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暑假中,有幸聆聽了楊衛平老師的報告——《做個快樂的班主任》,那精彩的一幕至今歷歷在目。今天分享一下她的《好老師教你做好父母》一書的閱讀感悟。</h1><div><br></div><h1>楊老師說:“問題家庭制造問題孩子,問題孩子帶來新的家庭問題。培養孩子要趁早,要身體力行。不必刻意設計孩子的未來,但在孩子的童年里,一定要有陪伴、觀察、喚醒、激發,不要錯過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每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到后來慌張忙亂,東奔西撞,狼狽不堪。”深以為然。</h1></h1> <h1><h1>從教二十余年,我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兢兢業業教書育人,用愛心和耐心陪伴學生成長,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捫心自問,我無愧于教師的稱號,也無愧于每一個學生。可是我卻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對自己的女兒,有著太多的愧疚。</h1><div><br></div><h1>女兒不到三歲時,我從鄉下調入縣城,只有周末才能回去,在她剛上幼兒園,最需要媽媽陪伴、鼓勵的時候,我卻不能守護在她身邊。后來,女兒隨我一起在縣城租房,我獨自一人帶著她工作、生活,擔任班主任的我,下班后仍瑣事纏身,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很少督促關注女兒,以至于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浮浮沉沉。</h1><div><br></div><h1>而作為教師的我,總愛拿一些優秀的學生與女兒進行比較,想給她找個榜樣,樹個目標,可往往是事與愿違,越比越焦躁,越比越泄氣,母女關系也日益緊張,常常是說不幾句話,就會引發一場爭吵。</h1><div><br></div><h1>偶爾看到柴靜的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她說:“生命不是用來比較,而是用來完成的。沉住氣,忠于內心,生命才飽滿。”說得多好啊,就讓孩子過平和快樂的日子吧!每一個孩子,都會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有光芒;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只有自由綻放各具特色的生命形態,世界才會靈動美妙。</h1></h1> <h1></h1><h1>好心態,會帶來好情緒,好情緒才會帶來大成就。在這方面,楊老師年近九旬的父親,給了她很多啟示。她家住在一樓,老父親就在小院里種上些花花草草,雖然基本沒有什么收獲,父親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每天照樣開心地澆水、施肥,在那些花草面前停留良久,有時給它們松士,有時跟它們說話。終于, 吃到了父親親手種植的各種蔬菜,月季花也張開笑顏,迎風怒放。傳說晉朝和尚道生法師對著石頭講經,石頭都點頭了,那么,父親的良好情緒,耐心等待,不也換來了姹紫嫣紅么?</h1><h3><br></h3><h1>教育也是如此,面對那些成長中的孩子,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一樣的熱情, 才會有所收獲。畢竟,人的成長,有高峰,也有低谷,假如連父母和教師都不能情緒飽滿地善待那些暫時滯后的孩子,他們就會更加沒有信心,甚至丟棄進取心。如果我們換一種心態,耐心等待他們長大,一如既往地關愛激勵他們。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心態,把孩子的成長,當作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榮譽,種植在心田里面。那么,我們的孩子,也會像父親栽培的月季那樣燦然綻放吧!到那個時候,我們所收獲的,又豈止是驚喜!</h1><h3><br></h3><h1>作家閆紅在《孩子的一切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愈》中說:“真正的陪伴,是需要一點代入感的,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同齡甚至更小的孩子,感受對方的各種焦慮與渴望,還需要動用一點記憶力,回想當初的自己那些不能言說的小小想法。只有把自己‘變小”的陪伴,才是誠懇和有效的陪伴。”是的,只要有正確的陪伴,一切皆有希望!</h1><h3><br></h3><h1>從此以后,我要真正地慢下來,母親,教師,都是美好的身份,這二者是相輔相成、彼此支撐的。面對學生,我會想,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樣愛他?于是,我給孩子減輕作業量,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愛心。面對女兒,我想,假如是我的學生,我會怎樣做呢?即使犯錯也不再著急上火,陪伴她一起成長,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她的一切。</h1><h3><br></h3><h1>孩子的成長,原本平和,我們把孩子帶到這豐富多彩的人世間,是為了陪伴他們健康成長,享受他們成長的幸福與快樂,孩子的世界,原該充滿了溫和、純凈、友善。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尊重、理解、信任、熱愛、陪伴,摒棄功利之心,以平常心態,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陪伴孩子,是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h1><h3><br></h3><h1>我們和孩子,原本就是息息相關、血脈相連的;我們與他們之間,原本就有著生生不息的溫暖與愛意。上天把他們帶給我們,原本是給我們終身成長的機會——是的,他們是來促進我們成長,把我們變得富有智慧和愛心的。我們與他們,擁有生命與生命不期而遇的欣喜,擁有生命與生命無縫鏈接的堅定。</h1> <h1>世間所有的河流都是彎曲的,彎曲是自然界一種理想的狀態,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種曲折的抵達。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但真正的愛會讓彼此向好向美。詩人紀伯倫寫過一首《孩子》,這首詩值得每位父母傳誦和牢記:</h1><h3><br></h3><h1>“你的兒女,</h1><h1>其實不是你的兒女。</h1><h1>他們是生命</h1><h1>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h1><h1>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h1><h1>卻非因你而來,</h1><h1>他們在你身旁,</h1><h1>卻并不屬于你。</h1><h1>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h1><h1>卻不是你的想法,</h1><h1>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h1><h1>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h1><h1>卻不是他們的靈魂,</h1><h1>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h1><h1>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h1><h1>你可以拼盡全力,</h1><h1>變得像他們一樣,</h1><h1>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h1><h1>因為生命不會后退,</h1><h1>也不在過去停留。<br></h1><h1>你是弓,</h1><h1>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h1><h1>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h1><h1>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h1><h1>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h1><h1>懷著快樂的心情,</h1><h1>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h1><h1>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h1><h1>也愛無比穩定的弓。”</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弥渡县|
潞城市|
铜鼓县|
大埔区|
平武县|
东城区|
从江县|
承德县|
三原县|
赞皇县|
溆浦县|
贵南县|
正镶白旗|
洪雅县|
永宁县|
滨海县|
襄樊市|
镇远县|
江油市|
博兴县|
建始县|
阳朔县|
宁南县|
旬阳县|
新晃|
盐山县|
永清县|
盱眙县|
依兰县|
钟祥市|
张家界市|
云南省|
中宁县|
肇庆市|
星子县|
莱阳市|
洮南市|
泽州县|
大竹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