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理:羅洪濤</p><p class="ql-block">選稿:汪守先</p><p class="ql-block">美編:若 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姚獻中,號樂川,原名姚相輔。1930年10月生于遵義市金鼎鎮燕林莊亭子臺。解放前就讀于遵義市玉錫中學、省立遵義高中。1951年考入解放軍沈陽炮兵學院,55年轉業,56年考入貴陽師范學院中文系,57年劃為右派,60年分配到道真中學,62年打成反革命,85年平反后,安排在遵義縣二中,87年評為高級教師。先生是黔北老輩詩詞名家。于1990年當選為第一屆省詩詞學會理事。系遵義縣最早的中華詩詞學會會員。2002年名列《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下卷;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詩聯參賽獲文化部三等獎。先生也擅為文,其長篇散文代表作品有《青春燕》《沉沙戟》《晩云天》等。著有詩文合集《風雨匆匆》。其詩詞意境高遠,風調典雅雄逸,用語清婉,韻味十足;其散文自然質樸、雅逸精致、學養畢現、情味迭出。</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br></h3><h3></h3><h1>【絕句】</h1><br><h3></h3><h1>從軍行四首(錄三)</h1>1951年奉軍委令,由二炮院調五百學員去五炮院深造,予亦幸列其中。渝州到沈陽,沿途四絕。
<br><h3></h3><h1>夔門</h1><h1></h1><br><h3>一帙兵書照雪山,長江萬里卷狂瀾。
夔門狹道驚開闊,鐵血男兒要出川。
<br></h3><h3>
</h3><h3><br></h3><h1>黃鶴樓</h1><h1></h1><h3><br></h3>飛鞭縱馬黃鶴樓,酹別長江作遠游。
此去關東吞雪水,冰川未解不回頭。
<br><h3>
</h3><h3><br></h3><h1>沈陽</h1><h1></h1><h3><br></h3>十萬兵車出沈陽,遮天蓋地雪飄揚。
銀貂錦馬神槍手,火箭無邊好射狼。
<br><h3>
</h3><h3><br></h3><h1>陽明祠下四首(錄二)</h1><div><br></div>六百年前,王守仁先生在陽明祠的前身講學。六百年后祠下修了一座監所,我在監里學詩。<br><h3></h3><h1><br></h1><h1>囹圄春風</h1><h1></h1><h3><br></h3>監內桃花已入時,黃鶯一囀動鄉癡。
還將后主春風筆,報與人間草木知。
<br><h3>
</h3><h3><br></h3><h1>午夜悲歌</h1>國慶節,監內靜寂無聊,乃唱《夜半歌聲》。不料監樓上下皆會這首三十年代之歌,悲壯激越,予甚怪之。良久乃得:皆知識人也,文化人也。
<br><h3>一響空庭催寂寞,囚聲齊唱子夜歌。
寒星自有天邊月,孤樹無藤可奈何。</h3><h3><br></h3><h3><br></h3> <h3><br></h3><h3><br></h3><h3>
</h3><h1>訪楊探花舊居四絕(錄二)</h1><h1>初任嘉興</h1><br><h3>十畝荷花壯遠行,文章八斗動天京。
江南才子吟鞭候,船到嘉興水自迎。
</h3><h3><br></h3><h3><br></h3><h3></h3><h1>水口寺</h1><br><h3>青山出翠水徘回,千載香楓氣不衰。
古寺今朝新學府,荷花菱角為君開。
<br></h3><h3>注:水口寺銀江中學,正對楊探花菱角堰舊居。
<br></h3><h3>
</h3><h3><br></h3><h1>校園秋色</h1><br><h3>老圃黃花欲斷魂,海棠姿色正翻新。
青松扶雨盈窗翠,卻點秋山半壁春。</h3><h3><br></h3><h3>注:黃仁泰先生讀此詩后,自認書贈張啟華局長。次日卻曰:“詩中有訐。我姓黃,‘老圃黃花欲斷魂,’是我有命不久了。余妻三十出頭,恰是當年,日后必將改嫁。使不得,使不得。”遂不書而去。
</h3><h3><br></h3><h3>
</h3><h3><br></h3><h1>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四首)</h1><br><h3>蘆溝子夜岸啼鹴,獅陣軍容肅兩旁。
李廣何堪亡國恨,揮刀劈寇史留香。
<br></h3><h3>
將軍背水亦何妨,自古神州有國殤。
十萬貔貅敵喪膽,兵家首唱臺兒莊。
<br></h3><h3>
截關背水兩英雄,大破東洋振國風。
憑借一篇持久論,八年終究縛蒼龍。
<br></h3><h3>
殘鴉起舞嗓昏聲,寇盜連參靖國塋。
十億秦弓飛漢矢,定教爾血祭南京。<br></h3><h3><br></h3><h3><br></h3> <h3>
</h3><h3><br></h3><h1>【律詩】</h1><h3><br></h3><h1>羊角嶺抒懷</h1>1979年國慶,松林中學全體師生爬山競賽。及頂,雄風大作,月出云飛,氣象萬千。
<br><h3>羊角登臨一洗懷,披茅奪路兩邊開。
奇峰錯落悠悠去,秀石高低滾滾來。
幾岸秋江萍照底,誰家小院菊橫臺?
飛眉直眺云奔處,萬里金風何偉哉!
<br></h3><h3>
</h3><h3><br></h3><h1>登婁山關四首(錄二)</h1><br><h3>其一
懸梯倒掛十八盤,腿健心雄尚可攀。
笑語紛紛來杖底,輕歌漫漫繞云端。
三人白發誰輸老,仲子青衿我上前。
捷步嵐臺風送力,千紅萬紫看婁山。
<br></h3><h3>
其四
收韁遠眺憶秦娥,屈指東來白戰多。
疊疊云關天鑿塹,茫茫月海雁催騾。
蒼山有淚紅日揾,赤水通靈大風歌。
北上長征千古事,昆侖一劍又重磨。
<br></h3><h3>
</h3><h3><br></h3><h1>登金鼎山</h1><br><h3>十里亭臺路合分,輿竿健馬兩宜人。
仙居一座藏云雨,佛日無邊泛美真。
九脈回龍舒靜氣,三泉圣水洗芳靈。
曲江萬盞芙蓉露,直把探花醉到今。
<br></h3><h3>注:金鼎山腳羅江河畔有探花楊兆麟舊居菱角堰,相傳探花及第之年,十畝荷花齊放,蓋一壯觀耳。<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
</h3><h1>一九九九年冬喜降瑞雪</h1><br><h3>衡陽雁斷雪封邊,蝎死蛇殭鼠跡殘。
苑樹庭柯飛玉屑,天風海雨起龍煙。
山川夜半連添色,世事今宵一解顏。
但得昆侖三抖擻,長留璀璨在人間。
<br></h3><h3>
</h3><h3><br></h3><h1>紀念恩師張汝舟先生百年誕辰二首(選其一)</h1><br><h3>天下文章數百家,桐城秀起縱芳華。
韶年奮灑春秋筆,晚歲頻添錦繡花。
雨霽風和心更廣,雷鳴電閃影無斜。
舟翁最是冤平日,蘆枕橫江又一槎。
<br></h3><h3>
</h3><h3><br></h3><h1>訪鄭莫黎三賢舊跡</h1><h3>庚午秋,遵義縣、市四中文科教師及縣政諸公集會禹門。日出云飛,天氣晴和,聊賦一律,以謝東道主之酸羊肉也。
<br></h3><h3>萬木凋霜柏蔚然,風光留在禹門邊。
文彰《府志》稱雙杰,義正扶桑仰一賢。
刻石遺篇空谷秀,棲山樂水瘦峰娟。
潭淵倒影三分色,我步琴洲月正圓。
<br></h3><h3>
</h3><h3><br></h3><h1>重游沙灘</h1><br><h3>牢溪晚照禹門天,獨攬風騷已百年。
樂水憑舟輕泛棹,摩崖采蕙巧開篇。
峰回霧轉三星座,鳳起云飛一府園。
還看群山春著野,紅梅早透杏含煙。<br></h3><h3><br></h3><h3><br></h3> <h3>
</h3><h3><br></h3><h1>【詞】</h1><br><h3></h3><h1>瀟湘夜雨·沙灘訪勝</h1><br><h3>小小陽春,蔥蘢嫵媚,萬千嘉樹禹門。平橋淥水,菊紅更沾金。斷井殘坦蕪院,欽使第,篁竹森森。廡廊下,臥碑鴻爪,藤野見芳鄰。 游人。空記省,盈虛有數,褒貶煙云。算閑居,風騷仍染拙尊。慷慨扶桑事事,信班馬,自有公論。琴洲伴,豐碑晚照,鴻雁繞江村。
<br></h3><h3><br></h3><h3>
</h3><h1>橫塘路·茅臺大橋落成</h1>茅臺大橋落成應邀參加典禮,不幸橋身坍塌,遂成泡影。
<h3> 平生未履茅臺路,又怎奈,偏索句。舉盡瓊漿無覓處。螢光千點,焰花無數。一夜詩魂舞。 歡聲夢里橋橫渡,彩驟燈馳漫江櫓。興起尋幽輕探步。誰家娟秀,隔屏篩酒,羞失盈盈語。<br></h3><h3><br></h3><h3><br></h3><h3>
</h3><h1>南鄉子·亭子臺</h1><h3>亭子臺,四世祖卜居也,風光綺麗,視野開闊,信可樂也。
<br></h3><h3>風動修篁營,仆地驚鴻欲起程。亭子臺邊多少樹?鸝鳴。三月桃花九月橙。 門外水盈盈,疊疊蔥嶺似翠屏。君看群山多嫵媚,娉婷。朝抹凝煙暮放晴。
<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賀遵義縣詩詞楹聯協會成立</h1><br><h3>杏雨飄來春意泛,萍塘柳岸參差。流觴曲水試新池。心隨田野闊,日上小山低。 壯夫不為雕蟲技,揚雄未貶風姿。英豪信有馬疆詞,風光赤壁美,橫槊且賦詩。
<br></h3><h3>注:揚雄,西漢辭賦家。“或問:‘吾子少而好賦’?‘雄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蘇軾曰:“此所謂雕蟲篆刻者,《太玄》《法言》皆是類也,而獨悔于賦,何哉?”予曰:揚子自夸之詞也。
<br></h3><h3>
</h3><h3><br></h3><h1>玉樓春·杜甫草堂</h1><br><h3>蓉城驟雨茫茫路,大氣難消三伏暑。幸藏修竹萬千竿,翠柏蒼松涼散處。 浣溪信是芙蓉渚,茅屋高歌曾幾度。還看雨后錦官花,千古騷人無覓處。
</h3><h3><br></h3><h3><br></h3><h3></h3><h1>武陵春·寄滕麗萍女士</h1><h3>滕麗萍女士,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零二年習水聯歡,土城共雨,小詞寄之。<br></h3><h3> </h3><h3><br></h3><h3>襪步凌波輕蕩漾,赤水也漣漪。最是驚鴻欲起時,回首彩云低。 還記土城橋邊雨,把傘護裙衣。忽道鴛鴦各自離。雨聲重,滴紅泥。
<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悼恩師張汝舟先生逝世周年</h1><h3><br></h3><h3> 夢里春風催蓓蕾,桐城杏雨公歸。隔墻花影有人窺。小園驚乍雪,一步一沾衣。 柳岸倉鹒鳴曉翠,門前又見芳菲。心香一瓣寄合肥。紅梢倚彩蝶,望斷楚云飛。
</h3><h3><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收回香港</h1><h3><br></h3><h3>一契簽成江滿淚,淒淒楚雨還羞。將軍百戰任輸頭。伊犁情意在,晝夜泣金甌。 百載爭來天地轉,長安又譜春秋。江山人韻兩風流。雄關不借馬,寸土還神州。</h3><h3><br></h3><h3>注:“將軍百戰任輸頭”,指鴉片戰爭時清朝犧牲的將領關天培將軍。又,兩廣總督林則徐被充軍新疆伊犁。
<br></h3><h3><br></h3><h3>
</h3><h1>臨江仙·小西湖</h1><h3>桐梓小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短堤,抗日期間,張學良將軍軟禁于此。一日,將軍以一手表寄與蔣介石,欲探“春花秋月何時了”。蔣則回送魚竿一棵太公釣魚,為時還早呢。將軍屢次請纓,故詞曰“鉤渭水”也。</h3><h3><br></h3><h3> 小小西湖澄宇宙,西安事后張良。湖濱一樹認幽窗。夜郎非自大,至此己傳揚。 三尺魚竿三尺線,沉浮豈用思量。瀛臺荷畔柳絲長。將軍鉤渭水,何日遇文王?
</h3><h3><br></h3><h3><br></h3> <h3><br></h3><h3>
</h3><h1>臨江仙·土城懷古</h1><h3>零二年夏天,省寫作學會習水采風,遂作土城懷古之詞。
<br></h3><h3>四下津關爭赤水,土城兩渡英雄。群山挾抱小孤峰。川軍騰火海,彭總戲矯龍。 七十年間桑雨茂。我來故地追蹤。橫刀立馬老蒼松。鶯催楊柳暗,淚灑杜鵑紅。
<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蜀南竹海</h1><h3>零二年初夏偕妻及賢兒黃二同游蜀南竹海,一酒店中年女子義為導游,人文景觀,蘇黃墨跡,事事通曉,予問之,蓋一“老三屆”也。
</h3><h3><br></h3><h3>鳳尾聯波翻碧海,車環隧道藏陰。酒家聲里又一裙。盈盈招顧客,娓娓動游心。 款步瓊瑤仙寓洞,神雕竹藝尊尊。觀音壁峭有輿乘。香煙彌漫里,皓腕約千金。
<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茍江老年之家落成</h1><br><h3>鳳翥重陽松出翠,百年桂子葳蕤。黃花老圃潤芳菲。閻公披繡闥,懿范駐襜帷。 往事斑斑書《府志》,桑枝搖影祠飛。而今又樹老人碑。茍江泉水冽,十里醉翁歸。
<br></h3><h3>注:閻公句,系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啟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縮引。披繡闥,指言閻公剪彩開門,懿范襜帷,指宇文貴客停車慶賀。兩句意思是說《茍江老年之家》有高人剪彩,貴賓慶賀
<br></h3><h3>
</h3><h3><br></h3><h1>暗香·小龍山</h1>小龍,紅軍山也。午夜登臨,游人有為烈士焚香禱告:升學、乞子、求財者,謂為菩薩云云。
<br><h3>華燈瀉玉,蕩滿城碧柳,一江春色。舉步盈盈,好趁清風送明月。兩兩三三笑影,登臨詣,紅軍墓碣。又卻是、燦燭馨香,煙霧繞陵闕。 心血。正激越。迢遞憶當年,曉日初出,殘陽欲滴,鄧氏將軍何壯烈。還看的盧飛處,千松翠,萬竿修竹。更綽約、風戀影,一枝鵜鴃。
<br></h3><h3>注:鄧萍將軍,紅三兵團參謀長,1935年2月27日犧牲于遵義湘江河岸。
<br></h3><h3>
</h3><h3><br></h3><h1>小平頌六首(錄三)</h1><h1>沁園春·赴法留學</h1><br><h3>南國春光,千里飛鶯,萬里騰芳。望巫山一黛,楚云繞繞;吳江兩岸,漢木蒼蒼。朱雀世家,東南才子,氣壓神州演盛唐。喜今日,沐歐風亞雨,馬列文章。 江山勝跡傳揚,有無數英豪競駢驤。嘆秦關塞上,難封北狄;唐詔大理,未撫南疆。一介金雕,風流俊賞,只識埋頭讀線裝。揮翰竹、問東西文化,誰寫輝煌!
<br></h3><h3>
</h3><h3><br></h3><h1>臨江仙·中英談判</h1><br><h3>任使空調消溽暑,席間直是溫升。昆明湖水也關情。百年罌粟恨,隱隱作濤聲。 綿里藏針連港九,燕山吐露陰情。“夫人”一枕夢魂驚。臺階無眷意,窈窕失平衡。
<br></h3><h3>注:夫人,指英方代表首相撒切爾夫人。在福建廳與鄧小平談判出來,下至人民大會堂前倒數第二級階梯時,突然滑倒,幸有侍從扶住,未曾著地。
<br></h3><h3>
</h3><h3><br></h3><h1>金縷曲·悲壯頌歌</h1><br><h3>忽聽播音抖,恨電臺、人間萬象,何事無有。地裂天崩堪禁受,忍小平、匆匆走!問天公、還稱公否?愿剖神州心底血,換輸回,廣安重揮手。馬嘶叫,風悲吼。 旗飄白色山紅透。憶太行、銅墻鐵壁,揮戈逐寇。百萬雄師橫飛渡,開國功扶榜首。更改革、勛標宇宙。萬喚千呼終不醒,讓心香常繞靈前后。珍一祝:永無朽!<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
</h3><h1>附錄</h1><h1>一、聯五副</h1>
<h1>遵義縣詩詞楹聯協會成立</h1><h3>辟牂牁,遷謫戍,劉李不來,千古夜郎空自大;
開庠序,播風騷,鄭莫崛起,一編府志永留香。
<br></h3><h3>
</h3><h1>收回香港聯</h1><h3>看大英日落,疾首沉旗,珠還合浦,王子一行伊歸去;
喜中國龍飛,揚帆擊鼓,氣壯山河,漢裔百萬我回來。
<br></h3><h3>
</h3><h1>收回澳門聯</h1><h3></h3><h3>三百年澳島滄桑,海霸西風黃葉落。</h3><h3>九萬里京華爛漫,神州瑞氣彩云飛。</h3><br><h3>
</h3><h1>挽魏卓敏公聯</h1><h3></h3><h3>踏破雄關,馳聘湘黔萬里路,楚漢孰分?</h3><h3>磨穿鐵硯,縱橫孔孟五車書,春秋誰寫!</h3><br><h3>
</h3><h1>挽母聯</h1><h3></h3><h3>八十年春秋,幾番風雨幾番浪,留不住阿母含笑登仙去;</h3><h1></h1><h3></h3>三千疊瓊玉,何處瑤臺何處宮,望不見我娘鞠躬拄杖來。<br><h3><br></h3><h3><br></h3> <h3><br></h3><h3>
</h3><h1>二、散文一篇(詩海短章)</h1>
<h1>畢節年會</h1>
1990年秋,貴州省詩詞學會在畢節召開,我和縣詩協主席何逸去出席年會,還當選為第一屆省詩詞學會的理事。理什么事,一頂空殼頭銜,不過是為他們打旗幟,助聲威罷了;而且畢節在我的少年心中就注入了一個不好的印象:“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寧畢節苦蕎粑。”黔西大定盛開一片漂亮的雅片煙花,威寧畢節就只出幾團苦澀的蕎粑了。到了虹山賓館,已是秋雨綿綿,桐葉墜地,一見館里的暖氣設備,便頓覺寒氣襲人,心情十分灰暗。何逸倒是與金沙詩友大談水西地理的區劃由來,奢香夫人去南京拜見大明皇帝的故事。忽然一個大眼睛的姑娘叩門而入,說是拜訪金沙詩人,她是畢節文工團派來為大會服務的。見了她那窈窕調皮而瀟灑活潑的風姿,不由使我想起一首畢節民歌來:
高山點蕎蕎摞蕎,情妹梳頭搖幾搖。
不是奴家愛打扮,江邊楊柳正抽條。
眼前所見的,不正是江邊楊柳又一枝么!于是我便為她寫了一絕:
昔日偏愛水西詩,今識蒙山雨亦奇。
信是南園春色早,江邊楊柳又抽絲。
次日,貴陽書法家當場獻藝,凡要字的都可以去索取。軍區一位首長派人來要個“虎”字,旁邊一位貴陽人說:“你等著,讓他把這幅寫完,我叫他跟你寫。”正在寫字的王萼華先生把筆一擱,厲聲喝道:“什么?你叫我跟他——寫!你是什么人?你們書協主席見我還敬三分呢!叫我跟他—寫,呸——!”軍區首長要字,卻派個下人來:這已經使王老先生火冒喉頭了,又偏偏這個不識時務的點火機去把這朵火點燃,這滿腔怒火不噴在他臉上噴在誰臉上。這位首長也不分清這里是文場還是武場,文人是不接受這種頤指氣使的,遭了幾十年壓抑的“臭老九”,今天這個機會還不揚眉吐氣?要個“虎”字,你好大的威風!
我素無向名人求字的習慣,便揣著滿腹的好笑邀何逸上街買苦蕎粑去了。苦蕎粑現在有了個雅名叫住蕎酥。跑了好幾家店子都沒有買到,后來得知,這蕎酥還很高貴,就是電冰箱里也只能住上一個星期,久了就要發霉,真是佳食命貴呢。于是只好買兒個泡核桃捏在手里。風雨瀟瀟,又淋得個全身稀濕。<br><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莱西市|
米易县|
化州市|
潍坊市|
刚察县|
乌拉特后旗|
巨鹿县|
岗巴县|
永德县|
顺平县|
九台市|
东光县|
海宁市|
台东县|
凤庆县|
泸西县|
郁南县|
太原市|
固始县|
政和县|
莆田市|
临安市|
嘉荫县|
饶阳县|
上蔡县|
岳池县|
宜良县|
叶城县|
武义县|
工布江达县|
新河县|
凯里市|
屯门区|
旅游|
辉南县|
三原县|
西吉县|
历史|
上蔡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