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貴州開陽高寨鄉平寨是一座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居住著淳厚的村民,有著質樸的民族風情,苗族素有斗牛的傳統,但凡逢年過節,他們便相約串連,組織起村寨之間的斗牛活動。因此,在貴州的苗族地區,參加斗牛比賽和看斗牛比賽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美好的生活不能沒有斗牛,斗牛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h3> <h3>牛王爭霸賽與普通斗牛賽又有不同,牛王爭霸賽有嚴格的競賽規則和操作程序,一切按規則和程序執行,認真嚴肅,熱烈隆重。這些年,我在黔東南看過不少斗牛賽,許多斗牛場地簡陋,觀眾與斗牛擠在一個場地,很容易發生傷人事故,而平寨斗牛大賽有著比較規整完善的場地,工作人員服飾比較整齊專業。最為有趣的是,早些年斗牛賽參賽牛身上多寫的是牛的所屬地,而今的牛主人加入了對牛的期望與夢想,為了討個頭彩,給牛取了吉利的數字或者響亮的名頭,讓觀者忍俊不禁,啞然失笑!</h3> <h3>苗族斗牛有幾種斗法,一種是斗輸贏搶名次;一種是議定相斗時間比輸贏或者到時間勸斗算打平;另外一種則叫配對放斗。斗牛開始,鐵炮震天,嗩吶齊奏,披紅袍的場主用苗語宣布斗牛開始。然后將兩牛頭相對,牛身對立,在相距幾米處,同時將牛鼻繩放開。進攻的斗牛就如出山猛虎瘋狂地朝對方直沖而來。勇猛頑強的防御方斗牛立即向前迎戰。“嘭咚”一聲悶響,兩頭大雄牛頭碰頭,角扣角,狠頂猛撬,拼命抵斗起來。</h3> <h3>在相斗過程中,如放碰牛相斗,兩牛可對直相距十米八米,兩邊同時放手,兩牛便狂奔朝對方直沖而來,用頭角猛力相撞,這種碰牛相斗極為劇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斗牛與不碰斗牛相斗,碰斗牛相跑五六米沖過去,不碰斗牛原地抵觸的爭斗。斗牛相持到一定時間,則需要拉腿把兩頭牛分開。平寨今天的斗牛定時為6分鐘,有的牛正斗在興頭上很難拉開。</h3> <h3>斗牛場里,兩牛相斗,有的勢均力敵,或頂住相持,或一來一往,不分勝負。這時套腳師們就必須眼腳手快,及時套住牛腳,通過大家齊心協力的拉腿,才能將兩頭斗紅眼的牛分開。假如兩牛相斗中,斗敗的一方逃跑,而贏的一方定會窮追不舍,這時為了避免對牛不必要的傷害,套腳師們和觀眾們必須阻止贏的一方繼續追擊。有的用掛上黑布的旗幟阻撓,有的拉牛尾巴,有的抓鼻繩,更有甚者傾全力于雙手,死死的拽住牛角,以此來止住牛的追斗步伐。</h3> <h3>苗族人熱愛斗牛,主要是因為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征,牛與苗族生息相伴、相依相存,牛為苗族的生存和發展立了大功,對牛就有一種難以割舍的崇拜。所以為什么貴州的苗寨寨門均懸掛有帶角牛頭及苗族的銀飾有牛角的形狀,而且苗家人的神龕下都放有相連牛角,不忘時祭,主要是基于苗族對牛的圖騰崇拜,并且需要用斗牛的方式來體現苗族人崇尚力量和英雄。</h3> <h3>所以,在貴州的苗族村寨,人們熱愛斗牛,并不是為了戲牛取樂,而是一種精神崇拜,需要用斗牛的方式展示苗家人力量和勇敢。斗牛的輸贏關乎到一個村寨一個族群的榮譽,因此苗族才會熱衷于斗牛活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成武县|
慈溪市|
潢川县|
洪泽县|
囊谦县|
沧州市|
修水县|
璧山县|
化隆|
东乌珠穆沁旗|
眉山市|
抚州市|
永州市|
三原县|
客服|
丹东市|
封丘县|
广水市|
普安县|
三穗县|
洱源县|
建水县|
上虞市|
漳浦县|
邵武市|
关岭|
荔波县|
宁国市|
牡丹江市|
杨浦区|
神木县|
获嘉县|
马边|
江孜县|
康定县|
邵阳县|
合肥市|
陇西县|
西宁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