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令人懷舊的物件,烘籠子。圖片來自網上。</i></h5> <h5>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烘籠子對于益陽人,真是太親切了,一如上海人的湯婆子、帝都皇城中太后皇后格格的手爐。雖然從材質到外形烘籠子都與湯婆子和手爐相差遠不止十萬八千里,但卻是益陽人過去許多年里無其他物件可與之匹敵的冬季取暖神器,是益陽人最溫暖的記憶之一。</span></h5><p class="ql-block"> 有的益陽人把這個物件叫做“烘籠子”,可能是因為炭火被放在了一個竹籠子里;還有人說應該叫”烘籃子”,原本這就是一個竹籃子里放了一小盆炭火嘛。無論是“烘籠子”還是“烘籃子”,說的都是這個益陽人冬日溫暖雙手的移動式烤火盆。</p> <h5><font color="#167efb"><i> 上圖來自網上。</i></font></h5> <h3> 益陽人編織竹器用的都是當地生生不息的毛竹,亦稱楠竹。編烘籠子用的是最外層的篾,柔軟光滑,易編織且稍加處理便不會有毛刺傷人。篾匠編到一半時要把一個陶缽子編進去,將來用于裝炭火和炭灰。</h3><h3> 新的烘籠子啟用時,要在缽子里放一些炭灰,然后放上已燒燃的木炭,木炭要用灰埋上一些,這樣火不會太旺,木炭也不會很快燒完。溫度低的時候,少埋些灰在炭火上;曬太陽、暖和的時候可以多埋,甚至全埋。等到冷了要烤火時,再撥開,用嘴吹吹或提起來甩甩就可以了。為了完成這些工作,烘籠子還有一個標配的工具:一雙鐵筷子,平時這雙用鏈子拴在一起的筷子就插在烘籠子的提手邊。</h3> <h5><font color="#167efb"><i> 上圖來自網上,這位大媽戴著袖套和圍裙,是典型的烘籠子一族,看上去很像益陽人呢。</i></font></h5> <h5>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烘籠子曾經是益陽人過冬的日常用品。若在冬天去一個益陽人家里,客人落座后,主人可能首先遞上來的就是暖手的烘籠子,叫客人“雜阿火,烈火阿”(烤一下火,暖和一下),然后再去張羅遞煙泡茶。在益陽潮濕、陰冷的冬天,這個小小的烘籠子承載了主人的全部熱情。</span></h5><p class="ql-block"> 烘籠子是嗲嗲翁媽的最愛。在街上你會看到提著烘籠子的行人,他們可能是要去串門,自帶取暖設備,以免主人讓出自用的烘籠子給客人;天氣好的時候,嗲嗲翁媽堂客們會坐在墻邊、家門口愜意地邊曬太陽,邊抽著水煙或邊聊天,雙腿間會放著一個烘籠子,一只手或雙手放在上面烤著。</p><p class="ql-block"> 堂客們在忙乎做飯、洗碗、掃地、洗衣這些家務時,總是在動,也就不會感到寒冷。但作為家庭主婦的她們還要坐在冰窖似的屋子里縫補衣服、做鞋子、納襪底、織毛衣,這時,烘籠子能夠給她們帶來溫暖,不讓她們長滿凍瘡的雙手再被凍僵。</p><p class="ql-block"> 不過,我家從來沒有用過烘籠子,我猜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我父母都來自洞庭湖區。湖區沒有山,不產毛竹,更沒有多余的木頭用來燒木炭,所以他們沒有用烘籠子的習慣。來到益陽后,他們也沒學會用烘籠子,冬天太冷實在熬不住時就烤火,烤煤火、木炭火,經常烤得頭昏腦脹,居然不知是一氧化碳在作祟。好在一年四季門窗大開,所以也從未有人煤氣中毒。</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原因。我媽媽固守她從小所受的道德教育,對烘籠子的使用方式頗有看法,記得她曾對我說,不管男的女的,把烘籠子放在圍裙下兩條腿之間,“這個樣子幾多(很)不好看”。所以,我只能在小朋友家偶爾享受一下烘籠子了。</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歡用了很長時間的烘籠子,帶有如今古玩所講究的“包漿”,有一種摸上去很滑溜、看上去很滋潤的手感和顏色。我還喜歡看甩烘籠子:為了讓木炭燃得快,人們會放進一小塊木炭火種后,提著烘籠子來回甩,不一會兒,烘籠子里火星四濺,煞是好看。</p> <h3> </h3><h3> 后來,烘籠子和熱水袋在益陽和平共處了許多年;再后來,為了環保,安化山區已不再允許伐木燒炭,益陽人用木炭取暖過冬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人們開始用電熱寶暖手,烘籠子隨之消失;再再后來,就進入了冷暖兩用空調的時代。</h3><h3> 我在北京過第一個冬天時,溫暖如春的室內溫度令我舒服不已,但久閉的門窗讓我感到憋悶。于是在艷陽高照時,便想出去享受溫暖的陽光,順便透口氣。不料,在室外曬了好長時間后非但沒有暖和,陣陣小風還把我吹得瑟瑟發抖。于是,我開始懷疑帝都的太陽是不是真的,心想,這會兒要有一個烘籠子在手是不是就會好很多?</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磴口县|
静海县|
舞钢市|
资源县|
菏泽市|
松江区|
观塘区|
岐山县|
自贡市|
沧州市|
华蓥市|
吴江市|
司法|
衡东县|
和平区|
灵宝市|
从江县|
台南县|
隆尧县|
区。|
灌云县|
通山县|
堆龙德庆县|
阿合奇县|
新民市|
怀安县|
耒阳市|
曲阜市|
巴马|
峨山|
玉树县|
谷城县|
惠东县|
台北县|
深水埗区|
瓦房店市|
泰兴市|
四子王旗|
建平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