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808080">杜布羅夫尼克---君臨之城</font></h1> <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篇杜布羅夫尼克的背景音樂選取了美劇<權利的游戲>的主題曲,其遼闊、悠遠、悲壯、磅礴。每當聽見這首曲子,種在心里的草嗖嗖的瘋長。</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有的人,因為一本書、一首歌,而戀上一座城,而我,則因為一部近年很火的美劇<權力的游戲>在心里深刻烙印下了這座城池的輪廓。</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就是最初吸引我去往杜城的原因:權游的外景地。<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然而到了杜城之后,雖然我也在找那拍攝的場景,其實權游在我心里反而淡化了,我更震撼于它本身的歷史與輝煌的過去以及現在。就像杜城的原住民所說:那是美劇,與杜城的歷史無關,與我們無關。</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是塊飛地,翻開地圖你會發現杜布羅夫尼克的位置真是夠妖的。順著克羅地亞綿長的1000多公里海岸線往下,一直要到最最南端才能找到杜布羅夫尼克。中間還被波黑攔腰插進來砍斷了杜布羅夫尼克與克羅地亞的連接,也就是說去往杜布羅夫尼克必須經過7公里的波黑,要出關再入關,去往杜成不易啊,又是克羅地亞最著名的旅游地,不得不用整篇來介紹它。美篇的不超過100張圖片的限制,實在不夠用。</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下午從斯普利特出來,一邊在車上觀看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一邊欣賞窗外的海景,一路沿著亞得里亞海南下。</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下午3:30路過7公里的波黑,去往飛地杜布羅夫尼克,這是波黑唯一的海濱,也是出不了海的出海口,海的外面是連綿不斷的海島,將整個波黑的海濱都包裹住,與大海隔絕,出海還得經過克羅地亞的領地。</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今天(10.15)運氣極好,進出波黑都直接放行,出入都沒蓋章,沒耽誤一點時間,超級順利。</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是波黑的海濱小城,據說有歐洲的泰國之稱,西歐的富婆們喜歡來此度假,波黑遠不如克羅地亞富有,卻一樣盛產帥哥,加之比西歐溫暖的陽光、湛藍的海水……</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在這里的超市,我們買了晚上火鍋要煮的食品、酒、飲料。</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從波黑望向海對面的島,屬于克羅地亞的島嶼,山上有巨大的克羅地亞國旗。</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臨近杜城</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到杜布羅夫尼克的第一晚是狂歡夜,我們自己在海灘上弄的火鍋,野餐,熱鬧、歡快。之后酒店里繼續喝酒、喝茶到深夜。這次出門,我依然帶了套茶具,每回出門的標配。好在李玲房間里的客廳、餐廳夠大。</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是站在我的房間陽臺上拍下的窗外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前后經歷過東羅馬帝國、 威尼斯共和國和前南斯拉夫三次的戰火。1991年始,杜布羅夫尼克被南斯拉夫人民軍攻擊,持續七個月的杜布羅夫尼克包圍戰,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城墻受到持續炮擊,遭到嚴重毀壞。</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戰爭結束后,被炮彈損壞的杜布羅夫尼克老城開始維修,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導方針,按照原樣復原,到2005年,絕大多數被損壞的部分修繕完畢。<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誰能想到,如今的這顆亞德里亞海上的明珠,也曾經經歷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 我們住在古城外,次日早餐后入城。</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歐諾佛噴泉,進入老城的第一個地標性建筑,位于內門后的廣場上,曾是城市供水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噴泉邊上便是老城墻的入口。我們便從此入古城。</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漫步在大理石街道上,穿行于身旁巴洛克式建筑之間,感受著這被古老城墻保護數百年來的高度文明,不禁令人浮想聯翩。</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是杜布羅夫尼克唯一的主街道,建于1666年,明末時期。</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Franciscan修道院建于14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它美麗的巴洛克式的回廊中徜徉,欣賞珍貴的繪畫和音樂檔案,圖書館,以及金銀器皿上的畫作。修道院內還有歐洲最古老的藥房,建于1317年,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三古老的藥房。在修道院內的博物館里,游客可以看到14世紀如何用工具蒸餾水,藥品處方的手稿,如何精確測量等有趣的展覽。</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右邊那根是奧蘭多石柱,奧蘭多石柱是杜布羅夫尼克最美麗的藝術作品之一。</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建于15世紀,矗立在Sponza宮和圣?布雷斯教堂之間的中央廣場上,600年來一直是自由和獨立的象征,是城市精神的中心。</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上面雕刻的是中世紀最著名的騎士羅蘭,杜布羅夫尼克一直流傳著羅蘭身著盔甲幫助杜布羅夫尼克人民抗擊敵軍的傳說。</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雕像的上臂長51.2厘米,作為杜布羅夫尼克自己特有的度量衡標準長度。</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大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教堂是在很多不同世紀教堂的基礎上于17世紀末18世紀初修建而成的,藏有很多珍貴的畫作和遺跡。</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面對這游人如織的場面,那個瞬間,對這座城,我沒有愛。</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而讓它扭轉局面的莫過于下午城墻上的精彩,當我游走在城墻上,告別擁擠的城內街區,古城風貌與沿海景觀凈收眼底。</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那一個下午與黃昏,數百張照片也不足以記錄它的美好。</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據說這是克羅地亞的莎士比亞</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西瓜是這樣賣的。</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路過一個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嘈雜的聲音,仿佛古羅馬時代的喧囂才離去不遠,步履的印跡依稀尚存。</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第一次看見石榴剝了皮賣仔</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這么鮮艷奪目的糖果,我可不敢吃,擺放得蠻好看的。</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誰說歪果仁不晾衣服的?晾得這么迎風招展,毫不避諱。</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古老的石頭房子,幽靜的小巷,石子路,陽光暖暖的投影,仿佛步入那個悠遠的時代,卻被這一串被單拉回到現實中。</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鐵絲、夾子,那么高,這被單是怎么晾的呢?</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窗外的鳥頭狀東東,我猜是不是為了晾衣服用的啊?那個孔穿竹竿正好。</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狹窄的中世紀街道非常適合漫步,不經意地轉頭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就喜歡這樣優哉游哉地到處亂逛!</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餐廳店鋪將陽傘支到室外,無論嬌陽雨霧,不影響游客坐在戶外吃吃喝喝看風景。</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古城最不缺的,就是餐廳。每條小巷,縱橫交錯,隨隨便便都能找到一家可愛的小餐廳。</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歐洲的魅力,就在尋常街巷間。</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墻上長出的石頭好奇怪,我想整齊劃一是種美,這樣不拘一格也有種獨特的魅力。</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在這里,尋一條小巷往上走,稍微離開主要游覽線路一點,立即清靜下來,起伏轉折之間,許多有趣的空間、轉角呈現在眼前,可上演自己的故事,還有許多的遇見,比如邂逅小龍女,比如艷遇…</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一個只畫杜城的畫室,大慨生意不太好,畫室地處一個偏僻的小巷,老人的眼神帶著迷茫。</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路邊的卡座上的菜單、餐具可以擺放得如此整潔、雅致。中國的小餐廳如果能做到這樣,城管該失業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想起前幾天轉發的“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如何看待中國式審美?”。基本消滅了文盲的中國,現在需要掃除的是美盲。</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碼頭上,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哈,兜售旅游。</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臨近中午,暫時離開君臨之城,去往海上的一個私人小島---蘇普塔Supetar,今天這個島被我們承包了。午餐在島上吃海鮮,喝紅酒,曬太陽,還有人下海游泳。</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從古城西面的碼頭坐船出發,回望碼頭,拍了這張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在這個游人如織的旅游點,海水依然藍得耀眼。</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想起在羅維尼和孫導的話題,除了環保做得好外,飲食習慣也是需要一提的,西餐比中餐產生的廚余更少,幾乎為零。</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除了生菜、蓮白,用得最多的是土豆、洋蔥、西紅柿,沒有我們那么豐富的蔬菜品種,就是蓮白,我在市場上看見都是機器切成絲了出售的,基本沒有丟棄的。</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烹飪方式以煮、烤、炸,少有炒菜,點餐也是各人一份,吃干凈不浪費,少了剩余。中餐即使吃完不浪費,也會有大量的湯水、調料留下,更別說火鍋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僅餐飲業就會產生大量需要處理的廢物。</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我還是更喜歡中餐,但怎么去處理好它?如今大理洱海就因此關停了大量不合規的客棧、餐館。</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希望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島上的海水美得不要不要的,五顏六色,清澈透明,可惜我沒帶泳衣,真想跳下去。</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我還是端杯紅酒看你們游吧</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四哥客串一把店小二</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島上就只有一家“農家樂”,這是島上最酷的一棵樹。</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回程,繞那個最大的島嶼和古城一周。</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穿得比比基尼還少,已經不錯了,懸崖峭壁上還有全裸的,不便發出來了。</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盡管出發前從網絡上腦補了不少資料,知道其海岸線美得不可方物,我還是被驚艷到了。 </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座城市長得太不真實了,有山有海還有古堡,活生生的就是從那個魔幻小說飛龍妖精國度穿越瞬間移動出來的,哈哈,也許是看多了權游的緣故吧,我的思維也插上了翅膀。</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古羅馬人精心建造的城堡居然經過千年后成為世界的旅游熱點,他們也萬萬沒想到吧?</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下午再次回到古城,從這里排隊登城墻。</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爬上城墻后,慢慢往外走,視線豁然開朗,被城墻包圍著的壓抑感不復存在。</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想起這里曾經經歷過的戰火,欣賞美景的時候內心也帶上了一份敬重之心,一個浴火重生的美麗古城。</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中軸主街</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城墻上俯瞰古城的主干道,加泰隆尼亞大道 。這里是整個古城最熱鬧的地方,道路兩旁商鋪林立,人頭攢動。</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與城墻隔海相望的羅維里耶納克要塞 ,也是權游拍攝地。</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曾經用于防御的堡壘,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戲臺。據說每個夏天,這里都會上演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整個古城最有看點就是城墻,保存的十分完整,也造就了劇中氣勢恢宏的君臨城。</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城墻是圍繞在老城周圍的防御性石墻,從7世紀起就矗立在克羅地亞南部,被認為是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防御系統之一。</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是在12-17世紀修建的,長1940米,持續不間斷,幾乎繞城一圈,最高處25米。它是歐洲最大、最完整、結構最復雜的城墻,保護了杜布羅夫尼克五個世紀的平安與繁榮。漫步在老城的城墻上,可以欣賞到完美的景色。</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城墻可以說是帶給我無限驚喜的地方,盡管出發前看了太多取材于此的照片,真正來到這里,依舊驚喜不斷。站在高處,仿佛一下子遠離了地面的喧囂。</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一眼望去,紅色屋頂連綿起伏,從城墻往下望去,城內完好地保存著14世紀的教堂、修道院、壯觀的鐘樓。</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紅頂的老屋和巴洛克式的圓頂教堂令人嘆為觀止。</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特喜歡這張片子,似濃墨重彩的油畫。</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每一個登上城墻的旅人,都會被老城的美麗光影和色彩深深吸引,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古老城墻環繞著緊湊如鳥巢般的赤陶瓦屋頂,在日落的斜陽下,打下一道道斑駁的陰影。</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夾縫之間,明亮的石墻后面,斑駁交錯,電線切入畫面中,一抹抹橙紅自狹窄間撲入眼簾,層次分明。</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站在城墻上,近在咫尺非常生活化的細節和場景。</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杜城內的住宅屋頂和庭院,有若舞臺,將一切細枝末節暴露在公眾面前。</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而這里的人,完全不以為意,旁若無人地自得其樂。</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或許他們眼中,城墻亦是舞臺,誰看誰還不一定呢。</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圍繞老城的城墻高出整個城市,內里的城市和建筑呈盆地狀,中間低,越靠近城墻越高。</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一條條筆直細窄的街道如一道道峽谷,從連綿的紅色屋頂中辟出一道道縫隙,夾縫中的城市昂然優雅。</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君臨城城墻的一部分,劇中小惡魔在黑水灣之戰前和瓦里斯在此地商議如何防御。</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拍攝上下兩張圖片時位置稍有偏差。</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眼前這座大門,是一座非常古老的猶太教堂入口。</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頗具儀式感的半圓形大臺階引向一個收成尖拱的大門,不知哪位先哲矗立尖拱頂端。</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門框外是質樸無華的石墻。</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猶太人的生活痕跡無處不在。</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也是權游迷必打卡之處,君臨城中抗議喬佛里的一段,這個圓臺階很好認。</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無論環繞著城墻行走多久,對于這座古城的震撼感久久不曾減弱,古城墻環繞的文化古城就像一顆明珠,探入這蔚藍的大海。</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作為克羅地亞的旅游名片,如果說沒有在城墻上步行環繞一圈,那么就相當于沒有來過杜布羅夫尼克。</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站在城墻上拍下一艘海盜船,照在船帆上的那縷金色陽光卻一掃中世紀的陰霾。</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伴隨著城墻上高低起伏,上下縱深的青石臺階,感受著杜布羅夫尼克在歷史長河中的興衰浮沉。</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素以藝術珍藏豐富和文化發達馳名,贏得了“斯拉夫的雅典 ”稱號。在一年一度長達45天的“杜布羅夫尼克之夏”戲劇節期間,有40多個露天劇場,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筑為布景,上演國內外眾多的古典戲劇等精彩節目。</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可惜我們錯過了夏天。</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無論是不是因為<權力的游戲>而對杜布羅夫尼克有特別的親切之感,都應該在這座集中世紀地中海之奇幻于一身的古城里凝神駐足,細細品味,心生敬畏。</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偶見這樣殘敗的角落,應該是戰爭后遺癥。</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好在只是殘亙瓦礫、雜草叢生,并不臟亂,花兒我行我素,獨自綻放。</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這樣的角落不多,不僅不影響滿城的豐盛,更增添了古城的厚重。</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古老的城墻幾百年來守護著高度文明、先進富有的國家,即使如今它是克羅地亞最繁榮、優雅、奢華的城市,也仍像是彼時的那個城邦:巴洛克建筑、大理石街道和一望無際的亞得里亞海。</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我家四哥威武,精氣神十足!??</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墻上的蟲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一杯咖啡等日落,還有比這更好的地方嗎?不僅可以躺著等,等不及還可以跳進海里去。</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美女,走路別看手機,小心腳下。</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誰說歪果仁不玩手機了?站出來。我看見的都和我們一樣,這么美的夕陽都不看,沉醉在手機里。</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觀賞杜布羅夫尼克美景的最佳地點莫過于纜車的終點,在這里可以將杜布羅夫尼克360°全景盡收眼底,遠處的大海,仿佛延伸到海中的紅房頂,壯美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纜車修建于1969年,山頂車站海拔405米,纜車從山下到山上共778米的距離只需行駛不到4分鐘。</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坐上纜車,上山俯瞰杜布羅夫尼克古城。整個古城完全被古城墻包圍,左面是碼頭和出海口。</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黃昏時,拍到飛往月球的飛機。</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找個大石頭坐下,看著杜布羅夫尼克舊城的模樣,不得不感嘆,這里應該是克羅地亞最繁榮、優雅、奢華的城市。</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在許多方面它仍然像一個城邦,無論從地理上還是在歷史上都與其他地方迥然不同。</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在走過其他幾個城市之后,這種感覺更加清晰和強烈。</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杜布羅夫尼克,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獨特而優雅的美。紅色的屋頂被古老的城墻完完整整地包裹起來,深入波光粼粼的藍色亞得里亞海,一切的美,盡在杜布羅夫尼克。</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這個帥哥,先是把我的手機拿去給我拍照,大慨的意思是他指點的位置更好,然后自己做起瑜伽動作來,該我拍他了。??</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這張片子,效果完全是后期出來的,所以有人說片子片子騙子。</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這張照片中的美景只有我和謝多拍攝了,在纜車左邊觀景時,我瞧見右面遠處的海上島嶼密布,在晚霞余暉中若隱若現,像極了海市蜃樓,虛無縹緲,便繞過纜車往右跑去,謝多緊跟著我,事實是纜車區之后還有個很大的城堡,里面好像是個博物館,坐纜車下山的時間臨近,所以跑得氣踹噓噓,又是爛石頭路,差點崴了腳,跑到之后,拍了兩張照片就往回跑,終于沒誤了下山的時間。</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夕陽的余暉中,飛機在空中拉過一道白線,把我從歷史的回味中拽了出來,感覺饑腸轆轆,今天城墻上爬上爬下,走了不少路。</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寫到:想目睹天堂美景,就到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的確!當你登上城墻,眺望連片的橙紅屋頂和閃著藍寶石般光芒的亞得里亞海,瞬間就會被其磅礴的王者氣勢所震撼,喜歡<權利的游戲>的你,怎么可以錯過這樣的一個克羅地亞?</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次日晨,離開杜布羅夫尼克,離開克羅地亞,半山腰上最后回望一眼,別了,亞得里亞海,別了,克羅地亞,別了,杜布羅夫尼克,前方等待過關,進入波黑。</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淺談南斯拉夫</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南斯拉夫面積25.58萬平方公里,是巴爾干半島面積最大的國家,半島上除南部的希臘外都是社會主義,南斯拉夫堪稱半島的王者。</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1991年,世界最大的事件是蘇聯解體成15國,其影響波及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解體成5個國家。2003年南斯拉夫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到2006年,黑山也獨立出去,南斯拉夫最終解體成6個國家: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我們這次去了前四個。</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山东省|
巢湖市|
铜山县|
合川市|
报价|
山东省|
东平县|
屏山县|
电白县|
元谋县|
墨竹工卡县|
乌恰县|
三江|
北京市|
思茅市|
贡觉县|
昌都县|
罗定市|
南岸区|
本溪市|
潮安县|
玉屏|
南城县|
卓尼县|
平南县|
慈溪市|
乳源|
高密市|
张家口市|
区。|
辰溪县|
无锡市|
疏勒县|
长海县|
巫山县|
道孚县|
和静县|
尖扎县|
香格里拉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