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張宇</h3> <h3>屯堡文化來源于朱元璋時期,時云南梁王反叛,朱元璋派30萬大軍征南,經過了3個月的戰爭,平定了梁王的反叛。朱元璋認識到了西南穩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萬大軍就地屯軍。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 明代歷史活化石 "。在漫長的歲月中,征南大軍及家口帶來的各自的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經過六百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 形成了安順獨特的“屯堡文化”。</h3><h3>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墻,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石頭建筑的屯堡,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 " 點、線、面 " 結合的防御體系。</h3> <h3>屯堡居民服飾沿襲了600年前的大明遺風,與明朝時期近乎沒區別!屯堡婦女的裝束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繡花紋,腰間以兩端垂于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長發挽成圓髻網罩挽于腦后,圓髻上插有玉簪、銀鏈等首飾。<br></h3><h3>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滄桑。悠悠600年,時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風物在這里被定格,六百年歷史的大明遺風在這里得以完整的展現……</h3> <h3>本寨距安順十余公里,是有名的“云峰八寨”(本寨、云山屯、雷屯、小山寨、章莊、竹林寨、吳屯和洞口寨)之一的明代古寨,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時代,本寨曾經是明朝征南時期一個武將的大本營,古樸典雅,依山傍水,碉樓聳立,石房緊湊,是一處具有典型農耕生活情趣的小村寨。在本寨中,各家各戶是自成體系的封閉式“合院”建筑,卻又以曲折的小巷連成一體。戶與戶有暗門相通,家與家有高墻相連,形成布局嚴謹、主次有序、結構堅固、易于自守的格局。</h3> <h3>云山屯位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東南八公里,緊鄰本寨,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古代軍屯村寨。云山屯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初年,集防御與生活于一體,從寨墻、街巷布局到碉樓、寨門,處處展現出戰爭防御功能的特征,是明代軍事屯堡建筑的典型代表。屯寨自建成以后,幾經戰亂煙火和自然侵蝕,逐年均有修葺和增建。屯寨內的屯墻、街巷、宅院以及自然生態環境保存完整,猶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書。其“書”生動形象地記載一個“屯堡文化圈”數百年的建筑史、軍事史、文化史、經濟史、民族史……。登上寨中云鷲山,山頂是建于明代的“云鷲山寺”,登高望遠,一覽眾山萬峰成林。</h3> <h3>鮑家屯</h3> <h3>安順地戲,俗稱“跳神”,因演出不用戲臺和苗臺,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名地戲,為儺戲的一種,形成于明代初葉,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是安順屯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临沭县|
南溪县|
犍为县|
锡林浩特市|
白朗县|
赣榆县|
扶绥县|
武乡县|
新郑市|
沅陵县|
南木林县|
都兰县|
萝北县|
和政县|
洞头县|
屯昌县|
封丘县|
南木林县|
丹棱县|
札达县|
孟连|
吐鲁番市|
聊城市|
且末县|
新泰市|
汕头市|
新丰县|
通河县|
安国市|
两当县|
扎囊县|
阳春市|
广德县|
北川|
房山区|
大理市|
新野县|
阿尔山市|
商洛市|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