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學習硬骨頭六連。</h3> <h3> 將近兩年繁重的營建任務還沒有完全完工,我連又接到團和阿勒泰軍分區指示,要求我連在1978年開始全訓。根據阿勒泰軍分區下達的全訓連隊訓練大綱要求,全連要完成:一、射擊完成一、二、三練習和夜間射擊;</h3><h3>二、刺殺要完成單兵進攻、防守、全連隊列刺殺表演;</h3><h3>三、手榴彈投擲。;</h3><h3>四、通過200米障礙;</h3><h3>五、班、排、連的隊列及分列式表演;</h3><h3>六、軍體科目。單雙杠1-3練習(引體上、卷腹上、立臂上)。</h3><h3>七、全副武裝乘車開進與展開等等。</h3><h3>八、各考核科目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85%以上。</h3><h3>九、參加考核人員達到98%以上(炊事員、司號員、通信員、文書、飼養員、種菜員、等后勤人員全部參加考核)。</h3><h3> 還沒有等連隊休整,繁重的全訓任務又開始了。</h3><h3><br></h3> <h3> 連隊黨支部及時提出“抓作風養成、抓軍事訓練、抓政治思想工作、全面提高連隊整體軍事素質和戰斗力,把連隊建設成學習《硬骨頭六連》的先進連隊”。</h3> <h3> 經過近兩年繁重的營建施工,干部戰士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哈巴河修建起了一座嶄新的軍營。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營建任務,但是這兩年基本上沒有進行軍事訓練。</h3> <h3> 很多干部戰士走路三三兩兩,彎腰駝背;講話胡吹冒料,嘻嘻哈哈;辦事丟三落四,吊兒郎當;內務不講規矩,隊列松松垮垮。</h3><h3> 這些表現都是因為繁重的營建施工任務,連隊一個心思就是營建、營建、營建,連里沒有對作風養成和管理教育提出要求所致。</h3> <h3> 全訓一開始,我們就從抓作風養成開始。突破口就是從抓隊列訓練開始。</h3><h3> 隊列訓練就是培養軍人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通過隊列訓練,提高軍人的服從意識,增強組織紀律觀念。經過嚴格的訓練,達到“站如松、坐如鐘”,保持良好的軍人姿態。從列隊、稍息、立正、報數、敬禮這些細小動作開始 嚴格要求,嚴格訓練。</h3> <h3> 在射擊場上,有的戰士沒打好靶,抱怨說“搶不準”,我二話不說,端起槍三發子彈上膛,啪、啪、啪三發子彈八九不離十。戰士們無言。我發現造成脫靶的主要原因是,瞄準時間過長、長時間憋氣、擊發不果斷、擊發用力過猛,擊發瞬間閉眼等,給大家反復講解要領,班排長要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我用實際行動帶領戰士們刻苦訓練。</h3> <h3> 請技術好的戰士當小教員。各班排都有自己的小教員。哪個戰士射擊好,就是射擊小教員。哪個戰士投彈好,哪個戰士就是投彈小教員。就這樣刺殺、軍體、障礙等等各方面的小教員迅速成長起來。</h3> <h3> 連排干部要學會使用連隊裝備的所有武器裝備。從連長、指導員到“八大員”,各科目訓練指標,人人都要達標。干部人人都要達到良好以上。</h3> <h3> 在投彈訓練中,各班排長反復給戰士們講解投彈要領。</h3> <h3> 對訓練達不達標的戰士 ,實行一幫一“吃小灶”的辦法單兵教練。</h3> <h3> 我們采取我剛當兵時的辦法。栽上木樁,拉上繩子,從引彈、轉體、蹬腿、揮膊,扣腕開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練習。</h3> <h3> 我親自給大家講解動作要領,講我是怎樣從25米頭到40多米,50多米的訓練經過。</h3> <h3> 刺殺是步兵單兵訓練的傳統技術 ,練起來特別提氣,練好了非常實用。殺、殺、殺!訓練場上陣陣廝殺聲使戰士們熱血沸騰。那種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敢于“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都不能丟。</h3> <h3> 突刺...刺!殺!防左刺、殺!防右刺殺殺!殺、殺、殺!40多年后,這陣陣的殺聲,在我耳邊久久回響。</h3> <h3> 當你戴上護具的那一刻 ,在一對一近身搏斗環節,立刻就顯示出了你的素質和平時的刺殺訓練效果。</h3> <h3> 通過各班排,各科目層層比賽選拔,評選出全連的各類標兵。如:射擊標兵、投彈標兵、刺殺標兵、通過障礙標兵、軍體標兵、學雷鋒標兵、勤儉節約標兵、尊干標兵、愛兵標兵等等。</h3> <h3> 王秀山、王留先、梁斌、孔亮、李文德、董克華、常安義、楊成富、杜小萌、王顏昌、郭義營、崔國昌等一批優秀戰士迅速成長起來。入黨、當班長,提排長。后來,這些兵大多數成長為邊防四團骨干。連、營、團、軍分區副司令等崗位上,都有我連成長起來的干部戰士的身影。復員轉業到地方的干部戰士,也都成長成科、縣、地級干部。有些成了企業的領導人。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從艱苦環境中成長磨練出來的干部、戰士,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是一塊好鋼。</h3> <h3> 這是我連選拔出來的刺殺標兵 ,排長王秀山。</h3> <h3> 當聽到連長下達:“全連成刺殺隊形正步走”的口令后,每個單兵按報數口令正步到達各自位置。全連刺殺表演,殺聲陣陣,氣勢如虹。</h3> <h3> 在團、分區組織的考核驗收中,分區考核組提出,“政工干部必須參加全部課目考核”。他們個別人認為,我經常參加各級文藝宣傳隊,只會演戲,軍事上肯定不行,想給我連找點毛病。</h3> <h3> 他們那里知道,我在特務連警衛排工作過八年,當過班長、排長,這些訓練課目對我來講,是小菜一碟。</h3> <h3> 特別是射擊、投彈是我的強項。</h3> <h3> 在考核中,連長、指導員首先上場。我倆手搶、半自動步搶、沖鋒搶、班用機搶、40火箭筒樣樣精通。各科成績都在良好、優秀。</h3> <h3> 在投彈表演項目中,我第一個出場,3顆教練彈投出,56米、52米、57米(根據訓練大綱要求,及格30米、良好40米、優秀45米)。我的投彈成績盈來一陣陣掌聲。我得意起來,又用跪姿、臥姿連投數彈,都在40米以上。</h3> <h3> 通過團、分區各課目嚴格的考核,我連全部完成全訓任務。全員100%達標。優良率達90%以上。我們的訓練成績受到各級考核組及團首長、分區首長的一致好評。</h3> <h3> 這是時任文書楊成富日記片段,記錄了當時我連營建、全訓、創建“硬骨頭六連”部分日記片段。</h3> <h3> 團政治處領導翕巨炎、劉士英,經常深入我連了解連隊政治思想、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培養、發展黨員情況以及選拔后備、提拔干部情況,幫助我連做好退伍老兵工作,并幫助我連整理創建學習“硬骨頭六連”先進典型經驗材料。</h3><h3> 40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要說一聲“謝謝你們”正是因為有你們這樣的領導深入連隊,幫助我連培養和發展了一大批黨員,提拔使用了一批德材兼備的優秀干部,為以后邊防四團的發展儲備一批骨干力量。</h3> <h3> 不久,我連被團、阿勒泰軍分區、北疆軍區樹立為”學習硬骨頭六連的先進連隊”。我個人被評為優秀政工干部。我代表全連出席了阿勒泰軍分區“學習硬骨頭六連表彰暨經驗交流大會”。連長王群章出席了北疆軍區“學習硬骨頭六連表彰大會”。</h3> <h3> 這是我參加阿勒泰軍分區”學習硬骨頭六連”表彰大會發言時的照片。</h3> <h3> 當我胸前戴大紅花的大幅照片,掛在分區大禮堂正門的“光榮榜”上,當北疆軍區王政委、軍分區司令、政委等領導親切接見時,心情非常激動。</h3> <h3> 那天晚上在分區招待所我失眠了,一幕幕往事涌現在眼前......。</h3><h3> 我不再是一個,只會給首長端茶送水的公務員;我不再是一個只會為戰友們理發、打掃廁所的學雷鋒小戰士;我不再是一個射擊、投彈樣樣軍事技術過硬的班長、排長;我不再是一個只會唱歌、演戲的部隊文藝骨干。我是一名優秀的基層政工干部,我帶領的連隊是學習硬骨頭六連的先進連隊,我是一名合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層指揮員。</h3><h3> 部隊是所大學校,教我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部隊是座大熔爐,把我千錘百煉,百煉成鋼。當兵兩三年,生鐵也煉成鋼。俗話講,“十年磨一劍”,而我用了13年的時間完成了從一個“小毛孩”到合格軍人的轉變。</h3> <h3> 1979年中越邊界自衛反擊戰開始后,我調任特務連任指導員。</h3><h3> 離開六連時,我將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交給當時的六連副指導員,當他打開筆記本看到從連排干部到每一個戰士,每個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家庭成員、社會關系、個人特長、性格愛好、強項、弱項、注意事項等等,都記載得清清楚楚,十分詳細。他說“指導員你的工作太細了,這個筆記本就是我們全連干部戰士的微型檔案”,我說“這是從每個干部戰士的檔案中由文書杜小萌幫我整理出來的,每個人的情況,我都有詳細的記載”。副指導員說:“老指導員,你放心,我會好好保管這個筆記本的”,我說“不光要保存好,還要把每個干部戰士的情況都記在腦子里,記在心里”。我倆一遍又一遍的唱著《送戰友》這首歌,好像只有這支歌能表達我們的心情,我倆談得很晚,很投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洛宁县|
太湖县|
仁寿县|
宁都县|
应用必备|
黑龙江省|
娄底市|
普兰县|
海伦市|
许昌县|
乌鲁木齐县|
卢龙县|
昆山市|
焦作市|
大埔县|
余庆县|
甘泉县|
柳林县|
青田县|
宜昌市|
自治县|
米泉市|
阜康市|
祥云县|
西畴县|
邛崃市|
平远县|
崇明县|
兴安盟|
隆尧县|
富川|
静宁县|
贡嘎县|
封丘县|
漳浦县|
拜泉县|
乐东|
剑河县|
金乡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