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h3><h3>江湖有道,道就是“義”,不論是流氓、無賴、市井平民,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道義”的標準。</h3><h3><br></h3><h3></h3><h3>如果有人去觸犯這個底線,那他生活的那個社會階層一定會拋棄他。</h3><h3><br></h3><h3>尤其是行走江湖的好漢,許多人可以拋棄自己的生命也要捍衛江湖中的“義”。江湖中的有些“義”驚天地,泣鬼神。雖然“義”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江湖俠客共同維護的“義”有時候會穿越時空,讓我們熱血賁張。 </h3> <p class="ql-block">《水滸》一部書從頭至尾充滿了江湖的味道“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回的“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莊”,開宗明義的就說明了《水滸傳》這部書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華山上落草為寇的三個好漢想借道史家莊去攻打縣城,沒想到遇見了江湖人稱“九紋龍”的史進,無論少華山的好漢“跳澗虎”陳達如何說好話,史進就是不借道也不可能讓路。想想也是,史進剛剛跟王進學藝出師,少年氣盛,身上多余的荷爾蒙剛好沒地方發泄,正想找個對手試試身手,機會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猜想此時的史進一定是打了雞血般的興奮,果不其然,交手幾個回合陳達被擒于馬下。消息報回少華山,其余兩位頭領神機軍師朱武和白花蛇楊春大驚失色,論武藝兩人加起來都不是史進的對手,如果硬碰硬肯定沒戲,弄不好還要賠上自己的性命。楊春和朱武不可能丟下同生共死的兄弟,此時,江湖義氣占據上風,神機軍師朱武,想出一轍“苦肉計”賭上一把,倆人一起去跪拜史進救兄弟陳達,“不成功便成仁” 成功了救回自己的兄弟,不成功三人一起死,用自己的生命共同完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壯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機軍師朱武早就看透了小年輕九紋龍史進初入江湖急于揚名的心態,聽史進怎么說,“他們直憑義氣,我若拿他去解官請賞,反教天下好漢們恥笑我不英雄.”,古代江湖俠客把自己的名聲看的比生命重要,史進不僅釋放了陳達,而且和少花山的三個好漢成為了意氣相投的朋友,他們應“義”而聚,應“義”而友,其實就是一個“義”字使然。</p> <h3>說起來少花山的三個頭領朱武、陳達、楊春在水滸一百零八人中排名很靠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他們除了在第二回中承托了九紋龍史進的勇猛和義氣,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生命給我們詮釋了“義”的真正含義,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肝膽相照,出生入死,江湖中的“義”在這里表現的淋漓盡致,聽起來蕩氣回腸。以后,一部大書也鮮見他們三人的蹤影,他們已經完成了《水滸傳》這部大書賦予他們的歷史使命。</h3><h3><br></h3><h3></h3><h3>美髯公朱仝為了救打死了縣太爺小三的兄弟插翅湖雷橫,不惜以身試法,頂替雷橫去做牢,也是一個江湖的“義”字。</h3><h3><br></h3><h3></h3><h3>野豬林魯智深智救林沖,一聲“灑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州”聽起來催人淚下,熱血沸騰,俠骨柔情傳為千古美談。</h3><h3><br></h3><h3></h3><h3>朋友一生一起走,一聲朋友你會懂,江湖上有了這樣的生死朋友,從此不會孤獨。</h3> <h3><font color="#ed2308">圖片封面來源于網絡。</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特別聲明:本文系美篇簽約作者原創作品,轉載必須帶有原創作者“風清揚”的名稱,轉載沒有授權不能在任何平臺發表,否則將被視為侵權行為。</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邮箱|
新竹市|
景德镇市|
泗洪县|
巴塘县|
鄂伦春自治旗|
蒙山县|
无极县|
和田市|
信宜市|
兰考县|
山东|
辉县市|
泰来县|
黔江区|
新营市|
安义县|
合作市|
阜城县|
宁阳县|
兴仁县|
南开区|
邳州市|
监利县|
双流县|
高陵县|
灵丘县|
嵊泗县|
达尔|
张家口市|
尚志市|
虎林市|
民权县|
梅河口市|
兖州市|
安岳县|
芦山县|
遂平县|
高密市|
通化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