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合肥師范學院實驗中學老三屆畢業50周年紀念會,于2018年11月4日上午,在學苑大廈舉行。俺參加演出時抽空拍了一些照片,并選用其他人的一些照片、視頻和文字,編成本影集。</h3><h3><br></h3> <h3>電視臺的編導,實驗中學同學孫杉一段話:</h3><h3></h3><h3> 樹葉黃了的季節,我們走進了母校的校址,此處現在是合肥二中的校園。50年前,我們從這里走出了學校,曾經合肥師院實驗中學的老三屆。而今流連校園,多少回憶,多少感慨,過去的遺存幾多在?先前的印象還有嗎?初中部教學樓前,大家留戀著,這里曾經是同學們上課的教室。感謝合肥二中,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中午就餐和下午集體合影的場所,并安排了在校學生做志愿者。當天,原實驗中學老三屆紀念畢業下放50周年活動的聚會信息在微信上發出以后,得到方方面面的點贊。有合肥一中的校友問:你們在學苑大廈聚會他們收費嗎?你們的活動有贊助單位嗎?我們答曰,一切需要付費,卻沒有任何外界贊助。我們活動的經費,全靠同學們的人均160元的繳納。這里包含了每人一頓15元的午餐和印上紀念活動字跡的玻璃杯及一枚校徽。自今年上半年決定籌辦此次活動以來,自發的籌備組曾多次會議研究,場所或借曾經單位之地,或居同學閑置客廳,或在飯店的包廂內里。因我等同學,皆退休之人,無以為職。議事或有吃飯,皆簡單并自理AA制。每每開會,都自帶水杯,為的是節約費用,不亂花眾多同學們的一分錢。其實先前,在費用沒有籌集而來時,皆為籌備組人自掏腰包。許多事務的花銷,多在活動籌集的經費之外。欲為母校情感和對領銜紀念活動的熱心,自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其中不僅在心、在力與在時間。租用會議場地,采制回顧片子,胸牌橫幅與旗子,各方面的安排與接待。甚至連照相添置的小凳子,都需想到和購買。多少個白天黑夜,手機聯系,微信信息,工作到了哪一步,全都要靠殫精竭慮,細致落實。這里記錄下了李萌靜、于正金、盛承江等許多癡心者的名字。沒有外界的贊助,沒有外界的幫助,有的是籌備組同學們的執著熱情和自愿付出。回首走過的路程,有的是心酸的淚水和成功的驕傲。我們是老三屆,我們是合肥師院實驗中學曾經的學生。雖然我們已近年邁,但同學們卻有著永遠年輕的心。因為我們的心中,有著永遠的母校。樹葉黃了的季節,我們走進了過去!</h3> <h3>學苑大廈大堂總臺。</h3> <h3>化妝。</h3> <h3>李萌靜、李元平是大會主持人。</h3> <h3>觀看紀念活動短片。</h3> <h3>陳澤芬等人代老三屆學生向實驗中學當年老教師獻花。</h3> <h3>實驗中學的老教師。左起馬道珍、李如銀、王百江、何文著、曾廣德。</h3> <h3>在會場走道旁。(陳偉 攝)</h3> <h3>陳偉在攝影。</h3> <h3>李萌靜作紀念會籌備工作情況報告。</h3> <h3>聽取六個年級的代表發言。初一到高三為: 翁飛、童蕪生、朱宏根、彭曉露、馬洪立、胡魯生。</h3> <h3>上臺演出前的留影。</h3> <h3>李嫦文: .孫警花臺前幕后幫忙,拍照片很多,這次,服裝和領結增加色彩,功勞大大的!</h3> <h3>七絕 ? 實中老三屆畢業五十年紀念</h3><h3> 賀鎮德 高一(1)班</h3><h3>桂花香襲歡人語,</h3><h3>誰與殘陽共晚虹。</h3><h3>半世秋天今合影,</h3><h3>實中相會夢圓中。</h3> <h3>七絕 ? 實中老三屆畢業五十年紀念(二)</h3><h3> 賀鎮德 </h3><h3>秋菊朝陽映校紅, </h3><h3>舞臺精彩顯英雄。 </h3><h3>多奇雪白頭飄發, </h3><h3>似海深情灑實中。</h3> <h3>實驗中學畢業</h3><h3>五十年大聚會感事 </h3><h3> 七律</h3><h3> 費向野</h3><h3>笑撫白發辨容顏</h3><h3>六屆學生尋故園</h3><h3>情勝金風星漢聚</h3><h3>身逢盛世凱歌還</h3><h3>覓詢舊跡愧割席</h3><h3>思憶師恩當涌泉</h3><h3>一曲陽春祖國頌</h3><h3>實中風采總依然</h3><h3> 2018.11.6</h3> <h3>即將登臺。</h3> <h3>文藝演出節目單</h3><h3>一,舞蹈: 共圓中國夢</h3><h3>二,詩朗誦: 永不褪色的記憶</h3><h3>三,歌曲串唱: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芳、感恩、我為祖國獻石油、相逢是首歌</h3><h3>四,三句半: 感恩母校</h3><h3>五,獨唱: 瑪依垃變奏曲</h3><h3>六,舞蹈: 又見北風吹</h3><h3>七,合唱: 天邊 同一首歌</h3> <h3>舞蹈: 共圓中國夢</h3> <h3>詩朗誦: 永不褪色的記憶</h3> <h3>串唱: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芳》。</h3> <h3>串唱: 《感恩》。</h3> <h3>串唱: 《我為祖國獻石油》。</h3> <h3>串唱: 《 相逢是首歌》。</h3> <h3>李嫦文: 秦老師不辭勞苦,背著電子琴為同學們演出,付出很多!<br></h3> <h3>三句半: 感恩母校</h3> <h3>實驗中學老三屆學生的學生華雪梅,女高音獨唱: 《瑪依拉變奏曲》</h3> <h3>舞蹈《又見北風吹》的演員們,她們是當年實驗中學宣傳隊的。</h3> <h3>合唱: 《天邊》、《同一首歌》。</h3> <h3>合唱指揮曹效建在介紹歌曲《天邊》創作的歷史背景及含義。</h3> <h3>大合唱: 《歌唱祖國》。</h3> <h3> 當《歌唱祖國》的合唱聲在禮堂里轟然響起的時刻,我的眼睛濕潤了,剎那間我明白了,我為什么要回來。 我們又回來了,因為,我們的心從未離去;我們又回來了,其實,她已不在,我們是懷念那永恒的曾經;我們又回來了,執手相擁,滿目華發,我那五十年前朝夕相伴的兄弟姐妹啊! 人生相見難,相見須盡歡。 好一個秋風颯爽的艷陽天。一一獻給我的同學 高 岱<br></h3> <h3>合唱團集體留影</h3><h3>春曉: 走下舞臺感到哇好輕松!很有一段時間了,為了今天,逐漸形成了一種不斷加大的壓力。可想而知,萌團她們組織整個的活動,方方面面那是真不容易!由此再想想治國理政,那可是玩兒命的活啊!沒的說,點贊吧!</h3> <h3>紀念會午餐。</h3> <h3>午餐盒飯。</h3> <h3>在校園里留影。</h3> <h3>老同學留影。</h3> <h3>初二(4)班合影</h3> <h3>實驗中學全體到會老三屆學生合影。</h3> <h3></h3><h3>第一排: 姚玉芹、劉莉莉、張 蘭、祝 立、張蘭玲、劉莉莎、盛海琳、李錦輝、徐月華、梁京華、謝其英、高曼麗、趙東霞、吳蘇芬、李 薇、劉玲秀、虞 政、趙祖敏、陳效蘭、沈 斐、洪文愚、丁 放、翟愛民、姚 玫、蔣景芬、李 靜、費舒梅、單睿萌、李勝海、孫錦華、李雙李、張秀華、余樂群、陳肖梅、王玉梅、黃 靜、張 穎、程 琦、張一兵、李萌靜、吳 虹、白曉璜、賴新寧、李萌盛、鮑民生、余國棋、倪新婭、王豐淮、朱安萍、程海燕、朱 莎、林 華、石家其、查 萍、陳曉淮、張曉玲、宋芳青、蔣紅英、陶曼莉、王義群、仇西沙、閆玉華、王悅林、李瑞蓮、吳有蘭、曹裕英、皇海濱、秦佛林、劉明明、唐曉燕、張麗云、秦 寧、高 雯、光玲玲、石春菊、趙若軍、王沛龍、楊子江</h3><h3><br></h3><h3>第二排: 李錦鐸、江選國、李欣如、潘曉源、趙東華、邵計強、何維高、唐明浩、光相白、李朝金、孔維金、傅懋勇、李維世、周先前、朱先發、高小明、張瑞生、姜家璞、高吉宏、王世和、魯勤桂、劉偉華、盛梅美、儲馨菱、高宜瓊、童敏、劉萍、朱寧、陳慶華、曾廣德、戴立椿、李如銀、馬道珍、王百江、何文著、周書浩、張顯榮、何承會、張國忠、過健、顏景炬、高瑜生、潘祖德、郭捍、王洪斌、李魯北、嚴信、孟蔚時、張明德、羅北中、楊景曙、鄭永鈐、汪宗勝、竇光月、王登平、瞿其敏、龔滿玉、陸北健、劉朝興、黃邦漢、張開源、魯長城、朱為志、葛守成、丁善保、劉先勝、姚洪年、吳光銀、張惠忠、趙衛平、謝麗麗、翟美崢、劉士寧、錢小玲、夏傳淼、張長宇、胡魯生、王化鵬、顧龍娜、魏南珠、吳義成</h3><h3></h3><h3><br></h3><h3>第三排: 徐自強、陳輝煌、江曉淮、崔璋、馬洪立、李星、徐伯洋、劉曉蓓、王熙蓮、張玉妹、張建、楊梅生、吳淮仁、孟祥云、閔曉葦、時珍玲、王念宜、王放、枊傳晶、魯令玳、孫邦炎、戴聲揚、張曉峰、韋光耀、張小正、劉世現、李國勤、鐘康、張明寬、沈宏昌、左飛鵬、張瑞金、鄭介治、史孚榮、谷穎洲、姚莖尹、鄭宜國、章于辰、枊平、葉仁霞、陳秀華、寧海平、吳離離、丁友慧、吳布、林云、張翠英、趙瑢、程萬里、李孔玲、朱彥華、丁桂敏、朱珍、沈心如、朱正明、單正亞、查世銀、汪德玉、劉禮延、吳家禮、梁孔鑫、高祥海、黃其仁、寧正興、唐佩章、黃永華、孫學遂、吳禮延、馮爭平、劉世華、劉正恩、郭林霄、陸芳蘭、萬正芳、尹炳辰、劉良瓊、鄭和寅、彭曉露、張錦波、盛承江、</h3><h3><br></h3><h3>第四排: 王道真、夏同云、羅向瓊、包德強、張宏誠、孔兵、陳兆泉、趙佩蓉、吳智清、高雅珍、方正賢、莊明、劉天惠、朱彥文、劉皖江、劉銳、張修權、王華知、王洪影、蔣曉芬、高霖、葉履平、劉建軍、宣爾芳、趙晟春、曹效群、梅魯生、丁邦英、王華芳、賀鎮德、費向野、周大念、李世華、吳大釗、錢耀民、張宏記、樊高定、楊德明、項有昕、田琳、朱匯洋,周遵義、高宗倫、王海金、陳炳堅、曾國珍、張存芬、王憲民、董國華、周素玲、韓魯生、陳樊莉、張勁秋、丁國榮、陳子珍、查薇、徐蔓蔓、陳梅、楊文濱、何新光、譚康鳴、黃海、閆愛波、張瑞萍、丁蘇潔、粟大維、吳永青、余菊、韋永芳、夏惠芳、童蕪生、丁祖錚、張凱、林淮、洪曉冬、萬文斌、范辛化,童海權、丁一工、朱曉明、吳明華、史兆真、范傳鳳、劉朝玉、吳南征、陳曉義、王曉秦</h3><h3><br></h3><h3>第五排:嚴蓓、賈天珣、程合、陳偉、虞浩清、盧榮惠、肖克勤、衛繼鎖、高濱、羅國平、吳永吉、夏憶仁、周希平、白海平、謝長德、徐小杰、陳澤芬、黃平、賈德芳、李才英、李郁惠、張景蘭、張惠芬、羅北明、劉樹華、張修瑾、嚴巧珍、林惠芳、鮑珍湘、程秀琴、譚新桐、楊茀玲、張淑芳、黃妮娜、張玉慶、賀武英、王曉玲、魏曙光、鄒麗娟、朱美蓮、李玲利、丁克春、朱宏根、楊家發、慕春江、宋曉勤、張治安、肖仁俊、朱永瀚、李鳳卿、戴遠景、任紀元、徐桂珍、楊勇、李善齊、陳發銀、時錦芬、曹春慧、范翠華、馬玲、蔡學新、王萬秀、余華英、楊和、顧安、李敏華、謝淑云、李俊紅、張淑珍、謝菊英、魏長俊、李建華、李漢城、周紹東、張秋平、高青松、魏建平、曾偉智、張巴依、聶蒯張、齊治強、劉曉皋、黃文琦</h3><h3><br></h3><h3>第六排:宋琪,胡興明,高衛中,王金明,李明波,馮德儉,李俊敏,翟為民,任平,郭遠征,姚慶昌,孔令泉,孫博生,郭勇,陳維虞,吳家鵬,尤志,楚光,吳豫生,吳海寧,李偉良,過強,熊謙,孫華南,杜淮安 ,劉宗炎,段華迪,李先梓,殷昌智,朱毓頌,董海山,許連臣 ,韓友海 ,范傳芳,谷永和,吳開南,袁新華,梁燕堂,秦俊達,袁其棟,黃建東,查輔國,周明強,錢家祥,宣善標,張國柱,陶知堯,趙康貴,王和平,賀新民,劉育民,葛明,盛維信,呂曉兵,許效書,王時文,宣普平,陳峻,舒輔民,劉義明,王偉民,韓成忠,高維民,張志嘉,梅秀山,趙旭東,馬武軍,沈永慶,周曉晴,楊寧,陳平</h3><h3><br></h3><h3>第七排:李元平、龔農兵、仇南威、尹錫春、曹國平、丁運來、王 斌、張一斌、金廣森、吳安川、單國建、丁偉林、王同生、葛倫義、葉 光、蔣建淮、趙東平、劉衛東、陳建生、葉道勛、庫建國、張世豪、李曉地、孫 杉、陳建華、陶永年、吳戈林、洪 雷、肇恒輝、吳海澄、于正金、李國強、姜偉民、張向文、袁世榮、高 雷、焦來和、李毅軍、熊雙文、丁二農、吳智順、程建新、程 海、詹 旭、何汝宏、徐沛元、王曉征、王清蘇、劉國和、郭其彬、李經建、陶宏模、黃文杰、時述午、梁著齊、魏華巍、劉 勇、馬瑞林、徐維民、范毓明、張繼承、胡 偉、吳德元、張作逖</h3> <h3>昨天給二中范校長發了短信,對二中對這次活動支持表示感謝。短信及范校長回復如下:</h3><h3>范校長,您好!原實驗中學老三屆畢業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圓滿結束。本市、外地及國外近600名校友歡聚一堂,盛況空前。這次活動在您的重視下,二中有關部門人員全力支持配合,無論是中午就餐,還是下午集體合影,每個環節安排都很周到,使我們感到溫馨和快樂,的確有老校友回家的感覺。在此,我代表活動籌備組及全體參加活動校友,向您及學校有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也衷心祝愿二中明天更美好!</h3><h3>您客氣了,歡迎老校友回母校,條件所限定有不周請諒解。愿校友們開心快樂,安全返回,再次再會!</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攀枝花市|
鸡东县|
海晏县|
兰西县|
图们市|
新龙县|
巴塘县|
清涧县|
临夏市|
大邑县|
荔浦县|
八宿县|
拉孜县|
颍上县|
北安市|
青河县|
奉节县|
莱西市|
天镇县|
凤山市|
嘉鱼县|
五常市|
台前县|
上杭县|
扎赉特旗|
拜城县|
龙南县|
扎鲁特旗|
淮安市|
左贡县|
和静县|
大宁县|
丹棱县|
清苑县|
巫溪县|
德钦县|
双辽市|
兴山县|
凤翔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