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歌聲飄過四十年》東南大學老同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文藝演出

南方駿馬

<h3><i>初冬的大禮堂在涌泉池的倒影美翻了。就象一幅精美絕倫的水彩畫</i></h3> <h1><b>  2018年11月25日,星期天。</b></h1><h1><b>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東南大學退離休協會將在大禮堂舉辦東南大學老同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演出”,展示老年朋友的風采。</b></h1> <h3><i>上午在中央大道上建筑學院的教授在畫水彩,大禮堂的景色在畫板中清晰可見</i></h3> <h1><b>  時令悄然進入了“小雪”節氣,祖國的北方已經飄揚著滿天的雪花。在南京卻仍然充滿著深秋的余韻,層林盡染,五彩繽紛。</b></h1><h1><b> 今天的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更是陽光燦爛,老同志們早早就來到學校,臉上洋溢著節日的歡笑,滿心喜悅地迎接即將開始的文藝演出。</b></h1> <h3><i>干凈整潔的中央大道,兩旁挺拔的法國梧桐樹架起了美麗的長廊</i></h3> <h1><b>  在南大門內的中山院旁,赫然挺立著一塊碩大的告示牌,映入眼簾的是《熱烈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演出》的大字,“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展示老同志風采,走進新時代,共筑中國夢”的標語表達出這次文化活動的主題。</b></h1> <h3><i>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演出的海報醒目的豎立在中山院旁</i></h3> <h1><b style="">  大禮堂內外到處呈現老同志們燦爛的笑臉,身著演出服裝的演員們紛紛照像留影,涌泉池的倒影和大禮堂的雄姿與演員們的倩影一同被載入史冊。</b></h1> <h3><i>校服飾隊隊長朱勇勤老師穿著漢唐服飾在大禮堂水池邊</i></h3> <h1><b>  具有西方建筑風格的大禮堂內到處洋溢著歡笑,“開啟新征程,譜寫新華章,為把東南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標語振奮人心,舞臺上方的橫幅上懸掛著“東南大學老同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演出”的主題標語,為這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筑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展現出迷人的風采。</b></h1><h3></h3> <h3><i>文藝演出節目單</i></h3> <h1><b>  學校黨委書記左惟教授親臨出席這次文藝演出活動,特邀在寧高校老體協理事長李國榮、副秘書長史延慧、在寧高校退教協理事長諶進等領導參加,學校黨委老干部處張俊琴處長、離休黨委副書記張楠等部門負責人也一并觀看演出。</b></h1><h3></h3> <h3><i>左惟書記與老同志們一起觀看演出</i></h3> <h3><i>在寧高校老體協和退教協的領導在前排就座</i></h3> <h1><b>  下午1:30分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東南大學老同志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演出在大禮堂正式開始。</b></h1> <h3><i>校退協副理事長潘妙坤主持文藝演出活動</i></h3> <h1><b>  校退協副理事長潘妙坤主持演出前的活動,校退協理事長龔樂年教授代表東南大學退協致辭。</b></h1> <h3><i>校退協理事長龔樂年教授在致辭</i></h3> <h1><b>  文藝演出由姚建楠和崔雪燕兩位老師擔任主持人。</b></h1> <h3><i>姚建楠老師和崔雪燕老師擔任文藝演出的節目主持人</i></h3> <h1><b>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開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長征。</b></h1><h1><b> 四十年砥礪奮進,四十年春風化雨,勤勞的中華兒女用雙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輝煌。</b></h1><h1><b> 我們懷著滿腔的熱情,用歌聲和舞姿表達對黨的無限熱愛,對祖國的赤子情懷,對晚年生活的美好追求。</b></h1> <h3><i>晚霞合唱團在表演合唱曲《我們走在大路上》</i></h3> <h1><b>  首先亮相的是由校退協晚霞合唱團表演的大合唱《我們走在大路上》。晚霞合唱團是校退協藝術團中 人數最多、成立時間最長的團隊。成立十幾年來,他們堅持訓練從不間斷。參加了校內外的很多場演出和比賽,老同志們也從中收獲了快樂和健康。</b></h1><h1><b>  &nbsp;領 唱:紐繩武 &nbsp;靳桂敏</b></h1><h1><b> 鋼琴伴奏:佘穎禾 &nbsp;</b></h1><h1><b> 指揮:孫晨露</b></h1> <h3><i>鋼琴伴奏佘穎禾老師在演奏中</i></h3> <h1><b>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勤懇建設錦繡河山,誓把祖國變成天堂。 我們獻身這壯麗的事業,無限幸福無上榮光”。雖已白發滿頭,我仍春風依舊。一群對唱歌執著的老同志們發自內心的歌聲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b></h1> <h3><i style="">88歲的離休干部紐繩武和老干部處靳桂敏老師擔當領唱</i></h3> <h1><b>  </b><b> 緊跟著上場的是由校退協“秋實合唱團”帶來的是歌曲聯唱《渴望 圓夢》,將電視劇插曲《渴望》、《敢問路在何方》、《春天的故事》、《不忘初心》四首歌經創作加工后以男聲小合唱的方式表現出來。</b></h1><h1><b> 表演者:魏寧生等 </b></h1><h1><b> 朗誦:崔長征、曹振鐸 、魯維加</b></h1> <h3><i>秋實合唱團創作改編的歌曲聯唱《渴望 圓夢》</i></h3> <h1><b>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從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到艱苦的探索《敢問路在何方》,從新長征啟程《春天的故事》,到秋天的收獲實現全面小康,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用雙手書寫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詩篇。“秋實合唱團”優美的歌聲飄過四十年,凝聚著對黨和國家的深情厚意。</b></h1> <h3><i>東南大學校退協“秋實合唱團”亮相舞臺</i></h3> <h1><b>  舞蹈總是演出中的亮點。校退協“秋之韻舞蹈隊”的舞蹈經常以花為主題,她們曾經表演過圣潔高雅的玉蘭花,質樸無華的荷花。今天,她們又為我們展示的是清凈淡雅、潔白無瑕的茉莉花。 </b></h1> <h3><i>舞蹈《茉莉花》劇照</i></h3> <h1><b>  《茉莉花》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民族音樂歌曲,她既是江南的名片,在世界文化源流中她代表的是中國元素。江蘇民歌《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中國最著名的民歌。 馬莉等老師表演的舞蹈《茉莉花》將這首歌曲以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達到視聽畫的和諧統一。</b></h1> <h3><i>舞蹈隊的姑娘們手持扇子翩翩起舞</i></h3> <h1><b>  校退協京劇團建團歷史悠久,從1952年成立至今已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京劇團內行當齊全,人才濟濟。</b></h1> <h3><i>京劇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選段《光輝照兒永向前》</i></h3> <h1><b>  他們在學校舉辦過專場京劇演唱會,唱功深厚,表演精湛,每年的文藝演出都會看到他們的身影。今天,他們演出的是京劇《紅燈記》選段《光輝照兒永向前》。</b></h1><h1><b>  伴奏:張培昇等</b></h1> <h3><i>老同志扮演的李玉和與李鐵梅在演出中</i></h3> <h1><b>  校退協文藝團隊表演的節目精彩紛呈,而各個院系分會的節目也緊隨其上。機械學院分會奉獻的合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當</b><b>悠揚的馬頭琴響起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風吹綠草遍地花,駿馬就像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老師們堅定自信,唱出了退休老同志的風采。</b></h1><h1><b> 指</b><b>揮:張銘三</b></h1> <h3><i>機械學院的老師們高歌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i></h3> <h3><i>唱起來吧!</i></h3> <h1><b>  校退協“春之喧腰鼓隊”是一支久經演出的隊伍。無論在校運動會開幕式上表演精彩的《歡樂腰鼓》,還是在2017年江蘇省老年體育節閉幕式上表演的腰鼓舞《東方紅》,都能見到她們的身影。</b></h1> <h3><i>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們要翻身……</i></h3> <h1><b>  今天她們創意編排了腰鼓舞《紅色娘子軍》,把那首熟悉的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音樂用腰鼓的形式展現出來,那整齊的鼓點和紅色的裝束為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b></h1><h1><b> 表演者:田金環等</b></h1> <h3><i>校退協春之喧腰鼓隊的老師們在舞臺上英姿勃發</i></h3> <h1><b>  西洋樂器薩克斯管音色非常豐富,在音質上既有木管樂器的特點,又帶有金屬的明亮度。</b></h1><h1><b></b></h1> <h3><i>西洋樂器演奏中國名曲,一次完美的東西方文化融合</i></h3> <h1><b>  南京薩克斯管俱樂部為我們表演薩克斯管五重奏《梁祝》。這首中國的名曲經過薩克斯管的演繹,聽來親切自然,讓人感慨。</b></h1><h1><b> 表演:陳悅彤等</b></h1> <h3><i>南京市薩克斯管俱樂部的老師們盡情演繹《梁祝》</i></h3> <h1><b>  歌曲《映山紅》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老歌,表達了蘇區人民對紅軍的熱愛、思念之情,反映了人民群眾在黑暗中盼望勝利的信心。</b></h1> <h3><i>音樂班的老師們在放聲高歌</i></h3> <h1><b>  校退協為熱心歌唱的退休老同志們開辦了音樂班。作為畢業班的獻禮,學員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勤奮學習,編排了一首合唱曲《映山紅》。雖然歌聲聽起來并不很專業,但是那一顆顆熱愛音樂的心,總能讓我們引起共鳴,感受到音樂人生的那份心情。</b></h1><h1><b> 鋼琴伴奏:陸師陽</b></h1><h1><b> 指揮:胡德平</b></h1> <h3><i>音樂班老師唱歌整齊,指揮老師鏗鏘有力</i></h3> <h1><b>  《梨花頌》是新編歷史京劇《大唐貴妃》的主題曲,說的是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曾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歡樂,最終留下的卻是“長恨一曲千古思”的歷史遺憾。</b></h1> <h3><i>舞蹈《梨花頌》劇照,演員們的舞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i></h3> <h1><b>  東南大學人文、外語、馬院分會共同編排表演的舞蹈《梨花頌》又為這首京歌換上了新的色彩。 </b></h1><h1><b> 表演:戴巧萍等</b></h1> <h3><i>演員們的一招一式都滲透著心血</i></h3> <h1><b>  沂蒙小調是由當年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借助當地的花鼓調編寫的抗日歌曲。建國以后,以歌頌家鄉作為歌曲的主題并正式定名為《沂蒙山小調》。</b></h1><h1><b>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中國最著名的民歌蜚聲海內外。</b></h1> <h3><i>校退協“春暉合唱團”激情演繹沂蒙山小調</i></h3> <h1><b>  校退協“春暉合唱團”的演員們以抒情親切的表演方式為我們送上女聲合唱《沂蒙山小調》,聽來猶如一股清新的風吹入心田。</b></h1><h1><b> 表演者:張云輝等 </b></h1><h1><b> 鋼琴伴奏:徐澗堃</b></h1> <h3><i>“春暉合唱團”女聲的歌聲如行云流水,委婉動人</i></h3> <h1><b>  交通學院合唱團是一支很有名的文藝團隊</b><b>團員平均年齡74歲,</b><b>成立十多年來他們堅持排練節目,一共學唱了253首中外歌曲,是學校院系退協分會中學習唱歌的優秀團隊之一。 今天他們表演的是合唱曲《走向復興》,唱響大禮堂,很有精氣神。</b></h1><h1><b> 鋼琴伴奏:江寶波 </b></h1><h1><b> 指揮:陳燕然</b></h1> <h3><i>交通學院合唱團高歌一曲《走向復興》</i></h3> <h3><i>交通學院合唱團堅持排練,風采不減當年</i></h3> <h1><b>  “水兵舞”是近年來非常時尚的健身舞蹈,它以歡快的節奏、多變的舞姿深受老年朋友的喜愛。校退協春之喧腰鼓隊除了排練腰鼓節目外,還精心排練了水兵舞。</b></h1> <h3><i>充滿青春的活力和律動</i></h3> <h1><b>  身著水兵服裝的女兵們,上臺表演了歡快節奏感強的水兵舞《十送紅軍》,她們兩兩攜手,動作純熟,在明快的音樂聲中,把一個個可愛的女兵形象演繹得恰到好處。</b></h1><h1><b> 表演者:谷云曦等</b></h1> <h3><i>隨著音樂跳起了歡快的水兵舞</i></h3> <h1><b>  《打靶歸來》是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軍旅歌曲,充分體現了中國軍人高尚的品質、剛強的意志和寬闊的胸懷。 </b></h1><h1><b></b></h1> <h3><i>《打靶歸來》一首耳熟能詳的歌</i></h3> <h1><b>  電子學院分會的老師們選擇這首《打靶歸來》歌曲演唱, 彰顯出中國軍人的形象,聽來朗朗上口,親切自然。 </b></h1><h1><b> 指揮:周桂萍</b></h1> <h3><i>電子學院老師們在歌唱</i></h3> <h1><b>  校機關分會文藝人才濟濟,他們曾經以一首悠揚抒情的草原歌曲《天邊》在東南大學首屆夕陽紅歌詠比賽中一舉奪魁。今天,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混聲合唱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主題曲《遠情》。</b></h1> <h3><i>校機關合唱團是上場合唱團中人數最多的,四聲部演繹的《遠情》,讓人深感親切,演唱非常流暢,親切自然</i></h3> <h1><b>  “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幾番起落雨暴風狂,轉眼間鬢已成霜……”校機關合唱團40多位老師將這首歌演繹得十分動情,四聲部和諧,聲音中折射出的意境令在場觀眾欣喜不已。 </b></h1><h1><b> 指揮:姚建楠</b></h1> <h3><i>校機關合唱團在姚建楠的指揮下深情演唱</i></h3> <h1><b>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徹底結束了在雪域高原上延續了上千年,人類社會最黑暗、最殘酷的封建農奴制度,西藏的地方歷史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b></h1> <h3><i>舞蹈《夢見你的那一夜》</i></h3> <h1><b>  圖書館分會沈玲娣等表演的藏族舞蹈《夢見你的那一夜》, 反映的是翻身農奴的幸福生活,表現出藏族人民感謝黨和國家的心聲。舞蹈明快輕盈,服裝具有民族特色。</b></h1> <h3><i>輕盈靈動的舞姿</i></h3> <h1><b>  《洗衣歌》這個舞蹈表現的是藏族姑娘在勞動之余為駐地解放軍洗衣服的快樂情景,反映了翻身農奴對黨和國家、對人民解放軍的感激之情。這個舞蹈曾經風糜全國,所有人都能吟唱。</b></h1> <h3><i>經典名曲《洗衣歌》在舞臺上再次精彩亮相</i></h3> <h1><b>  如今后勤分會周多貴、殷新梅等再次表演了這個經典舞蹈《洗衣歌》,讓年長的老師們又回憶起當年那首著名歌曲。</b></h1> <h3><i>在舞蹈中扮演老班長的尹仁家與姑娘們在一起</i></h3> <h1><b>  美麗的大草原,一望無際的綠色使人心曠神怡;熱情豪爽的民風讓人流連忘返。那里有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還有那奔馳的駿馬、飛揚的歌聲。</b></h1> <h3><i>姑娘們盡情跳舞揮袖,展示蒙古舞的獨特魅力</i></h3> <h1><b>  中大醫院分會王明珍等表演的草原舞蹈《天邊》,展現出草原上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自然風光。老師們的舞姿舒展,動作奔放,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意。</b></h1> <h3><i>舞姿優美,熱情奔放是蒙古舞的主要元素</i></h3> <h1><b>  “春風期待桃紅李白,秋水期待流光溢彩。大地期待綠水青山,江河期待奔流入海。百姓期待美好生活,我們共同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b></h1> <h3><i>走進新時代,引領新航向。讓歌聲表達心情</i></h3> <h1><b>  東大醫院分會的醫護人員帶來的是合唱曲《走進新時代》,她們人數不多,但是個個精神抖擻,唱來雄壯有力,把走進新時代的豪邁氣概通過歌聲表現出來。</b></h1><h1><b> 領唱:黃抗援 </b></h1><h1><b> 朗誦:李亞杰 </b></h1><h1><b> 指揮:吳紅娟</b></h1> <h3><i>東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放聲高歌</i></h3> <h1><b>  有一種聲音可以穿透人的心靈,有一種文化代表民族的靈魂,那就是“孔雀之鄉”云南的葫蘆絲。葫蘆絲輕柔細膩、質樸圓潤;清淡素雅、靜謐悠揚。</b></h1><h1><b> 如果將西方的鋼琴比作咖啡,那么葫蘆絲就像是一杯頂級的毛尖香銘,沁人心脾,令人沉醉。</b></h1> <h3><i>葫蘆絲是我國的民族樂器,聲音甜美,深受喜愛</i></h3> <h1><b>  醫學院分會張又清等為大家表演了葫蘆絲合奏《月光下的鳳尾竹》、《婚誓》。他們身著傣族服裝,用大C和小C調葫蘆絲一起合奏,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展現出祖國云南秀美的風光。</b></h1> <h3><i>醫學院分會的老師們吹起葫蘆絲分外動人,五年的勤學苦練得到了展示的機會,把美好與大家分享</i></h3> <h1><b>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淵源流長。而今反映在人們的服飾上是百花齊放、繁花似錦。我國早在漢唐時期就著稱于世,當時的服飾豐美華麗是中國古代服飾的典范。</b></h1><h1><b></b></h1> <h3><i>《漢風流韻》舞臺照</i></h3> <h1><b>  這次 校退協服飾隊又為我們呈上了漢唐視聽大餐,她們表演的《漢風流韻》把盛唐時期的宮廷漢服展示得無比精美,在悠揚的古典音樂中,老師們優美的模特步伐加上華美的服飾,讓觀眾們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榮耀熣燦。</b></h1><h1><b> 表演者:朱勇勤、楊萍華、高蘇敏等</b></h1> <h3><i>舞臺呈現那令人賞心悅目的漢唐服飾</i></h3> <h3><i>校退協服飾隊在表演中</i></h3> <h1><b>  改革開放從1979年的春天開始。四十年來我們眾志成城、我們劈波斬浪,我們親眼目睹、我們親身經歷。整整四十年,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b></h1><h1><b></b></h1> <h3><i>盧冬梅和曹振鐸在表演詩朗誦</i></h3> <h1><b>  產業分會藝術團老師們的壓軸好戲是詩歌 舞組合表演《春天里的故事》,他們唱歌跳舞,他們激情吟誦,表達的是感情,奉獻的是心聲。 </b></h1><h1><b> 朗誦:盧冬梅、曹振鐸</b></h1><h1><b> 鋼琴伴奏:陸師陽</b></h1><h1><b> 指揮:童寧</b></h1> <h3><i>崔雪燕領舞的產業分會舞蹈隊</i></h3> <h3><i>童寧指揮合唱《紅旗頌》</i></h3> <h1><b>  演出結束后,全場的老年朋友們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臺上臺下一起歌聲響亮,用心聲表達對黨的熱愛,頌揚改革開放的豐功偉績。</b></h1> <h3><i>節目主持人激情宣布演出結束,全場共同高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i></h3> <h1><b>  改革開放四十年,</b></h1><h1><b> 風起云涌多變遷,</b></h1><h1><b> 努力實現中國夢,</b></h1><h1><b> 牢記人民在心間。</b></h1> <h3><i>演出結束后領導登臺與演員們合影留念</i></h3> <h1><b>  改革開放創造了五千年來的傳奇,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輝煌。祝我們國家繁榮富裕,軍隊威武雄壯,人民幸福安康。</b></h1> <h3><i>服飾隊和舞蹈隊演員在水池邊留影</i></h3> <h1><b>  以下是一組演出內外的珍貴鏡頭,一年一度的文藝演出不僅僅是登臺亮相,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讓青春永駐,開心永遠!</b></h1> <h3><i>圖書館的舞蹈演員在大禮堂門廳合影</i></h3> <h3><i>南京藝術學院首席鋼琴師陸師陽</i></h3> <h3><i>腰鼓隊員們正熱切地等待演出開始</i></h3> <h3><i>大禮堂前也作為演員們的舞臺,朱琳和蔣群</i></h3> <h3><i>《漢風流韻》節目的全體演員亮相大禮堂前</i></h3> <h3><i>我已化好妝,期待演出開始,我是楊萍華</i></h3> <h3><i>喜上眉梢,歡樂開懷,我是谷云曦,我熱愛舞蹈</i></h3> <h3><i>等候上場的水兵舞演員,陶吉娣和王南</i></h3> <h3><i>水兵舞演員在噴水池邊留影</i></h3> <h3><i>馬上要登臺了,高文潔為隊友再整理一下服飾</i></h3> <h3><i>姐妹情深,風姿綽約。茆幫琴,高文潔,王南合影</i></h3> <h1><b>  感謝東南大學退離休協會主辦了這場年度文藝演出的饕餮大餐,感謝400多位老同志參與了演出活動,感謝學校黨委及各個職能部門對退離休老同志的熱忱關懷,使退離休老同志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b></h1> <h3><i>節目主持人與領導合影</i></h3> <h1><b>  感謝彭沛、蔣玉玲、佘光明等老師為活動提供了精美的照片,感謝梁尚榮、張麟麟老師等為演出的辛勤付出,感謝朱滋浩老師為演出全程錄相,也感謝為年度藝術盛會所作出的貢獻的所有人!</b></h1><h1><b> 相聚的時刻總是那么短暫,而幸福的漣漪還久久地蕩漾在大家的心間。老年朋友們,讓我們2019年再相會!</b></h1> <h3><i>你瞧,她們開心的樣子</i></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龙门县| 肇庆市| 清镇市| 外汇| 呼玛县| 同德县| 于都县| 玉屏| 纳雍县| 丰镇市| 长垣县| 昌吉市| 六安市| 安岳县| 延边| 永康市| 蓬溪县| 乌恰县| 双辽市| 宜丰县| 南宁市| 佛坪县| 大宁县| 义乌市| 东明县| 句容市| 扎赉特旗| 甘谷县| 汤阴县| 麻江县| 收藏| 新余市| 舟曲县| 航空| 元阳县| 阿坝县| 安阳县| 凉城县| 洱源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