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晨,熱帶雨林邊的公路上籠罩著濃濃的霧氣。路邊的建筑,大都是頂著草屋頂的土坯房。也有小部份檔次略高些的,紅磚砌成的柱子外加瓦頂的二層小樓房,有的還有外挑的陽臺。住在熱帶雨林邊,有山有水,還有密密的森林。這里的人比干旱的西南部人,生活要好過多了。</h3> <h3>太陽出來,大霧散去。路過一個小集鎮。看上去!生意挺紅火的。有幢未完工的三層樓房立在公路邊。隔壁那幢樓,雖矮了些,但也紅墻綠瓦的,分外醒目。</h3><h3>馬島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與旅游業旅游。山區的人要賺錢,只能靠進山林,砍伐木頭。馬島紅木聞名于世,現時中國是最大的買家。據說,馬島政府對紅木的砍伐限制的松緊直接影響中國的紅木市場價格,這話,夸張與否?</h3> <h3>公路兩邊擺放有許多這樣的袋子,袋子里裝著待售的木炭。我們還小的時候,家里煮飯不也是燒柴或燒炭。</h3> <h3>木炭的旁邊,放著些我們小時候熟悉的油柴。油柴是燒柴灶生火時必不可少的東西。油柴含油,容易點著,用它先將細柴引著,然后將油柴抽出將火熄滅,放在灶邊,下次生火時再用。洪先生買了根油柴帶回來,擺家里,常看看,也算是“憶苦思甜”。</h3> <h3>不時見到這樣濃煙滾滾的燒炭窯子。還有更大的窯子,是用來燒磚的。</h3> <h3>我們的車在一個山坡頂停下。司機下車買蜂蜜。他把平時收藏起來的礦泉水瓶給了賣蜂蜜的女人們。地上,還放著一些待售的桔子。</h3> <h3>山坡上,有整齊的梯田。梯田中,有幾棟看上去還結實的小屋。</h3><h3>兩千多年前,南亞婆羅洲的馬來人乘浮架獨木舟來到馬島,成為馬島的最早定居者。他們定居于適宜人居的中部高原,帶來了先進的種植技術。他們砍伐森林,修造梯田,種植水稻,以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此安家立業。到了17世紀,土地耕種和瘤牛放牧需求不斷增加,已將把中部高地的森林生態系統轉變成了草原生態系統。</h3> <h3>頭戴草編圓帽的賣蜜婦女。</h3><h3>阿拉伯人自創立伊斯蘭教后,開疆拓土。于公元7世紀后來到島上,并帶來了一些南部非洲的黑奴。隨著海上交通的日益發達,南部非洲的人也越來越多的來到馬島。現代馬島人兼具馬來人與非洲人的特點。馬島的國語馬爾加什語是屬于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法語為官方通用。2007年4月4日全民公決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英語也是馬國的官方語言。接受過學校教育的人,才會說法語,而英語則僅限于特定行業的從業人員。</h3> <h3>我將賣蜂蜜婦女的草帽戴在我頭上。這婦女也變戲法一般,將我的遮陽帽子戴在她自已頭上。好一張混搭合影。同行的上海周姐擔心:“你就不怕她們頭發上長虱子?” “有嗎?帶個把虱子回國,倒也算將活物帶出馬島。海關倒是檢不出來。嘻。”</h3> <h3>她不戴帽時的發辮子,更是我想拍的。非洲人的頭發,大多是貼著頭皮的小卷。她們喜歡添加許多的假發把自己的頭發辮出各式辮子。</h3> <h3>小孩子隨大人在路邊賣東西。他們當中,有些應該是到了上學的年齡吧。</h3> <h3>經過一個熱鬧的集市。導游說,這天是當地一年一度聚會相親的日子,男男女女都穿著鮮艷的服裝準備去參加相親大會。</h3><h3>由于趕路,我們只好在行駛的車上拍照。馬島的汽車多是從發達國家販來的二手車。發動機還算過得去,但小狀況不斷。我們的車,窗玻璃搖得下來,可搖不上去,折騰了半天。不知怎么一弄,上去了。我們笑,司機也笑。</h3> <h3>小伙子也身著鮮艷的T恤。大叔沒有光鮮的衣服,披一塊大紅大綠的大圍巾,倒將風頭搶去大半。</h3> <h3>這位隨母親前去相親的小伙子。可能還不到重要時刻,將黃圍巾掛在肩頭,與身上的紅配藍外套形成強烈反差。母親也穿得艷麗。</h3> <h3>這對,該是父女吧,他們對顏色的偏好不同。父親披著紅底黃花的衣裳,頭上還戴了頂名牌帽子。女兒卻挑了桃紅色襯衣、粉紅鑲邊的黃色草帽,外穿一件無袖鑲紅邊的天藍色的衣服。父女倆在人群里十分奪目。</h3> <h3>這位大叔的黃襯衫外披個紫花大圍巾,夠艷。可是,那小子卻特立獨行,身著暗色系服裝。邊上的店鋪里,賣著五顏六色的草編提包,與人們的服飾爭相斗艷。</h3> <h3>車站前等車的這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兩小男孩,該不會是拖著倆油瓶來相親吧?或只是來湊熱鬧的?</h3> <h3>這一對姐妹,長得夠相像。</h3><h3>從長像到神態,都像得很。</h3> <h3>遠處的山坡上,才是相親大會的所在。好想好想前去看看,相相。算了,萬一,相中一個;或者,被人相上。癡人說夢。</h3> <h3>好美的藍天白云。好多的倩女俊男。好熱鬧的相親大會。</h3> <h3>人如潮涌。我們的車子穿過人群,勿勿趕路。</h3> <h3>中午,我們到達馬島最著名的木雕之鄉安布西特拉,在這里用午餐順便看看當地的木雕。這里豐富的林木資源,為安布西特拉木雕業的興起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h3> <h3>酒店院子里一群身著紅衣的舞者,來了一批客人,就跳一陣當地歡快的舞蹈。</h3> <h3>站在酒店眺望,山谷里有水田,山坡一片翠綠,遠處的市區有漂亮的樓房,最高大的建筑是法式紅磚基督教堂,法屬殖民地常見的樣式。</h3><h3>馬島城市及附近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新教,教徒占總人口的41%。基督教會信徒眾多,全國建有許多教堂。北部和東南沿海部分地區有少量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約占5%。</h3> <h3>風景如畫的安布西特拉以其高質量的木雕和鑲嵌藝術聞名于世。這些技藝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h3> <h3>馬達加斯加盛產珍貴林木, 這里的木雕及其它木制品也多取材于此,如紫檀(黑木) , 玫瑰木 (紅木) , 巴黎桑 (花梨) 等。還有一種當地人稱為"圣木"的品種, 木材堅硬沉實, 紋理自然,有黑白兩色, 并通常是外白內黑,用它來做雕刻材料, 頗具抽象風格。</h3><h3><br></h3> <h3>大到房屋、墻壁、陽臺,小到凳子、工具等木質物品都極具風格,皆經過精心雕刻裝飾。這是酒店陽臺擺放著的造型獨特的木沙發。</h3> <h3>餐廳的墻上掛著拼色木雕面具。</h3><h3>安布西特拉木雕的樣式或具體, 或抽象, 或寫實,或夸張, 或柔美, 或猙獰,顯示出新穎的構思和大膽的創造精神,充分展現當地獨特的藝術魅力。</h3> <h3>柱子上的木雕。</h3> <h3></h3><h3>鎮上生活著全馬島最好的木工師傅,有好幾家木雕木器店。我們參觀了其中一家。店鋪后院有雕刻師傅在工作,木雕全是純手工的。沒有電鋸、電鉆等輔助工具。</h3> <h3>圣經故事的木雕作品也占了一部分。</h3> <h3>我們選購了一尊非洲特色的小木雕作為紀念品。夸張的瘦高個婦女,頭頂重物,右手還抱著個孩子。我們在首都住的酒店里擺放了好幾件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當時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導游TOOKY特意提醒我們收好購物發票,以備出關時的查驗。</h3> <h3>傍晚,我們到了今天的目的地,馬達加斯加海拔最高的城市,水源之城——安齊拉貝。安齊拉貝城市街道整潔,風格如同歐洲的小鎮一般,寧靜而優雅,但是又不乏濃郁的馬國風格。全市最高的建筑自然是這幢尖頂的天主教堂。這里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車,在這樣一個小型而溫馨的城市坐一回人力車,穿行在法式閣樓和尖頂教堂等建筑物之間,別有風味。</h3> <h3></h3><h3>人力車裝飾得五顏六色。旅行社為我們一行人統一預定了紅色的人力車整齊劃一,首先來到大教堂前合影。</h3> <h3>這里的人力車被稱為pousse-pousse,是法語,翻譯過來就是“推推”意思,翻成“拉拉”是否更準確些?</h3><h3>拉紅妹妹的車夫,不過十多歲的少年,光著腳。紅妹妹于心不忍,下車時給了他額外的小費。<br></h3> <h3>洪先生體驗一把當車夫的感覺,咦,老是老,腿腳還行,跑起來,還挺輕快。</h3><h3>在馬島的日子里,洪常常試水,常亂想:到了這地,如果回不去了,在這,做個啥頭路,養活自己?沮喪的是,直到離開前,還想不到合適自己干的活。最終,看來也只能去開荒、種地、毀林不倦了。</h3> <h3>路邊隨處可見上個世紀樣式的法式建筑。</h3> <h3>市中心廣場上豎立著一座石碑,上面刻著馬島最主要的十八個部落的標志。旁邊的圓形石碑上面刻著馬島的國歌“啊,我親愛的祖國”第一句曲子。導游Tooky在石碑下為我們演唱了國歌。</h3> <h3>廣場邊的一幢法式建筑,插著馬島國旗。國旗下的招牌上寫著:安齊拉貝水城。由于歷史上火山噴發而形成了湖泊與巍峨的山脈,有眾多的溫泉資源和富含礦物質的優質水源。安齊拉貝也被稱為馬島的水城。</h3> <h3>冷清的火車站廣場上的人力車夫。</h3> <h3></h3><h3>安齊拉貝還盛產寶石,除了常見的各式水晶外,產量多、品相好的還包括碧璽、剛玉等。我們去了寶石商業街 shoping。我們買了副價值20元人民幣的墜子,想送女兒,不知她要不要。</h3> <h3>街上向游客兜售純手工繡制的各色馬島特色的工藝品。這回,我們買了兩樣。一是一塊繡有環尾狐猴等馬島動物的掛毯,折人民幣50元。二是一塊鋪桌面的刺繡,折人民幣80元。這兩樣,我們自已留著,回家用。</h3> <h3>路邊的小售貨亭,畫著的醒目標志是馬島的最老牌的移動通信公司airtel的標志。這樣的小售貨亭,在馬島隨處可見。</h3> <h3>這塊大廣告牌設計得有特色了,我在人力車上搶拍下來的。問了導游,才知道這是新上市的移動通信公司orange的廣告,畫面以桔子的橙色為底,廣告詞的意思是上網不限流量。要從老牌的公司手里搶客戶。</h3><h3>旅行社老板、來自帝都的李姑娘告訴我們:馬島的智能手機大多是中國的手機,但不是我們知道的任何一個牌子,而是中國人在馬島自創的。他們從國內進口各種配件組裝而成,每只手機售價折合人民幣幾百元,契合馬島的市場消費水平。只要配備好維修服務,銷量不愁。我們拼了拼廣告牌上的大字廣告:“哦,吾耳,嗬……”。</h3> <h3>我們向著首都行進。一路上,一畦畦肥沃的田地,一撮撮彩色的村莊,撲面而來。</h3><h3></h3> <h3>完善的灌溉系統。首都圈內的農村,自然條件比起其它地區更好了許多,讓我們感覺如臨中國江南魚米之鄉。馬島的農業,除了大米要部分進口外,許多農產品是銷出國門的。除了世界最著名的香草,歐洲的荔枝都是產自馬島。馬島周邊的島嶼,留尼旺、毛里求斯等,因全島大都是火山巖,人民生活所需的農副產品,主要都是來自馬島。</h3><h3>馬島所有的農產品,包括牛養吃的飼料全都是有機食品(沒法不有機),口味一極棒!</h3><h3><br></h3><h3>難怪,來自帝都的李姑娘,來馬島旅游后把家都搬到這兒來了。</h3> <h3>倚在教堂墻壁上的老婦人。</h3> <h3>寶石商店的美女老板。</h3> <h3>水水的小姑娘一枚。</h3> <h3>商業街里的帥小伙。</h3> <h3>街邊賣工藝品的姑娘。</h3> <h3>又一個人力車夫。</h3> <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客服|
蒙阴县|
三门峡市|
邯郸市|
乐山市|
鱼台县|
苏尼特右旗|
福清市|
涪陵区|
于田县|
凤台县|
南召县|
红原县|
武威市|
天气|
杭锦后旗|
谢通门县|
连南|
木里|
平山县|
本溪市|
东辽县|
朝阳县|
关岭|
曲靖市|
宜良县|
加查县|
普兰县|
织金县|
黔西县|
修水县|
嘉定区|
壶关县|
丰台区|
忻城县|
高安市|
安泽县|
汽车|
长寿区|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