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離開洛杉磯,公路轉向東南,由15號州際公路向拉斯維加斯方向行駛。</h3><h3> 在戈壁上翻山越嶺,不變的是灰突突的荒漠沙丘,和稀稀落落的沙漠植被,鮮有生機。景色單調,高溫相逼,都容易讓人昏昏欲睡。好在藍天白云還能讓你萌生遐想。</h3><h3> 大漠上的落日似乎有些遲緩,當夕陽漸漸地沉至山丘后,天際線被染成粉紅,云朵也涂上了光鮮.....在紅霞滿天的檔口我們沖進了拉斯維加斯。</h3><h3> 賭城的夜晚依舊那么迷人,霓虹燈的夢幻更加放大了魅惑。第三次來到這里,淡定足以掌控住驚嘆的膨脹,但還是沒抵御住"在流光溢彩中走一走"的誘惑。</h3><h3> 拉斯維加斯的白晝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喧囂噪雜隱匿的無影無蹤,寧靜和諧,根本看不出"罪惡"的影子;64層高的特朗普國際酒店,即便是酒店外層窗戶上鍍有24克拉金,也只能用"平淡無奇"來形容它,因為在拉斯維加斯,它根本不算拉風。</h3><h3> 中國城在拉斯維加斯老城區附近,院落式建筑,飛檐,覆瓦琉璃屋頂,牌坊,都融入了典型的中國元素。由于建成晚,所以與美國其他的城市相比,拉斯維加斯的中國城更現代,更氣派。</h3><h3> 二師兄他們不知來這里多久了?如果 西天取經要經過這此地的話,那么這個地域一定是火焰山了!??</h3><h3> 中國城內找到一家早餐店,豆漿,油條,豆腐腦.熗拌菜,蔥油餅.....地道的北方口味,沒有"走味"滴正宗。妥妥滴安撫了這幾個漂泊的東北胃。飯后才發覺價格有些小貴!??</h3><h3> 由拉斯維加斯向西南行駛29英里,就到了紅巖峽谷國家自然保護區。它是六億年前的海底地殼逐漸變遷形成的巨石公園。由于氧化鐵的特殊貢獻,砂巖呈現出特有的紅色,變幻的丹霞地貌吸引著世人的眼球。</h3><h3>公路蜿蜒,漸行漸遠,卻離美麗越來越近。</h3><h3>這里的植被很多,似乎有人為的痕跡,也許正是這些舉措,實現了防沙固化,保護并美化了環境。</h3><h3> 山石嶙峋,形態萬千,山體的斷層中,石體的紋絡里都雕刻著歲月的印記。色澤的變化也在不斷地引人入勝。</h3><h3> 在新時代年輕人的眼中,考驗愛情的不僅僅是海誓山盟吧?!</h3><h3> 人類太渺小了,在雄渾的大自然面前,只是一枚草芥,一粒塵埃。</h3><h3> 由紅巖峽谷自然保護區再向東北方向行駛70公里,轉過一處奇異的山腳,前方可以看到一片紅彤彤的砂巖。這便是內達華州火焰谷州立公園。</h3><h3> 這里的自然景觀也是源于海底的結構演變。當夕陽的余暉灑在大片的紅色砂巖上,暖暖的,發散出玫瑰般的艷麗,在青山綠草藍天的輝映中,更像冉冉燃燒的火焰。</h3><h3> 火焰谷公園的形成遠比紅巖峽谷晚,只有1.5億年。由于經歷了數百萬年狂風暴雨的肆虐,火焰谷的砂巖部分被濁食中空,甚至形成許多孔隙,形態雖也呈多樣,體積整體相對于紅巖峽谷破碎,看起來也不如后者堅實。</h3><h3> 暮靄下的曠野彌散著許多色調,公路旁的紅砂巖更是透著赭紅,在這樣的情境下駕車總會影響速度。??</h3><h3> 投宿在圣喬治鎮是為了離佩吉鎮近一些,因為馬蹄灣,羚羊谷都在其附近。</h3><h3> 第二天起的早一些,因為還有300公里的路程要走。高原之上,天色蔚藍通澈,絲絲云朵寡淡隨性,飛馳掠過車窗的盡是變幻的砂巖和連綿的沙丘。</h3><h3> 匆匆經過格蘭峽谷大壩,給人以宏壯磅礴的印象,遺憾的是不能零距離的接觸。</h3><h3> 到了佩吉就意味著到了馬蹄灣。它地處亞利桑那州北部。和拉斯維加斯一樣,都處在沙漠之中,這里空曠無遮蔽,夏秋干燥,少雨酷熱,即便是午前抵達馬蹄灣,氣溫也已接近30度了。看來烈日炙烤是在所難免了。難怪停車場入口豎著提醒備水的警示牌。</h3><h3> 從停車場到馬蹄灣約有一公里的距離。步行在細軟熱燙的沙地上,可以遠觀這片峽谷地貌給你帶來的感官沖擊。</h3><h3> 看到馬蹄灣的真榮,不免有些小雞凍。</h3><h3> 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段河道,在流經格蘭峽谷佩吉鎮段時,形成了一段U 形的河灣,被河道環繞的巨石,形呈馬蹄狀,故被稱之馬蹄灣。</h3><h3> 藍天,河水,峽谷,色澤相互映襯,常常繪出意想不到的畫卷。</h3><h3> 漂亮的弧形河道,270度的轉角,別具一格的獨特,吸引著無數的游人趨之若鶩。</h3><h3> 據說一天中不同時段,馬蹄灣會呈現不同的色彩,日出日落時更為特別,所以它也是攝影人的天堂。于此大片出鏡亦層出不窮。</h3><h3> 作為過客,大自然的美景可遇不可求! 既然把握不住晨曦和夕陽,那就抓住當下,試一試多角度體驗。</h3><h3> 走出馬蹄灣,沿著89號公路向北,跨過一片沙漠,翻過幾道沙脊,10幾分鐘即可到達羚羊谷。</h3><h3> 羚羊谷是千百年洪水不斷沖刷和風沙侵蝕而形成的狹縫型峽谷之一。結構上分為上下兩個獨立的整體。因為早年這里經常有羚羊棲息,故得此名。</h3><h3> 前往上羚羊谷,需要報名統一安排,游人不得擅自入內。</h3><h3> 現對而言,穿越上羚羊谷比較容易。因為無需下探到地表以下。而且正午的陽光會從谷頂縫隙間瀉下,出現"一米陽光"的特殊景觀。所以它較下羚羊谷更受歡迎。所以上羚羊谷的票,一般都提前半年在網上訂購,旺季更是一票難求;去下羚羊谷就簡單很多,當日買票即可。</h3><h3> 沒有訂到票,我們只能"僥幸一試",到上羚羊谷詢問,巧的是居然有幾個名額空缺,于是隨團幸運入谷。??</h3><h3> 奇怪的是在羚羊谷,管理權不屬于美國政府,而是屬于當地的印第安人。</h3><h3> 所以游客必須在印第安導游引領下,乘坐特殊的四驅車,在沙漠里行駛10幾分鐘后方能抵達谷口。</h3><h3> 源于谷壁上的金屬元素,光線在谷中各種折射,就會置換出多色美妙的色彩。所以行走在150米長的谷內,隨時可以欣賞到奇特的光影變化。</h3><h3> 鏡頭下的羚羊谷又是另外一個境界,相對肉眼,它能撲捉到更多的色彩,所以更炫麗,更璀璨。也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h3><h3> 光柱由頂部縫隙打到地面上,欲仙靈動,如同天使之光。可惜谷內人太多,只能把鏡頭抬高一寸,無奈之下丟失了許多細節。</h3><h3>多重色彩入鏡,色彩斑斕,難爭雌雄。</h3><h3> 谷壁上的溝壑、紋理被歲月打磨的滑潤圓融,細膩如脂。猶如各色的巧克力。</h3><h3> 三句話不離本行,有些圖片還真的有些貌似人體的解剖影像啊,不知道廚子來羚羊谷,是不是也能拍出大餐的模樣!???</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宽城|
大竹县|
雷州市|
嘉定区|
都昌县|
龙胜|
修水县|
醴陵市|
体育|
丹江口市|
四川省|
古交市|
聊城市|
中卫市|
宁国市|
揭阳市|
读书|
西城区|
莱西市|
清河县|
界首市|
自贡市|
台北县|
巴林右旗|
建瓯市|
年辖:市辖区|
海盐县|
娄底市|
金沙县|
称多县|
汽车|
栾城县|
孙吴县|
明水县|
河北区|
高阳县|
澄江县|
年辖:市辖区|
资兴市|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