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公元897年至公元902年,由于南詔連年用兵,曾西掠驃國,兩陷安南、掠邕州、攻黔州。四次攻打越嶲、成都擄掠搶殺,民怒沸騰,終于引起廣大奴隸和百姓起義,南詔清平官鄭回七世孫鄭買嗣在廣大人民反對南詔統(tǒng)治者的大勢下,先后殺了南詔王隆舜及其子,奪得了政權(quán),改元圣治,改國號“大長和”。號為“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貴州西部,以及緬甸北部那加山脈和薩溫江以東、寮國北部等地。</h3> <h3>桓帝鄭買嗣『公元?-909年』又名鄭昶『chang』、鄭泉,乃南詔清平官『宰相』鄭回的七世孫。</h3><h3>太上帝鄭旻(公元889-926年),又名鄭仁旻,鄭買嗣之子。其父于公元909年病死后,他于同年8月繼位,稱肅文太上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始元”鄭旻繼位后,不顧國力,國庫空虛,對外用兵。公元914年發(fā)兵進(jìn)攻前蜀國境黎州,被蜀王王建擊敗,大長和軍被俘、被斬首共數(shù)萬人,爭走渡水時又溺水死數(shù)萬人。</h3><h3>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年),鄭旻求婚于南漢,當(dāng)時南漢對吳越、蜀等國常遣使通好。南漢高祖劉龔以宗室女曾城公主嫁他為妻。鄭仁旻在位末期,不再妄動干戈,息兵養(yǎng)民,偏安一隅。公元926年8月鄭旻服食金丹暴卒,終年38。葬處不明,史稱太上帝。</h3><h3>恭惠帝鄭隆亶(公元?-公元928年),鄭旻之子。其父于公元926年病死后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 “天應(yīng)”,公元926年-928年在位,計(jì)3年。鄭隆亶續(xù)位時,由于年紀(jì)幼小,大長和國國政掌握于清平官趙善政以及東川節(jié)度使楊干貞手中,因此實(shí)為傀儡。公元928年鄭隆亶被部下劍川節(jié)度使楊干貞殺死,謚號恭惠皇帝,葬處不明,史稱恭惠帝。</h3> <h3>大長和國(公元902年-公元928年)歷經(jīng)27年而亡。嗣后楊干貞立白蠻趙善政為王,改國號稱大天興國(興源國),史稱大天興國悼康帝。</h3><h3>歷代帝王</h3><h3>謚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h3><h3>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 鄭買嗣 中興安國 902年,910年</h3><h3>肅文,太上皇,帝 鄭仁旻 始元天瑞景星安和貞祐初歷孝治 910年,926年</h3><h3>恭惠皇帝 鄭隆亶 孝治天應(yīng) 926年,927年</h3> <h3>鄭回(生卒年不詳),唐代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人,是滎陽鄭氏在唐朝中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鄭回于玄宗天寶中舉明經(jīng),天寶(742-756)年間為西瀘(今四川西昌)縣令,后為南詔所俘,押解到太和城居住(今云南大理南)。鄭回學(xué)識淵博,推動了當(dāng)?shù)氐奈幕l(fā)展,也得到了南詔王室的賞識,并促成唐朝與南詔結(jié)盟,影響了南詔王國數(shù)代人,使得鄭回官居宰相,他的后代也世襲這一重要的職位。到了鄭回的七世孫鄭買嗣,鄭氏家族完全控制了南詔政權(quán),建立了大長和王國后,實(shí)行漢化教育,并與中原王朝發(fā)展友好關(guān)系,客觀上加強(qiáng)了中原與西南邊陲的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br></h3><h3><br></h3><h3>公元757年,安史之亂時南詔攻陷巂州,鄭回被俘。閣邏鳳以其有儒學(xué),甚愛重之,任為王室教師。異牟尋即位后,任為南詔清平官(宰相),秉政用事,積極推進(jìn)漢化,主張?jiān)诟鱾€方面仿效唐朝,促使南詔與唐恢復(fù)友好關(guān)系。他還親自起草了《南詔德化碑》,在碑文中清楚表明了南詔愿與唐恢復(fù)友好關(guān)系的愿望。德宗貞元間,勸南詔與唐修好,十年,與唐盟誓于點(diǎn)蒼山神祠。</h3><h3>794年,南詔在洱海邊的點(diǎn)蒼山神祠與唐朝使臣舉行盟誓,南詔之主異牟尋面對天、地、水三大自然神與五岳四瀆之靈,率文武大臣發(fā)誓:“請全部落歸附漢朝(即唐朝)”,南詔管轄的各部落首領(lǐng)也表示:愿歸清化,誓為漢臣,永無離貳。唐廷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南詔印”;以南詔統(tǒng)領(lǐng)的疆域設(shè)置“云南安撫使司”,政區(qū)長官為“云南安撫使”,由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兼任,南詔由云南安撫使節(jié)制。</h3><h3>《新唐書》記載南詔之主異牟尋“遣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入獻(xiàn)地圖、方物,請復(fù)號南詔。帝賜賚有加,拜仇寬左散騎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冊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jié)領(lǐng)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巖為判官。賜黃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相者引異牟尋去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退曰:“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fù)賜爵命,子子孫孫為唐臣。”</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洞头县|
广宗县|
千阳县|
定日县|
大竹县|
许昌市|
福海县|
铜陵市|
鹤山市|
兴仁县|
平泉县|
三明市|
志丹县|
屯留县|
江山市|
徐闻县|
陆丰市|
尼玛县|
温宿县|
台南县|
策勒县|
紫云|
故城县|
辉南县|
溧水县|
寻乌县|
封丘县|
永顺县|
龙南县|
平阳县|
漾濞|
江孜县|
邓州市|
海林市|
河西区|
普兰店市|
高淳县|
南投市|
增城市|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