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學習絕句)</h3><h3>浩南整理</h3><h3><br></h3><h3>? 絕句應(yīng)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xiàn)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h3><h3> </h3><h3> (一)律絕 </h3><h3> </h3><h3>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h3><h3> </h3><h3> (甲)五言絕句 </h3><h3> </h3><h3> (1)仄起式 </h3><h3> </h3><h3>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h3><h3>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3><h3> </h3><h3> 登鸛雀樓 </h3><h3> [唐]王之渙 </h3><h3> </h3><h3>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h3><h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h3><h3> </h3><h3>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馀不變。 </h3><h3> </h3><h3> (2)平起式 </h3><h3> </h3><h3>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3><h3>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h3><h3> </h3><h3> 聽箏 </h3><h3> [唐]李端 </h3><h3> </h3><h3>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h3><h3>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h3><h3> </h3><h3>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馀不變。 </h3><h3> </h3><h3> (乙)七言絕句 </h3><h3> </h3><h3> (1)仄起式 </h3><h3> </h3><h3>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h3><h3>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h3><h3> </h3><h3> 為女民兵題照 </h3><h3> 毛澤東 </h3><h3> </h3><h3>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h3><h3>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h3><h3> </h3><h3>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馀不變。 </h3><h3> </h3><h3> (2)平起式 </h3><h3> </h3><h3>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h3><h3>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h3><h3> </h3><h3> 早發(fā)白帝城 </h3><h3> 李白 </h3><h3> </h3><h3>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h3><h3>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h3><h3> </h3><h3>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馀不變。 </h3><h3> </h3><h3>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56]。 </h3><h3> </h3><h3> 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h3><h3> </h3><h3> 跟律詩一樣,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h3><h3> </h3><h3> 宿建德江 </h3><h3> [唐]孟浩然 </h3><h3> </h3><h3>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58]。 </h3><h3>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h3><h3> </h3><h3> 飲湖上初晴後雨 </h3><h3> 蘇軾 </h3><h3> </h3><h3>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h3><h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59]。 </h3><h3> </h3><h3> 跟律詩一樣,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例如: </h3><h3> </h3><h3> 夜宿山寺 </h3><h3> 李白 </h3><h3> </h3><h3>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h3><h3>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60]。 </h3><h3> </h3><h3> 回鄉(xiāng)偶書 </h3><h3> [唐]賀知章 </h3><h3> </h3><h3>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h3><h3>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61]。 </h3><h3>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參看上文33頁。)</h3><h3><br></h3><h3>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上面所引八首絕句當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對仗的。現(xiàn)在再舉兩個例子: </h3><h3> </h3><h3> 泊秦淮 </h3><h3> 杜牧 </h3><h3> </h3><h3>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h3><h3>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h3><h3> </h3><h3> 塞下曲(第二首) </h3><h3> [盧綸] </h3><h3> </h3><h3>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h3><h3>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h3><h3> </h3><h3>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lián)。上面所引的絕句已有一首(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是在首聯(lián)用對仗的,現(xiàn)在再舉兩首為例: </h3><h3> </h3><h3> 八陣圖 </h3><h3> 杜甫 </h3><h3> </h3><h3>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h3><h3>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h3><h3> </h3><h3> 郿塢 </h3><h3> 蘇軾 </h3><h3> </h3><h3>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 </h3><h3>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h3><h3> </h3><h3> 但是,尾聯(lián)用對仗,也不少見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lián)用對仗的。 </h3><h3> </h3><h3> 首尾兩聯(lián)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上面所引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下面再引兩個例子,一個是首聯(lián)半對半不對,一個是全篇完全用對仗: </h3><h3> </h3><h3> 塞下曲 </h3><h3> 李益 </h3><h3> </h3><h3> 伏波唯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 </h3><h3>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h3><h3> </h3><h3> 絕句四首(第三首) </h3><h3> 杜甫 </h3><h3> </h3><h3> 兩固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h3><h3>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h3><h3> </h3><h3>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後二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lián),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lián),首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後二聯(lián),尾聯(lián)不用對仗。 </h3><h3> </h3><h3> (二)古絕 </h3><h3> </h3><h3> 古絕既然是和律詩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於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yīng)該認為古絕: </h3><h3> </h3><h3> (1)用仄韻; </h3><h3>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h3><h3> </h3><h3> 上文說過,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的,因此,律詩也是用平聲韻的。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是可以認為古絕。例如: </h3><h3> </h3><h3> 憫農(nóng)(二首) </h3><h3> [唐]李紳 </h3><h3> </h3><h3>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籽。 </h3><h3>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h3><h3> </h3><h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h3><h3>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h3><h3> </h3><h3> 江上漁者 </h3><h3> [宋]范仲淹 </h3><h3> </h3><h3>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h3><h3>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62]! </h3><h3> </h3><h3> 從上面所引的三首絕句中,已經(jīng)可以看出,古絕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紳《憫農(nóng)》的“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范仲淹的《江上漁者》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lián)平仄不對,尾聯(lián)出句不粘,也還是不合律詩的規(guī)則的。 </h3><h3> </h3><h3> 即使用了平聲韻,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絕。例如: </h3><h3> </h3><h3> 夜思 </h3><h3> 李白 </h3><h3> </h3><h3>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h3><h3>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h3><h3> </h3><h3>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不粘,“低頭”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h3><h3> </h3><h3> 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現(xiàn)在試舉杜甫的兩首七言古絕為例: </h3><h3> </h3><h3> 三絕句(選二) </h3><h3> 杜甫 </h3><h3> </h3><h3>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h3><h3>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云哭。 </h3><h3> </h3><h3>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h3><h3>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h3><h3> </h3><h3> 第一首“惟殘”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說”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聯(lián)與首聯(lián)不粘,而且用了仄聲韻。第二首“縱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婦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盡合。 </h3><h3> </h3><h3> 當然,古絕和律絕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為在律詩興起了以後,即使寫古絕,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響。這裏把它們分為兩類,只是要說明絕句既不可以完全歸入古體詩,也不可以完全歸入近體詩罷了。</h3><h3><br></h3><h3>本文選自網(wǎng)絡(luò)浩南整理學習,(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人刪除)。</h3><h3><br></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彭泽县|
石城县|
年辖:市辖区|
太仓市|
日喀则市|
新田县|
泸水县|
叶城县|
贞丰县|
灵石县|
平度市|
岑溪市|
聂荣县|
宜兰县|
江山市|
万载县|
玉门市|
葫芦岛市|
扬中市|
桂阳县|
岐山县|
神池县|
西充县|
普陀区|
恭城|
嘉黎县|
抚顺市|
东明县|
乐亭县|
成都市|
虹口区|
郑州市|
司法|
玉门市|
玉林市|
建湖县|
万山特区|
乾安县|
定西市|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