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h3><h3> 在《西游記》唐僧仨徒弟中,老豬排行居中,人稱之"二師兄",貪吃貪睡不干活還貪戀美色,擁有不少難聽的綽號,但在現實中,老豬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壞,尤其在那物質匱乏經濟貧困的年代,在當“豬倌”的那些年,與之朝夕相處,它不但緩解了全家的經濟壓力,還幫我們度過了那段困難時期。</h3><h3> 四十年前,大家過著半饑半飽的艱苦生活,村民幾乎挨家挨戶養豬,養大后就拉到食品站統購(支前),或整頭盤給屠夫屠宰換回一疊鈔票。那是農家當年較大的一筆經濟收入,用來支付孩子的學費和別的家庭用度。</h3><h3> 每年養兩頭槐豬成了我家的慣例。槐豬毛發烏黑油亮,一年成豬出欄時毛重兩百斤左右。因喂食米湯和草料,豬肉無論清蒸或紅燒都肉香四溢,不愧為餐桌上的美味。也許是品種的原因,槐豬一年便可出欄,繼續養就很難長大,因此,槐豬后來逐漸被贛州白豬(江西豬)所替代。贛州白豬骨架大,能養三四百斤,但肉香不如槐豬,只因投資的回報較高,村民自然樂意飼養,而今槐豬已難覓其蹤影。</h3><h3> 每年除夕前,村民便請屠夫將成豬屠宰了盤去賣,順便留些肉過年。那時,哪怕豬舍已經空了,父親還是習慣用毛筆寫了“豬肥牛壯”的紅紙聯,讓我貼到豬舍門上,來年圖個六畜興旺的好兆頭。</h3><h3> 元宵過后,村民開始購回乳豬飼養。那時母豬頗為珍貴,因它每天都要給乳豬喂奶,急需補充營養,主人便三餐以粥喂食,一般家庭哪里飼養得起!那時母豬稀缺,一個村莊也就幾頭,因而被當成寶貝對待。盡管常見一個又臟又丑的單身漢趕著一只又臟又丑的公豬,頻繁穿梭于村莊給母豬交配,然而所產豬崽數量仍然供不應求。豬販瞄準周邊豬苗市場,買回往集市上販賣,從中賺取價差。逢墟天,在公社的豬崽行交易集市,活躍著豬販和牙人的身影。</h3><h3> 牙人類似媒婆或中介,需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不但要能說會道,還要擅長給豬看相者方可勝任。只要你信任他,牙人總能物色到讓你稱心如意的豬苗,不過成交后要給牙人一點小回報。那時大家缺錢,節儉的村民多數會省去牙人這一中間環節。</h3><h3> 那時小孩都喜歡尾隨大人趕墟,父母買豬苗時我也會跟著。他們物色豬苗都憑經驗,買的次數多了,自然有足夠的經驗和很好的判斷力。父親告訴我,挑選小豬頗有講究,既要相嘴形觀四肢,還要察看體形外觀,接近選美評委或看相高人。如豬嘴和豬腿皆短,這種豬將來定不會理想,只能養出五短身材的“米豬”。豬嘴長吃相較好,長得也快,賣相更好。如豬嘴巴長又尖,那豬的吃相一定欠佳,還經常會拱翻豬槽,將豬食撒得遍地都是,這種脾氣很差的豬實在難討人喜歡。</h3><h3> 那時,豬崽行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凡購豬苗款均可賒欠,待到屠宰后再支付豬本,可緩解購豬苗者壓力。因大家講誠信,這條規矩就一直延續下來。</h3><h3> 豬苗每頭大概二三十斤,父母用小豬籠扛回,放進墊好稻草的豬欄,用稀飯喂它們。剛過欄的豬苗在陌生場地不肯進食,喂食時躲得遠遠的,像小孩碰上可怕的陌生人。于是父母往豬食中加些酒糟,改善它們的伙食,提高它們的食欲。</h3><h3> 按農村規矩養豬宜養兩頭,據說其好處有二:一是不孤獨,心情較愉快;二是為了營造競爭氛圍,讓它們相互競食,有利于健康成長。由于當時糧食緊張,只能到田里找豬食,這項任務就落在母親和姐姐身上。田間的浮萍和跳皮蛇草,以及菜葉和地瓜藤便是主糧。將它們洗凈放進后鍋煮成熟料后,喂豬的任務就落在我身上。</h3><h3> 當“豬倌”也不是件好差事。由于豬舍離家三四百米遠,三餐便要挑著豬食前去喂它們,對于當時上小學低年級的我,已經不算是件輕松活計。當豬食一勺勺倒進豬槽時,兩頭豬經常會競相爭搶互不相讓,有時霸道的一方會占據有利位置,阻撓同伴進食。這時我便手持柳條調教霸道豬,以示公平公正,阻止以強凌弱者。</h3><h3> 從乳豬抱回到成豬出欄,期間是個漫長的過程。擔心欠買豬款時間太長心中過意不去,中途父母便商定將一頭豬先行拉到集市上賣,提前把豬本結清,留下另一頭豬便是純賺的,留到過年前屠宰。</h3><h3> 別小看才養兩頭豬,由于豬的食量很大,日食三餐要消耗兩擔豬食。偶爾也會遇到脾氣特別大的豬,只要豬食稍不合口味,動輒將盛滿豬食的豬槽拱翻,搞得豬食四濺,到處臟兮兮,惹人十分腦火。那時它就難免挨我手中的柳條抽打。飽食之后,它們便哼哼地躺在豬舍的干稻草上,開始呼呼大睡做它的美夢去了。</h3><h3> 它們平時打打鬧鬧,可當賣掉一頭豬后,另一頭豬有幾天會變得沉默寡言食欲不振,有時嗅嗅豬食,拱拱豬槽,吸吸湯水便不愿進食,仿佛在惦記著離去的伙伴。這時,便要往豬食里多調些米糠,或不停地往豬食上撒米糠,才能快速調動起它的食欲。鄰居一位大我兩歲的男孩教我,豬若不進食,你拉些小便到豬槽,它聞聲保證前來進食,不信可以打賭!說著他當即演示,果然,聞得聲音,躺在干草上的懶豬竟然真的前來進食,我大吃一驚,百思不得其解。</h3><h3> 當豬倌還得有耐心。吃兩桶豬食至少要花費半小時以上,你得無聊地守它,否則它們便會搗亂,拱翻豬槽,倒掉豬食,甚至翻欄逃跑。養豬的過程漫長且辛苦。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期待能早日吃到凈壇使者身上的肉,期待能用它換回一些錢來改善家人的生活。回想那年頭,要吃一頓豬肉真的不容易,只有逢年過節方有可能。而要等到自家的豬肉吃,則要從年頭等到年尾。</h3><h3> 除夕前幾天,父母便與屠夫談好價錢,請他們來把豬殺了。我也期盼能美美吃上一頓肉,因此期盼屠夫能早點來,屠夫來了,我就有豬肉吃了,也算對我們一年來辛勤付出的回報。</h3><h3> 當晚,我輾轉反側無法入睡。也許是終于盼到了吃肉時刻,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也許是屠夫要來了,舍不得自已的"二師兄"被殺,心里頗有些難受。</h3><h3> 父親頭天提前把豬房放水浸泡,防止殺豬用時會漏水。黎明的天空漆黑一片,大概三點左右,當我昏昏欲睡時,屠夫挑著屠宰工具來了。母親點起松明,彎腰在灶間架上木柴生火燒水。屠夫是一對父子,父親主刀,兒子當副手。父親點了把松明火,領著肩扛豬鉤的屠夫來到豬舍,打開豬舍門后,抽掉把門的護欄木樁,豬被吵醒了。它見陌生人來訪,躲到豬舍角落里,如同聞到屠夫的煞氣,它發出哼哼哼沉悶的抗議聲,它與他們僵持著死活不愿往前挪動半步。</h3><h3> 他們前牽后推的哄它走,好不容易才將它趕出欄門。屠夫把尖利的豬鉤強行伸入豬嘴,鉤子朝上用力鉤住豬上顎,豬疼痛得嗷嗷尖叫。主刀拉鉤前引,副手用竹篩匾殿后推著豬屁股走,倔強的豬走走停停,吼聲不絕于耳。 </h3><h3> 好不容易將它拖到家門口,在擺好的一張矮凳前停住。眾人有的按頭有的掀腿,一齊發力將豬掀翻在條凳上。因上顎被鉤得疼痛不已,縱使它強硬反抗也無濟于事,只能大聲吼叫一通。屠夫一手強壓豬腦袋,一手抄殺豬刀抵住喉嚨,使勁將尖刀往里深深捅入,再猛然將刀抽出,豬血便涌泉般嘩的噴濺到臉盆里,瞬間,可憐豬便四腿外蹬,無力地癱在凳板上,只有腹部仍在起伏著,直到血流盡方止。</h3><h3> 父親將兩桶沸水倒入豬房,父子屠夫一頭一尾雙手奮力提起豬腿,將豬身慢慢移進豬房內浸泡,并不停翻轉豬身,方便隨后脫毛。當冒著熱氣的豬被抬到架好的門板上后,便開始刮毛、開膛、剖腹、剔骨。父親將濺到豬血的草紙貼在豬欄門上,祈求血財興旺。他回客廳后旋即開始焚香點燭,到大門前放三個二腳踢一串百子炮。屠夫動作迅速地將溫熱的內臟理清出來,扔進一米篩里,同時選些好料,交代母親煮早點。脆腸頭、粉腸、豬肝、胸肉,煮上一大盆鮮肉湯。熱氣騰騰的肉湯端上桌時,屠夫已經基本整理完好。留下一些內臟、豬頭、油脂、骨頭和邊角料外,好賣相的肉大部分歸屠夫。吃完肉湯,把凈肉過了秤,屠夫就摸黑挑著肉擔到集市上賣。</h3><h3> 這時,天已漸漸亮了,聽得到早起村民的腳步聲和說話聲。我品嘗著豬肉湯,回想它被屠宰時痛得嗷嗷慘叫,以及鋒利的屠刀捅進它的喉嚨,鮮血噴涌而出時,卻怎么也吃不下,心情突然變得郁悶起來。畢竟"二師兄"是自已一手養大的啊!</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通渭县|
罗定市|
无锡市|
隆安县|
南开区|
霍城县|
岚皋县|
潮州市|
兴业县|
德州市|
名山县|
濮阳市|
应用必备|
孟村|
六枝特区|
南宁市|
廊坊市|
天等县|
文登市|
遵化市|
惠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宝清县|
尚义县|
全州县|
隆安县|
石屏县|
邢台县|
凤阳县|
弋阳县|
仪陇县|
扶风县|
乌拉特前旗|
焦作市|
宁都县|
郧西县|
峨山|
高淳县|
仪征市|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