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2018年11月24日,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第二屆科技節(jié)暨運城市東康教育集團2018年科技節(jié)在東康中學盛大開幕!</font></b></h1> <h1><b> 東康中學初一二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參加了開幕式。本屆科技節(jié)我們?yōu)閷W生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科技實踐活動等內(nèi)容,并且得到了微創(chuàng)博志、寰爍科技的大力支持,他們?yōu)槲覀冋故玖艘旱⒐皆?、造云工程師、拉書拔河、懸浮氣球、機器人、3D打印、航模表演、激光切割雕刻等一系列精彩的科技展演。</b></h1> <h1><b> 在精彩的科技展演之后,我校學生還為大家?guī)砹司实南鸾顒恿︼w機、高空護蛋、魅力魔方、環(huán)保小車等比賽,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實踐,進一步探索科學的奧秘。</b></h1> <h1><b> 學生們用五彩的畫筆勾勒出一個個科幻的新世界,他們的奇思妙想和美好的希望通過畫筆展示在我們眼前。<br></b><b> 一些不起眼的物品,經(jīng)過同學們的奇思妙想和加工創(chuàng)作,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科技作品:小玩具、小用品、小模型、小工具、小器材、小教具等。<br></b><b> </b></h1> <h1><b> 隨后,中國科學院冰川專家張文敬、中國科學院焦鵬偉老師、西安交通大學田皓教授通過一系列科普講座為學生們送上了精神的饕餮盛宴。<br></b><b> </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科技節(jié)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學校營造校園科技氛圍,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本次科技節(jié),也讓我們受益匪淺。</font></b></h1> <h5><b> 遇見化石,遇見科技<br></b><b> 初二語文組 程婭<br></b><b>遇見化石,遇見歷史,才能創(chuàng)造未來。<br></b><b> ――題記<br></b><b> 東康中學的科技節(jié)再次圓滿謝幕。作為一個東康人,我不禁為東康的實力而倍感自豪。在眾多的活動中最令我受益匪淺的是焦鵬偉教授關于化石的講座。<br></b><b> 教授從化石的形成講起,對形成的地層、原因及特點進行了簡明扼要的闡述,接著他耐心的教給同學們?nèi)绾吻謇砘?,最后讓每一個同學親自動手實踐,并且一一進行指點。<br></b><b> 通過教授的講解學生們深刻的認識到了化石形成的不易。它們大多是原始生物的遺體遺物。在數(shù)億年前,這些遺體遺物被掩埋在地層中,在地球不為人知的角落中塵封了數(shù)億年,靜靜地等待著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并用自己的身軀無聲地向我們訴說著億年前所發(fā)生的一切。<br></b><b>而更令大家敬佩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考古工作者。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化石發(fā)掘事業(yè),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卻又悄無聲息的離開。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人類對過去、對未來的堅持不懈的追求。<br></b><b> 如果說人類的文明是夜幕下遙遠的天穹,那么科技就是浩瀚無邊的星河,而化石更是眾多星星中耀眼奪目的一顆。遇見化石,我們才能了解人類的進化歷史,才能更好的運用科技創(chuàng)造未來。</b></h5> <h5><b> 科技節(jié)有感<br></b><b> 初二語文組 張蕊彤<br></b><b> 東康中學第二屆科技節(jié)已經(jīng)到了尾聲,但回想這幾天的活動,那飛速轉(zhuǎn)動的魔方,天馬行空的環(huán)保車,神秘的冰川景象,還有學生熱情的面龐,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里。<br></b><b> 設計、構造、完善……各種大膽的嘗試搭建起學生心中的未來,釋放出他們眼底無限的渴求。他們躍躍欲試,他們敢于挑戰(zhàn),他們勇于承擔,他們震撼于騰霧而起的液氮云,陶醉于飛機掠過的痕跡,驚訝于書本拔河的結果,歡笑于各式各樣的高空砸蛋,憧憬于講座中那遙遠神秘卻充滿吸引力的南極探險。<br></b><b> 張文敬教授用兩個小時講述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令人向往的一生,沒有多少人可以自豪的說“我可以說我走遍了地球”。上百次穿行青藏高原、三次北極、四次南極,支持他前行的是他對科學的渴望,“只要有一顆跳動的心,南極并不寒冷”,只要我們熱愛科學,也無法阻擋創(chuàng)新的道路。<br></b><b> 科技,似乎離我們近在咫尺,通過這次科技節(ji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更走進了科技??萍疾辉賰H僅是書本上的牛頓萬有引力,也不再是那些高大上的發(fā)明,它可以是任何時候的“靈光一現(xiàn)”,可以充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br></b><b> 人類生活離不開科技,科技改變生活。如果你熱愛生活,請你熱愛科技,如果你心中懷有夢想,請你勇于創(chuàng)新。"萬物皆滄桑,莫須比短長。難做參天樹,萋萋亦風光",愿從腳下開始,從今天開始,為未來構建藍圖。期待下一屆科技節(jié)!</b></h5><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 <h5><b> 創(chuàng)新成長 孵化夢想<br></b><b> ——初二數(shù)學組 常蕾<br></b><b>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探究性學習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孩子們感受科技的精神和樂趣,我校舉辦了西北課改名校第二屆科學文化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br></b><b> 本次展示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國旗下中國科學院教授的科學實驗,制造蘑菇云演示;科技項目展;“水火箭”“紙飛機”“雞蛋撞地球”“環(huán)保小車”等比賽,都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感受科技,在制作中享受科技!<br></b><b> 同學們所展示出的小發(fā)明,讓我腦洞大開,極具科技含量,精致美觀、充滿創(chuàng)意、潛移默化中在同學們的心間種下了科學的種子。<br></b><b>晚自習學校還組織了科普講座—三極冰川與環(huán)境;地球歷史的記錄者:化石;中國古代的“人天觀”,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識,讓我明白了學海無涯,唯有不斷突破自己的眼界,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br></b><b> 我們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激發(fā)同學們的科技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為祖國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性的下一代!</b></h5> <h5><b> 科技之光<br></b><b> 初二數(shù)學組 吳姣姣<br></b><b> 科學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人類創(chuàng)造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類?,F(xiàn)如今科技已經(jīng)融入并且便捷了我們的生活。11月24日,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第二屆科技節(jié)在東康中學舉行,全校師生共同參與。<br></b><b> 上午,我們享受了一次眼睛與心靈的盛大旅行。3D打印快速成型,將電腦上的藍圖快速的變成實物;液氮遇熱水產(chǎn)生大量氣體,形成美麗的蘑菇云,同學們的驚呼此起彼伏;魔方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利用課余時間熟能生巧,幾十秒就能將其還原,其速度令人佩服;機器人跳舞,讓我們驚嘆科技的偉大。<br></b><b> 下午,我們有幸聆聽了張文敬教授的講座,張文敬教授用一生去感受科技的魅力,他向我們展示了他畢生的成果,他去北極,去南極,去青藏高原探索并發(fā)現(xiàn)了化石,他還親自看到了火山噴發(fā)這壯觀的一幕,如此熱愛科學的他獲得了中國科技大獎,他是偉大的,是令人敬佩的。<br></b><b> 作為90后的新一代的青年教師,我應該跟上科技的腳步,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素質(zhì),用科技的力量強大自己,學習幾何畫板,希沃白板等,讓它們更好的服務并便捷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b></h5> <h5><b> 探索科技世界<br></b><b> 初二地理組<br></b><b> 2018年11月24日上午令人期待的科技節(jié)如期到來,回想起同學們興致勃勃,個個摩拳擦掌,在“科技小實驗”中大顯身手的情景,心中很是歡喜。<br></b><b> 在本次科技節(jié)中開展了很多活動,蘑菇云、激光雕刻、3D打印、機器人、無人機、環(huán)保小車展示等,給大家?guī)砹素S富的體驗,在這些視覺體驗的背后,我想起了科技界之前同學們,運用起自己的腦細胞,巧妙構思,認真為各項比賽做準備,那些小實驗或許是被我們忽視的身邊的一點一滴或許是你所不知道的生活妙招,看著作品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漸成形,并且在科技節(jié)受到觀眾的肯定,大家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印象深刻的魔方比賽中交魔方這一環(huán)節(jié),魔方選手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將高難度的魔方復位,高空護蛋的節(jié)目更是讓人驚嘆,無人機的花式表演,會跳舞的機器人,形態(tài)各異的航模,3D打印機打印出的各種立體圖形,讓我們不自覺地想要更加深入的去探索科學世界的神奇與美妙。<br></b><b> 下午大家一起去參加了張文敬教授的極地專題講座,張文敬教授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他有著無窮的探索與冒險精神,令人敬佩。<br></b><b>教授向我們介紹了科學的發(fā)展過程,指出了成功的要素,張教授結合自身的探索經(jīng)歷,向大家對地球的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進行了介紹,讓大家對地球自然狀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們不禁思考如果世上有一個地方,是離天空最近的土地,是虔誠與信仰的容身時所,涵養(yǎng)了無數(shù)如夢似幻的美景卻無雕琢的痕跡,一切都是原本的樣子,那一定是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極。<br></b><b> 今天的科技節(jié)讓大家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與力量,也讓我們看到了東康學子的探索精神,提升了大家的科學素養(yǎng)以及合作精神,激發(fā)了同學們新的興趣,努力學習,不斷探索科技世界的興趣。 </b></h5> <h5><b> 最執(zhí)著的追求<br></b><b> 初二政治組<br></b><b> 你是否深愛過什么?從世界觸碰科技的那一刻,人類就產(chǎn)生了一種感情,濃烈而不可磨滅,那就是對科技的深愛與執(zhí)著。你知道科技最誘人的魅力嗎?那就是它離我們很遠,又滲透了一切。 <br></b><b> 鄧小平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币稽c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進步。為此,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年一度的科技節(jié)。當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時,就意味著不平凡的一天將要到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同學們安靜就坐,我感受到我們東康學子極高的素養(yǎng)。這時,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他給了我們一個“開門紅”——我們看到了著名的“蘑菇云”,漫天的白氣飄向空中,這其實是熱水與液氮的混合物,多么神奇的科學??!正當我們沉浸在剛才的“蘑菇云”時,天空又出現(xiàn)了一個類似云朵的白色物體,我們才知道氦氣人造云,他好像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在飛翔。除此之外,我們還了解了激光雕刻、光立方、3D打印技術等。當然,最令我感興趣的是那個會跳“江南STYLE”的機器人,它的身體靈活地像人類一樣,令人捧腹大笑的舞姿引爆全場。在下午講座中,已經(jīng)73歲高齡的張文敬教授向我們講述了他親生經(jīng)歷的三級冰川的險惡,青藏高原的壯麗,珠穆朗瑪峰的雄奇,都讓我們受益匪淺……<br></b><b> 在未接觸科技之前,我一直懵懵懂懂像個無知的小孩,但當我看到這次科技節(jié)時,我才感到科技給我?guī)淼捏@喜,這是以前從未感受過的,是撞擊心靈的震撼。我從來沒有如此認真的詢問內(nèi)心,我也沒有如此謹慎地對待某個東西,科技是給我的啟蒙是與世界的一次交談。 <br></b><b>旭日東升,當?shù)匾皇柟鉃⑾虼蟮?,科學之心已在心膛,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在這世間,有多少人為科技追逐奔跑,有多少人探索癡迷瘋狂,他們用自己的歲月年華,來揭開科學那神秘朦朧的面紗,什么也澆不滅那苗燃燒的熱情,任由它越燒越旺。<br></b><b> 我必將這心中對科技的火焰?zhèn)鞒邢氯?,不斷為它增薪添木。未來,科技的力量必會映紅萬花,染綠千柳,而我們正是科技的傳承者,帶著夢想,一路前行。</b></h5> <h5><b> 東康第二屆科技節(jié)有感<br></b><b> 初二生物組<br></b><b> 11月24日,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第二屆科技節(jié)在我校盛大開幕!西北課改名校的所有校長、東康集團的所有領導和全體師生參加了至此的開幕式。<br></b><b> 在為期一天的科技展示活動中,在學生們的熱情帶領下,讓我這個平時不關注科技的人也非常欣賞現(xiàn)如今科技的魅力。液氮蘑菇云、造云工程師如夢如幻。拉書拔河,懸浮氣球,機器人,3D打印、航模表演、激光切割雕刻、光立方……參加魔方比賽的學生數(shù)最多,當時挑選這些學生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是精英了,可是在展示的時候更是毫不遜色,速度真的是嘆為觀止。<br></b><b> 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一個學生必須有創(chuàng)新思維,一個學校必須有創(chuàng)新觀念,一個民族必須有創(chuàng)新文化,這樣一個國家才會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世界才會有新的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我很榮幸能在學校的帶領下領略到新科技的風采,使我們學校走在科技的最前沿。<br></b><b> 下午,我們跟隨著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張文敬先生到地球的高寒地區(qū)去探索冰川的奧秘,與其說他是在講科普講座,不如說他是在講他自己的人生故事。晚上,西交大田皓教授帶領我們穿越古今,領略成功之道。古人云: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缺一不可。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育人,學校的方針是知行合一,我們必須言傳身教。</b></h5> <h5><b> 中國古代“人天觀”有感<br></b><b> 353班王圓夢<br></b><b>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對待“天人合一”的理解也在不斷的變化。從神話-哲學-科學,“天人合一”成為了最高的指導智慧。同時也讓我了解了古代“百家爭鳴”中各家的看法與理解。告訴我們存于人心之中,天人合一,要“盡興”才能“知天”。行廣而無私,施厚而不德,明久衰。<br></b><b> 田浩教授同時為我們講述了成功的道理。第一,我們首先就是要明確我們自己的定位,即找到我們自己,對自己進行評估。再評估的過程中,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確定一個最適合,最有利于自己發(fā)揮的目標。我們要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有著差距的,但它并不決定著我們?nèi)松罱K的結果。<br></b><b>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只有做到最好的自己,那便就是成功。成長之路上的機遇是要靠我們自己去抓住的,并且我們要善于去抓住它,不讓它趁機溜走,這樣我們才能成功。<br></b><b> 我們每個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會有一個團隊,在團隊里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團隊精神,學會合作,多去看別人的長處,才會有高人指點,貴人相助。<br></b><b>在科學研究中,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人文素養(yǎng)。踐行“知行合一”的精神,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b></h5><h5><b> 在最后田浩教授為我們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動力:“竭盡全力辦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到極點,做一個最好的你”。</b></h5> <h5><b> 天·人·成功<br></b><b> 360班 朱雨彤<br></b><b> 人是什么?它包含著怎樣的內(nèi)涵?人與天有怎樣巧妙的聯(lián)系?以及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為人處世如何成功?這些疑問仿佛就像一面短墻,阻撓著我們?nèi)で笳胬?。在聽了田皓老師的講座后,我感受良多,我愿去做那個翻墻的人·,去摘一朵帶路的花給你看。你看到那美麗,自然會去努力解答問題,那么讓我們回到原始社會時期,追溯古文化中的人和天,來體味它們的現(xiàn)實意義。<br></b><b> 在古人眼中,他們認為人就是所有地球生命,并且都是天地交合產(chǎn)生的,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疤烊撕弦弧本褪翘?、地、人三才合一。對此,許多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的見解。董仲舒曰“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程頤曰“天人本不二,不必言和”而我曰:”你們說得對。“<br></b><b> 古人們還有一個共同的仰慕對象——天,并且天與人也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墨子認為:“天是宇宙間最可貴,最智慧的存在?!避髯訉Υ艘舶l(fā)表了他的見解:“天與人各司其職,人、天各盡職,才能達天人合一?!彪m然他們的措辭不同,但都表達著同一個內(nèi)涵——天與人同“道”而生。<br></b><b> 對于天和人,還可以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們古代的王道政治就是與天相聯(lián)系的。對此最好的詮釋就是要求百姓“聽天由命”的皇權觀念。雖然這種觀念是一種懸民政策,但不得不說,古人們都達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人類的行為要遵循天地運轉(zhuǎn)的法則。<br></b><b> 最后就到了最重要的那個問題。其實成功與我上文所寫的對于天人的感悟是密不可分的。<br></b><b>首先要順應自然,即給自己定位,找到最好的自己,正確的評估自己。對此,我們要認識到人與人是有差別的,要在自身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你可能會問:“我該怎樣做規(guī)劃?我該做什么呢?”那么我認為你應該認真思考這兩個問題:一是你想干什么,要干什么;二是你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br></b><b> 第二,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意味著機遇以及一位好的伯樂。古代的那么多大詩人,有的為何懷才不遇而寄情于詩?我認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機遇。若沒有一位好伯樂,縱使你是一匹千里馬也枉然??!而身處新時代的我們生活中處處是機遇,那么為什么不抓緊呢?<br></b><b> 第三,要懂得“聽天由命”。你可能會想,這難道不是在用一種消極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嗎?其實不是的。對于這里的“聽天由命”,我認為它并不是不作為,而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最好的自己。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實際上你已經(jīng)成功了。<br></b><b>在這次講座中,田皓老師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詩也讓我對于成功之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就用這首小詩來作為本篇感悟的結尾吧:<br></b><b> 萬物皆滄桑,莫須比短長。<br></b><b> 難為參天樹,萋萋亦風光。</b></h5> <h5><b> 崇尚科學,探索創(chuàng)新<br></b><b> 364班楊夢楠<br></b><b> “知識改變?nèi)松?,科技?chuàng)造未來,弘揚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背坑柕目谔栆槐橐槐榈鼗厥幵诙?,伴隨著金秋季節(jié)颯爽的秋風,11月24日,我們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科技節(jié)。 <br></b><b> 伴隨著陣陣掌聲,科技節(jié)拉開了帷幕,首先是中國科學院教授表演的“蘑菇云”與“自制云朵”,這些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使得同學們掌聲不斷,尖叫聲不絕,也激發(fā)同學們探索科學的興趣,書本拔河中,同學們又明白了摩擦力的強大。飛機表演、魔方表演、環(huán)保小車展示,高空護蛋行動,這些精彩表演的背后,有著同學們對小科技的努力付出。<br></b><b> 為什么要舉行這次活動呢?科技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我認為,科技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好奇心。我記得,霍金教授還在世時,針對中國優(yōu)質(zhì)偶像王俊凱的一個提問發(fā)表了回答,他還說:“他的提問讓我看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好奇心。 我希望,當你們追求科學以及其他創(chuàng)意時,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續(xù)下去?!倍彝ㄟ^<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這次活動,同學們認識到科學技術已經(jīng)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手機、電腦那些昂貴的奢侈品步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手機,我們?nèi)绾坞S心所欲地與親人保持聯(lián)系呢?如果沒有網(wǎng)絡,我們又如何與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朋友談天論地?我們必須承認,科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著我們的文化。<br></span></b><b> 正是因為科學技術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在多種場合提出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進步,步入了科技強國之林。但是,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我國很多技術都受限于發(fā)達國家。所以,我們應該奮起直追,迎頭趕上。<br></b><b> 作為當前社會的一員,我們不僅應該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還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具有獻身科學的勇氣和決心,具有用科學技術來發(fā)展全人類的博大胸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應當教育我們的后代,要熱愛科學,尊重科學!我們應時刻保持好奇心,多問問題,在我們長大以后,對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br></b><b> 科技節(jié)的收獲真多??!那就用這次科技節(jié)的熱情,保持對科學的好奇,繼續(xù)探索未知吧!</b></h5> <h5><b> 既需臨淵羨魚,也需退而結網(wǎng)<br></b><b> 377班 史園博<br></b><b>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正如蘇軾所說的那樣,人在天地之間是那么的渺小,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更是微乎其微。科學如同大海,要奮不顧身的拼搏。我們中學生要立足于國家發(fā)展,要始終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 <br></b><b> 我們青少年處在對科技的好奇中,向往著那些衛(wèi)星飛船原子彈,可我們更應做的,不是單純的向往而無實際行動。就像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臨淵羨魚與退而結網(wǎng)。我們,要在科技的路上前進;我們,要用腳步踐行科技。<br></b><b> 我們需要臨淵羨魚。無人機機器人或許對我們而言的確遙不可及,但那所謂的遙不可及,或許會成為他日我們探索科學路上的鋪路石。樹立好對科技的向往和憧憬是我們探索科技的第一步,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對科技的興趣,必須學會臨淵羨魚。<br></b><b> 我們也需要退而結網(wǎng)。我們光具有了對科技的憧憬與向往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將其轉(zhuǎn)化為行動。做不了所謂的機器人,我們大可以利用材料做出一個靜態(tài)模型;做不了高科技的無人機,我們大可以試著去做一個電動小車;做不了那些高儀器高精準的的科技測試,我們大可以去做一個充滿新意的科技小實驗。<br></b><b> 我們,也的確做到了。<br></b><b> 那是在科技節(jié)上的環(huán)保小車;那是腦洞大開的高空護蛋;那是競爭十足的魔方比賽。我們仰頭看向那一個個科技實驗,看著那機器人與無人機;我們低頭做好自己的科技小制作,畫下自己對科技的美好幻想。我們懷著對科技的向往不斷前行,抱著對未來的期待勇敢創(chuàng)新。<br></b><b>穆勒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無一不是創(chuàng)新的結果?!笔澜缛绱酥螅瑹o奇不有,而創(chuàng)新的空間也是無窮無盡的。膽有多大,創(chuàng)新的空間就有多大。實踐與向往,我們在行動。<br></b><b> 那些仰望星空,我們也終會腳踏實地。那些臨淵羨魚,我們也最終會退而結網(wǎng)。</b></h5><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 <h5><b> 凝心血 載希望<br></b><b> 347班王河瓔<br></b><b> 古老而神秘的遠古時期,多種多樣的生物輪番主宰著世界。幾億年前的演變,使這些生物被埋藏于地層之中,直到今天,人們才不斷探索著這悠久的生存歷史,待化石被挖掘后,那一刻的輝煌才終于驚現(xiàn)了世界。<br></b><b> 這一天,我與同學們上了一堂課,這堂課由中國科學院焦鵬偉教授主講,介紹了化石的定義,分類及演變過程,通過實踐演示了三葉蟲探秘——化石打磨的步驟。這堂課向我們展示了化石的魅力。這一塊塊小小的化石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們帶我們領略遠古時期的奧秘,帶我們一步步走進那些生物,遵循著它們的足跡、了解它們的生活。 <br></b><b> 通過化石打磨,我感覺自己就像真正的地質(zhì)學家般打開層層謎面,那化石上的土灰,被清理之后顯現(xiàn)出了三葉蟲的印記。在清理時,我十分的小心翼翼。以前我覺得地質(zhì)研究這項工作十分無聊,但當我投入這項工作時,那一刻,我明白了他們的執(zhí)著,懂得了崗位上的堅守是值得的。我手執(zhí)剔針,將縫隙中的泥土和小石子順著痕跡刮了下來,輕輕吹去化石上遺留的土灰,一次比一次清晰。我撫摸著化石上的三葉蟲印記,心里若有所思。 <br></b><b> 這一堂課使我對地質(zhì)的認知有了巨大的改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jù),它們真實地記錄了生物進化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生物的多種多樣,領略到化石的潛在價值。這小小的化石凝聚了一個人畢生的心血與汗水,承載著人們的夢想與希望。而我,也將通過我自己的努力,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化石,看到這大千世界所蘊含的美。</span></b></h5> <h5><b> 莫須比,做自己<br></b><b> 348班閆佳音<br></b><b> 如果把世界比作汪洋,那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滴海水,都有屬于自己的浪花;如果把世界比作沙漠,那我們每個人就是一顆砂礫,都有屬于自己的溫熱;如果把世界比作大樹,那我們每個人就是一片葉子,都有屬于自己的脈絡。每個人注定都是不同的,因為他們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理想。<br></b><b> ——題記 <br></b><b> 聽了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著名教授田皓老師的演講之后,我心中頗有感觸,在這屆講座中雖然我沒有榮幸到現(xiàn)場親身體驗,但我隔著屏幕都感到了教授的激情澎湃,他教給我們君子六德:仁、義、禮、智、信、廉,來陶冶自身的情操,教給我們“天人合一”的成功境界,使我們較早的熟知了哲學,最后還給我們分享了著名詩人道格拉斯的詩歌,告訴我們“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那你就成為一顆小樹,而且要是溪旁最好的小樹;如果你不能成為一顆小樹,那你就成為一片草地,而且要是樹下最好的草地”。是啊,如果不能成為成功的人,那也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的最好,給自己一個交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br></b><b> 萬物皆滄桑,莫須比短長。難為參天樹,萋萋亦風光!<br></b><b>——后記</b></h5> <h5><b> 創(chuàng)意感動生活,科技引領未來<br></b><b> 350班 魏晨望<br></b><b>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qū)酒鹞覀兊南M?lt;br></b><b> ——題記<br></b><b> 在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科技”這個詞語以五花八門的形式映入人們的眼簾?!翱萍肌保櫭剂x,就是“科學”與“技術”,科學是發(fā)現(xiàn)和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fā)明和科學的實際應用,這就要求我們?nèi)ハ氤鲂路椒?,建立新理論,作出新東西,創(chuàng)新生活,感受生活。<br></b><b> “運城市東康中學科技節(jié),現(xiàn)在開始!”在2018年11月24日,東康中學為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開展了一次別出心裁的科技節(jié)活動,教育局領導及初一初二全體師生都參加了這次活動上午8點,會場上人山人海,座無虛席,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下,主持宣布這次活動開幕了!首先是教育局領導、張校長等人的講話:“在初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培養(yǎng)科學理念、意識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边@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確,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動手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之后的學習和成長。<br></b><b> 之后大家做了一些活動:蘑菇云,拉書拔河,魔方表演、高空護蛋等。我有幸參加了魔方表演,里面真是高手如云,通過幾天的選拔,我不禁感慨科學的偉大力量,令我想到了董弟國說過的一句話:“科學尊重事實,而不會屈服于任何壓力?!?lt;br></b><b> 諾貝爾說:“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qū)酒鹞覀兊南M!边@次科技節(jié)后,我受益匪淺:科技像是一盞明燈,引領人類走向文明?;仡櫣沤?,無數(shù)為世界科技做出貢獻的偉人,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科技的結晶,那漫天的星辰,是他們?yōu)槭澜缱鞒鼍薮筘暙I的勛章,他們號召下一代的新青年繼續(xù)那未完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正因為人類的好奇心永無止境,所以他們才能不斷前進,所以他們心中的未來才有無限希望。<br></b><b>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就應該拿出自己的勇氣、智慧和好奇心,為前方科技的道路披荊斬棘。讓我們拿出智慧的鑰匙,向著科技的大門,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吧!</b></h5> <h1><b><font color="#ed2308"> 科技節(jié)使我們的校園處處充滿學科學,用科學的濃烈氛圍,希望全體同學用智慧的大腦、靈巧的雙手,去探索科技的奧秘,去攀登科學的高峰,愿校園科技節(jié)成為每個同學放飛夢想的平臺,成為孩子們展翅翱翔的藍天。</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阿拉善左旗|
若羌县|
博湖县|
长寿区|
怀柔区|
庆元县|
常州市|
金堂县|
乌苏市|
宁阳县|
沐川县|
子洲县|
青海省|
安平县|
仪征市|
龙泉市|
上虞市|
新蔡县|
随州市|
内乡县|
庐江县|
扶余县|
溆浦县|
乳山市|
迁西县|
木里|
万山特区|
呈贡县|
江陵县|
弥勒县|
象州县|
微山县|
海兴县|
湟源县|
西峡县|
永济市|
林甸县|
商洛市|
成武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