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攝影:紫東哥</h3><h3> 文編:卡婭姐</h3><h3><br></h3><h3> 光霧山,顧名思義,有山有霧有光有影,光與影交織,霧與山纏繞,秋水與紅葉一色,一個令人遐想神往的地方。 </h3><h3> 每年的秋色,是不容錯過的一場盛宴。一直想去光霧山看紅葉,可陰差陽錯總沒能成行。暮秋時節,終于走進了這片五彩斑斕“色”的世界</h3><h3><br></h3> <h3> 比起此前曾去過的黑水奶子溝、畢棚溝,光霧山不但峰巒疊嶂,峰林俊美,這里更因幽深峽谷的瀑潭秀水,漫山彩林的落葉繽紛而多了幾分靈秀,更像一首婉約抒情的小詩。</h3> <h3> 她像一位多變的女神,集千種儀態萬種風情于一身——狹窄幽深的峽谷、氣勢恢宏的絕壁、蜿蜒流淌的溪流、秀美多姿的瀑布、含煙凝碧的池潭、層林盡染的彩林、鋪滿青石的金葉……</h3> <h3> 這里植被豐富,珍稀植物眾多,多種植物區系在這里交匯,山地常綠闊葉、落葉闊葉和山地暗針葉相間,既有世界罕見的古植物巴山水青杠,也有不怕水火的楠香樹和野生杜鵑。當地游客說,春季杜鵑盛開,香氣一片,這里又是另一種姿色。</h3> <h3> 構成復雜種類繁多的植被,染就了光霧山絢爛多彩的秋色,譜寫了赤橙黃綠金秋的樂章。</h3> <h3> 在眾多景點中,獨獨偏愛黑熊溝和十八月潭,幾天時間里,三次進入黑熊溝,拍水拍林拍紅葉。</h3> <h3> 黑熊溝不長,大約2km,小巧而精致。</h3> <h3> 沿溝錯落的山上滿是被秋風侵染過的林子,或濃或疏,或深或淺,赤橙黃綠,層林盡染。</h3> <h3> 溝內錯落著一澗亂石,清亮透徹的溪水搖動著曼妙的曲線,柔柔地穿過石堆,石階上滿是被秋風吹落的紅葉……藍的水,紅的葉,透著光斑的彩林,忽的讓那一溝灰暗毫無生氣的石頭靈動活躍起來。</h3> <h3> 在絢爛的秋色中穿行,眼及之處,便是一幅景;鏡頭一框,就是一幅畫,不禁感慨,大自然是怎樣的一位魔術師啊,竟然可以造就這么美麗的色彩世界。</h3> <h3> 葉只為癡戀而一往情深,水不解風情而付諸東流。</h3> <h3> 為了拍這個紅葉旋渦,二進黑熊溝。</h3> <h3>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h3><h3>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h3><h3> 覺得此處引用宋代詩人程顥的這首詩,好應景。</h3> <h3> 許多攝友去光霧山就是奔這紅葉旋渦去的,但我以為,淺嘗輒止,拍一兩張試試手過過癮就OK,攝影的初衷是還原大自然該有的色彩和本真,這種片片看多了,不說審美疲勞,至少有種眩暈的感覺。</h3> <h3>一箋藍天裝裱,奇石絕壁林立。</h3> <h3> 十八月潭相比黑熊溝,顯得更大氣更多姿。</h3> <h3> 一條長約3.5公里的深溝,演繹著一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樂章。順溝的清流時而形成飛瀑一瀉而下,時而又像一簾輕紗舒緩漫流,時而低吟淺唱趟過青石,時而歡快躍動珠落玉盤。</h3> <h3> 拾級而下,山澗的色彩隨著海拔降低由淺逐深,山頂的葉已經被冷冽的山風吹殘,有些凋零。越往下走,葉的色彩越發濃烈,儼然走進了一個金色的世界,看來老外把這里的葉稱為金葉不無道理。</h3> <h3> 陽光透過樹林,把幾縷光影投到溝里,青石上的落葉越發紅了,潭里的水也隨光影的流動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或綠或藍或黃,煞是美麗。</h3> <h3> 秋風颯颯,山林起舞,頓時葉蝶兒紛飛,一場撲面的葉雨簌簌而來,幾分蕭瑟,幾分哀怨,仿是秋的挽歌,無以言說的凄美,那情景那意境,是鏡頭所無法表達的!</h3> <h3> 游人眼里只看見金秋的輝煌,又有誰能讀懂暮秋的悲涼。</h3> <h3> 落葉私語,積蓄一年的芳華,只為一季的輝煌,最終卻逃不了隨波逐流的宿命,何不隨水隨緣,不問終處,隨遇而安。</h3> <h3>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h3><h3> 頻頻回首不思歸,漫天紅葉飛</h3> <h3> 海拔2330米的香爐山是景區的最高峰,因形態酷似一座巨型香爐,香爐山因此而得名。</h3> <h3> 這里山峰險峻突兀,眾山環抱,遠山層疊,起伏延綿。</h3> <h3> 香爐山上拍日出,連日的晴好天氣沒有出現云海奇觀,還好,有一縷淡淡的輕霧繚繞山間,使得冒著凍成冰棍的寒冷守候了一個早晨拍的片片,有了點看頭。</h3> <h3> 俯瞰來路,竟是如此百轉千回。</h3> <h3> 下了香爐山,回到大壩游客中心,心里正懊惱沒有趕上虛幻飄渺的霧景時,沒想一回頭,就在河灣的盡頭,一片輕霧飄了過來,給那片山林披上一層薄薄的柔紗,晨光投下一道道光柱,給山的輪廓樹的梢頭勾勒出金色的線條,好美!</h3> <h3> 天然畫廊應該是個很美的地方,可惜時間晚了,樹廊的葉早已被秋風吹落,只剩下高大筆直的樹干,高傲地刺向藍天。</h3> <h3> 無景可拍,那棵盤根錯節的老樹根就成了天然畫廊的孤照。</h3> <h3> 應該說大小蘭溝是觀葉的最佳時節,比起黑熊溝和十八月潭,這里的秋葉正紅,秋意更濃,只是景區大多沿著公路行走,沒有溪流和峽谷相伴,難以成景,沒走多遠便沒有了興致。</h3> <h3> 有同行的影友對光霧山的紅葉表示失望,說比起東北的紅葉遜色許多,葉不紅不成片。我卻不以為然,比起紅透半邊天的濃艷,我更喜歡次第漸變濃淡深淺兼而有之的色彩,正是這樣的色彩的對比和沖撞,秋的秀色才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h3> <h3> 當然,人的審美視角和對美的理解是有差異的,不能以此來判斷孰是孰非,也許正是這種審美觀的碰撞,審美高度和審美視角才會得以不斷完善和升華。</h3> <h3> 一次與秋天的約會,一次與光色的交織,一次與大自然親密擁抱,光霧山秋攝之行完美落幕。</h3><h3> 大美秋色,明年再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雷波县|
应用必备|
嫩江县|
旺苍县|
田阳县|
上饶县|
通许县|
镶黄旗|
景洪市|
邛崃市|
揭阳市|
营口市|
衡山县|
濉溪县|
扶风县|
无为县|
永胜县|
寿阳县|
九江县|
城固县|
辽宁省|
鲁山县|
大余县|
安溪县|
永善县|
邯郸县|
望奎县|
长宁区|
怀安县|
黄浦区|
固阳县|
青阳县|
象山县|
明溪县|
佳木斯市|
和林格尔县|
宜兰市|
车险|
陆良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