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畫憶蘭江風情》</h3><h3></h3><h3> </h3><h3> </h3><h3> 2017年,老城桃花塢征遷,引發了許多蘭溪人的鄉愁;2018年,一部以蘭溪城為原型的動漫片《昨日青空》更是轟動了全市。前者以中老年居多,后者則以年輕人為擁躉。我哥哥住在美國芝加哥女兒家,不經意的一句鄉音,竟然就結識了同一社區的兩戶蘭溪人。鄉音難忘,鄉愁永遠。不論安居本土還身在異鄉,“鄉愁”永遠是縈繞在你我心頭揮之不去難以解脫的故土情懷。</h3><h3> 蘭溪人的鄉愁,最離不開的是母親河蘭江。《蘭江水》歌詞中的“只有家鄉的蘭江水,最親最美”,就貼切地唱出了個中原因。這首陳越寫詞并演唱的《蘭江水》,我百聽不厭,經常把她用作我的美篇的背景音樂。這篇《畫憶蘭江風情》的背景音樂自然就非她莫屬了!“蘭江的水啊,流淌了多少年,一如我的鄉愁纏纏綿綿。”這輕柔婉轉的旋律,帶給我們深情的訴說,使我們如醉如癡。</h3><h3> 我生在蘭溪,長在蘭溪,工作在蘭溪,退休在蘭溪,七十多年來,幾乎天天生活在蘭江邊。見證了江水由清變濁,船只由多變少,江邊碼頭幾度改造,悅濟浮橋幾多變遷;見過江上成片的木排順流而下、江邊拉船的纖夫弓腰前行;見過大雁南飛、老鷹擊水、鸕鶿弄波;見過一擔水2分錢的挑水伯和大溪里摸銅撈鐵的“水鬼”……我們這一輩,到蘭江中挑過水,在蘭江邊洗過衣,曾在蘭江中游泳嬉水,在浮橋上跳水嬉鬧…… 這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場景,不會再現,亦無法復制了。</h3><h3> 蘭江,蘭溪人都習慣地稱其為“大溪(音duoqi)”。有人說“蘭溪人三日看不到橫山要哭”,我說“蘭溪人一天見不到大溪要害相思”。</h3><h3> 蘭江流淌千百年,她記錄了蘭溪的千年歷史,滄海桑田,蘭溪跨入新時代,面貌日新月異,但豐厚的人文歷史,不能丟棄,必須傳承。</h3><h3> 2017年,我以一組鋼筆畫《桃花塢》記錄了老城的古舊建筑,今年,我再以一組鋼筆畫《蘭江風情》,留存自己的些許記憶。</h3><h3></h3><h3><br></h3> <h3> 上世紀三十年代蘭江(《蘭溪市志》照片) </h3><h3><br></h3><h3> 蘭溪,位于長江三角洲金衢盆地的北緣,衢江與婺江在蘭陰山腳下交匯成更寬闊的水域后,一路蜿蜒向北,注入錢塘江,奔向東海。三江之水匯聚的蘭溪,古往今生注定與水休戚相關,自古就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h3><h3> 民國19年《浙江省航政之概況》載“蘭溪……商業之繁盛,為錢江各埠之冠,篷船停泊,常有數千,常、玉及金華等縣出產均由此輸出……”這一時期,蘭溪水路運輸已相當繁盛。</h3> <h1>▲ 水上人家</h1><h3> </h3><h3> 這是依據拍攝于1916年的一張老照片畫的。可以看出,百年前的這艘停泊在蘭江邊的是運輸船。寬大的貨倉,上端蓋著層層箬篷。一位船工正在修理箬篷。船頭是鍋灶及一些生活用品,一家人就在這船上勞作生活。貨船邊停著一條小船,用來上岸或裝運貨物。</h3> <h1>▲ 西門碼頭</h1><h3><br></h3><h3> 這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門碼頭,我記憶中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門碼頭跟這差不多。高高的城樓下面是一拱形城門洞。洞內較暗,是上下碼頭人們的休息處。尤其是那些挑水、扛貨的人,負重爬了三十多級踏步,上得城門洞總要停下來喘口氣。那時沒有自來水,大家都到蘭江里挑水吃,所以城門洞地上一直都是濕漉漉的。碼頭兩邊是茶館店和雜貨店,江面上停著許多運輸船,有的豎著桅桿,有的桅桿平放在船篷頂。</h3> <h3>▲ 南門同仁塔</h3><h3> </h3><h3> 這圖素材來自拍攝于1947年的一張畢業合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南門塔嶺背以南一段。背景上可見塔嶺背同仁塔(文革中被毀)、溪灘上方的沿街茶館店和基督教會的真神堂(尚存)。</h3><h3><br></h3> <h3>▲ 一帆風順</h3><h3> </h3><h3> 這幅畫取材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張照片,畫面以特寫鏡頭再現了當時蘭江商貿繁盛的景象,一艘貨船張開大帆逆流而上,江邊還停靠著幾只曬網的漁船。</h3> <h1>▲ 古城墻</h1><h3></h3><h3> 蘭溪自唐咸亨五年((674)建縣,即筑城墻,歷經宋、元、明、清,代有修葺,四圍城墻一直保留至民國。城墻沿江尚存的600余米城墻為明正德七年(1512)重筑,其余則為1995年重修。此段原始城墻為柳家碼頭至西門碼頭一段。</h3> <h1>▲ 隆禮門</h1><h3></h3><h3> 隆禮門,蘭溪人習慣稱為“水門”,是僅存的古城門。據傳說,元朝滅亡前的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先攻克蘭溪,命胡大海、常遇春重修蘭溪城墻。除東南西北城門外,增辟隆禮門。</h3> <h3>▲ 老鷹擊水</h3><h3></h3><h3> 這也是兒時常看到的有趣場面之一。蘭江上空,經常有幾只老鷹在盤旋,翅膀忽而煽動,忽而平展。剎那間,老鷹直線俯沖到水面,利爪抓住魚兒后騰空而起,越飛越遠。而今,蘭江上空其他鳥兒經常有飛過,但老鷹匿跡了。</h3> <h3></h3><h3>▲ 鸕鶿弄波</h3><h3> </h3><h3> 兒時最喜歡看的有趣場面是鸕鶿捕魚。一條小船船舷兩邊站滿了鸕鶿,鸕鶿的脖子是用繩子扎住的,這樣它抓到魚后吞不下去。鸕鶿抓到魚后,漁夫用網兜把它撈上來,從嘴里拿出魚。</h3> <h1>▲ 漁舟唱晚</h1><h3><br></h3><h3> 傍晚,漁民在蘭江上撒網捕魚。縣城沿江而建,自古以來,蘭溪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2017年,蘭溪范圍內登記在冊的漁船有230艘,從事捕撈業人員400人,其中專業漁民120余人。為保護蘭江漁業資源,從2017年開始,在未來三年時間里,蘭溪將退捕39條漁船。政府對年滿65周歲以上的老漁民實施退捕政策。蘭溪市漁政部門將不再批新。老漁民逐年“退休”后,蘭江上的漁民會越來越少。</h3> <h1>▲ 西門鐘樓</h1><h3></h3><h3> 這是七十年代的西門城樓上的鐘樓,1985年被風刮倒。1912年英國人羅安逸拍的西門城樓照片有城門洞和城樓,還沒有鐘樓亭。這鐘樓亭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拆城拓路,重修西門城樓時加建的兩層鐘樓,頂樓懸掛大鐘作防空報警之用。解放后,用作消防隊火警信號。</h3> <h3>▲ 江邊浣衣</h3><h3></h3><h3> 寬闊的江面,流動的江水,沿江許多碼頭臨水踏步,成了蘭溪人洗衣滌被的好地方。穿紅著綠的婦女,五顏六色的衣服,配上"嘭嘭嘭"的槌衣聲,成為江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今有了自來水和洗衣機,去大溪洗衣的人少了。但還有些婦女,仍然喜歡去,說是"一日勿去都難過,有癮了"。</h3> <h1>▲ 煙雨蘭江</h1><h3></h3><h3> </h3><h3> 春天,細雨濛濛。西門城樓和悅濟浮橋若隱若現,一葉扁舟在江中緩緩行過。蘭江的春天別有一番風味。</h3> <h3><font color="#010101">解放前南門中正浮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五十年代南門浮橋</font></h3> <h1>▲ 浮橋雪韻</h1><h3></h3><h3> 2013年,一場大雪,蘭城銀裝素裹。從城門洞中看悅濟浮橋,就像一幅裝飾畫,美不勝收。</h3> <h1>▲ 最后的悅濟浮橋</h1><h3></h3><h3> </h3><h3> 悅濟浮橋,橫跨蘭江,始建于宋熙寧五年(1072),原為60條木質船連接,幾度興廢。1995年,從西門碼頭到到中洲公園,復建水泥船浮橋,2008年,又采用38節鋼質躉船。為恢復錢江航運,2017年6月11日,蘭溪忍痛拆除了悅濟浮橋,浮橋從此告別了蘭溪人的視野。但愿航運復興后,能給蘭溪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h3> <h1>▲ 越中山色鏡中看</h1><h3></h3><h3> </h3><h3>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東陽令戴叔倫有一首歌詠蘭江美景的絕唱:“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此情此景,但愿永世長存。</h3><h3> </h3><h3><br></h3> <h3> 蘭江風情,多姿多彩,所繪之畫,不及一二,且待來年,再作增補。</h3><h3> 還是以《蘭江水》歌詞作為本篇的結束語吧。</h3><h3></h3><h3> 我從很遠的地方看見 </h3><h3> 看見了蘭江水 </h3><h3> 潮來潮往 一唱一和 </h3><h3> 那是家鄉的水呵家鄉的歌 </h3><h3> 無時無刻不流淌在我的心河 </h3><h3> 我從很遠的地方看見 </h3><h3> 看見了蘭江水 </h3><h3> 船兒如梭 夜色如歌 </h3><h3> 是誰點亮的漁火如此耀眼 </h3><h3> 使我多少個夜晚無法入眠 </h3><h3> 蘭江的水呵流淌了多少年 </h3><h3> 一如我的鄉愁纏纏綿綿 </h3><h3> 你可記得三月天 </h3><h3> 那位追花的少年 </h3><h3> 多少往事在心中</h3><h3> 多少心思在風中 </h3><h3> 走遍了千重山 </h3><h3> 跨過了萬道水 </h3><h3> 只有家鄉的蘭江水 </h3><h3> 最親最美 </h3><h3> 就算走到天盡頭 </h3><h3> 也要回到你身邊 </h3><h3> 看看清清的蘭江水 </h3><h3> 看看我的家園</h3><h3></h3><h3> 王恩貺</h3><h3> 2019年2月1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五台县|
平凉市|
济源市|
咸阳市|
宁晋县|
绥化市|
桂阳县|
安龙县|
绿春县|
南郑县|
丁青县|
盐池县|
大厂|
曲麻莱县|
永昌县|
吉隆县|
华池县|
仁布县|
中江县|
汉寿县|
浮梁县|
友谊县|
张北县|
巴里|
闸北区|
苏尼特左旗|
岫岩|
韩城市|
仁化县|
安远县|
天津市|
华亭县|
平舆县|
朔州市|
广南县|
封丘县|
阿拉善左旗|
淮安市|
通渭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