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白求恩上前線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國共合作,當時日軍對山西發動大規模進攻,實行三光政策,戰斗異常激烈。年底娘子關戰役國共雙方投入大量兵力與曰軍做戰。娘子關失守后國民黨衛立煌部被日軍包圍形勢嚴峻,賀龍師長親自率領120師主力前去解救。由于戰斗激烈物資消耗大傷員增多,后勤保障工作也特別繁重,也急需大量醫務人員對傷員的救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首歌詞寫的好: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形象地指出山西兩大山脈的位置。嵐縣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北麓,地勢平坦。從東面山口出去可到汾河邊的靜樂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山西嵐縣前河村,當時是八路軍120師衛生部所在地,3里外的嵐縣是120師師部駐地。衛生部管理6個衛生所和1家醫院(解放后改為第四軍醫大學),后方醫院在黃河西岸的陜西賀家川,距嵐縣二、三百里路,另外還有一所衛校。父親當時任120師衛生部運輸排排長,擔負著從嵐縣到幾百里外的五臺山前線的運輸任務。主要運送彈藥和生活物資,返回時轉運傷員回后方治療,同時還擔負到敵占區釆購醫療用品及招收醫務人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當時120師衛生部長期沒有正部長,賀彪任衛生部副部長、政委劉運生(解放后任四川省糧食廳廳長)、副部長周長庚,衛生處處長蔣云德、政治教員劉金山,吳業家五月份調來當的管理科長(解放后任成都軍區后勤部直供部部長)。嵐縣設有一個住院部,由周長庚副部長主要負責醫院工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早晚溫差較大,五、六月的天氣白天熱晚上涼。大概是五月底的一天,父親帶領運輸排從五臺山運送傷員回到嵐縣前河村120師衛生部駐地。當安排好傷員后天快黑了,父親正準備休息時,醫院通信員小王跑來通知父親火速去見周部長。見面后周長庚副部長告訴父親:白天由延安經賀家川護送來了一個叫白求恩的外國醫生,現在有個緊急情況,岢嵐縣有個營長負了重傷,是個戰斗英雄,急需帶白求恩大夫去搶救治療,你就辛苦一下帶上幾個戰士護送白大夫一起去。父親馬上帶上幾位戰士騎上馬匯同白求恩大夫及助手一起上了路。嵐縣往岢嵐方向是百多里的山路,路況很差,這時天已經黑下來了。但父親對路況很熟,一路上借著月光催馬快跑,很快上半夜就到了岢嵐。到達后白求恩大夫立即對腰部受傷的營長做了簡單處理,因傷勢嚴重需馬上返回嵐縣做手術,返回途中因傷員無法堅持騎馬,由父親和戰士們輪流抬著擔架走了幾十里路,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嵐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醫院白求恩大夫立即給傷員做了腰部手術,由周長庚部長當助手,手術很成功。后來才知道這個營長叫羅亨洲,傷好后留在衛生部當醫務股股長。解放后曾任第三軍醫大學校長,為全軍部隊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醫務人員。父親生前一直與他保持往來。白求恩大夫在嵐縣呆了約一周時間,期間還給一個姓肖的營長做了眼球摘除術,以前八路軍醫院里沒人能做。消息傳來駐地人人都夸白求恩大夫醫術高超。白求恩大夫不但醫術精湛,而且工作十分認真容不得半點失誤。有一次手術,周長庚副部長給他當助手拿錯了器械,結果被白求恩大夫用止血鉗敲打手示意,周副部長多年后仍記憶猶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幾天后,衛生部政委劉運生找父親談話,說前方戰斗激烈有大量重傷員需要救治。賀龍師長來電,要求三天時間把白求恩大夫盡快送到五臺山。本應該由警衛排護送,但該排近期抽了部分人員補充到作戰部隊,加上曰常保衛工作無法完成護送任務。劉政委對父親說,經部里研究決定由你負責這項任務,護送人員由你挑選,并再三叮囑,不能出任何問題要保證白求恩的安全,要選最安全的路線走。因父親長期在汾河兩岸和五臺山地區執行運輸任務,故對路況很熟,并且有自己可靠的落腳點。據父親回憶去五臺山分南北兩條運輸線。一條經靜樂渡汾河去五臺山約三百里路程,路好走路程也最短。另一條沿汾河北上十幾里外有個的地方,附近有個渡口可過河,這條線父親走的最多,這兩條路統稱南線。河對岸擺渡的人姓高是個共產黨員,他家也是一個秘密聯絡站。我們大多數部隊都走這條線也安全。還有一條走的比較少,一直北上百多里路穿越峽谷在寧武縣附近過河,路不太好走山高溝深樹林茂密,要多次穿越鐵路線(同蒲、正太)。因離太原較遠相對安全些,也稱為北線,只有過鐵路時有危險,時常有日本鬼子的鐵甲巡邏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午劉政委帶父親去醫院見白求恩大夫。父親這才看清楚他的樣子,沒有血色的臉頰,雙眼凹的很深,滿臉胡須,當時把父親嚇了一跳。那天晚上天黑沒看清模樣只覺得瘦瘦高高的個子。父親不由自主地向劉政委身后躲了一下,父親個子瘦小,從沒見過外國白人。劉政委笑著把父親介紹給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熱情主動的與父親握了手。另外還有一個美國人也是醫生,據說是白求恩的助手叫布朗。劉政委說白大夫會說中國話可以放心交流,最后約好晌午準時出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趕緊去做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到師部辦理好護送路條和移交文書,由醫院通迅員小王負責保管隨父親行動。第二件事就是挑選護送人員,因運輸排戰士年齡偏小多數只有十幾歲,父親20歲剛出頭就算最大的。因任務特別父親也感到有很大壓力,父親從排里選了幾個當兵時間長經驗豐富的戰士。其中有原一方面軍的彭炳南(湖南人),他是父親出草地最后一天背出來的,解放后在重慶炮校當過部長,58年第一次見到他時是個上校。另外又從其他排選了幾個年齡大身體好的戰士,他們是林伯祥、馬干成、張福林(宣漢人)、封少文(貴州人)趙紫遠、張有華、宋占林(原劉湘部隊的有文化),還有一個姓楊的高個子新兵等,一共15個人組成護送隊。15匹騾馬13匹馭物資主要是藥品和醫療器械。兩匹日本東洋馬供白求恩大夫和美國醫生騎用。只有父親與通信員帶著短槍其他人都不帶槍,路途中要經過閻錫山部隊的防區,因八路軍與他們有協議,八路軍非戰斗部隊經過他們防區不帶長槍憑路條可自由通行。父親招集了參加護送的全體戰士,傳達了上級命令,要求大家一定要保證完成這次護送任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晌午時分隊伍準備出發,賀彪副部長和劉政委前來送行。賀彪付部長說話口結沒說什么,劉政委再次囑附一定要保證白求恩大夫的安全,并詢問了護送路線,父親口頭做了匯報后隊伍出發啦,首先從嵐縣到靜樂縣過汾河。汾河是山西省主要的河流,由北向南貫穿山西全境,靜樂向北至寧武縣屬於它的上游,當時汾河的對岸是敵占區。下午到了汾河渡口,發現因上游下大雨河里漲水了,平時的汾河水面不寬也就50多米,但水很深需船擺渡。漲水后的汾河有兩百多米寬而且水很急無法過河,父親決定率隊沿汾河北上找下一個渡口。從靜樂北上有一個很長的大峽谷百多里路。窄的地方懸崖峭壁道路崎嶇非常危險,寬的地方也有數百米地勢平坦,多有村落莊戶人家居住。溝谷左面是呂梁山,右面過汾河是云中山屬于呂梁山的一個支脈。天快黑時到了第二渡口結果水大也過不了河,隊伍只好繼續沿汾河北上找渡口。這樣一來時間要耽誤路程也要多走一、二百里。突然出現的情況,打亂了父親原來計劃,使父親感到十分焦慮,下一步的路線和安全都需重新考慮決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黑時父親帶領大家在附近一莊戶人家住下。白求恩大夫和美國醫生住屋里,父親與戰士在外露宿。晚上升起了篝火,父親和戰士們圍坐在邊上烤上一些土豆吃就當晚飯了。白求恩大夫與美國醫生有自帶的奶油和罐頭等食品,喝的水也是用當地百姓常用的羊皮袋裝滿了幾個供他們用。父親和戰士隨身攜帶著水壺,喝完了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灌滿備用。吃完飯喂好馬就休息了,睡覺時3人一組背靠背的坐在地上,以白求恩大夫住處為中心,分散在營地周圍五個方向。這樣晚上雖然涼但互相可挨著取暖也形成了警戒線。如果有情況騾馬最先有反應,而三個人中只要有一個醒了另兩個馬上就會醒,這樣應對緊急情況非常實用。這也是父親在戰爭年代積累的經驗。一會白求恩大夫走出屋來,叫父親和戰士進屋去與他們同住,父親連比帶劃的向他做了解釋,白求恩聽明白了點了點頭就回到屋里。不一會他又出來了,手里拿著兩條毛毯要給父親和戰士們用,父親急忙謝絕了他的好意。這一刻使父親從內心里真正的感受到震憾。對白求恩大夫一個外國老人油然生出無比的崇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天不亮父親把大家叫醒,整理好馬匹和物資,吃了點昨晚烤在火灰里的土豆就上路了。繼續向北,因這段路沿河邊不太好走,走了幾十里后就開始向山脊上走。太陽出來時走上了山脊,路平坦好走多了,透過末散盡的薄霧,可見遠方有三三兩兩的農戶在地里干活。這時白求恩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問父親,之前他都稱父親為排長。他問父親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了當兵幾年了。父親從出發就一直牽著白求恩騎的黃膘馬走在隊伍最前面,一是保證白求恩的安全、二是便于觀察前方的情況。父親連說帶比著回答了白求恩的問話,對話中父親說快了白求恩會示意慢一點,這以后白求恩就稱父親"于"。不一會兒馬隊走到一農戶地邊,見幾十米外一位中年婦女裸露著上身正揚鞕趕牛耕地。隊伍不經意的停了下來,只聽到后方有咔擦咔擦的聲音傳來。父親急忙轉身看去,見是美國醫生布朗正對著婦女拍照。這時的白求恩緊鎖眉頭表情嚴肅,父親急忙給他示意叫美國人不要拍照,白求恩大夫在馬背上轉身叫住了布朗,語氣中聽的出白求恩大夫很生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晌午時分,太陽曬的人汗流夾背。父親與戰士們都被汗水浸透了衣裳,紛紛解開了上衣衣扣透透氣。白求恩大夫和美國醫生也被曬的滿頭大汗,他倆都解開衣扣露出胸膛,一邊擦汗一邊口里啼咕著。走到一小樹林時隊伍停下來休息吃干糧,父親和戰士吃的是隨身攜帶的抄面,和著水揉成團吃。白求恩和布朗還是吃隨身所帶的食物。稍做休息后隊伍就開始向坡下走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陣陣大風揚起塵土吹的每個人都灰頭土臉的。越往北走山坡上樹也漸漸的多了起來,在風的陪伴下涼快多了。白求恩大夫心情也好起來了,時常口里哼著小調,有時也會大聲的嘰嘰哇哇的說著父親聽不懂的英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傍晚時分來到距寧武縣還有幾十里路的地方。這里有八路軍120師717團的一個留守處有電臺人不多,不遠處就是閻錫山部隊的營地。當下找了一莊戶人家住下,依然和前晚上一樣白求恩大夫和美國人住屋里,父親與戰士在外。晚上父親和戰士們依然圍著篝火烤土豆。這時白求恩大夫來到篝火旁坐了下來,他要用自己的食物換土豆吃。當白求恩大夫手捧土豆被燙的哇哇叫時,逗的大家都笑了起來他自己也笑了。有戰士將剝好的土豆遞給了他,白求恩大夫邊吃邊說著好吃。大家邊吃邊聊著,白求恩問了幾個戰士的年齡和姓名。大家也很好奇,有幾個戰士問他是哪里人。白求恩舞著手表情有點夸張的說,很遠很遠的加拿大,坐了很久的船來到中國,白求恩說著一口不太流利的中國話加上豐富的表情,時常逗的父親他們哈哈大笑。父親問白求恩大夫怎么不去國民黨哪邊而到八路軍來時,白求恩大夫收起笑容告訴父親,國民黨并不需要他,需要他的是八路軍。白求恩指著父親和戰士們說:你們都很年輕還是孩子,抗擊日本侵略上前線很勇敢。白求恩和藹可親的樣子,使父親和戰士們特別喜歡他都叫他白大夫。美國醫生一路上不說話少與人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東方顯出魚肚白時,父親叫醒了大家,收拾好馬匹和行裝隊伍又出發了。這一段路是汾河的源頭溝壑眾多,山上溝底有成遍的樹林。因考慮到時間有點緊,父親決定在附近尋找過河地點。幾個月前父親曾從這走過,山溝下有一小橋可過河。父親牽著白求恩騎的馬領著隊伍尋橋而去。走了幾個時辰從一山溝拐出來,遠遠的看到了那座橋,隊伍慢慢的向前走去。怱然父親發現有情況,急把隊伍隱藏在路邊樹林中,仔細一看,原來幾個月沒走這條路對岸橋頭多了一座新修的炮樓。父親告訴白求恩大夫,可能過不了橋了要原路返回另走一條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求恩大夫出發前見過賀龍師長,知道前線戰斗十分激烈,大量的傷員急需他早日到達進行救治。白求恩大夫急切盼望早日到達前線,在他再三的要求下,騎著馬與父親走出樹林。迎著東方初升的陽光,白求恩用手放在額頭上向小橋方向望去。隨后對父親說"于"你和我去,你不要說話由我給他們講。父親又把隊伍帶回山溝里安頓好。交待好注意事項,安排了警戒哨后。父親牽著白求恩大夫騎的黃膘馬緩緩的向幾百米外小橋走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距離小橋不遠的地方,對面荷槍實彈的守軍大聲叫喊站住。父親緊張的抬起頭看著白求恩大夫,只見白求恩不知道什么時候手里拿著一面小旗,白色中間有個紅色的十字。白求恩大夫高舉著小旗向對方搖著。這時見一穿便裝男子向父親他們跑來。白求恩大夫很冷靜的用中國話告訴他要見這的長官,此人轉身向炮樓跑去。這時父親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炮樓上站著曰本人。下面是偽軍有五、六個人。父親擔心要出事正焦急想著該怎么辦時,聽見白求恩叫父親"于"。抬頭望去,見白求恩向父親擺著手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父親見白求恩大夫這么冷靜心也不慌了。便衣偽軍和一個日本軍官小跑著來到白求恩大夫跟前。倆人????哇哇的說了幾句話,那便衣偽軍看來也聽不懂呆呆的望著。說完話后父親和白求恩就隨著日本人來到炮樓下,白求恩下馬后取下隨身攜帶的小藥箱跟著那曰本人進了炮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便衣是個漢奸翻譯賊眉鼠眼的把父親看來看去,問是八路軍哪一部分的。父親沒搭理他牽著馬注視著炮樓大門,緊張的一頭汗水浸濕了衣裳。漢奸對父親說有個日本隊長得了眼病一直沒治好,所以請這個洋醫生給看看。過了好一會白求恩大夫提著藥箱走了出來,那個曰本軍官很客氣的和白求恩說著話。白求恩面帶笑容對父親說"于"我們可以走了。那個日本軍官對漢奸翻譯哇哇的說了幾句話,漢奸翻譯對父親說:你們可以送這個外國人通過可保證你們安全,但返回時不能通過。父親一聽非常高興,急忙跑上橋頭摘下帽子向來的方向拚命揮舞。很快馬隊就趕了過來跟隨父親和白求恩大夫一起向前走去,父親怕事情有變揮手催叫著后面的馬隊跟上,白求恩騎在馬上向日本軍官揮了揮手。因這里是敵占區,父親想快速脫離危險領著馬隊向北急行。父親知道北面有我們的部隊,走了幾里地就趕緊鉆進了山溝。這里的山溝是東西走向,山上溝里樹木郁郁蔥蔥非常茂密,從這走比較隱蔽又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選了一條偏北方向的山溝快速前進。這段路先要順溝爬山翻過一座大山,然后再順溝下坡就能見到同普鐵路,天黑時再過鐵路會安全一些。走出幾十里地后父親才松了一口氣,馬隊速度減緩了一點繼續向坡上前進。山溝里遍地的碎石常常使馬匹打滑,父親小心翼翼牽著白求恩騎的馬向山上爬去。翻過山不一會,就看見了遠方山溝里的同普鐵路,這時天也黑了下來。馬隊在距鐵路不遠處停了下來,父親和一戰士悄悄的走到鐵路上,父親讓戰士擔任警戒自己府身爬在鐵軌上用耳朵貼著聽了聽。見沒動靜父親用手擊掌發出安全信號,馬隊迅速跟上穿越鐵路而過。因為走不快一直到很晚了才走完這百多里的山路,來到軒崗附近一處避風的山凹地露宿。大家趕緊喂馬檢查物資,收拾好了就生火吃干糧。這天走的很累,白求恩和美國人吃完晚飯就休息了,白求恩用的睡袋美國人搭的小藏蓬。父親和戰士還是老樣子,三人一組環繞著白求恩和布朗駐地席地而坐,相互背靠著休息。晚風吹在身上使人感到發冷,好在父親和戰士們年青也習慣了這種環境,互相擠一擠就過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快亮時,馬匹出現騷動。父親與戰士們趕緊起身觀察,發現對面山坡上出現幾只野狼。自古山西狼多成災,大山里出現野狼也很常見。父親見狀,招呼大家收拾好馬匹和行囊繼續出發。順著下坡的山溝翻山越嶺,快到中午時分馬隊再次來到同蒲鐵路附近,馬隊仍然隱蔽在鐵路附近。觀察了一會兒,父親派一位戰士到軌道上聽聽動靜,從聲音上可判斷是否有日本人的鐵甲巡邏車。因為是白天過鐵路要特別小心,那個戰士爬在鐵軌上聽了一會站起身來向父親搖著雙手,父親立即命令大家跟上快速通過鐵路總算有驚無險,因沿著鐵路線附近行軍,需根據地型多次穿越同蒲鐵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陽偏西時走出了山溝來到??州盆地,放眼望去前方地形開闊平坦,路邊散落著樹木叢林。隊伍沿著東南方向的土路走去,一路陣風不斷的從身后吹來十分涼爽。走出約兩里地后前方樹木稀少了,這時突然南面(太原)方向傳來低沉的馬達聲,父親一驚,知道不好有日本人飛機來了。父親急忙將一匹馬所馭物品掀翻在地,大聲疾呼戰士們將白求恩大夫帶往來路躲進樹林里去。隨著震耳於聾的馬達聲,只見一架日本飛機低空掠過馬隊上空。父親飛身躍上馬背使勁用鞭抽打那馬向前方開闊地跑去,一路揚起一丈多高的塵土隨馬而去。跑出了大半里地時曰本飛機果然順著塵煙尋找而來,飛機飛的很低直沖父親俯沖下來。說時遲那時快父親急勒緊馬韁使馬停下,那馬一聲長嘯身體直立而起然后迅速調頭跑進飛揚的塵煙中。這時飛機俯沖而至投下一枚炸彈在幾十米外爆炸了,震的父親兩耳嗡嗡作響只感到腰間被什么東西重重打了一下,父親顧不得許多緊貼著馬背不顧一切的向樹林跑去。一會兒日機又返回來飛了一圈沒找到目標就向東邊飛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觀望了一會,確定日本飛機不會再來,忙騎馬向山溝跑去。找到馬隊見大家都很安全,父親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白求恩大夫伸出姆指直夸父親勇敢,馬騎的真好。這時有戰士告訴父親衣服上有血,父親伸手摸去感到腰部隱隱做痛。白求恩大夫急忙取下馬背上的藥箱給父親處理好傷口,不算嚴重只是被彈片削掉了一塊皮膚。父親本來計劃晚上把馬隊安排在崞陽鎮附近露宿,然后再過一次鐵路和一條河離目的地就很近了。但耽心第二天日本人的飛機會再來,這樣馬隊和白求恩大夫都會有危險,再加上三天的時間要到了,父親決定晚上不休息連夜行軍。父親把這個決定告訴了白求恩大夫和戰士們,白求恩大夫點頭表示同意。父親叫大家休息一下提前補充了一些干糧,并把馬匹喂了物資檢查好。不遠處有一條小溪,父親叫大家去補充水路上好用。父親也順便到小溪邊洗了洗滿臉的塵土,白求恩大夫也來到小溪邊,在父親身邊坐下,問父親當兵很危險的,你小小年齡為什么要當兵。父親一邊用毛巾擦著滿臉的塵土一邊告訴白求恩,只是為了有希望活下去。父親沒有文化更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父親的自身經歷告訴他,只有跟著這支隊伍才有希望活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5年9、10月份紅四方面軍31軍從草地返回南下時,常被藏族騎兵襲擊非常被動。為了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師里決定臨時組建騎兵營。那時紅軍銭少向當地藏民買了兩百多馬,但多數是老弱或農耕的馬,另外還有十幾匹半大小馬,只有少部分繳獲的戰馬。由各部抽調會騎馬的人員組成,約兩百多人。因那十幾匹小馬成人無法騎,師領導急令從各團營抽調傳令班的小戰士組成小鬼排,父親因會騎馬主動報了名。來到騎兵營集合地,只見地上堆著刀和槍傍邊有十幾匹馬,有一當官的叫各自選好刀、槍、馬,然后叫大家騎上馬跑跑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騎術最好那個當官的當場宣布父親為排長,事后才知道那人是騎兵營的營長河南人。只訓練了幾天就接到任務準備參加戰斗。那時裝備實在太差,馬刀都是各式各樣的,父親拿的一把一尺來長的腰刀,背了一支馬槍只有三發子彈。因體弱個頭小舉不起大馬刀,父親還見到過有幾個小戰士手拿著割草的鐮刀作為武器。隊伍排列好了,小鬼排在最后面。沖鋒前營長騎馬來到父親跟前告訴父親,叫和大部隊保持一段距離,如果看到前面隊伍不行的話就趕緊往回跑,多少年來父親每次提到這都會說營長是個好人。隨著軍號聲吹響,幾百名紅軍騎兵喊著"殺"聲沖向敵陣,陽光下幾百把戰刀閃閃發光十分躍眼,隆隆馬蹄聲伴隨著大隊人馬向前沖鋒,場面十分威武雄壯,其實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悲慘之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見狀急忙率領小鬼排跟著后面,沒有吶喊聲,只有默默的馬蹄聲相伴跟在大部隊后面。不一會前方傳來激烈的馬刀碰擊聲和陣陣吼叫聲,因藏族騎兵十分兇罕,很快紅軍騎兵營被沖散了,小鬼排就更不值一擊。這時敵騎兵快速向小鬼排沖了過來,一敵騎兵揮刀向跑在前面的父親砍來,父親俯身躲過。結果馬頭被砍了一刀,那馬受驚后跳了起來,這時不知從何方打來一槍,正好穿過父親右小腿肚子把馬打死了。那馬扭頭倒下把父親雙腳死死的壓住動彈不得,父親見勢不妙趕緊用馬血擵在臉上裝死躲過一劫。這一仗騎兵營死傷慘重不成建制,到了晚上才有自己人來尋找傷員,父親才以得救。而給父親治腳傷的是一位姓祁的軍醫,醫術非常好曾救治過許多紅軍官兵,父親在幾個月前嘉陵江渡江戰役中就認識他。(文革期間時有造反派來我家,向父親查證這段歷史。69年10月祁本人特意到我家看望父親并表達了謝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底時天氣轉涼了部隊準備北上,31軍領導決定把全軍300多名傷員留下,暫時安置在一座喇嘛廟里。王樹生軍長來看望傷員后做了簡短的講話,大意是部隊有任務急需北上,任務完成后就盡快的來接你們?。留下了一些槍枝彈藥和糧食后,大部隊就向北開拔了。傷員中大多數是重傷員,父親也在其中屬于傷勢較輕的。第二天幾百名藏兵包圍了寺廟進行圍攻,還好寺廟位於一小山頭上易守難攻。輕傷員負責反擊,到了第三天子彈快完了,這時人們情緒低落,父親也感到非常的絕望。堅持到了下午時只有幾十發子彈了,有人大聲喊著落在藏人手上一個都活不了,大家只有跟他們拼命啦。這時能站起來的傷員都聚集在一起,準備做最后的一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忽然廟外槍聲大作殺聲一遍,大家一聽知道是自己的隊伍來了,一會就沖上來許多紅軍戰士,一位腰間扎著皮帶的干部進到廟里了解情況。當得知是紅30軍的軍長時,逃過一劫的傷員們非常激動,傷員中有人帶頭高呼30軍萬歲,引發全體被救傷員齊聲高喊30軍萬歲30軍萬歲!父親每次講述這段經歷時也會情不自禁的掉下眼淚。軍長告訴被救傷員,全體都隨30軍行動,傷好后愿歸隊的可以歸隊,愿留下的可以留下,過后這300多名傷員就隨30軍行動。父親在紅30軍傷兵隊呆了十幾天,傷口愈合較好不用拐棍也可以行軍了。因傷兵隊行軍速度慢一天也就走三、四十里路,父親經請示領導同意自行追趕隊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就朝著北方,沿大部隊留下的腳印追趕隊伍。走了幾天干糧和水都沒有了,父親餓著肚子走到天黑見有一草棚,里面有許多干草,這時父親又冷又餓一頭鉆進草堆就睡著了。天大亮時,父親醒來見刺眼的陽光下一藏族老人站在跟前,傍邊有個十來歲的小姑娘瞪著大大的眼睛望著父親。父親小心的向老人討要吃的,那老人轉身離去,一會拿了一塊拳頭大的餅給父親。父親邊吃邊向外張望,發現不遠處有個破爛的小木屋,估計就是老人的家了。吃完餅老人說話了,叫父親留下來給他做養子,父親謝絕了老人的好意,站起來準備繼續趕路。老人叫父親等等,快步跑回小木屋,從里面拿給父親一件羊皮背心和兩個餅,父親非常的高興急忙向老人道謝。老人和小女孩站在草棚下,一直望著向北走去的父親身影漸漸的消失。父親心里非常感激他們的救命之恩(解放后父親一直想去藏區找他們,苦于不知道地名),但也明白正因為有好心的騎兵營長呵護,百姓對紅軍的同情,要活下去就一定要跟著紅軍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陽要落山了,見大家準備好后父親帶著馬隊又趕緊出發,沿著東南方向大道快速走去。目的地是五臺山下的五臺縣有個叫河邊村的地方(閻錫山老家),那里是717團的防區。路上白求恩大夫好奇地問父親怎么會有這么好的馬技,父親簡單的告訴了白求恩大夫,父親祖上兩代都是做買賣馬匹的商人,來往于河北云南之間。父親的婆婆特別善于騎馬,受其影響父親很早就會騎馬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隊伍向著河邊村靜靜的前進著,夜幕下只聞得陣陣清碎的馬蹄聲。這一帶是八路軍新開僻的敵后根據地,常有我們的地方部隊活動。父親牽著馬快速的前進,一路上不休息,第二天凌晨時分差不多走了約兩百里路來到了滹沱河邊。這條河河水很淺但河灘很寬,馬隊過了河走了一會要到河堤時,前面樹林里傳來尋問囗令的聲音并伴隨拉槍拴聲。這是父親十分熟悉的聲音,父親腳不停的馬上回復嵐縣來的,樹林里鉆出兩個戰士說你們辛苦了。父親和戰士們小心的把馬拉上河堤,往前面的村莊走去。來到717團7連連部見到連長和指導員,他們電話通知了營部,很快來了三個人其中有個是教導員。寒喧了幾句父親和通訊員小王與他們辦理好移交手續,然后父親帶著教導員到屋外院垻來見白求恩大夫,白求恩正在清點帶來的藥品和器械,見父親帶人來了很熱情與教導員握手。因事先父親告訴過教導員白求恩能說中國話,教導員放心的用中國話向白求恩大夫問侯并交談起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把護送人員召集起來安排返回事項。15匹馬每人一匹,三人一組分散返回嵐縣,約好在汾河邊高老漢家匯合。任務完成了大家都很高興,戰士們紛紛騎上馬就出發了。父親帶著彭炳南和通訊員小王去與白求恩告別,教導員挽留父親他們住一晚上天亮了再走。父親告訴他來時耽誤了點時間,要盡快回去還有任務。白求恩大夫見父親要走了情緒有點激動,這幾天幾夜相處都有了點感情。白求恩大夫對人藹愛可親父親對他也戀戀不舍。父親牽著馬帶著戰士向河灘走去,白求恩跟隨著送到河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走下河垻正要上馬,聽見白求恩大夫喊"于"等等。只見白求恩快速跑回去,很快回來手里拿著東西走到父親面前。對父親說一路上你們很辛苦,衣服穿的少常喝生水指甲也很長,不太注意身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求恩大夫說完遞給父親一把手術剪刀(解放后遺失)、一盒阿斯匹林藥、一瓶救急水還有他自己用的銀匙子。白求恩扶著父親的肩頭邊走邊交待怎么用藥,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小河邊,教導員帶著三個戰士也跟著后面。父親要上馬了白求恩大夫還拉著父親的手不放,這時教導員催促父親上馬快走,說你不走他也不會回去的。父親每次回憶起這段往事時眼眶里都會有淚水滾動,白求恩大夫對父親的呵護是父親的親人都沒給過,父親在這時才享受到了人間的一種父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上馬過到河對岸聽見身后白求恩大夫喊著"于"再見路上小心,父親心里不舍騎著馬在河灘上徘徊了數圈,最后朝著對岸夜幕中的白求恩大夫揮了揮手,喊了一聲再見白大夫,急速催馬奔向西方,消逝在茫茫夜幕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求恩大夫到了五臺山前線后,救治了大量的重傷員,同時也培訓了許多戰地醫務人員,特別是提高了重傷員的存活率和康復。在晉察冀邊區1年多,白求恩大夫出生入死,哪里有危險就戰斗到哪里,直接參加11次戰役戰斗,在戰場最前沿不分晝夜搶救傷員做手術,把大批八路軍傷員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他還倡導和參與創建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八路軍“模范醫院”和“特種外科醫院”,舉辦“特種外科實習周”,并結合游擊戰實際編教材搞發明,為八路軍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span></p> 后記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返程時父親選擇走忻州方向,這段路好走費時少,沿途多是閻錫山的部隊防區。有時要經偏僻的山路繞行,辟靜山野里常有野獸出沒。到了忻州附近拐向一小山溝繞行,過了忻州路比較平坦,跑了一段路程來到了云中山下,父親三人放馬緩緩的順著山路而行。后半夜時來到一處山溝,這溝平常是個干河灘很平,下雨就成了一條河不能過人。由于長年累月雨水沖刷,此溝呈壺形狀。溝底有幾十米寬,溝頂很窄,抬頭望去只能看見一線天。溝壁有百米多高,溝頂上住有閻錫山的部隊。父親三人快馬加鞭向山溝里跑去,這溝有幾十里長,出了溝離汾河渡口就不遠了。一路上父親騎的黃膘馬跑在最前面,這匹戰馬是父親最喜歡的,多次伴隨父親執行任務。這馬本來是前線部隊繳獲日本人的,因賀龍師長喜歡馬是眾人所知,因此常有前線將領送馬給賀龍師長。賀龍師長有個副官叫彭九南湖南人與父親關系很好,賀龍師長的馬多騎不過來叫他處理一下,這馬才到了父親手上。</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快要跑出溝時地式比較開闊了,路兩邊有許多小山丘長滿了雜草和權木。跑到這父親急忙勒馬停下,從腰間拔出二十響駁殼槍打開保險,父親在這曾兩次遇到過狼和豹子。也是這匹馬第一次是遇見一群狼十幾只臥在路上,那馬只是打著響鼻減了一下速度,父親大叫一聲催馬前進,一溜煙兒就把狼群拋在身后。第二次馬跑到這時突然前蹄直立抬起,父親差點被拋下來,父親用鞕打馬向前,那馬嘶叫著就在原地打轉不肯前進,父親感到不好趕緊觀察四周,這才看見不遠處山丘上有一對亮光移動。父親一驚急忙拔槍連續幾個點射打了過去,只聽得一聲猛獸吼叫消失在山丘后。這時后面傳來馬蹄聲二位戰士也騎馬趕到。父親向他倆交待了注意事項,大家騎著馬警覺的觀察著周圍情況,小心的走過這段路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亮后父親三人放馬一路小跑,中午時分來到汾河邊渡口。在高家父子熱情接待下安頓好馬匹后,進屋稍做休息等待其他戰士匯合。高家小兒子名叫高強當年11歲,因父親常年往返都在高家落腳非常熟悉。每次都纏著父親要玩一玩槍,父親與他開玩笑說要玩槍就跟我去當八路軍,這下高強就鬧著要跟父親當八路軍,其父也極力鼓動父親把他帶走。幾天后父親將他帶回了嵐縣120師衛生部,給父親當了一段勤務兵后送到衛校學習,解放后在四軍醫大學后勤部門任領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傍晚時分戰士們陸續到達集合地,父親清點人數后領著大家分批登船渡河。天黑后回到嵐縣前莊120師衛生部住地,衛生部領導都出來迎接父親和戰士們的歸來,場面非常熱鬧。前方已先報知白求恩大夫平安到達的消息,劉運生政委見面就對父親說任務完成的很好立了功,要給你們報請大功。賀彪部長也說賀龍師長來電表揚非常滿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衛生部召開表彰大會,表揚了父親和護送隊全體戰士,同時宣布任命父親為管理股股長。后因父親隨賀龍師長去河北安國一帶接呂正操部回后方。有幾個月沒在衛生部,這期間劉政委調走來了一個姓曾的部長,另外提拔一個人當了管理股長。會后父親與幾位戰士去相館照相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秋天,有一次父親帶領運輸排向前線送物資來到河北李莊。在經過一個村莊時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叫"于",父親停下來朝聲音方向望去,只見幾十米外一小山坡上有一人邊揮手邊跑了下來。仔細一看是白求恩大夫,大家都非常高興的向白大夫揮手打招呼。父親萬萬沒想到一年多沒見白求恩大夫還認得出自已,父親趕緊向白求恩跑去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白求恩高興的笑著看著父親和戰士們,問著你們都好嗎,就像老人很久沒見著自己孩子一樣,挨個的看著問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親見坡上有一大院門口站了許多人,有穿白大褂的也有傷員進出,遠處不時的傳來槍炮聲,父親知道是白求恩大夫的醫療站,怕影響白求恩的工作同時也有任務在身,不得不向白求恩大夫告別。白求恩站在路邊依依不舍的與父親握手告別,并揮著手叫著再見你們要小心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那次分手后,不久有消息傳來(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了,父親與排里的戰士都感到十分的痛心也非常想念他。同年,為紀念白求恩大夫,毛澤東主席專門寫了一篇"紀念白求恩"的文章,表張白求恩大夫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事業做出的貢獻。毛主席在文中稱贊白求恩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從此,白求恩大夫事跡在中國大地上廣泛流傳家喻戶曉。</span></p> <h3>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h3> <h3><br></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云安县|
商洛市|
黎城县|
甘德县|
左权县|
宜章县|
宽城|
太仆寺旗|
弥渡县|
新营市|
大宁县|
兴山县|
天等县|
麟游县|
乌拉特中旗|
梓潼县|
富平县|
博爱县|
靖西县|
南宁市|
濮阳县|
吐鲁番市|
景泰县|
宁乡县|
福泉市|
天水市|
六安市|
牡丹江市|
琼中|
新乐市|
黄梅县|
六枝特区|
曲周县|
十堰市|
兰考县|
兴海县|
驻马店市|
东山县|
开平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