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10月16號上午十點我們從觀音寺出發,繼續沿G317行駛182公里左轉進入G548,再行駛21公里到達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所在地,全程203公里,雖是山路,但路況很好,開了近五小時。</h5> <h5> 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縣城東南方約20公里處,海拔4000米上。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是由晉美彭措法王1980年創辦,在短短數年間從藏區一個山谷深處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三萬多出家僧眾在此修行居住。</h5> <h5>看到這個白塔群就是到了佛學院的大門口,節假日人多時汽車只能停在門口的停車場里,我們去的時候沒人欄阻,徑直開了進去。</h5> <h5> 在重重的群山環繞之中,溝里的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延綿無數,一眼望不到頭。這些紅色小木屋,是一萬多名僧侶的住所(出家男子稱扎巴,出家女子稱覺姆即女尊者)。它與亞青寺都是位列前茅的大型寺廟。</h5> <h5>上面那幢建筑就是我們入住的賓館:喇榮賓館,海拔4200米。賓館位于佛學院北面的山上,規模還蠻大的,內部條件一般,有些破舊,獨立衛生間,有熱水洗澡,有停車場和食堂,價格280元每晚,一年四季價格不變,沒有空調,冬季只提供電熱毯,位置很好,緊靠俯視佛學院全景的觀景臺,晚上拍日落、早上拍日出都十分方便,不接受預訂,住滿為止。</h5> <h5>安頓好住所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出了賓館,前往山頂的景觀臺。</h5> <h5>這是佛學院的壇城,是色達最接近佛的地方,壇城梵文的意思是圓圈,藏語的意思是中心和邊緣,壇城分兩層,上面一層可以添香油,下面一層圍繞有108只經輪,每天都會聚滿來朝拜的人,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圈。</h5><h5>轉壇城時要尊重藏教習俗按順時針方向,一定不要逆時針轉。</h5> <h5>有年邁的老者</h5> <h5>也有背著兒童的婦女。</h5> <h5>這是在觀景臺看到的佛學院的全景,臨近黃昏,天空烏云壓頂,云層中透過的陽光灑落在山谷中的紅房子上,場景格外震撼。</h5> <h5>紅房子</h5> <h5>紅房子</h5> <h5>紅房子</h5> <h5>連綿數公里的山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紅木屋,這就是成千上萬的喇嘛和覺姆的居所。</h5> <h5>除了山谷中的紅房子,山口處還是一大遍的 橙色的小房子,應該也是住著圣徒們。</h5> <h5>下圖是站在山頂看到的山后山谷,在陽光的照射下,山谷呈現金黃色,美極了!</h5> <h5>夕陽下的美少女,給美景增添了亮點,使畫面顯得更加的唯美!</h5> <h5>突然間刮起了大風,緊接著又飄下了雪花</h5> <h3>風雪中遠望佛學院勝似好看!</h3> <h5>風雪過后,已是黃昏。</h5> <h5>壇城已亮起燈光,仍然有不少信徒在轉筒。</h5> <h5>色達的夜晚</h5> <h5>清晨的色達,夢一般的地方。</h5><h3><br></h3> <h5>縷縷青煙......</h5> <h5>這神秘的地方,充滿了神圣的信仰,讓我留戀……</h5> <h5>攝影愛好者的天堂</h5> <h5>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人,在這樣一個地方,用如此純凈的方式生活,這種純凈的光芒也會慢慢侵染你,讓你,不再孤僻與狂躁,不再悲傷與計較,這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凈化吧!</h5> <h5>藍天、白云、紅房,就是色達的標志。相傳遠古部落,族人受神靈指引,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中挖出了一奔馬形天然金塊,他們確信這是上天的旨意,從此族人在此生活。故此地藏語稱之為“色達”。</h5> <h5>注:部分文字取自網絡。</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株洲县|
卢龙县|
惠东县|
元朗区|
上蔡县|
治多县|
连江县|
五指山市|
平罗县|
周宁县|
香格里拉县|
大庆市|
宁津县|
佛山市|
凭祥市|
巩留县|
保亭|
突泉县|
梨树县|
奉化市|
台州市|
平原县|
龙口市|
宁安市|
鸡泽县|
尼木县|
宜黄县|
通榆县|
香港|
突泉县|
图木舒克市|
尚志市|
汉沽区|
吴旗县|
马龙县|
东安县|
丹阳市|
甘孜|
孟州市|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