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接第十四期)</h3><h3> 二、運河文化資源</h3><h3> (二)武清歷史人物</h3><h3> 11.紀曉嵐筆下之武清</h3> <h3>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字曉嵐)唯一的一部個人著作。成書于1789年到1798年間。這部著作體裁廣泛,包括筆記、故事、評注等。所記之事除部分親歷外,其余多為親朋好友所提供。全書由作者“信筆寫來”,日后被其門人輯錄成書,冠之以《閱微草堂筆記》一名。</h3><h3> <br></h3> <h3> 閱微草堂是紀昀在北京虎坊橋(一說烏魯木齊)的書齋。《閱微草堂筆記》有關(guān)武清的記載有十幾則之多。其內(nèi)容范圍很廣,有遺聞、故事,還有部分史實。從中既可以領(lǐng)略紀昀內(nèi)在的思想觀念,還可為我們研究武清歷史提供史料。如有一則節(jié)婦烈女的故事。據(jù)“槐西雜志(四)”記載:“倪媼,武清人,年未三十而寡。舅姑欲嫁之,以死自誓。舅姑怒,逐出門外,使自謀生。流離艱苦,撫二子一女,皆婚嫁,而皆不才。”“乃寄食佛寺,僅以自存,今七十八歲矣。” 這則節(jié)婦烈女的故事,在乾隆年間的《武清縣志》未曾記載,紀昀將之“附諸鎖錄”,意在“表彰風教之旨”,但其仍可補正史之不足。另有一則鄉(xiāng)間故事。“武清王慶坨曹氏廳柱,忽生牡丹二朵,一紫一碧……其根從柱出,紋理相連。近柱二寸許,尚是枯木,以上乃漸青。”紀昀的母親“小時親見之,咸曰瑞也。”但其外祖張雪峰則認為:“物之反常者為妖,何瑞之有!”果不其然,自此后,“曹氏亦式微(衰落之意)”。顯然這里夾雜著濃厚的迷信色彩。還有一則筆記,則近于荒誕。“先太夫人外家曹氏,有媼能視鬼,外祖母歸寧時,與論冥事。”媼向其外祖母描述了在某家“見鬼”的故事:某人死時僅二十七八歲。人雖死去,但其鬼魂則不忍離去,總是與其妻相伴左右。“聞兒啼聲,或聞兄嫂與婦詬啐聲……則(鬼魂)凄慘可掬。”后其妻改嫁之時,其鬼魂“淚涔涔如雨”,與妻“兩手相握,作無可奈可狀。”媼將其所視之事與鬼妻述,“婦嚙齒自悔”。很明顯,這則筆記是作者利用鬼魂故事,宣揚“從一而終”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其用心在于從精神上束縛婦女的意志。值得注意的是有關(guān)紀昀一家與王慶坨曹氏關(guān)系的記載。據(jù)“灤陽消夏錄(二)”載,紀昀的外祖母為武清縣王慶坨人,“先太夫人(即紀昀母親--作者注),曹氏甥也”。這里的曹氏,乃為明崇禎年間司禮太監(jiān)曹化淳一族之后人,能夠提供佐證的有兩點:一是“先外祖母言:曹化淳死,其家以前明玉帶殉。越數(shù)年,墓前恒見一白蛇。后墓為水嚙。改葬之日,他珍物具在,視玉帶則亡矣。蛇身節(jié)節(jié)有紋,尚似帶形。”二是在“如是我聞(二)”記載了另一件事情:“先外祖母有蒼玉扇墜,云是曹化淳故物,自明內(nèi)府竊出。制作樸略,隨其形為雙螭糾結(jié)狀。有血斑數(shù)點,色如熔蠟,以手摩熱,嗅之作香氣,如不摩熱,則不香。”“先太夫人嘗密乞之,外祖母曰:我死則必傳汝。”</h3> <h3> 據(jù)史料載,曹化淳(1589-1662)明萬歷年間自宮入內(nèi)庭,崇禎五年七月“以司禮太監(jiān)提督京營戎政”。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起義軍近逼京城,曹化淳啟彰義門助起義軍入城滅明。被順治皇帝賜號“佛二居士”。據(jù)筆者計數(shù),《閱微草堂筆記》共有十則筆記與王慶坨曹氏有關(guān),個中原由不言自明矣。 (原載2003年6月21日《今晚報》副刊“日知錄”欄目)</h3> <h3>作者的微信號:dkjhfzh2009。歡迎讀者,特別是武清的父老鄉(xiāng)親就運河文化議題提供線索或進行深度交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阳信县|
威信县|
武乡县|
南开区|
孝昌县|
丁青县|
晋中市|
吴江市|
西华县|
清镇市|
黄龙县|
禄劝|
绥宁县|
莎车县|
馆陶县|
呼和浩特市|
策勒县|
专栏|
扎赉特旗|
普陀区|
余姚市|
阿鲁科尔沁旗|
武穴市|
上思县|
罗定市|
平昌县|
隆安县|
东台市|
昌图县|
宣武区|
礼泉县|
来宾市|
新乡县|
西华县|
枣强县|
玉门市|
西充县|
宜阳县|
额尔古纳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