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女埠俯瞰圖</h3> <h1><b>金山拱秀,瀫水清流,女埠素有“金女埠”之謂!</b></h1> <h3>女埠進鎮口</h3> <h3>女埠主干道楓山路</h3> <h3>霞光萬道,讓人心醉。</h3> <h3>唐代詩人權德輿在《自桐廬如蘭溪》詩中曾這樣描述女埠的旖旎風光,“新婦山頭云半斂,女兒灘上月初明”。</h3><h3>女埠,一個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人杰地靈、文風鼎盛,素有“<b>金山拱秀,瀫水清流,得山水之清奇,文風之勝景</b>”之譽。自啟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打造宜居品質活力小鎮為目標,<b>用心用情高質量</b>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發揚“信義和美、拼搏實干、共建圖強”的金華精神,通過不懈努力,現在的女埠一天比一天變得靚麗潔凈有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和魅力。仿佛在不經意間,驀然回首,女埠就已經是<b>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b><b>,成為了眾人向往的詩和遠方</b>。</h3> <h1><b><i style="">小城鎮整治,美麗宜居是底色。</i></b></h1><h3><b><i style="">小城鎮整治,贏在格局,勝在細節。</i></b></h3><h3>一是格局要大。我<span style="font-size: 17px;">們采取了一系列大動作,組合拳,敢啃硬骨頭,</span>將整治范圍劃分為六大區塊,九個整治組,舉全街道之力,將整治任務落實到人,分組整治,要求黨員帶頭,發揮示范效應。累計拆除違章面積2.1萬平方,整治面積63萬平方米,其中古街面積23萬平方米,新命名道路6條,修繕古巷26條,提升改造道路3.7公里,改造雨污管網10.2公里,立面美化2.2萬平方米,女埠小城鎮的框架和格局立起來了。<br></h3><h3><br></h3><h3><br></h3> <h3>二是細節精心打造。我們注重格局,也關注細節,我們對于集鎮的整治是細致入微的。</h3> <h3>女埠Logo</h3> <h3>女埠小鎮公約</h3> <h3>楓山公園古硯臺</h3> <h3>女埠路燈</h3> <h3>污水零直排整治到位</h3> <h3>街道干部的創意小景</h3> <h3>原創性是女埠小城鎮整治的另一個亮點,女埠的墻畫都是挖掘女埠本地的商埠文化、農耕文化而創作的,如畢矮、古街風情圖。</h3> <h3>畢矮茶館講故事圖</h3> <h3>女埠田園風光,好美!</h3> <h1><b><i>小城鎮整治,品質特色是核心。</i></b></h1><h3>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是一個地方獨特性的根本體現。女埠文化底蘊深厚,具有鮮明的名人文化、非遺文化、商埠文化、古玩文化,我們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進小城鎮整治。</h3> <h3>女埠作為金華四大古商埠之一,在水運繁華時代曾經孕育出商埠文化,女埠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從某種程度說,女埠的盛衰起伏是蘭溪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在邵家碼頭、王家埠頭等處打造別具韻味的節點景觀,標出原先江邊六大碼頭,勘查尋找出明代巡檢司和清代鹽公堂的舊址。<br></h3><h3>站立在碼頭舊址,臨風而立,撫今追昔,似乎當年碼頭上百貨駢闐、商賈輻輳的繁榮景象又一一浮現。<br></h3> <h3>古硯臺雕刻是女埠的市級非遺,我們深入挖掘這一元素,因地制宜,結合女埠集鎮的水脈、特色,打造了硯園。集鎮上文懿館前、楓山公園內硯臺不時可見,而硯園為多。硯園景色宜人,漫步其中,垂柳依依,池水清澈,女兒橋、青霞橋如雙龍臥波,亭臺雕塑相映成趣,而園內各具特色的硯臺又增輝了不少。</h3> <h3>女埠非遺云集,大匠精誠。在小城鎮整治中,我們充分放大這一優勢,在雕塑、雕刻等方面,著力匯聚本土人才智慧、發揮本土工匠技藝,古街里的古磚瓦有模有樣,文懿館門前十二生肖石雕栩栩如生,楓山公園浮雕活靈活現,都是女埠本地師傅的不凡手藝。<br></h3> <h3>文懿館前十二生肖</h3> <h3>女埠鐵藝社師傅在完善作品</h3> <h3>這座“寒溪獨釣”則是見坦村金華市級非遺大師周躍龍的力作。</h3> <h3>女埠歷史上名人輩出,人文薈萃,是唐代宰相舒元輿,明初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邵玘,明代理學大師、八婺名儒章懋,當代科學家王伏雄、潘復生的故里,我們結合這一人文優勢,對女埠集鎮上的幾條主干道用這些名人的名字來命名,既是對他們的紀念,也能勉勵后人奮發向上。</h3> <h3>渡瀆村的章懋是明代理學大師,我們以他的名字為題,拆除違建,打造了楓山公園。</h3> <h3>晚霞映照下的楓山大道和楓山公園</h3> <h3>楓山公園</h3> <h3>臨江而立,南北貫通,全長1400余米的古街蘊含著女埠千年菁華,也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是錢江上游現有古街中保存風貌最好、體量最大的。女埠古街見證了女埠當年的水運繁華,極盛時有百年老字號商店上百家。<br></h3><h3><br></h3><h3><br></h3> <h3>《光緒蘭溪縣志》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制定天下要沖設立巡檢司(明代女埠為水陸關隘,掌訓甲兵,巡檢所屬各地),縣設司在平渡鎮。清同治年間,女埠設鹽業公所,查驗過往鹽商,稽征鹽金,并在廣成巷設立“鹽公堂”(即鹽庫),女埠古街為蘭溪三大官道之一,也是金衢蘭通往嚴、杭二州的主要商道。<br></h3> <h3>在整治中,女埠街道頂層設計,巧妙規劃,出臺有針對性的古街整治保護措施。保留原始墻面并增設馬頭墻,修復古街建筑,對老街進行景觀提升,完善古街上的公共設施,將古街打造成傳統生活商業街,非遺文化展示街。
<br></h3> <h3> 沁園春.女兒灘
長立風中,女兒灘前,碧空蔚藍。女埠風物美,澄江似練;遠山如黛,綠染江南。古木參天,燈籠起舞,此去錢塘煙波遠。問燕兒,乘風逐流下,可到海邊?
幾回夢里曾來,嘆老街,巷深人未見。迄盛唐肇基,宋添風華,明清極盛,民國黯淡。物換星移,白云蒼狗,人世滄桑等閑看。君且記,待春潮漲起,攜手掛帆。<br></h3> <h1><b><i>小城鎮整治,產業振興是根本。</i></b></h1><h3></h3><h3>產業是一個地方的致富之源,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城鎮既要有動人的外貌,更要有可持續的產業支撐。女埠古玩遠近聞名,已初具規模,從事古玩經營者有100多人,估計總產值有三個億。在小城鎮整治中,我們新建了古玩市場文懿館,占地1673平方米,總投資達451萬元,一層為精品古玩商鋪,二層為女埠文化展示廳,將打造成為女埠的文化中心、接待中心、活動中心,這里既是小城鎮整治的亮點,也是女埠產業振興的一個引擎。</h3> <h3>氣派的文懿館</h3> <h3>文懿館俯瞰</h3> <h3>文懿館一角</h3> <h1><b style=""><i>小城鎮整治,改善民生是重點。</i></b></h1><h3>在小城鎮整治中,我們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認真解決百姓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女埠古街附近不少居民,因為家里房子老舊,沒有衛生間,每天早上都要倒馬桶。而原先的公廁年久老化,不衛生,不方便,且倒糞池污水容易會滲漏到池塘,影響環境。女埠街道在古街附近新建、改建3個公廁,方便了群眾。</h3><h3><br></h3> <h3>女埠集鎮原有的農貿市場建在主干道邊,基礎設施薄弱,臟亂差比較嚴重,商家經營也不規范。在小城鎮整治中,我們順應群眾的呼聲,新建起二星級的農貿市場。新的農貿市場建筑占地面積4887平方米,總投資達4863萬,計有商鋪37間,住宅66套,攤位35戶,大大改善了集鎮居民的購物消費環境。</h3> <h3>“平渡一鎮,商旅所集,百貨所聚,鹽業最多。四方輿馬之經行,負擔之往來,日以數千,居民數百家,咸以貨殖為業”,500多年前,明代教育家章懋在《待渡亭記》中這樣記載女埠的繁華。<br></h3><h3><br></h3><h3>古鎮新貌,美麗嬗變。
古今相融,新曲悠揚。<br></h3><h3><br></h3><h3>千年古鎮,風雅商埠,女埠宛如一個養在深閨的小家碧玉,經過精心打扮,如今顏值越來越高,很多在外的女埠人回老家之后都驚呼差點認不出來了,古鎮在整治中涅槃。隨著351國道的新建,臨金高速的開通,后鄭花塘港航服務區的啟用,乘著小城鎮整治的東風,女埠這座千年古鎮必將破繭成蝶,重現當年的繁華,成為<b>錢塘江上游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b>。</h3> <h3>夜幕下的女埠同樣迷人</h3> <h3>元代詩人王惲在《女埠道中》寫道:“記取江南光景異,暖煙晴日是冬天”,女埠,繾綣一季光陰,再見溫暖如昨。擇一地終老,我選女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米脂县|
浦东新区|
茂名市|
盐源县|
无锡市|
满洲里市|
怀化市|
宁陕县|
陆川县|
铜梁县|
阳西县|
毕节市|
林周县|
敦煌市|
密云县|
临泽县|
铜川市|
芦山县|
保康县|
蒙阴县|
电白县|
宁南县|
朝阳县|
新晃|
和政县|
习水县|
鱼台县|
兴国县|
安图县|
邵阳县|
富阳市|
江孜县|
蓬莱市|
漠河县|
河西区|
龙口市|
府谷县|
武强县|
开江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