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手機真實記錄經歷、見聞,文字僅代表個人言論,可能有些偏頗,請勿對號入座。</b></h3> <h3>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是全社會一個普遍的認知。門診看病,醫生大多的套路就是先開一大堆的檢查單,檢查完再來就診,比較貴的檢查例如CT、核磁共振;別管小病大病,門診治療費用大多工薪階層和農民都難以接受。對于醫療保險范疇的病人大多會選擇要求住院治療,因為醫療保險負擔的比例還是很高的,這樣的選擇更是醫院所樂意看到的。</h3> <h3>醫院里最辛苦的應該就是護士這個職業。</h3> <h3>從她們上班到下班的那一刻起,幾乎都閑不下來。</h3> <h3>醫院里感覺最親近的除了病友就是她們。</h3> <h3>住進了醫院,病房的醫生說了算,同樣是一大堆的各項檢查,當然少不了CT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大多醫生會告訴你病情很嚴重、CT檢查效果不好;然后會再給你開一個核磁共振檢查,讓人想不明白的是既然CT檢查效果不好為什么不直接讓病人做核磁共振檢查呢?</h3> <h3>一個好的醫生、有良知的醫生會正確的引導病人,盡量不會把病情說的非常嚴重來增加病人和病人家屬的心理負擔,而大多的醫生往往會把病情說的很嚴重,目的是什么,當然是為了醫院的效益。</h3> <h3>科室的主任一般都是本科室技術的權威,早上主任會帶著一幫年輕的醫生查房,負責任的主任查房的同時會給年輕的醫師們現場教學。</h3> <h3>看看主任現場教學時我們年輕的醫師們都在做什么?</h3> <h3>手機、病房里的電視似乎比主任的教學更吸引人。</h3> <h3>以后,真的除了醫療設備檢查的真實性,他們還會不會給病人看病真的要打個問號;說的嚴重些你把生命交給他們你放心嗎?</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過度的醫療,醫院的病床當然不夠,病房的走廊加滿了床是正常現象。</h3> <h3>住院,一場病下來,特別是農民除去農保的報銷外,自己掏腰包的錢對他們來說仍然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多農村老人生病,子女們因為老人們的醫藥費負擔分配反目成仇。</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住進了醫院當然牽扯了病人家屬不少的精力,這是人之常情。很多老人住進了醫院為了不打擾孩子們的工作,往往會不告訴他們,老人們拖著老邁的身軀相互照顧著,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父親和母親。</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對于大多數文化水平不高、醫療知識淺薄的老人往往會被那些無良的醫生忽悠的暈頭轉向,不知所措。</h3> <h3>一個治病救人、高尚的地方,現在成了一部高速運轉賺錢的機器,現在還有哪個行業賺錢的速度和利潤比這個比這個快、比這個高?</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h3><h3>最后拍的這張照片很有感觸:
這個年代最苦的要數中年人,病房走道里的加床上,一個陪護的中年婦女坐在正在吊水的母親對面,估計幾天沒回家想孫子了,久久的看著手機里孩子的照片。哎!誰讓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呢?<br></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福鼎市|
漳州市|
阳泉市|
德昌县|
当涂县|
县级市|
疏勒县|
宁陵县|
梧州市|
子洲县|
阜宁县|
禹城市|
绵阳市|
巴青县|
马公市|
阿拉善盟|
溆浦县|
大邑县|
双柏县|
林周县|
连平县|
海口市|
荔浦县|
安图县|
正蓝旗|
化德县|
康定县|
平远县|
扬中市|
金秀|
昌都县|
郸城县|
徐汇区|
满洲里市|
二连浩特市|
达日县|
平塘县|
乐业县|
禹城市|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