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京人常說:“春牛首,秋棲霞”,指的是春到牛首山踏青,秋去棲霞山觀葉。</h3><h3> 秋往牛首山,能見啥?是那漫山的翠綠,挺拔的青松?還是那陡峭的山峰,飄蕩的白云?</h3><h3> </h3> <h3> 自古文人多悲秋,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卻反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h3><h3> 那就去牛首山探尋濃冽的詩情畫意吧!</h3><h3><br></h3> <h3> 牛首山,屬于寧鎮丘陵西段南支。高248米,因東西雙峰對峙,形似牛角而得名。</h3><h3> 牛首山是中國佛教名山,文化底蘊深厚,是佛教牛頭禪宗的開教處和發祥地。</h3> <h3> 現今的牛首山,放置著從大報恩寺地宮中珍藏的佛祖頂骨舍利,更加深了深厚的佛教的元素。使之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圣地。</h3> <h3> 從東門進入,拾級而上。四周樹木蔥籠,綠草青青。沿途溪水淙淙,岸邊草木茂盛。綠柳拂面,池石百態。</h3> <h3> 水邊石旁,霧氣迸發,婀娜多姿,搖弋而上。仿佛瑤臺池畔,仙女揮裳。</h3> <h3> 樹映藍天,氤氳直上;碧水假山,池伴花香。</h3> <h3> 玉梅軒亭,五彩麗裳;隨風舞動,廣送吉祥。</h3> <h3> 金色鋪就,步步向上;懷揣虔誠,心胸寬廣。</h3> <p> 池內,錦魚飛舞,掀起陣陣彩色的波浪。</p> <h3> 銀橋溝通,人間天堂;雜念拼除,暖日霞光。</h3> <p>裊裊煙靄,靜靜碧水,蔥蔥綠枝,彎彎拱橋,美輪美奐。</p> <h3> 歷歷在目,牛首群山;佛塔高聳,展臂召喚。</h3> <h3> 佛頂寺院,風格仿唐。中軸格局,七座殿堂。</h3> <h3> 黃花遍地,山腳路旁;蜂蝶飛舞,奇草異香。</h3> <p> 牛首山豋山扶梯旁,各種造型花團錦簇,仿佛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p> <p> 當然,這種造型可能也代表著佛教的某種含義。</p> <p> 透過這種表達,越使我們感受到了佛學的深奧和宏大。無形之中,也使我們對佛學充滿了深深的崇敬。</p> <p> 佛頂宮,終于來到這神圣的地方。</p> <p> 大小穹頂,分外壯觀。</p><p> 其意為外供養和內供養。大穹頂形如佛祖袈裟,蓋在小穹頂之上,象征著佛祖的無量加持。</p> <h3> 小穹頂下部為蓮花寶座造型,上部為摩尼寶珠造型。上下結合,形成蓮花托珍寶神圣意象。</h3> <h3> 佛頂塔高聳入云,碧水中倒映微瀾。</h3><h3> 這真是:</h3><h3> 一塔倒映碧水中,佛祖頂骨傲蒼穹。</h3><h3> 梵音繚繞四時春,潛心修真始得終。</h3> <h3> 大小穹頂相互依存,藍天白云,金風送爽。</h3> <h3> 佛頂宮由地上部分禪意大觀和地下部分的地宮構成。</h3><h3> 從那洞開的門窗看去,佛頂塔格外雄偉壯觀,英姿勃發。</h3> <h3> 壁內鑲嵌珠寶畫,色彩斑斕透明,人物栩栩如生;構思奇特新穎,佛意濃濃如熏。</h3> <h3> 穹頂高大寬廣,極其宏偉。蓮花底座,中間平臺,可以上下升浮。佛祖雕塑側臥其上,右手支撐頭部,左手腰間平放。</h3> <h3> 隨著仙氣彌漫,梵音漸響,平臺慢慢從地下升起。燈光變化著色彩,灑在佛祖雕塑身上。那端壯慈祥的面容,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是那么的秀麗和安祥!</h3> <p> 臥佛殿的壯觀,已經使我們深深地震撼了。然而,在臥佛殿的下方,沿著自動扶梯,深入地下三十多米,千佛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p> <p> 千佛殿,與我們以前所見的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圓形的空間,高約二十多米。四周墻壁上,布滿了各種姿態的佛像。眾位佛像,都是姿容端莊,舉止優雅:或靜、或拂、或思、或拜,在燈光的映照下,座座放射出燦爛的光彩。</p> <p> 這座造型酷似大報恩寺。幾百年前,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東方琉璃塔。</p> <p> 佛祖舍利的照片。</p><p> 佛祖舍利,正是出自大報恩寺的地宮之中。目前移至牛首山的佛頂宮。</p> <p> 地宮中心,是放大的寶函,有幾層樓高。無論從那邊看,都可以感受到,這是佛教的至寶:她上接藍天,下倚福地。通體佛像環繞,直指天穹。</p> <p> 整個千佛殿,佛像環繞,佛光普照,在燈光的照射下,金碧輝煌,熠熠生輝,仿佛人間仙境,瑤池天堂。</p><p> 每年只有七次能一睹佛祖項骨舍利。</p> <p> 佛頂塔塔高九層。在七層寶塔之上眺望,佛頂宮顯得格外莊嚴。</p> <h3> 弘覺寺是牛頭宗的發源地。初建于南唐梁武帝天監二年。原名佛窟寺,又稱弘歷寺。清代時,為避乾隆帝弘歷名諱,改稱弘覺寺。抗戰時期,遭日軍焚毀。</h3><h3> 塔高45米,是南京地區最古老的仿木結構磚塔。</h3> <p>牛頭宗創始人——法融禪師塑像。</p> <h3> 弘覺寺寶塔經歷了千年的滄桑,經修復重建,依然屹立在牛首山上。</h3> <h3> 目前,宏覺寺塔座落在青山翠柏之中,與佛頂塔相伴。再現了歷史上牛首山“雙塔”的歷史格局。</h3> <h3> 初秋的牛首山,是那樣絢麗燦爛,佛緣深厚的牛首山,普照著佛的光芒。</h3> <h3> 巍巍佛塔,直沖藍天;燦爛秋光,金碧輝煌。</h3> <h3> 真可以改一改了!春牛首,夏牛首,佛光普照艷冬秋?</h3> <h3> 西門出,回望:牛首山山上,佛光普照,牛首山山下,世凹桃源。</h3> <p class="ql-block"> 世凹桃源,是湯顯祖曾經住過的地方。那里還有鄭和墓、南唐二陵,抗金故壘等古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牛首山——一座佛緣深厚的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本溪市|
固原市|
长子县|
霍州市|
德州市|
铁岭市|
茌平县|
台湾省|
福贡县|
长岭县|
永昌县|
孝义市|
昌平区|
武邑县|
郎溪县|
浦城县|
新郑市|
西峡县|
岳池县|
黑水县|
乡城县|
汶川县|
谷城县|
武宁县|
定远县|
扎兰屯市|
凌源市|
连山|
静宁县|
江口县|
商水县|
建阳市|
保定市|
沙湾县|
马山县|
广丰县|
平凉市|
砀山县|
靖边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