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歐洲的土地,這第一次的歐洲之行,我沒有選擇熱鬧喧囂的西歐,而選擇了厚重神秘的中東歐。9月中旬,我和發小一行人開啟了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四國游的旅程。</h1> <h1> 奧地利這個位于阿爾卑斯山腳下,與八國接壤的內陸小國,不僅擁有絲毫不遜色于瑞士的風光美景,還是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國家。</h1><h1> 在中世紀的歐洲,整個歐洲大陸就是由若干家族王朝世襲統治著,其中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神圣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h1><h1> 哈布斯堡家族,公元六世紀的祖先為法國阿爾薩斯公爵,后來擴張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鷹堡,名為哈布斯堡,并逐漸將勢力擴展到萊茵河西岸流域。</h1><h1> 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當選德意志國王,并被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1282年12月27日魯道夫一世奪取了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占有的奧地利與施蒂利希公國,隨即分封給自己的兩個兒子阿爾布雷希特與魯道夫,自此奧地利便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此后600多年奧地利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中心。</h1><h1> 隨著這個王朝的不斷擴張,統治的疆域不斷擴大,到16世紀初查理五世時,這個王朝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荷蘭、德國部分、法國部分、意大利大部分、波蘭部分、瑞士部分、烏克蘭部分、羅馬尼亞大部分、南斯拉夫大部分,還有拉丁美洲部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876年2月奧匈帝國建立,直到1918年,這個王朝才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而被推翻。</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歷史厚重和藝術浪漫交織的維也納</font></b></h1> <h1> 維也納,這個多瑙河畔的明珠,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都。</h1><h1> 維也納的歷史始于公元1世紀的羅馬帝國,羅馬人曾經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當時公國的統治者巴奔堡家族的列奧波德五世于1221年授予維也納商人以貿易特權,讓其掌握了多瑙河上德國和匈牙利雙邊貿易的壟斷權,由此給城市帶來繁榮,一個最顯著的表現是1230年開始在市中心修建圣斯特凡大教堂。</h1><h1> 1278年,哈布斯堡家族開始統治奧地利后,就定都維也納,可以說由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奢華,才有了現在的維也納,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650年間,維也納的建筑、美術、音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h1><h1> 今天我們走進維也納,有一種穿越回中世紀歐洲的感覺,映入眼簾的是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中世紀歐洲各種風格的建筑。</h1> <h3> 圍繞老城區的環狀道路“戒指路”是在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時代的1857年,把過去的城墻和壕溝拆除后,在舊址上修建的道路。全長4千米,寬57米。在路的兩側分布著各種哈布斯堡時期的建筑。</h3> <h3> 霍夫堡宮,是哈布斯堡皇室的皇宮,坐落在首都維也納的市中心。自1279年建成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據說奧地利有個傳統,帝王不能住在前一任的房間里。因此,每一代帝王都對宮殿進行過改建、擴建,最后形成了一座擁有18個廂宮、19座庭院和2500間房間的規模宏大的建筑群。<br></h3><h3> 這是進入老皇宮的米歇埃爾大門。</h3> <h3>老皇宮的內部大廳。</h3> <h3> 霍夫堡皇宮內的弗蘭茨皇帝廣場</h3> <h3> 霍夫堡中的新皇宮建筑。</h3> <h3> 新霍夫堡皇宮前的英雄廣場</h3> <h3> 英雄廣場上的歐根親王雕像,為紀念其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戰勝奧斯曼土耳其的戰役中的卓越貢獻。</span></h3> <h3> 這是從霍夫堡皇宮內通往戒指路的大門。</h3> <h3> 奧地利國立歌劇院,<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歐洲三大歌劇院之一,</span>因與歌劇中心意大利的關系,其外觀是威尼斯式的文藝復興風格,1869年5月以莫扎特的《唐璜》而首次揭幕公演,在二戰中遭受戰火,現在看到的是戰后重建的建筑。</h3> <h3> 歐洲堪稱一流的戲劇殿堂-布魯克劇場,以純正的德語上演各種戲劇。</h3> <h3> 音樂之友協會,維也納愛樂樂團所在地,他擁有被稱為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好、最美麗的音樂廳,這就是因每年元旦的新年音樂會在這里舉行,而被我國觀眾熟知的金色大廳。這座建筑1867年開始動工,歷時3年建造而成。</h3><h3> 由于我們到訪的時間是星期天,金色大廳沒有演出,很遺憾沒能進入到內部參觀。</h3> <h3> 建于1872-1883年的市政廳,屬于新哥特式風格的建筑,建筑總高達107米,當年因為不是教堂卻要建造超過100米的高塔而遭到反對,設計者就將塔身高度限制在98米,而在塔頂建造了一個3.4米的騎士雕像,該雕像又手持一面6米高的旗子,最后使建筑總高達到107米。</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瑪麗婭·特蕾西婭廣場上的</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瑪麗婭·特蕾西婭雕像,</span>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統治者(1717年-1780年),其在位時是奧地利大公和國母,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h3> <h3> 藝術史博物館</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位于內城壕溝大道中央的</span>維也納黑死病紀念柱,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紀念柱”。1679年的維也納黑死病(即鼠疫)肆虐,幾乎奪走了三分之二維也納人的生命。后來為了紀念死于鼠疫的受難者,奧地利皇帝利奧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尊黑死病紀念柱。<br></h3> <h3> 維也納的街頭建筑</h3> <h1> 在維也納的西南部有一座可以與法國的凡爾賽宮相媲美的宮殿“美泉宮”,它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宮。</h1> <h3> 1605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馬蒂亞斯皇帝下令在此地修建狩獵用的行宮,由于在此發現飲用甘甜的泉水,而起名為“美泉宮”。</h3><h3> 瑪麗婭·特蕾西婭執政后,對美泉宮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建,工程由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早期古典主義建筑師尼古勞斯·馮·帕卡西負責,將狩獵皇宮改擴建成一座奢華的皇家寢宮,可以容納超過一千人居住,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h3> <h3> 美泉宮共有1441間房間,整個宮殿是巴洛克風格的,但是其中有44個房間是洛可可風格。</h3> <h3> 這44間洛可可風格的房間對外開放,我們拿<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著中文講解器</span>參觀了這44個房間,包括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茜茜公主的臥室、起居室、皇家宴會廳等等,盡管這些房間只是宮殿的一小部分,但每個房間都裝飾得金碧輝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雕花的壁飾,彩繪的穹,光滑的大理石拼圖地面、真是極盡奢華。</span>在宮殿的長廊墻壁上掛著哈布斯堡皇族歷代皇帝的肖像畫以及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16個兒女的肖像。可惜室內是禁止拍照的。</h3> <h3> 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匈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宮,童年和青年的夏季都在美泉宮度過,茜茜公主和約瑟夫一世在這里渡過了她們婚姻最初的時光。<br></h3> <h3> 美泉宮的后面有一個占地約1.7平方公里的皇家花園,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h3> <h3> 園中的花壇修建成各種幾何形狀,而且左右兩邊嚴格對稱。</h3> <h3> 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墻,從花壇中央向兩側看去,一條條林蔭隧道通向遠方。</h3> <h3> 綠樹墻內立有44尊雕像,雕塑大部分是德國藝術家威廉·拜爾(1725-1796)的作品,出自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h3> <h3> 在花園的盡頭,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美麗的噴泉,名曰海神噴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組根據希臘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十幾個人物和馬匹雕得栩栩如生。</h3> <h3> 在美泉宮的最高點建造有氣勢恢弘的凱旋門,為了紀念奧地利人民為了和平而進行的正義戰爭而修建。<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564fa"><b>歐洲最美的梅爾克修道院</b></font></h1> <h3></h3><h1> 在多瑙河最深邃美麗的瓦豪河谷地區,有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梅爾克小鎮,卻因為擁有世界上最美的修道院而成為無數人來此膜拜的理由。</h1> <h3> 公元1089年,巴奔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在這里建立了本篤會修道院。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巴洛克建筑重建于1702年到1736年,其華麗的外表被譽為奧地利的巴洛克明珠。<br></h3> <h3> 穿過第一個庭院,便來到了高級教士庭院。站在入口處,藍天下黃白相間的建筑群、青銅的教堂穹頂和兩側的塔樓一覽無余。庭院中間是一座于十九世紀初從上奧地利的瓦爾德豪森鎮主教區修道院挪過來的噴泉。</h3><h3><br></h3> <h3> 穿過主教庭院,經過長廊進入到修道院里,修道院里裝飾豪華精美,墻上繪有大幅精美的壁畫、各種宗教活動的展品極度奢華,主教的服飾精美的讓人驚嘆,室內仍然是禁止拍照的。<br></h3> <h3> 站在修道院的大露臺上,風景如畫的梅爾克小鎮盡覽眼底。藍天白云下,一棟棟紅頂的小房子,間或點綴些綠色,宛如置身于童話世界中。<br></h3> <h3> 沿著大露臺便來到了世界第一美的圖書館。推門進來,上下左右,目之所及全部被書籍包圍著。一排排透著古樸質感的書架上,一本本羊皮包裹的精裝書籍、彰顯著歷史厚重的殘卷、孤本、原稿,排列其上。整個圖書館藏書9萬余冊,中世紀的手抄本1850冊,可謂無價之寶。梅爾克修道院圖書館, 是唯一一間得到世界文化遺產名號的圖書館。遺憾是這么美的圖書館只能參觀,不能拍照。<br></h3> <h3> 修道院外面的漂亮大花園。</h3> <h3> 回頭眺望一眼華麗的梅爾克修道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莫扎特的故鄉薩爾斯堡</font></b></h1> <h1> 薩爾斯堡-奧地利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不僅是莫扎特的故鄉,還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h1><h1> 公元45年薩爾茨堡獲得城市自治權。699年巴伐利亞公爵將薩爾茨堡這座古羅馬城市獻給了薩爾茨堡的第一任主教魯佩特,以便主教在這塊土地上傳教。739年薩爾茨堡成為主教的駐地。</h1> <h3> 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斯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h3> <h3> 隔河眺望薩爾斯堡老城,眾多歷史久遠的教堂、修道院和成片的巴洛克建筑映入眼簾,整個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12月5日入選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h3> <h3> 坐落在市內山丘上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薩爾茨堡要塞</span>,是薩爾茨堡的地標,長250米,最寬處150米,始建于1077年,是中歐現存最大的要塞。</h3> <h3> 1756年1月27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莫扎特</span>就出生在這棟樓的第3層,并且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773年才離開薩爾茨堡去了維也納。</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米拉貝爾花園,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1606年</span>當時薩爾斯堡的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其情人莎樂美建造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這個集聚了羅馬雕塑、噴泉、花園、迷宮的巴洛克式花園,曾是知名電影《音樂之聲》中,女主角瑪麗亞帶著孩子們歡唱“Do-Re-Mi”的地方。</h3> <h3> 花園中以希臘神話故事為原型的眾多雕塑,雖然已經歷了500多年的滄桑變遷,仍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h3> <h3> 園中的花草被修剪成各種幾何圖形, 構造出一種整齊有序又充滿變換的美感。</h3> <h3> 在連接老城與新城的鐵橋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鎖,這又是一個人們寄托美好愿望的地方。</h3> <h3> 我們來到薩爾斯堡的這一天正好趕上周末,老城廣場上熱鬧非凡,集市的攤位擺滿廣場,各種活動隨處可見。</h3> <h3> 在莫扎特的故鄉,一定要買一盒莫扎特牌的巧克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音樂之聲的拍攝地圣沃爾夫岡</font></b></h1> <h3> 圣沃爾夫岡小鎮位于奧地利中部,圣沃爾夫岡湖畔。電影《音樂之聲》開場的湖光山色,就是取景于此。</h3> <h3> 圣沃爾夫湖,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最美麗、最著名的湖泊,群山環繞,延綿起伏,湖水清澈透明,碧綠如翡翠,湖中游弋的白天鵝和鴨子嬉戲玩耍,一幢幢風格各異像童話般的小屋依山傍水。<br></h3> <h3> 漫步小鎮,每一幢建筑都獨具匠心。</h3> <h3> 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詩意。</h3> <h3> 這個小鎮上的“白馬酒店”, 因拉爾夫·貝納茨基因根據白馬酒店里的愛情故事,于1930年創作的一部名為《圣沃爾夫岡湖畔的白馬酒店》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輕歌劇,</span>而名揚海外。酒店的紅墻、白窗、黑色陽臺,搭配出一道藝術風景線。</h3> <h3> 小鎮里家家戶戶的窗前屋下,都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景觀設計。<br></h3> <h3> 有的在窗戶四周精心繪畫。<br></h3> <h3> 有的則在窗臺上擺弄花語。<br></h3> <h3> 奧地利人的優雅和藝術天份,在這個小鎮中,表現得淋漓盡致。<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絕美湖光山色的哈爾施塔特</font></b></h1> <h1> 哈爾施塔特這個有著享譽世界的絕美風景的小鎮,還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早在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年,克爾特民族為了尋求藏在哈爾施塔特深山里豐富的鹽礦就搬到這里居住了。</h1> <h3> 盡管在來之前,已經看到過許多反映小鎮風光的照片,但身臨其境的我們仍然被眼前的美景給驚呆了。</h3> <h3> 高山峽谷之中的哈爾施塔特湖,<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碧波蕩漾,</span>碧綠的湖水清澈透底。</h3> <h3> 泛著漣漪的湖水中倒映著湖旁的小屋和青山,白天鵝悠閑的在水中游蕩嬉戲。<br></h3> <h3> 色彩斑斕的木屋依山而建,在湖水的映襯下,美的讓人有誤入仙境的感覺。</h3> <h3> 暢游在小鎮里,有一種踏入童話世界的感覺,一座座透著浪漫清新歐式風情的小木屋,和水墨畫般的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每一處景致都美得令人動容。<br></h3> <h3> 這個哈爾施塔特集市廣場是小鎮居民的生活中心,廣場雖然不大,但精致的房屋和周圍的樹林構成了一幅靜謐安詳的歐洲小鎮圖景。<br></h3> <h3> 夜晚,我們下榻在與哈爾施塔特小鎮隔湖相望的一個木屋別墅酒店。</h3> <h3> 這個在群山環抱之中的別墅酒店,山景青翠欲滴,山間云霧升騰,這如同人間仙境般的景致,讓我們忘卻了一天的疲勞,<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放下行李</span>就沖進了大山的懷抱,呼吸一口山間的空氣,迷醉在這動人心魄的美景中。</h3> <h3> 清晨,在薄霧籠罩下的湖光山色,幽深寧靜,如夢似幻。</h3> <h3> 環顧四周,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油畫般的風景。</h3> <h3> 行走在奧地利,一路美景相伴,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精致的綠地、整潔的村莊,猶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畫卷,這幅畫卷已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南澳县|
萨迦县|
北安市|
和龙市|
宁海县|
南川市|
荣成市|
盐亭县|
缙云县|
舒城县|
江华|
辽阳市|
磐石市|
武城县|
广昌县|
永靖县|
九台市|
历史|
磴口县|
黑山县|
江阴市|
栖霞市|
利川市|
潜江市|
封开县|
罗源县|
望江县|
德清县|
乌拉特后旗|
嘉善县|
肃南|
那曲县|
宿迁市|
五原县|
云南省|
江孜县|
浦东新区|
抚顺县|
肃北|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