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信彥</h3><h3>地點:張家界</h3><h3> 木札嶺</h3> <h3> 山,造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雖形態各異,卻胸懷寬闊。全國各地的山大大小小數也數不完,各有所賞的角度,北雄偉南秀氣,自然是介于氣候地質的不同,開發保護的得當與否,管理利用的差別不一樣而已。多少年來,其實山還是那山,只是人一批一批地換,過去的未曾因為消失而悔過,現在未曾因為遺憾而傷感,時空流轉,物是人非,什么可以長久,原來還是這些沉默的大山,而山里的人只是寄存在那里,世世代代地延續寄存。</h3> <h3>山,是多彩的。她的色彩使七色畫筆顯得蒼白無力,難以描繪,不能概全。城市的人何常不是由大山走進城市寄居一樣,如今走近山里是不是懷舊,是不是找尋那些似乎熟悉的感覺呢?溪流清水,繞山環游,仰視藍天,白云悠悠,遠眺群山,云霧朦朧,站立高山之頂,心曠神逸,飄飄然而后覺,青云渺渺,攜手相離。</h3> <h3>或許每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厭倦了車聲轟鳴,聞慣了烏煙尾氣,受多了緊張壓力,就愿望著走出去輕松一點心情,哪個地方風景如畫,山清水秀,哪個地方就想往。山給了我生命,山給了我淳樸,山給了我思考。每當走近一座山,就有種深深的愛縈繞在我心頭。哪個地方未曾污染,保持原始生態,哪個地方就想去。可了解這樣的心態,不知道生活的人總是互相羨慕,如同山里的人向往繁華的都市,車水馬龍,燈火輝煌。城里的人也好想山里的清靜,白云藍天,紅花鳥鳴,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的成了自然就感覺無奇,奢侈成性追求變得沒有滿足。</h3> <h3>大山,它從悠遠的歷史中走來,歷經多少個世紀的風雨,顯得既古老又年輕。它目睹了多少個世紀的變遷,銘記著歷史的興衰。山讓我的童年始終生活在一種自我發掘和不斷思索的交叉中循序漸進,我時常一個人跑到山的頂峰望著遠方,望我那神秘而又遙遠的地方,我的童年差不多是在不斷的幻想和眺望中失去的。山的那一邊是城市,城市的那一邊是山與山的相連。可望似乎從此開始。走出再走出去,走近再走進來。把山的情懷寫在臉上露出的一點驚喜,就可以了。它像一位思想者,注視著人世間的一切,在這個塵世里,無論是帝王的駕到,還是高官的惠臨,它榮辱不驚,從不會低下令人敬仰的頭顱。我不知道是自己被山感動了,還是自己在感動著那座山。</h3> <h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我看來,山是有靈性的,每座山都有神靈仳佑著。遑論兀自巍峨矗立的高山,又或是連綿不絕的山峰。大山,它的身軀連綿數十公里,你想看清它的面貌,須得仰視,它的身軀是那樣的偉岸。它歷經了多少個世紀的熔煉,博納萬頃巖波,匯聚無數元素,不停地修煉自己,不斷地充實自己。它橫空出世,便以一個博大而睿智者的形象,佇立在我們的眼前。</h3> <h3>喜歡山林的密不透風,抬頭仰望,樹冠遮天蔽日,腳下百草灌叢。蟲鳴嘶嘶,偶有不知名的鳥受到驚嚇撲騰飛起,啼鳴劃破山林的寂靜。炎炎夏日,徜徉于林間,幽涼浸潤著每寸肌膚,貪婪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泥土的芬芳;</h3> <h3>山和水,是大自然中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山的存在是一種情懷。山的情懷是深沉的,因為他穩重;山的情懷是豐盈的,因為他敦實;山的情懷是豪邁的,因為他坦蕩。山,執著挺拔,志在青云;水,豁達順暢,志向深遠。山,追求正直向上;水,向往遼闊浩瀚。山永遠喜歡靜;水,永遠愛好動。我曾癡情于山,喜歡它的青翠雋永。山,給人以鋼的啟迪;水給人以柔的感覺。山,是偉大的。她的偉大不僅僅在于她的偉岸高聳,她的綿延不羈。而在于她寬廣的胸懷!山雖有界堪比海,胸廓納得千萬彩。山有山的靈性,水有水的神韻。山和水都是人們看也看不完的畫,品也品不完的詩,思也思不盡的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齐齐哈尔市|
英吉沙县|
三穗县|
六盘水市|
定远县|
德阳市|
霍州市|
田东县|
嵊州市|
荥经县|
深泽县|
上杭县|
象州县|
阳江市|
比如县|
永和县|
黄骅市|
涟水县|
商水县|
巴中市|
当阳市|
临桂县|
凯里市|
武威市|
定州市|
兴安盟|
乌拉特前旗|
邮箱|
长治市|
定襄县|
工布江达县|
阜康市|
罗城|
宁晋县|
馆陶县|
得荣县|
宜州市|
舒兰市|
陈巴尔虎旗|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