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11日隊伍定于上午9點出發,我7點半就起床開始收營,吃完早餐后,整理好行李,做好出發準備。出發地點離線路圖標記的 出發點小木屋還要走遠2個多小時,后來實際上這段路我走了3個多小時。翻越海拔3720米瓊達坂是今天的最大的難關,我在心理上和物質備品做好了充分準備,當然單反也放進了馱包,盡可能減輕隨身的重量。</h3> <h3>背向青山,仰望天空,我充滿自信,仿佛主席的叮嚀在耳邊想起:“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h3> <h3>沿著山谷里的馬道,緩緩上坡走,今天到達坂下要上升1000米的海拔,要比昨天艱苦多得多啊。</h3> <h3>路上結識了一起走在隊伍后面的隊友龍行天下,一個比我年齡稍大的哥們,后面的路程,我倆基本一起走,龍在前面行,屬虎的我在后走,真心多謝一路有龍兄的領路啊!</h3> <h3>一直在追趕隊伍,過了這座小橋也忘記了拍張照,只能借用了隊友東郭和雪源過橋的照片。</h3> <h3>路越來越難走,哪里還有馬道的痕跡,全是一塊塊的亂石,而且還在一直上坡,我不斷地休息補充能量,坐在亂石堆上遠望那白雪皚皚的達坂,心想不知還要走多久?這段路我感覺走得很辛苦。</h3> <h3>不記得走了三個小時還是四個小時,終于遠遠看到隊伍已經到了兩河口,大家在河邊一邊修整,一邊等待后面隊員到齊。</h3> <h3>我也坐下修整,補充能量。這里離達坂不遠了,此時天空晴朗,飄著朵朵白云。沒做一會兒又突然下起了雨,剛穿上雨衣又停了,已由晴變陰。據說達坂附近小氣候多,說雨就雨,說晴就晴。</h3> <h3>領隊決定讓冰激凌后撤,其他人繼續前進。此時,旁邊有幾個馬幫在招攬生意,大家都沒理會,開始繼續向瓊達坂進發。</h3> <h3>當我一個人還遠遠落在后面時,隊員們已經開始向瓊達坂沖擊,這是當時隊員們拍的一張照片,臺灣來得柯三分老哥正在向上攀爬,即將爬到達坂第一個平臺下面,一位60多歲的老哥,是臺灣一個救援隊的隊長,具有豐富的戶外登山經驗,已經在祖國很多山峰留下過足跡,令人佩服!</h3> <h3>也看到Kent在向達坂第一個平臺攀爬的路上,攀爬的路線是碎石坡上行成的之字行馬道,其他隊員有陸續跟在后面,當時我還在很遠的后面,這是通過照片看到的當然情形。</h3> <h3>我也逐漸趕了上來,遠遠看見龍準備開始攀爬達坂了,但拍了幾張照片后,又和隊伍拉開了距離。</h3> <h3></h3><h3>這時我也上到了第一個平臺,我抬頭仰望,才看清楚還要爬差不50米高的碎石坡才能到第二個平臺,后面那座山簡直就像一堵墻,200米高坡度大概有50度,滿山上都是亂石頭,但是山再好高,路再難,都沒嚇倒隊員們。</h3> <h3>上到第二個平臺后,我繼續跟在后面往上爬,抬頭向上看,這個坡真長,隊員真小,就像在荒蕪的曠野里,散落了幾片秋葉,我想與昨天的綠水青山相比,今天又是另一味道的風景,不由賦詩一感:亂石平鋪紅幾點,白云飄動蔚藍天。</h3> <h3>我上的到第二個平臺平臺時,隊員們已經開始爬達坂最后一座山了。哇,眼前簡直就是一堵高墻,用肉眼只能看到龍的一點紅,放大照片后看見隊員都像蝙蝠一樣扒滿墻上,我仿佛看到了韓愈《亂石》詩文中描寫的情形:“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h3> <h3>乘休息的片刻,我回頭再看剛剛走過的路,烏云籠罩著天空,荒蕪的山溝里一條小河蜿蜒而去,看不見來時的地方,我們走得很遠了,今天大概已經走了6個多小時的路。</h3> <h3>最后這座山大概七八十米高,但更陡了,不少于六七十度,由于到了雪線,馬道上積了很多雪,所以路也有點滑,一步一撐,小心翼翼的向上,而且,隨著海拔升高,氣喘得很厲害,幾乎每十米一停,不停補充能量。爬到一半,山上只剩龍,刺青和我,龍已經馬上登頂了。</h3> <h3>當我登上瓊達坂,屹立在山峰的那一刻,心潮澎湃,心中充滿一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激情,此時身體一點沒有不適,為我后面的路程增添了信心。</h3> <h3>暫短的喜悅,馬上追趕隊伍,此時下起了小小的雪花,后面的行程到宿營地也不知道有多長,總之感覺很長。后來到宿營地躺下后,我慢慢回想我這段路經歷了多么的艱苦,體會到什么是害怕,理解了“豎有多高橫有多長”這個哲理……</h3> <h3>雪還在下,前面的隊友走得很快,我走到此處的山梁上時,遠遠看見隊友們正行走在山下的溝里,于是決定直接從山梁切下去追趕他們。陡峭的山坡讓我下得很慢,還不如繞右邊山梁快一點。</h3> <h3>下到溝底時,前面已不見領隊,也看不見前面的隊員的紅雨罩,我朝大概的方向走了一會,與從那邊山梁繞過來的Chris和默默望匯合了。</h3> <h3>沒有照片描述當時的情形,三人前后一腳泥一腳水地踩著馬道上的腳印向前走。由于急著趕路,雨衣也來不及拿雨衣穿上,只穿了一件沖鋒衣,雨夾雪打在身上,身上披著雪花,而且,一度我們失去了線路,決定又從陡峭的山坡直切下山,默默望從一處下去,我和Chris從另一處下去。</h3> <h3>在雨中走了一段時間,雨和雪都停了,默默望幫匆匆我和Chris拍了照,珍貴的照片,難忘的友誼。</h3> <h3>雨停后,我才想起古戰場在哪里?不管了,我經過了烏孫古戰場,我就認為這就是當年烏孫的古戰場。</h3> <h3>走到這里,我們一度以為走錯路了,認為遠望前面都是高山,怎么會有地方宿營呢?但沒有其它路,只好繼續沿著山邊的棧道繼續往前走。</h3> <h3>再走一會,有隊友上來迎領我們,一拐彎,終于看到,在下面山坡上隊員已經搭起了帳篷。天色也已經漸暗,等我下到山坡時,雨又下大了,在雨中搭好帳篷后,身上的沖鋒衣褲全濕了,我馬上鉆進帳篷里再也沒出來了,記得是龍幫我打的開水和送了姜糖茶,還給我打了晚飯,今晚是一個很冷的夜晚,后來才知道我們是在海拔3200的庫諾沙依河谷邊上宿的營,離篇前線路圖標的宿營地還很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河南省|
辽宁省|
天等县|
禹州市|
桃江县|
霍林郭勒市|
天台县|
隆安县|
双牌县|
石柱|
太和县|
毕节市|
祁门县|
新晃|
张家界市|
寿宁县|
温宿县|
北流市|
蒲江县|
怀来县|
凤凰县|
乌恰县|
阜城县|
闽清县|
凤凰县|
濮阳县|
正阳县|
固安县|
嵊泗县|
日照市|
永新县|
山东省|
连城县|
林甸县|
普陀区|
逊克县|
申扎县|
新宁县|
绩溪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