小吃 <h3>德陽pancake</h3> <h3>德陽片粉</h3> <h3>甜豆花</h3> <h3>王氏傷心春卷</h3> <h3> 德陽著名的干鍋我吃過,我覺得沒什么特色,跟很多地方差不多,是一款像商場連鎖店般的產品。反而是因為看了一篇推文,這次吃了很多小吃,一些是推薦的,另一些就是走在路上遇到的。</h3><h3> 米糕,暮然回首恰相逢。糕分兩種,一種是珍珠米做的糕,里面加了芝麻和葡萄干,另一種是梗米做糕加糖和芝麻或者鹽和蔥,又分兩種口味。我更喜歡第一種,因為糕糯彈牙,有一股淡淡的桂花味道,又有葡萄干果酸的層次,甜度與香味剛剛配合;梗米更沙,口感像窩頭,我個人認為蔥香的更匹配它的口感 。</h3><h3> 片粉,尋他千里難相認。它并不是我在照片里看到的綠色,老板解釋說,看著特別綠的有些是加了色素,現在少了。片粉下鍋加熱起鍋加料,夾起一片裹著料送入嘴中,第一層感受是滋味,酸辣麻帶一點點甜,第二層感受是食材的質感,膠著不可分的粉身因為加熱又變得柔軟,我喜歡有筋的食物,和牙齒之間發生一場熱戀。</h3><h3> 傷心春卷,對飲三日難相守。真是讓我吃得不停流淚,突破了我的高限,味覺久久不能從刺激中恢復過來。王氏春卷好像很有名,排著長隊,坐下來吃的時候,還聽同桌的德陽人說,上次賣來只剩四個了,她本來準備全買,排他后面是一對廣元的情侶,肯請她讓出兩個,說他們是專程跑那么遠來吃這個的,她讓出以后,看到女生一邊吃一邊哭。春卷裹生的白蘿卜絲、紅蘿卜絲、炸花生米、豆腐干、榨菜絲,本來白蘿卜絲就辣口,料里又加辣椒油、芥末,各種刺激攻擊你的感官系統,得咬著牙堅持到最后,比起這種折磨,似乎樂山的薄餅來得更可人一些。</h3><h3> 古法桃片,粉黛蛾眉驚為人。一家在文廟步行街上的店,店本身就有一種古法的味道,桃片同通常古鎮上賣的觀感很不同,身黃體軟,老板說是傳統方法蒸出來的,已經很飽的我嘗了一片,果然入口不散,桃香滿鼻。</h3><h3> 別的也就不介紹了,小吃太多,也沒法一一品嘗。</h3> 德陽的城 <h3> 之前只去過德陽新區,沒去老城看看,這次去發現城市建設得超乎我的預期。</h3><h3> 我們直奔文廟,可是因為停車比較遠,走回來的路上看了看老商業中心。德陽的長江路特別像人民南路,連玉蘭燈都只是換了柱色小了一號,這條路正對鐘鼓樓,夜登可覽全景,德陽比成都,勝之不武的就在這里,成都一馬平川,無高地,因而只能平行穿梭不能站高望遠。</h3><h3> 我聽說德陽城市的人口在逐漸流出,可是在天氣好的日子上街,真的很難感受到這一點,有一種萬人空巷的排場,你會驚嘆于這座城市密密麻麻的活力,在每一個犄角旮旯都不放松。</h3><h3> 文廟與中心廣場、文廟與商業街,是我見到的城市里,歷史與當下的市井生活最融洽的地方,這里的孔圣人也許最難以體會寂寞。廟正在維護,進不去。于是我們逛了旁邊的商業街,空間竟然感受到了奈良的輪廓,那些細部的精致,鬧與靜的對比,人與景的交錯,紅墻外囂鬧墨影,你抬頭望見露出的檐角,出墻的枝頭,它們好像也在看這隔墻的熱鬧,竟然有一種閉耳入佛堂,萬籟靜悄悄的感受。街面的建筑即使是簡易房也算是精致的,因為用了黑和紅的主色,品格雅致。業態差了一點,空間亂了一點,環境管理稍微差了一點,可是中國的大多地方,格調與人氣都是分置兩端,難以統一。走到商業街的尾端,有一處空間,滿池殘荷空印月,風吟柳拂低頭香。人們在文廟后的荷塘,憑欄而站,對著一池凋零的荷葉,竊竊私語,品著盤中美味,這是我見過最動人的餐臺,人們的創造力真可嘆。</h3><h3> 從文廟出來已經六點了,而我的補拍照片還沒有,我們沿著長江路往綿遠河邊走,天色漸黑,路上看到了一個老式的新華文軒,一下把我拉回到小時候,跟著父母去書店的年代,小城市是一本相冊,讓那些鋪了灰的時光一一浮現,你走著走著就走回了童年,好像流動的時間結了冰,于是,不用再隨波逐流。</h3><h3> 走到河邊天已經黑透了,好像是德陽為我們準備好的一場旅行,要把最美的都展現。河邊是燈光的盛宴,你能在其中看清它的財力雄厚,沿河路窄車緩,給你一種感覺,德陽人比成都人還多,所以堵在路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綿遠河的濱水景觀是做得很好的,空間類型豐富、視線通透、燈光設計尤其好,河兩岸燈火通明,另外,在所有可能的地面都鋪上了塑膠,好像也是一種身家不菲的宣言,讓我這種走慣了水泥路面的人腳底發軟。可能因為只走了一段,我所見的沿河底商招商也不錯,并沒有我所想象的問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跨江大橋和匝道所圍合的角落空間,大多地方都會把這種空間做不會有人去的綠地,可是這里做成了小朋友的游樂空間,有質感的塑膠地,晚上的夜景燈光給它另一個維度的溫暖。還有別的有趣空間藏在綿遠河兩側大大小小的不期而遇里,可是有一個東西我真的很不喜歡,就是滿街密集的話筒般的路燈,仿佛時時提醒你,這還是一座接地氣的城市,當然,像pg這種縣級口味還是蠻喜歡的。</h3><h3>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鐘鼓樓,雖然是假古閣,可是在我看來,為城市創造真實價值的都是好東西,這是德陽擁抱奈良的又一面,趁著夜色登塔,繡著紅光的塔身遠遠矗立在長江路的終點,長長的步行道、樓梯,你不斷從平看到仰望,好像路途在為你詮釋每一個角度,德陽的精致真的在不經意間,登塔要穿過高速路,高架橋墩上刻畫了古蜀圖騰,橋下有大爺推劍練氣,我站在望景臺上看到了什么,我不想告訴你了,這也是我的秘密。</h3> <h3> 人間千里,皆非夢里卷,眼前百態,才乃俗世畫。</h3><h3> 德陽這座城市有你意想不到的精致,有你沒見過的荒誕,有你措手不及的車馬喧嘩,我相信它的下一次轉身。</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盐亭县|
临颍县|
台中县|
仪征市|
佳木斯市|
嘉定区|
涞源县|
樟树市|
正安县|
金山区|
泸西县|
平定县|
高安市|
玉山县|
夹江县|
虎林市|
虞城县|
南宁市|
保亭|
濮阳市|
大新县|
祥云县|
竹北市|
乌拉特前旗|
沿河|
措美县|
丰原市|
新津县|
从江县|
梁河县|
应城市|
武夷山市|
古田县|
磴口县|
鲜城|
屏东县|
罗甸县|
光泽县|
左权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