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高中時,學校有位老師叫張宗義,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楷書端莊規正,南陽很多名勝景區都留有張老師的筆跡。醫圣祠迎門碑刻就是他的墨寶。</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班同學周小民喜愛書法,除正課時間外,就到學校東工字房跟張老師學習寫字。天長日久,周小民的字有了功底。</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當時二中是南陽一流一的學府,校門口兩側有大塊黑板墻,是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這里先是張老師寫字的地方,后來是張老師和周小民師生倆寫字的地方,再后來張老師年齡大了,黑板墻就是周小民一個人寫字的地方。</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管毛筆,兩瓶廣告色,周小民寫字時引無數行人駐足觀看,無論烈日炎炎,無論大雪紛飛,寫者專心致志,看者唏噓贊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周小民的好字影響到我們班的同學,大家每天在一起,賞心悅目之余,比畫著學周小民寫字,時間久了,競全班同學書寫漢字貌似"周"體,我也是其中之一。</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72年底,我們畢業各奔東西。我參軍入伍到了云南部隊。</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新兵訓練結束分兵時,部隊首長看到我簡歷表上的字說,這個兵的字寫得好,留司令部機要科當譯電員吧。</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句話,命運從此改變,我在司令部機關當了十多年譯電員,每天給首長抄寫電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后來當兵時間長了,家里又有了老婆孩子,心里便產生回家的念頭,可是沒門路怎么辦。我聽說河南省軍區有位首長是個南陽人而且特別熱心腸,我就試著給他寫了一封信。信發出去一星期便接到調令,我調回了南陽分區。我詫異,這位首長不認識我,咋就這么快為我辦了調動?直到我登門拜謝時才知道,原來我寫信的字讓他對我產生好感,他說我年輕輕咋就寫得一手好字,還會寫繁體字。我說,當譯電員天天給首長抄寫電報,首長年紀大了,有的不習慣簡體中文字,日久成習慣了。</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 87年,我從部隊轉業,分配到南陽環保監測站。偶爾一件事,又是因為寫的字而改變命運。</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一天,領導讓我在黑板上寫個開會通知,我就寫了。誰知上級人事科長來開會看見了我寫的通知,問我們站長這字是誰寫的,站長說是我們剛分來一個"老轉"。人事科長說你把檔案拿我看看。科長看完說,這個人我們要調走了,放你們這里可惜了。我就因在黑板上寫了兩行字,再次改變了人生軌跡。</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兒子在北京上大學那陣兒,手機已經很普及了。可我要求兒子毎個月給家里寫一封信,而每每收到兒子的信,我都認真書寫回信。</span>時間長了,兒子習慣了和我書寫通信,說手書的信像是家里的手搟面,更有家鄉的味道。<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還讓周小民特意抄了一篇短文寄去供兒子臨摹。</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字無百日功。時間久了,兒子的字有了不小長進。有一次,兒子在學校考教師資格證,評委老師看了兒子寫的鋼筆字很是贊賞,說一個學體育專業的學生,難得能寫出這么一手好字。同去應試的十個同學,他是唯一一個一次考試過關的,估計是占了字好的光。</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我們的同學都退休了。周小民在梅溪路辦了一個《全民書法》教室,課外教授孩子們學習書法。</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那天我閑,就去看看。我看到能坐30多個孩子的教室里,只有五、六個孩子伏案練習書寫。一打聽才知道,家長們更愿意把孩子的課外時間安排去學奧數、美術、鋼琴、舞蹈、主持等,愿學書法的廖廖無幾。這讓我心里隱隱作痛。當年張老師和周小民一老一少,在飄雪的黑板墻上寫字的情景浮現在眼前。</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漢字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傳承幾千年,到了今天遇到了如此尷尬。</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h1> <h1> 我們小時候上書法課,一管毛筆,一小盒臭墨,一筆一劃地寫米字格,為得到老師畫給一個紅圈圈。</h1><h1> 如今的學校早沒了書法課,別說中小學生,就是現在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都很少動筆寫字,現代書寫工具是電腦鍵盤、語音輸入,我就見過一個博士生寫的字,實在不敢恭維。</h1> <h1> 漢字是中國的文化符號,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傳承至今的通碼,是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我大中華的文化瑰寶。把漢字寫得端莊工整,能透出中國人的堂堂正氣。</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相由心生,字若其人,字乃人的文表。我們倡導寫好漢字,不是為了讓其都成書法家,而是透過那橫平豎直,</span>點勾撇捺,<span style="color:rgb(1, 1, 1);">散發出做人的精氣神來,顯現出天地元氣,萬千氣象。</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h1> <h1> 小民的書法教室還在硬撐著開辦,他說要堅持辦下去,那怕只有一個孩子來學。他還說,當年跟張老師學寫字時,張老師就是這樣帶我的。</h1><p class="ql-block"><br></p><h5> 2015年5月 8日 王衛華</h5> <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朝阳县|
贵德县|
东城区|
江口县|
顺昌县|
佛坪县|
法库县|
甘肃省|
永康市|
南充市|
吉木乃县|
原阳县|
虎林市|
三亚市|
宝鸡市|
吴桥县|
盘锦市|
全州县|
乡城县|
安溪县|
景谷|
青田县|
莱州市|
霍城县|
鄂温|
长子县|
张家港市|
金寨县|
东阳市|
吴桥县|
泸水县|
榆林市|
蓬莱市|
张北县|
图片|
千阳县|
唐河县|
奉化市|
陇西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