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直想去尼泊爾,但因為這事那事就一直沒去成,直到去年才有空閑時間,于是又想起尼泊爾,由于不喜歡跟團游,周圍的朋友也都去過了,也不喜歡在網上和不認識的人結伴游玩,機緣巧合去年去色達認識了糖果同學,聊天聊到尼泊爾,于是四個人約定今年五一結伴去尼泊爾。可是和我同個城市的兩個朋友都爽約了,只有遠方的糖果同學信守約定,好在最后又撿到小妞和我們一起同行。于是簽證、買機票、做功略、在網上訂好旅館,一切OK,準備出發。出發前兩天,我在網上查找功略時,發現可以從加德滿都進入不丹,經三個人商量,決定再增加去不丹的行程。于是4月20日至5月3日開始了我們近半個月的尼泊爾和不丹的旅行。</h3><h3><br /></h3><h3><br /></h3> <h3>第一章 加德滿都印象</h3><h3><br /></h3><h3>一下飛機,看到了加德滿都的特時布萬國際機場,出乎意料就幾間平房,雖然在網上找過資料,知道尼泊爾經濟落后,但還真沒想到有這么簡陋的國際機場。出了機場,機場的門口停靠的的士也是一片混亂,討價還價一番,最后700盧比成交,送我們到網上已預訂好的徒步者之家。</h3><h3>一路上塵土飛揚,熱氣撲面而來,道路狹小,最大的亮點就是路上指揮交通的警察各個都是廋高的帥哥,當時心里有些少許的失落,感覺離我想象的尼泊爾有些距離。一切順利地到達泰米爾區住下,和旅館總臺說好,讓他們去機場接下午到的小妞,并且按每人2000元人民幣以15.8匯率兌換好貨幣,交給我們在尼泊爾的總管糖果同學。</h3><h3>在此要贊一下我們的好總管糖果同學,在尼泊爾呆了九天,一路沒少腐敗,可是在離開時我們竟然每人還有不少的節余,糖果同學不去當會計師真是可惜了。此是后話言歸正傳,買了當地電話卡,一切搞定,回房休息。</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小妞順利和我們會合,傍晚我們仨人就拿起相機按著糖果同學趁我們休息時不持辛勞買來的地圖,穿過曲曲折折的巷子,走了近三十分鐘到了著名的杜巴廣場。傍晚的杜巴廣場跟本就不是我所想象的,到處都是人,不同人種的游客還有當地的商販,放學的學生還有各式各樣的人,然后就是汽車、摩托車各種交通工具都在廣場上穿梭不停,沒有任何秩序可言。相機都懶得按,天也漸漸黑了,可是人似乎也越來越多,于是打道回府。第一天加德滿都留給我的印象就是街巷曲折、道路狹窄、交通混亂,一切都雜亂無章,喧鬧嘈雜,還有極其商業化的泰米爾街。</h3><h3>雖然夜幕下的廣場沒給我們留下好印象,可是第二天天還沒大亮,我們還是早早就趕到杜巴廣場,清晨的廣場才露出它原有的面目。</h3><h3>經過一晚的喧鬧,廣場上安靜了許多,只有幾個像是我們一樣早起的游客。廣場邊上勤勞的商販,早早就把蔬菜和水果放在地上售賣,更多的是賣用于到寺廟的鮮花。商販只是靜靜地坐在攤前沒有吆喝聲,我們走到寺廟的高處,坐在臺階往下看,才可以感受到廣場的雄偉還有此刻難得的寧靜。看著與國內大不相同的建筑,還有與我們不太相同長相的尼泊爾人,從現在開始才感受到自己真是身處異國他鄉。</h3><h3><br /></h3><h3><br /></h3> <h3>感受完杜巴廣場的晨曦,我們就直接打的到大佛塔,大佛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景點。大家看看覺得無趣,看地圖燒尸廟離佛塔不遠,就決定穿巷子走路過去,途經一個手工織地毯的小作坊,我們拿起相機狂按快門,織毯的工人也很配合我們對我們一直笑臉相迎,在這里我們才開始感受到尼泊爾人民的友善。</h3><h3><br /></h3><h3>燒尸廟是苦行僧聚集的地方,原來還想可以好好地拍一拍,結果發現拍一下苦行僧都向你要錢,一下子沒了興趣,隨便拍了幾張,看了看燒尸就撤退又回到杜巴廣場。</h3><h3>下午的杜巴廣場早已沒了寧靜,又是人聲鼎沸,我們就當了一回正兒八經的游客,把每個景點都認真的逛個遍,然后找到一個可以俯視廣場的餐館,邊吃邊欣賞喧鬧的杜巴廣場,開始享受我們的慢生活。</h3><h3>其實我們所路過的不一定全是美景,但難得有緣的人一路同行。</h3><h3> </h3><h3><br /></h3> <h3>第二章 感受費瓦湖</h3><h3><br /></h3><h3>知道博卡拉的美是因為看過一部韓劇名字忘了,里面前幾集是在博卡拉取的景,電視里的雪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可是此次在博卡拉,由于天氣原因我們住了三天卻一直也沒看到雪山的全貌,雖然沒有看到雪山倒影在費瓦湖的美景,但是博卡拉卻依然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不僅僅是這里的景色還有這里的人,這里的人指的是博卡拉人,也有漸漸熟悉的同伴們。</h3><h3>我們乘旅游大巴早上7點從加德滿都出發,下午3點就到了博卡拉,途中休息了三次,前兩次是用早餐、中餐,平均每次半小時。旅游大巴價格18美元,車況較好并且乘坐的人都是外國游客,當地人幾乎沒有。要是想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可以坐便宜很多的普通客車,當然你也要忍受慢通通的開開停停。</h3><h3>下車我們沿著湖邊走,很快就找到便宜的又干凈的住宿,要的是頂層兩間房間,每個房間才900盧比,合人民幣60元。放下行李我們就直奔費瓦湖邊,原想第一天去觀察觀察地形,于是偷懶沒帶腳架,后面真是后悔不迭。</h3><h3><br /></h3><h3><br /></h3> <h3>費瓦湖初看和一般的湖沒有什么兩樣,但是隨著夕陽落下,湖面開始變成絢爛的金色,漸漸地變幻成紫紅色、淡淡的紫色,最后又回到寧靜的藍色;湖面上劃船的人影,湖里洗衣的婦女,湖邊玩耍的孩子們,還有靜靜坐著欣賞湖光山色的情侶,都成為美景的一部份。</h3><h3>夜晚穿著拖鞋走在湖邊的棧道上,微風輕輕拂過,與白天的炎熱大不相同,有些徐徐的涼意; 記憶中的螢火蟲就在身邊環繞著,閃爍著迷人的綠光,若隱若現; 還有各種不知名的鳥聲、蛙聲,合著伙伴們的細語聲,猶如置身在童話世界里(到現在都后悔當時怎么沒想到拍拍螢火蟲)。</h3><h3>天空有時會突如其來一場大雨,這時可以在湖邊的咖啡館慢悠悠地喝上一杯咖啡,看著雨點打在湖面上劃著一個圓圈又一個圓圈,聽著雨滴打在樹葉上淅淅瀝瀝的聲音,呼吸著濕潤的空氣,腦袋放空,什么也不想,你只會感受到一片寧靜。</h3><h3>急匆匆地一場暴雨過后一切又顯得那么清新,似乎給費瓦湖換上了綠裝,綠的讓人心醉,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脫掉衣服光著屁股,沖到湖里玩耍,互相打著水戰,讓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h3><h3><br /></h3><h3><br /></h3> <h3>清晨的費瓦湖又是另一番景致,湖面上看不到一只小船,只有蔚藍色的湖水不見一絲漣漪,湖面上的欄桿和破舊的漁網,互相構織成一副簡約的幾何畫面,初升的陽光打在欄桿上,給畫面增添些許的色彩,偶然有只小鳥駐足在欄桿上,又給畫面增添了生命力。</h3><h3><br /></h3><h3><br /></h3> <h3>喜歡攝影喜歡旅行,就是因為攝影能提高觀察的敏銳度,能夠發現一些別人看不到的美景,感受不到的細節。外面的世界如此繽紛多彩,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不去感受呢。</h3><h3>有些美,你發現了它就屬于你;有些愛,你珍惜了它就屬于你。</h3><h3> </h3><h3><br /></h3> <h3>第三章 感受老城區</h3><h3><br /></h3><h3>我們流連于費瓦湖的美景,到博卡拉第一晚我們就決定在博卡拉多呆幾天,不去藍毗尼。此次旅行的同伴好在都喜歡慢慢感受,而不喜歡走馬觀花似的旅行,所以尼泊爾我們雖然呆了9天,但我們只去了三個城市,加德滿都、博卡拉和巴德崗,每個地方最少都住了三個晚上。</h3><h3>在此感謝同行的伙伴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和理解此次旅行才會如此精彩紛呈,驚喜不斷。</h3><h3>在博卡拉還有個小插曲,第一天晚上小妞就把錢包給搞丟了,(包里有身份證,萬幸護照不在里面,有幾千元人民幣,若干信用卡)到了晚上十點才發現,回想了一下我們只到過一間衣服店里買過東西,由于夜深店也關門了,所以只好第二天再去詢問一下。其實我心里已不抱希望,想著只要能找到身份證和信用卡就好,可是沒想到一到店里,老板就把錢包拿出來給我們,只讓我們證明錢包是我們的,還好里面有身份證,錢包里面的東西一樣也沒少,我們一陣狂喜和感動。</h3><h3><br /></h3><h3><br /></h3> <h3>此次事件讓我們感受到尼泊爾人民的善良和高素質,同時也深刻領悟到小妞大大咧咧的性格,于是讓她把錢和護照全交出來由我保管,怕她再出狀況,下次把護照搞丟了。</h3><h3>第一天我們就參加了當地人的一場婚禮,又感受到尼泊爾人民的熱情,雖然是因為尼泊爾人的好客,但同時還要感謝糖果同學強大的外交能力。我們不僅拍了新郞新娘,還一起用了婚禮的自助餐,禮尚往來是中國人民的優良美德,我們也友好地表達了謝意,隨了一份禮給新郞新娘。第二天我們租自行車悠閑地在湖邊和城區逛蕩,當然辛苦的是糖果同學一到上坡他就氣喘吁吁,我只負責拿著相機坐在后座上拍照。第三天我們到老城區去走街穿巷,現在回頭看這個決定實在是太英明了。</h3><h3><br /></h3><h3><br /></h3> <h3>博卡拉雖然是一個著名的休閑渡假小城,但僅限于湖濱區,游客大多出沒在湖濱區和一些著名的景點。而老城區幾乎看不到游客的身影,更別說我們三個外國游客了(終于當了一回老外)。在老城區里,家家戶戶把墻上門上都涂上鮮艷的色彩,每個人都對著我們微笑,也好奇地打量著我們,膽大的就朝著我們說著哈嘍打著招呼,看著我們鏡頭對著他們,每個孩子都熱情地湊到鏡頭前要求拍照。好在我們的外交人員糖果同學帶著拍立得,給每個孩子都拍了張相片,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樣子在顯影紙上漸漸顯露出來,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到處拿著給大人欣賞,大人也被吸引過來要求合影,我們也乘機拿著數碼相機大拍特拍,直拍到卡滿為止。</h3><h3> </h3><h3><br /></h3> <h3>見到學校我們就進去參觀拍照,老師們也都樂于接待我們這三個外國人,還友好地介紹學校各種情況,只可惜我的英語只記得幾個單詞,老師只能是對牛彈琴了,真是慚愧。心里暗想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學英語,一天背上幾個單詞,可是回來一個月了,英語單詞還是一個沒背。</h3><h3>博卡拉人的生活是簡單的,物質并不像國內那么豐富,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溫暖的笑容,雖然我只是這里一個匆匆的過客,其實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如此地簡單。</h3><h3>不一定是在旅行途中,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偶爾把腳步放慢,抬頭看看陽光,看看藍天,嗅著路邊小花散發出來的清香,想想身邊人對你的好。</h3><h3>你若盛開,清風自來。</h3><h3><br /></h3><h3><br /></h3> <h3>第四章 告別博卡拉</h3><h3><br /></h3><h3>終于到了要離開的時候了,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暴雨,幻想著第二天可以看到日照魚尾峰和安納普爾納群峰的美景,所以凌晨5點,包了輛車第二次到薩朗科最高的觀景點,結果還是沒能如愿,只是看到一對新人在觀景點上拍婚紗,我們也趁機蹭拍了幾張。6點半開始往下撤,司機已等得不耐煩了,一直說快趕不上7點回加都的班車(其實是他記錯了班車是8點的),我們一直讓他慢點慢點,不知道他是沒聽明白我們中國式英語,還是懶得理我們,依然開得像賽車一樣快,還好安全地在7點趕到了車站。</h3><h3><br /></h3><h3><br /></h3> <h3>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不到兩小時,一上車車還沒開,我就開啟睡眠模式,座位在過道邊,東倒西歪。同行的伙伴實在看不下去,讓我坐到他邊上,依著他的肩我很快睡得不知東南西北了,可是車好像還沒開一個多小時還是兩小時就停了下來,原來是前面出交通事故,開始堵車。</h3><h3>原以為只會小堵一會,沒想到從早上十點一直堵到下午三點,我和小妞剛開始堵車,就跑到車下的陰涼處乘涼去了,汽車就在太陽下烤著,這時車外的溫度至少在30度以上,車內沒有空調,車內的溫度大家自行想象。由于我們的相機包包都放在車上,而次此回程的客車我們乘坐的是普通客車,車況較差,糖果同學于是在堵車的五個小時都留在高溫的車上看包。現在想想真是很慚愧,沒能替換糖果同學。</h3><h3>我們停車的地方正是路邊的一個小鎮,小妞很快地發揮她的特長,和尼泊爾小朋友打成一片,一堆小朋友都叫她姐姐,圍著她和她一起玩耍。我們用鱉腳的英語和小朋友交談,發現這里的孩子雖然才上小學,但她們都可以用剛學的英語和我們聊天。再次感嘆國內的孩子雖然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但幾乎都是啞巴英語。</h3><h3>我也漸漸習慣了尼泊爾的慢生活,也不心急,只是悠閑地坐在地上看著來來往往的尼泊爾人,欣賞著異域的街景。</h3><h3><br /></h3><h3><br /></h3> <h3>尼泊爾人民的高素質再次得到驗證,在堵車期間,一輛車接著一輛車排著隊,秩序井然,沒有一輛車從后面開上來插隊。我們停車的地方是一個小鎮,邊上有很大的空地,要是在國內我想這里早被后面的車開來填滿了。一直到下午三點終于通車了,車也一輛跟著一輛慢慢地通行,所以很快我們又開始上路了。</h3><h3>由于疲憊不堪,很快又依著同伴的胳膊進入夢香,在睡夢中只是依稀感覺有人時不時扶正我東倒西歪的腦袋。</h3><h3> 到晚上九點多,我們才到了加德滿都,結果出了點差錯,預訂的旅館客滿,沒幫我們留房間,于是臨時找到綠松石賓館,結果被狠狠宰了一刀,一標間300元人民幣,不過時間已晚,也由不得我們了,只好住下。為此又增加了對加德滿都的不良印象,于是后面決定再不在加德滿都住宿了,此是后話。</h3><h3>放下行李就和不丹旅行代購聯系,見面、拿簽證和機票,搞定明天飛往不丹一切事宜。至此我們要和尼泊爾做個短暫的告別,從4月26日到30日在不丹呆五天,再回到這里。</h3><h3>平常的路上,普通的動作,睡眼朦朧的我,在夢中依然能清晰記得。</h3><h3> 人生如寄,轉眼即逝,因此感動就要說出來,想念一個人就要告訴對方。</h3><h3><br /></h3><h3><br /></h3> <h3>第五章 巴克塔普爾的慢生活</h3><h3><br /></h3><h3>到過尼泊爾的三個城市,要問我最喜歡的城市自然是巴克塔普爾,巴克塔普爾位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東面,大約車程40分鐘,離加德滿都特時布萬國際機場不到30分鐘。</h3><h3>因為喜歡這個城市,我們就沒回加德滿都,也不去附近著名的納加闊特看雪山,三天時間都泡在這里,一直在這住到最后一天,然后直接從巴克塔普爾到機場飛回國內。也許是因為我們的誠心,也許是因為人品太好,于是這個城市天天都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喜。</h3><h3>走進巴克塔普爾,彷佛走進中世紀的尼泊爾,質樸的紅磚、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廟和磚石佛塔構成巴德崗獨特的建筑風格,一切似乎還沉浸在歷史的回味中沒有醒來(這段話來至網上,感覺概括精準,所以借來一用)。</h3><h3>這里的色調主要是紅色,所以到了這里,我也入鄉隨俗,穿著尼泊爾式的紅色寬松褲子,披著紅色的大圍巾,感覺似乎可以離這里人的生活更近一些,希望自己可以融入到當地人的環境里去,體會更深刻些。</h3><h3><br /></h3> <h3><br /></h3><h3>巴克塔普爾的中心是杜巴廣場,尼泊爾的三大杜巴廣場之一,也是游人聚集處,不過好在大多游人都是一日游,最多住一晚就匆匆離去,所以這里沒有加德滿都杜巴廣場那么喧囂和嘈雜,特別是早晨和晚上更是安靜。這里有著名的陶工廣場,也是游人必到之處。還有精制的木雕工藝品,讓不愛購物的我也忍不住買了幾個木雕的大碗千里迢迢帶回家。但這些并不足以構成我喜愛這個小城的足夠理由,其實讓我著迷的是巴克塔普爾的從容和安靜。</h3><h3>我已習慣到一個地方并不僅僅逛逛那些著名的景點,而是喜歡到當地人真正生活的區域里,如市場、車站、碼頭,在這些地方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當地人真實的生活狀態。 </h3><h3>在這里,只要你隨意走到一個的巷子里,你就會看到三三倆倆的人群坐在家門口,尼泊爾婦女的服飾具有鮮明的特色,色彩特別艷麗,紅色是最多的,還有就是綠色、藍色、紫色等,和古老的建筑相映生輝 。她們可能就是織織衣物、聊聊天、曬曬太陽,盡情享受這美好的一天。</h3><h3><br /></h3><h3><br /></h3> <h3>每個人的臉上沒有焦慮,沒有防備,沒有冷漠,對著我們這些陌生人,都是充滿友善的笑容。尤其是我們在這呆到第三天,這里的人們對我們也 漸漸熟悉起來,對我們更是熱情相待,遠遠看到我們就笑臉相迎,也許他們已習慣看到游客的來來往往,但可能很少見有像是我們這樣一呆就呆好幾日的游客吧。</h3><h3>走在古老的巷子里,兩邊是三四層高的已有一些歷史的斑駁陸離磚墻的樓房,不時有個腦袋從兩邊的窗戶內探頭向外張望著,或者和坐在道路邊上的人說著話;沒有攤販的叫賣,沒有馬達的轟鳴,只有陽光透過兩邊樓房狹小的縫隙,照到走在巷子里的提水的婦人身上。既使下雨,他們也會不緊不慢地移到屋檐下,繼續靜靜地坐著。不知不覺你也會把步伐放慢下來,恬靜悠閑地享受這種慢生活,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br /></h3><h3><br /></h3><h3><br /></h3> <h3>最喜歡的還是在天還沒大亮,一個人到廣場坐在佛塔前,遙想著這些古老的建筑里發生的故事,如今這些寺廟佛塔見證了風云變幻,歷經了數百年的滄桑,靜靜地守望著古城的每一個日出日落,淡定從容地俯視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h3><h3>最先打破這寧靜的是一兩只鴿子,看著它們從低處飛過,駐足在寺廟的最高處的屋頂上,咕咕直叫,似乎在呼喚太陽的到來。偶爾有拿著鮮花早起去寺廟朝拜的人匆匆從眼前走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空也漸漸地變幻各種色彩,于是忍不住想把自己融入到這景色中去,找不到人只好用自拍,在這個黎明時刻里留下自己微不足道的身影,同時感嘆,我只是這里的一個過客,只能路過這里發發呆……</h3><h3>在都市里我們早已習慣匆匆的步伐,快節奏的生活,用財富來衡量一切,而忘記從容和安靜。</h3><h3>其實人的一輩子并不需要太多的東西,只要健康的活著,盡力享受一切美好,真誠地愛著,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h3><h3> </h3><h3><br /></h3> <h3>第六章 巴克塔普爾的奇遇</h3><h3><br /></h3><h3>第二天,巴克塔普爾就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清晨我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廣場上成為熱鬧的市場,糖果同學靠著敏銳的觀察力發現了有個穿著盛裝的小女孩正和母親走進邊上的巷子里,一路跟隨,發現巷子里有一個較為空曠的場地,很多漂亮的小姑娘已在家人的陪伴下坐在地上,做某種儀式,想想應該是少女成人禮吧,由于語言不通,最后也沒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儀式。</h3><h3>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我們遇到的是紐瓦麗女孩的成人禮,很早時候加德滿都谷地居住的主要是紐瓦麗人,紐瓦麗族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許多儀式。</h3><h3><br /></h3><h3><br /></h3> <h3>紐瓦麗女人一生要結三次婚。第一次婚禮是在5-11歲之間,與毗瑟挐神舉行象征性的結婚儀式,父母以此寄希望于女兒長大后能找到一位健康長壽的如意郎君。此為尼泊爾女人一生中的第一次婚禮,也叫成人禮。第二次婚禮是在10-12歲間,這是一次與太陽神舉行的婚禮,據說儀式長達數天。而女孩長大成人后與自己未來丈夫舉行的婚禮,是尼泊爾女人的第三次婚禮。</h3><h3>尼泊爾人把女孩兒與毗瑟挐神和太陽神舉行的婚禮,叫做真婚禮;而第三次,稱為假婚禮,因為這次婚姻,并非一生不可改變,而是可以離婚和再婚的。</h3><h3><br /></h3><h3><br /></h3> <h3>我們遇上的應該是第一次婚禮。因為這些孩子的年齡看上去都在10歲以下。較大點的女孩嘰嘰喳喳和身邊伙伴說笑;有的依偎在親人的懷抱中,沖著鏡頭笑靨如花,擺著POSE;較小點的女孩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地看著眼前的熱鬧,有的則不耐煩地在母親懷里撒嬌。各個女孩都美麗像仙女似的,看著這些漂亮的小姑娘真恨不得帶一個回來養。<br /></h3><h3>儀式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左右,孩子們要在露天的廣場上坐上一天,因此到了下午一個個都很疲乏,不過一點時突然下起冰雹,孩子們又來了精神,撿著地上的冰雹又開心地玩耍起來。<br /></h3><h3><br /></h3><h3><br /></h3> <h3> 我們瘋狂地拍攝了一天,每個環節都不想錯過,早飯沒吃,午飯就隨便吃了點餅干,到了結束時也饑腸轆轆、精疲力盡 。不過看著相機里美麗女孩的面孔又充滿了滿足感,這就是所謂的痛并快樂著吧。<br /></h3><h3> 第三天清晨,我們送別了相處十幾天的糖果同學,他早于我們一天先回家了。我和小妞開始逛街購物,逛到一個酸奶店前,我們正喝著當地人特有風味的酸奶,突然聽到外面一陣打鼓樂器聲,往外一看,看到一排人正帶著面具,敲著鼓走過去,還不時停下來跳跳舞然后繼續前進。有點像我們國內帶面具的跳神驅鬼的民俗活動。</h3><h3>這是我們在巴克塔普爾的第二個奇遇。</h3><h3><br /></h3><h3><br /></h3> <h3> 我們拿著相機一路狂奔,跑到隊午前找到高點拍攝,等隊伍走過又狂奔,就這樣我們一直跟著他們到了一個巷子里的小廣場才停了下來。路上的行人都上前去摸了摸帶面具的人,我想應該是能帶來好運遠離邪惡的意思吧。為了能從高處往下拍,我們看到一戶人家門開著,于是和主人比劃著要上樓拍照,雖然語言不通,不過聰明的尼泊爾人還是明白了我們的意思,于是很熱情地讓我們上樓,還把一個窗口讓給我們。</h3><h3><br /></h3><h3><br /></h3> <h3>人群聚集的越來越多,這些帶著面具的人也開始輪流跳著、舞著,最后宰殺活羊開始祀神活動。天也越來越黑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但是發現剛是一路跑著跟隨他們而來,沒辨別方向,現在不知道身處何方。</h3><h3>巷子里沒有路燈,我們先憑記憶走了一段,發現似乎越走越遠了,找人問好像沒人聽懂我們的英語,在黑漆漆的巷子里開始有點不安。一個過路人似乎聽明白我們問路的地方,讓我們跟著他走,結果發現他把我們帶到車站,好在我們知道車站如何走到住的地方,總算有驚無險地回到旅館。我們兩個開始念叨糖果同學的好處了,沒了糖果同學,處處都不方便啊。</h3><h3>旅行的魅力就在于我們總能遇到一些未知的狀況,或許是困境、或許是驚喜,這些對我們都是一種誘惑,即使遠方的風景、遠方的人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h3><h3>在人生的路上,遺憾總會有,驚喜也會不斷。</h3><h3><br /></h3><h3><br /></h3> <h3>十四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5月3日午12點,糖果同學在走之前幫我們預約的出租車如期而至,直接到了加德滿都國際機場,踏上回家的歸途,結束了我們此次完美的旅行。</h3><h3> 我不知道是否還會回到這里,因為世界這么大,還有許多的地方等待我們去探訪,而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但是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有尼泊爾著名的EBC徒步線路,在做功略時,也把所有經典的徒步線路研究個遍,EBC線路沿途的風景震撼到我。但是這也是最艱難的一條線路,因為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要走12-14天,現在對于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還是癡心幻想一下,或許在三年內可以實現這個夢想呢,未來的事誰又知道呢。</h3><h3> 完美的旅行又怎么能缺少投緣的同伴呢。<br /></h3><h3> 糖果同學是我去年去色達時認識的,因為他樂于助人所以給我留下好印象,在此次結同行的十幾天里,對他又有更深刻一點地了解,要問他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溫暖,沒錯他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人。一路行來,他很細心地照顧著我們兩位女士,打點一切雜務。出門在外我早已習慣獨立自主,也不當自己是女性看待,因為在旅行途中誰也沒有義務幫你,因此心存感激。</h3><h3>他很平和,不斤斤計較,像小妞說的美元用慣了,到了尼泊爾覺得什么都便宜,不和人討價還價,于是經常被人宰,經典案例就是第一天就買了幾個天價的水果回來。他最大的特質是有強大的與人的溝通能力,這也是我最欠缺的。</h3><h3><br /></h3><h3><br /></h3> <h3>小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真美女,她看上去比實際年紀小很多,熱衷于冒險運動。雖然和我是同一個城市,但以前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只是互相知道對方而已,她也不像我們這么喜歡攝影,所以出發前有點擔心,怕她玩的節奏和我們不合拍,怕她覺得和我們一起無趣。</h3><h3> 不過一切擔心都是多余的,在路上小妞一點也不嬌情,也不自戀,我認識的漂亮女孩大多都有這個毛病,還很善于吃苦,我們在拍攝時她也和我們一樣堅持不吃不喝。我原以為自己已夠粗線條的了,沒想到小妞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大咧咧經常找不著東西。不過小妞又特別喜歡做手工,她做的娃娃都漂亮可愛,也許是因為這個她特別討小孩的喜歡,她還有一手的好廚藝。</h3><h3> 對于我來說,旅行更多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年最大程度地利用假期,放下所有的一切出去走走,換個地方,短暫地感受陌生的生活環境,體驗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同時帶著良好的心態,還有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用鏡頭記下當時看風景的心情。</h3><h3>在旅行途中有時收獲美景,有時收獲美食,有時收獲驚喜,有時收獲友情……</h3><h3>在此次尼泊爾之旅我不僅收獲了許多驚喜,同時也收獲了兩個朋友。</h3><h3>很久沒有寫文章了,但是回來之后覺得有很多感受不吐不快,也算給自己留個紀念。</h3><h3>再見,尼泊爾!<br /></h3> <h3>第七章 不丹首都廷步</h3><h3><br /></h3><h3>不丹之旅純屬意外的收獲,雖然去年大伙有說到去尼泊爾時可以也把不丹一起去了,可是我在做功略時,發現不丹的簽證有點難辦,所以就放棄了。可是準備出發去尼泊爾時,上淘寶竟然搜到一個旅游代購店,是一個上海女孩在加德滿都,為中國游客提供各種旅游服務,可以辦理從加徳滿都進入不丹所有手續并代購機票等。到了加徳滿都和同伴商量,臨時決定增加不丹的行程。</h3><h3>我們從博卡拉回來,第二天也就是4月26日,從加德滿都國際機場飛往不丹的帕羅機場,開啟了我們的五天四夜走馬觀花的不丹之旅。</h3><h3><br /></h3><h3><br /></h3> <h3>入境一切順利,沒有網上說得那么嚴格,一出機場就看到舉著我的名字A4紙的導游。接我們的車是5座的商務車,還是挺寬松的,這幾天就是這輛車一直陪伴著我們。</h3><h3>踏進不丹,撲面而來的是寧靜,導游和我們說話也是輕聲細雨,在這里你不知不覺也會把嗓門降八度。</h3><h3>不丹的公路幾乎都是在山中盤旋,司機也都不急得趕路,時速幾乎沒超過60公里,大約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不丹首都廷步。</h3><h3>在集市上,有許多背著孩子的母親守在攤位前,面對我們這些外國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孩子們用清純的眼睛看著我們,對著我們手中的相機感到好奇。還逛了逛廷布的街道,這是個沒有紅綠燈的城市,遇到交叉口,是一個警察用手勢在指揮,還有個警察站在邊上,我想他們應該是輪換著指揮吧。</h3><h3>不丹還是個郵票王國,小妞一直念念不忘要買郵票,在第一次離開廷布時由于是周日,沒有買到還有些遺憾,在最后又經過廷步時,三個人都買了好多郵票和明信片,小妞還花了20元錢制作了自己頭像的郵票才算稱心如意。</h3><h3><br /></h3><h3><br /></h3> <h3>臨時起意所以對不丹知之甚少,只是經常看到說不丹是一個幸福指數很高的國度。后來上網查閱資料,發現2006年不丹被評為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并且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免受過度開放帶來的環境與文化污染,不丹對于外來觀光客的進出人次與停留時間實行嚴格限制,每年獲準進入不丹的游客僅在1萬人左右。旅行者必須參加當地的旅行社,不允許自由行,還規定旅行社必須收取每人每天淡季200美金、旺季250美金以上的旅行費用(其中70美金是繳納給國家的觀光稅),雖然這里面包含了食宿交通導游門票等費用,但對于我來說也是嚴重超預算的一次旅行。由于高額的旅行費用,阻擋了許多旅行者,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還是個神秘的國度。</h3><h3>早上8點我們到了機場,接受尼泊爾旅游代購米拉的建議,我們換取了飛機左邊靠窗的位子,一路上飛機都是在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脈上空飛過,美不勝收。飛機大約飛了45分鐘,我們就到了不丹唯一的機場帕羅。</h3><h3><br /></h3><h3><br /></h3> <h3>第一晚住的酒店有新人在舉辦婚禮,好客的主人給我們倒了滿滿一杯的葡萄酒,因為在外旅行怕醉,都不敢全部喝下去,只能帶回到房間,真是可惜了好酒。其實現在想想還真有點后悔,嘗一下美酒又有什么呢,不就一杯嘛,或許醉了又是另一番記憶了。不過小妞誤喝了一大口,第二天起來她的噪音就啞了,開始感冒,她一直怪是因為喝了這杯酒,不過我想應該還是因為舟車勞頓,倒至身體素質下降才容易生病吧。</h3><h3>初到不丹就可以感受到不丹人的悠閑的幸福,其實我們只是一個旁觀者,在觀察別人的同時,他們也好奇地在打量著我們。</h3><h3>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旅行,靜下心來去欣賞沿途的風景,體會另一個世界人的生活,實在也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幸福其實離我們真的很近。</h3><h3><br /></h3><h3><br /></h3> <h3>第八章 美麗的普納卡</h3><h3><br /></h3><h3>告別首都廷布,第二天就直奔普納卡,路上經過了多雄拉山口,這里有著名的108座佛塔,被稱之為"楚克旺耶紀念碑",是不丹政府為了紀念在剿滅不丹南部阿薩姆反政府武裝中喪生的人,同時也祈禱世界和平而于2005所建立的。由于導游又更換成一位漂亮的不丹美女導游,她的中文也更差勁了,所以一路上都沒有講解,這些資料都是事后上網補的功課。</h3><h3> 到了普納卡已是用中餐的時間,餐廳在三樓,窗外是一派的田園風光。普納卡處于河谷地帶,土地肥沃,盛產稻米,到處都是梯田,此時正是稻子收獲的季節,田里一片黃燦燦,時不時一群的鴿子從眼前飛過,眼急手快的拿起相機按了幾張,邊吃邊欣賞著眼前的美景。<br /></h3><h3><br /></h3><h3><br /></h3> <h3>用完餐,就沿著田埂去參觀切米拉康寺廟,切米拉康是為了紀念朱卡庫拉喇嘛而修建的廟宇,這位喇嘛是不丹廣受尊崇的圣人,他同時也是位沉迷于聲色犬馬的出家人,因此被稱為癲狂圣賢,切米拉康是求子圣地。這也是一個非常小的寺廟,一下就轉完了,好在看了一會小喇嘛玩耍踢球。</h3><h3>晚上就住在這個小鄉村的度假屋里,在這個鄉村里幾乎家家戶戶外墻上都畫有男性生殖器的圖案,有的大門正中上方掛著生殖器的木雕,或把生殖器造型雕在房屋頂部的四個角上,商店里也隨處可見商販售賣相關的紀念品。經了解,不丹人崇尚陽具的威力,飛天陽具如同鎮宅金剛杵,可以鞭擊山妖惡魔,起到震懾的作用。<br /></h3><h3><br /></h3><h3><br /></h3> <h3>清晨的田園里更是悠靜,空氣里有種說不出的清香味道,遠處綠色的群山,有一條絲帶樣的云霧繚繞著。落大的田園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在曲折的田埂上沒有方向、沒有目的、沒有言語地穿行,只想細細地享受我們生活中難得的悠閑和安寧。</h3><h3>邊走邊想,世上的事真難遇料,十幾天前都不曾想到會來不丹,此刻卻在這個知之不多的國家,美麗鄉村的田埂上漫步。</h3><h3><br /></h3><h3><br /></h3> <h3>下午我們參觀了普納卡宗。</h3><h3>在不丹參觀了非常多宗堡,可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和記住的就只有普納卡宗,普納卡宗是不丹第二大宗堡。集佛寺和城堡功能于一身的普那卡宗在兩河交匯之處,左邊的叫母曲,右邊的叫父曲,由于水深不同,兩條河的顏色差異明顯,它們在普納卡宗前匯合成為普納卡曲。 宗堡四周種滿了藍楹花,正是盛開的季節。遠遠望去,那藍紫色的藍楹花如煙似霧、如霞似云,與宗堡白色的墻、色彩繽紛的雕花門窗及金色的尖頂相輝映,美得讓人感到不真實,恍若夢境。</h3><h3>站在橋上,看著前方的宗堡,似乎彌散著一種安寧與幸福的氣息,有三三兩兩的僧人倚著欄桿上看著遠方,偶爾交頭接耳,不時有活潑的小僧人從橋上跑過,信徒與僧侶擦肩而過,相互問候。<br /></h3><h3><br /></h3><h3><br /></h3> <h3>走到藍楹樹下,你才會體會到這棵樹的那種純粹的、帶點夢幻的美,仰頭望滿樹藍紫色的花朵,輕輕嗅著藍楹花那淡淡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微風搖曳花枝的時候,就有片片花葉掉落,一地的藍紫色。</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花香繚繞,花影迷離,令人沉醉。</h3><h3>這種感覺太令人著迷了,所以回到熟悉的城市,才發現經過無數次的道路上也有零星的幾顆藍楹樹,也正盛開著,可是似乎卻再找不到那種夢幻的味道。</h3><h3>踏進宗堡,先是參觀了氣勢宏偉的大殿,再往里走,游客稀少,寂靜的寺院,只有鴿子飛過,僧人也不見了,走到里面的也不知道第幾進落,爬上梯子不經意走進一間小經堂,一個僧人正在上香,賜我們佛水,并贈予紅繩給我們,把紅繩系在手上。</h3><h3>這是此次不丹之行最珍貴的禮物,將帶給所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以及此次同行的伙伴健康、平安和幸福。</h3><h3><br /></h3><h3><br /></h3><h3> </h3><h3> </h3><h3> </h3> <h3>第八章 帕羅虎穴寺</h3><h3><br /></h3><h3>離開了普納卡,很快就到了大名鼎鼎的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所在地帕羅,虎穴寺是不丹國內最神圣的佛教寺廟,被譽為世界十大超級寺廟之一。 坐落于帕羅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懸崖壁上。該寺建于1692年,1998年一場大火之后寺廟損壞嚴重,于2005年重建完工。</h3><h3>虎穴寺實在太出名了,也是去不丹旅游的必去之地,所以我們也不例外最后一天的計劃就是爬虎穴寺。看功略說要爬三小時,所以在出發前,把可以不帶的器材盡量不帶,就帶了個24-105的鏡頭。<br /></h3><h3><br /></h3><h3><br /></h3> <h3>其實帕羅古城海拔2280米,虎穴寺的真實海拔應是3180米左右,落差在900米,就和三明的虎頭山落差一樣,相當于我們爬到虎頭山的高度。</h3><h3>走在山中,兩邊都是綠樹蒼蒼,沿途經幡飄揚,爬山對于我來說好像也沒那難,倒是小妞因為感冒,步履開始艱難起來,小臉蒼白,走了近一個小時,中途有一餐館。露天的位置就對著眼前舉目可及的虎穴寺,點一杯熱騰騰的奶茶,吃了點小點心,眺望遠方的虎穴寺,休息了半小時,小妞在我們的勸阻下就留在這里等待我們返回,我們繼續前進。</h3><h3>一路上有氣喘吁吁的游客,也有上去朝拜的當地人,當地人走得就輕松自如,我們的導游也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面,時不時地停下來等我們。又走了近一個小時,眼看懸崖峭壁上的寺廟近在咫尺,中間卻又隔著萬丈深淵,于是踩著石階上上下下,筋疲力盡,好在邊走邊拍,忘了疲憊。</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終于到了,不過由于1998年大火之后,重建后便嚴禁游客進入,直到近些年開展旅游業,雖然部分允許參觀,但全部攝影、攝像設備和背包必須寄放在寺廟之外,不得帶入。因此,我們來到寺廟門口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相機手機寄存,入口有保安人員檢查。</h3><h3>由于山勢陡峭,這里所有的殿堂都不大,依山據地不規則地修建,大小殿堂層層疊加,樓梯節節盤旋,還好有導游帶著,否則真很容易迷路,入鄉隨俗,我們也和導游一樣脫了鞋進堂參拜。</h3><h3>參觀完虎穴寺原路返回,到了中途的餐館和小妞會合,用完午餐就下山,繼續今天的第二個景點杜克耶堡。<br /></h3><h3><br /></h3><h3><br /></h3> <h3>杜克耶堡遺址距離帕羅14公里,是由Shabdrung Ngawang Namgyel為了紀念不丹戰勝西藏入侵者而與1649年所建立的。杜克耶堡由于火災被毀,現在是一座韻味十足的宗堡遺址。到了這里就感嘆真是拍人像的好地方,于是把美女導游和小妞都變成了模特,可惜我對人像拍攝沒有心得,拍不出那種味道,真是遺憾。</h3><h3>晚上住在虎穴度假酒店,房間非常大,非常舒適,印象最深刻的是房間的里超級浴缸,從來不用酒店浴缸的我也忍不住試了試。爬完虎穴寺回來,將疲憊的身體放入水中,溫暖的水浸透到每個毛孔里,耳邊有手機里放著輕柔的音樂,泡了杯咖啡放在邊上,慢慢地閉上眼睛,進入遐想狀態。</h3><h3><br /></h3><h3><br /></h3> <h3>清新的空氣,藍天白云,</h3><h3>抬頭是變幻莫測的云,</h3><h3>遠望是峭壁上金碧輝煌的寺廟。</h3><h3>樓下是一院子的鮮花盛開,</h3><h3>夢想中小住的日子也不過如此,</h3><h3>一間舒適溫暖的房子,</h3><h3>守著落地玻璃窗,守著陽光明媚的露臺,</h3><h3>看書看天,看蒼山日落,</h3><h3>看星辰變幻,看云卷云舒。</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禹城市|
嘉定区|
大连市|
高州市|
仙居县|
西贡区|
张掖市|
承德县|
江口县|
郑州市|
泽州县|
贺州市|
瓦房店市|
木兰县|
红桥区|
华容县|
乌恰县|
平南县|
偏关县|
涟源市|
三河市|
龙川县|
鄯善县|
全椒县|
巧家县|
凉城县|
四子王旗|
新干县|
铜梁县|
普安县|
姜堰市|
尉犁县|
穆棱市|
宁海县|
肥西县|
北票市|
花垣县|
梅河口市|
咸丰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