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ff8a00">這是日本音樂家喜多郎絲綢之路系列中的一首曲子。讓我們隨著音樂里的風聲駝鈴,踏上南疆之路吧。</font></h5><h3><br></h3><h3>10月8日至10月19日,我們驅車4500公里圍繞新疆南部,縱橫穿越,如同感受了一曲錦繡壯美的大自然交響曲。 </h3><h3><br></h3><h3>新疆漫長的公里路如同項鏈,串起了一路散落的自然景觀、歷史人文、風土人情、萬千氣象。</h3><h3><br></h3><h3>第一樂章 丹霞染險谷 </h3><h3>第二樂章 群峰擁高湖</h3><h3>第三樂章 風沙度胡楊 </h3><h3>第四樂章 天山驚雪初</h3><h3><br></h3><h3>新疆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的六分之一面積。南疆中部位置是盆地,基本都是沙漠和荒漠;沙漠周圍被綠洲環繞,維吾爾族人和其他民族都生活在周圍的綠洲。 </h3><h3><br></h3><h3>我們去新西蘭旅行時,新西蘭人自豪地說,新西蘭除了沙漠,什么自然景觀都有。 </h3><h3><br></h3><h3>此行新疆的小居司機也自豪的說,除了大海,新疆什么自然景觀都有了。我們在南疆用11天見證了小居所說并非夸張。</h3><h3><br></h3><h3>此行我們圍著南疆繞了一圈。先走綠洲間雜著邊緣盆地,然后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見識了南疆之大,新疆之大,見識了新疆變幻莫測的萬千氣象和復雜地貌,更感受了當年前輩們行走絲綢之路的何等艱難。 <br></h3> <h3>此行我們穿越了絲綢之路上三大名城:庫車(龜茲)、喀什(疏勒)、和田(于闐)。上面地圖中的紅線,就是我們的行進路線。</h3> <h3> <font color="#167efb">丹霞染險谷</font></h3><h3><br></h3><h3>清晨,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風塵,晚上趕到了庫爾勒市。其實,庫爾勒不止盛產香梨,這個城市的市容和我們所住的酒店服務給我們留下深刻美好印象。在庫爾勒住了一晚后,我們匆匆趕往庫車丹霞大峽谷。</h3> <h3>路上的風景也很棒,更是旅行中的重要部分。風景在路上,快樂也在路上。</h3> <h3>終于,我們到了庫車大峽谷。</h3> <h3>與美國西部的羚羊谷比,雖不如羚羊谷的色彩和線條驚艷,但更加恢宏磅礴。</h3> <h3>晚上,我們趕到了庫車縣城。庫車縣城一片燈火輝煌,沒有留下一點龜茲古國的痕跡。</h3> <h3><font color="#167efb"> 高湖擁群岳</font></h3> <h3>我們從喀什城出發,沿著昆侖山脈驅車四個多小時前往慕名已久的帕米爾高原。沿途雪山連綿逶迤、巍峨聳立,景色壯觀令人驚嘆不已。<font color="#167efb"></font></h3> <h3>車行進了近三個小時后,我們被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巍峨耀眼的雪山驚著了!這一定就是海拔7500米的慕士塔格雪峰吧!我們投入了巍峨昆侖的懷抱。</h3> <h3>我們饒有興致的驅車行走好長一段中巴公路。這是一條對中國未來石油能源和經濟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路,它從喀什一直通往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瓜達爾港。</h3><h3><br></h3><h3>沿途景色風光無限, 它也是曾經的一段古絲綢之路,令人遐想。</h3> <h3>這是路途中的一處同樣令人難忘的景點——白沙山。</h3> <h3>終于,在越過一座山峰后,期待已久的帕米爾高原之湖——卡拉庫里湖出現在眼前。</h3> <h3>離開卡拉庫里湖時,司機告訴我們,再往前一百多公里就是中巴邊境紅其拉甫山口。</h3> <h3>南疆之旅基本上天天早出晚歸,舟車勞頓。</h3> <h3><font color="#167efb"> 風沙度胡楊</font></h3> <h3><br></h3><h3></h3><h3>感受和拍攝沙漠胡楊、輪臺胡楊林,是我們穿越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主要目的。</h3><h3><br></h3><h3>據說,世界上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80%的胡楊在新疆,而且基本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不過,在廣袤的南疆地區,要見到它們并非易事。要看見或拍下它們最美好的樣子,更是難事。萬里奔波、短暫季節、躲過風沙、日出日落……缺一不可。</h3> <h3>下圖中那條藍色的線就是我們穿越塔克拉瑪干的沙漠公路。和它并行短一些的黃線是后來新修的另一條沙漠公路。</h3><h3><br></h3><h3>當年的古絲綢之路是繞過茫茫大沙漠、沿著兩邊的綠洲行進。以當時的科技水平和能力,人類是無法穿越這千里戈壁的。</h3> <h3>當我們驅車近600公里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時,我想如果這廣袤無際的沙漠是肥沃的土地,該多好啊!如此,中國也不至于要到俄羅斯、烏克蘭去租地種糧了。</h3><h3><br></h3><h3>當然,在遼闊沙漠的地下有豐富的正在開發和勘探中的油氣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據說,油氣資源遠超中國現有的石油總量,塔里木油田將成為中國未來石油產出的主力油氣田,戰略意義重大。</h3> <h3>茫茫沙漠中的一棵胡楊</h3> <h3>頗為遺憾的是,當我們在近600里長的沙漠公路上剛走了100多公里時,風沙漸起,隨即越來越大,再后來,變成了漫天黃沙。</h3><h3><br></h3><h3>沙漠胡楊的拍攝戛然而止。</h3><h3><br></h3><h3>當然,這也是一次難以再見的體驗和經歷。</h3> <h3>在世界上最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上,只有百十里地才有的加油站和簡陋的休息區,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村落人煙。</h3> <h3>令人迷惑的是,我的手機時鐘在沙漠公路上居然跳到有兩小時時差的新疆時間,手表也停了。一走出沙漠,又恢復如常。</h3><h3><br></h3> <h3>我們驅車穿越黃沙漫卷的大沙漠,終于趕到了大名鼎鼎的古城邦——輪臺。</h3><h3><br></h3><h3>雖然,相機晰度大打折扣,個個灰頭土臉,但拍到了漫天沙塵之中的千年胡楊林,這也是它們真實的自然狀態吧。</h3> <h3><br></h3><h3>胡楊雖生命力頑強,但必須要依賴地下的水源生存。和人類文明一樣,一旦地下河道遷移或干涸,它們會隨之水源遷徙或死亡。</h3><h3><br></h3><h3>也許,千年的胡楊能解開那些古國城邦文明浮沉消失之謎?</h3> <h3>此輪臺就是唐朝邊塞詩人岑參在七言詩中所寫那個地方: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h3><h3><br></h3><h3>南宋陸游在他詩中也寫到: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這里的輪臺就是泛指邊關了,因為南宋當時龜縮在南方區區100萬平方公里之內。</h3><h3><br></h3><h3>我們如此靠近唐詩中令人魂牽夢繞的輪臺、樓蘭等消失的千年古城。輪臺就在腳下,樓蘭尚在何處?我惘悵地眺望著塔克拉瑪干荒沙四野問自己。</h3> <h3>望著一片古老蒼桑的千年胡楊,站在在塔里木大漠戈壁的邊緣,迎著呼嘯的漫天風沙,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仍能感受詩人當年天山風雪、鐵馬入夢的邊塞情懷和詩境。</h3><h3><br></h3><h3>也許,它們中的某一棵古樹與詩人曾經謀面?</h3> <h3><font color="#167efb"> 天山驚初雪</font></h3> <h3>在返回烏魯木齊的路上,天空飄起了雪花。</h3><h3><br></h3><h3>看昨天的天氣預報,已經知道烏魯木齊下了場大雪。但見到今年第一場雪,還是十分欣喜。</h3> <h3>望著窗外山舞銀蛇、茫茫雪嶺的景色,小居還應景地哼了幾句刀郎的《2002第一場雪》。</h3> <h3>去年,北京一冬無雪。希望今年的北京來一場大雪壓枝、紅墻飛白的飄雪吧。</h3> <h3>終于,在黃昏暮色里安全到達烏魯木齊。</h3> <h3><br></h3><h3>在返回北京的飛機上,我用手機俯拍了幾張天山山脈照片。期待明年的北疆之行,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與南疆之行迥異的旅行。</h3> <h3>拙書五絕對南疆之旅做個小結吧: </h3><h3><br></h3><h3> 丹霞染險谷</h3><h3> 群峰擁高湖</h3><h3> 風沙度胡楊 </h3><h3> 天山驚雪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平远县|
桂林市|
密云县|
鄂尔多斯市|
临夏县|
宁陵县|
宁安市|
广水市|
依兰县|
九江市|
黑龙江省|
苏尼特左旗|
吕梁市|
佛学|
肇州县|
成都市|
农安县|
尤溪县|
威宁|
手游|
禄劝|
正定县|
武安市|
苍溪县|
高邑县|
恩平市|
津市市|
绥德县|
九龙坡区|
三明市|
亚东县|
陆良县|
周口市|
塔河县|
克山县|
阿拉善左旗|
杭锦后旗|
莱西市|
新泰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