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泰斗金庸大師駕鶴西歸,享年94歲。</h3><h3>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h3><h3>從販夫走卒到大學教授、商界精英、政界要人,都不乏“金迷”。</h3><h3>金庸大師用一支筆,在無數人心里,種下了一個武俠夢。</h3><h3>金庸之后,江湖再無“大師”。</h3> <h3>金庸先生共寫了十四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首字連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h3><h3>此外還有一部中篇《越女劍》。<br></h3> <h3>1955年,查良鏞的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問世,他以鏞字拆分為金庸做筆名。</h3> <h3>1976年,佳視制作由白彪(郭靖)、米雪(黃蓉)主演的金庸武俠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大獲成功,邵氏公司也聯系金庸,開始翻拍其作品。</h3><h3>開篇就是是由張徹執導、倪匡編劇的《射雕英雄傳》,再此后《神雕俠侶》《俠客行》《飛狐外傳》《碧血劍》等陸續被搬上銀幕。</h3> <h3>長篇小說在電影中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1980年邵逸夫出任香港“無線”董事局主席后,便開拍由翁美玲、黃日華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射雕英雄傳》,于1983年5月在香港“無線”開播,造成轟動!<br></h3> <h3>十四部巨作被翻拍成影視劇多次,按小說中的朝代排序:</h3><h3>1、《越女劍》——春秋
2、《天龍八部》——北宋
3、《射雕英雄傳》——南宋
4、《神雕俠侶》——南宋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碧血劍》——明末
7、《鹿鼎記》——清康熙年間
8、《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年間
9、《飛狐外傳》——清乾隆年間
10、《雪山飛狐》——清乾隆年間
11、《鴛鴦刀》——大約為清乾隆年間</h3><h3><br></h3><h3>《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白馬嘯西風》沒有明確的年代背景,</h3><h3>《笑傲江湖》和《連城訣》可能是明朝年間的故事,<br></h3><h3>《白馬嘯西風》和《鴛鴦刀》(1961年著)--附在“雪山飛狐”之后的短篇小說</h3> <h3>《越女劍》:春秋時代(1970年著),是金庸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第十五部小說。</h3><h3><br></h3><h3>1986年香港亞洲電視(ATV)的《越女劍》,由李賽鳳、岳華(1942~2018)主演。</h3><h3><br></h3><h3>范蠡(岳華)為助越王勾踐(鄭雷)抗吳復國,尋求名鑄劍師造利劍,及尋求武術高手訓練武士。</h3><h3>范蠡遇到少女阿青(李賽鳳),要求她代訓武士,阿青愛上了范,無奈范心有所屬,獨愛西施。阿青離開他后,創出越女劍法,終助范蠡練兵擊敗吳國。</h3> <h3>《天龍八部》:北宋(1963年著)</h3><h3>生逢亂世,喬(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經歷了非同尋常的江湖生涯,遇見了天山童姥、慕容復、大輪明王、丁春秋、游坦之、四大惡人等各色高手。</h3><h3>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生死情仇、愛恨別離。</h3> <h3>1982版《天龍八部》,是我最喜歡的一部。蕭笙 導演</h3><h3>梁家仁《喬峰》——不帥但很性格。</h3><h3>湯鎮業(段譽)——顏值顛峰時。</h3><h3>黃日華(虛竹)——光芒被男一男二蓋過!</h3><h3>陳玉蓮(王語嫣)——神仙姐姐化身。</h3><h3>黃杏秀(阿朱、鐘靈)——兼飾二角,阿朱為喬峰而死時令人落淚!</h3><h3>石修(慕容復)——最帥慕容復,難怪表妹王語嫣為之傾倒!</h3><h3>謝賢(段正淳)——霆鋒之父,風流王爺。</h3> <h3>1990臺灣中視出品的《天龍八部》:</h3><h3>周游、李朝永夫妻聯合制作,劉俊杰導演。</h3><h3>惠天賜(喬峰)</h3><h3>關禮杰(段譽、虛竹)</h3><h3>宋岡陵(王語嫣、夢姑、李秋水)</h3><h3>張詠詠(阿朱、阿紫)</h3><h3>左起:惠天賜、張詠詠、宋岡陵、關禮杰。</h3> <h3>1997年7月香港TVB首播的《天龍八部》,李添勝執導。</h3><h3>黃日華(喬峰)、陳浩民(段譽)、</h3><h3>樊少皇(虛竹)、李若彤(王語嫣)、</h3><h3>劉錦玲(阿朱)、劉玉翠(阿紫)、</h3><h3>張國強(慕容復)、趙學而(木婉清)、</h3><h3>何美鈿(鐘靈)<br></h3> <h3>2003年12月首播的胡軍版《天龍八部》是由張紀中擔任總制片人,周曉文、于敏等聯合執導。</h3><h3>胡軍(喬峰)、林志穎(段譽)、</h3><h3>高虎(虛竹)、劉亦菲(王語嫣)、</h3><h3>劉濤(阿朱)陳好(阿紫)、</h3><h3>湯鎮宗(段正淳)、鐘麗緹(馬夫人)、</h3><h3>蔣欣(木婉清)、舒暢(天山童姥)。</h3> <h3>2013年12月首播的《天龍八部》是由浙江華策影視和海寧長宏影視共同出品,賴水清擔任總導演。</h3><h3><br></h3><h3>鐘漢良(喬峰)、金起范(段譽)、</h3><h3>張檬(王語嫣)、韓棟(虛竹)、</h3><h3>賈青(阿朱)、宗峰巖(慕容復)、</h3><h3>張馨予(馬夫人)、鐘靈(毛曉彤)</h3> <h3>《射雕英雄傳》:南宋(1957年著)<br></h3><h3>宋、金、蒙古三國對峙,圍繞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四人的故事展開。</h3> <h3>1983 香港無線首播《射雕英雄傳》,1985年中國內地引進,為國人打開了一扇武俠之窗,此版為經典之作。</h3><h3>王天林 導演</h3><h3>黃日華(郭靖)、</h3><h3>翁美玲(1959~1985)(黃蓉)、<br></h3><h3>苗僑偉(楊康)、楊盼盼(穆念慈)、</h3><h3>曾江(黃藥師)、劉丹(洪七公)</h3> <h3>1994年香港無線再翻拍《射雕英雄傳》:</h3><h3>李添勝監制,</h3><h3>張智霖(郭靖)、朱茵(黃蓉)、</h3><h3>羅嘉良( 楊康)關寶慧(穆念慈)</h3><h3>劉丹(洪七公)。</h3> <h3>2003年內地版《射雕英雄傳》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出品,鞠覺亮、王瑞、于敏執導。</h3><h3>李亞鵬(郭靖)、周迅(黃蓉)、</h3><h3>周杰(楊康)、蔣勤勤(穆念慈)。</h3> <h3>2008年7月首播內地版《射雕英雄傳》,上海唐人電影公司出品,李國立執導。</h3><h3>胡歌(郭靖)、林依晨(黃蓉)、</h3><h3>袁弘(楊康)、劉詩詩(穆念慈)、</h3><h3>李解(歐陽克)、徐錦江(歐陽峰)、</h3><h3>梁家仁(洪七公)、黃秋生(黃藥師)、</h3><h3>周海媚(包惜弱)、謝娜(華箏)。</h3><h3>剛開機時,胡歌遭逢車禍,臉部縫了近二十針,武打戲須用替身。<br></h3> <h3>《神雕俠侶》南宋末年(1959年著):</h3><h3>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二部,上承《射雕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h3> <h3>1960年起上映的謝賢版粵語片是《神雕俠侶》鼻祖,共有4集,由李化執導,朱克、金庸編劇。</h3><h3>謝賢(楊過)、南紅(小龍女)、</h3><h3>林蛟(郭靖)、梁素琴(李莫愁)、</h3><h3>上官筠慧(郭芙)。</h3> <h3>1976年香港佳視《神雕俠侶》,蕭笙執導。</h3><h3>羅樂林(楊過)、李通明(小龍女)<br></h3><h3>白彪(郭靖)、米雪(黃蓉)</h3> <h3>1983年10月在香港TVB首播 的《神雕俠侶》:蕭笙導演</h3><h3>劉德華(楊過)、陳玉蓮(小龍女)</h3><h3>梁家仁(郭靖)</h3><h3>歐陽佩珊(1953~2017)(黃蓉)</h3><h3>湯鎮業(霍都)、任達華(耶律齊)</h3><h3>呂有慧(李莫愁)、劉丹(洪七公)</h3><h3>曾江(黃藥師)</h3> <h3>劉德華與陳玉蓮這對璧人,至今仍被稱為扮演楊過與小龍女的最佳人選。</h3><h3>多年后劉德華接受訪問時,表示陳玉蓮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令他戲假情真的女主角。</h3><h3>金庸多次說過最滿意此版神雕俠侶!</h3> <h3>1983年邵氏電影《楊過與小龍女》,由華山執導。</h3><h3>張國榮(楊過)、翁靜晶(小龍女)、</h3><h3>陳觀泰(郭靖)、劉雪華(黃蓉)、</h3><h3>恬妮(李莫愁)。</h3> <h3>1984年6月臺灣中視首播的《神雕俠侶》:</h3><h3>臺灣金牌制作人周游制作,掀起收視狂潮。</h3><h3>孟飛(楊過)、潘迎紫(小龍女)、<br></h3><h3>向云鵬(郭靖)、沈海蓉(黃蓉)、</h3><h3>應曉薇(郭襄)。</h3><h3><br></h3><h3>由金佩珊與張勇強合唱的主題曲《躍馬江湖道》成為傳唱至今的經典。</h3> <h3>1995年7月香港無線首播版《神雕俠侶》,由李添勝執導。</h3><h3>古天樂(楊過)、李若彤(小龍女)、</h3><h3>白彪(郭靖)、魏秋樺(黃蓉)、</h3><h3>傅明憲(郭芙)、李綺紅(郭襄)</h3><h3>張可頤(程英)、蘇玉華。</h3><h3>此版是很多80后乃至90后心中的經典之作。</h3> <h3>1998年8月25日臺視首播的《神雕俠侶》:</h3><h3>楊佩佩制作,李惠民,賴水清導演。</h3><h3>任賢齊(楊過、楊康)、吳倩蓮(小龍女)</h3><h3>孫興(郭靖)、夏文汐(黃蓉)</h3><h3>季芹(郭芙)、李立群(歐陽峰)</h3> <h3>楊佩佩說過:</h3><h3>“金庸曾對我說:‘我的作品搬上熒屏,最好的是你拍的,最不喜歡的也是你拍的。’</h3><h3>他最喜歡我拍的【倚天屠龍記】,最不喜歡的是【神雕俠侶】。”</h3><h3>黑衣小龍女,難怪不喜歡!</h3> <h3>1998年新加坡版【神雕俠侶】,由李銘順、范文芳主演。</h3><h3>二人戲外修成正果,結為了真正的夫妻。</h3> <h3>2006年3月首播的《神雕俠侶》,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出品,于敏執導。</h3><h3>黃曉明(楊過)、劉亦菲(小龍女)、</h3><h3>孔琳(黃蓉)、孟廣美(李莫愁)、</h3><h3>王洛勇(郭靖)、陳紫函(郭芙)、</h3><h3>楊冪(郭襄)、鐘鎮濤(公孫止)</h3> <h3>2014年內地版《神雕俠侶》,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出品、李慧珠執導,于正編劇。</h3><h3>陳曉(楊過)、陳妍希(小龍女)、</h3><h3>張馨予(李莫愁)、趙麗穎(穆念慈)</h3><h3>鄭國霖(郭靖)、楊旻娜(黃蓉)、</h3><h3>蔣依依、毛曉彤(郭芙)、張雪迎(郭襄)</h3><h3>吳磊(小楊過)、韓東君(武修文)、</h3><h3>丘心志(公孫止)、鄧莎(何沅君)、</h3><h3>張萌(瑛姑)、楊蓉(梅超風)、</h3><h3>李銘順(黃藥師)、嚴屹寬(王重陽)</h3><h3>印小天(洪七公)、秦嵐(荷香)</h3> <h3>《倚天屠龍記》元朝(1961年著):<br></h3><h3>《倚天屠龍記》情節豐富且曲折離奇,人物角色眾多且各具特色,是最受讀者青睞的金庸作品之一。</h3><h3><br></h3><h3>“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h3><h3>倚天劍、屠龍刀重現江湖,引起源自波斯的明教與武林六大派之間的紛爭。</h3> <h3>電視劇版《倚天屠龍記》共有7個版本:</h3><h3>(1)1978年香港TVB版鄭少秋趙雅芝主演電視劇</h3><h3>1978年版《倚天屠龍記》是由香港無線電視出品,TVB金牌監制招振強和陳宇超執導,</h3><h3>鄭少秋(張無忌)</h3><h3>汪明荃(趙敏)</h3><h3>趙雅芝(周芷若)</h3><h3>陳玉蓮(小昭)</h3> <h3>電影圈已經走紅的趙雅芝,憑借倚天在電視圈走紅。</h3> <h3>1978年邵氏電影版《倚天屠龍記》,共分上、下兩集,由楚原改編及執導。</h3><h3>爾冬升(張無忌)</h3><h3>井莉(趙敏)</h3><h3>余安安(周芷若)</h3><h3>羅烈(謝遜)</h3> <h3>(2)1984年《倚天屠龍記》由臺灣臺視公司出品。</h3><h3>導演:陳明華</h3><h3>劉德凱 飾張無忌</h3><h3>劉玉璞(1963~2009)飾趙敏</h3><h3>喻可欣(劉德華舊愛)飾周芷若</h3><h3>劉尚謙(春寒中的日本少佐)飾殷翠山</h3><h3>黃香蓮(歌仔戲紅星)飾殷素素</h3> <h3>劉德凱與田麗(小昭,右)</h3> <h3>(3)1986年版《倚天屠龍記》</h3><h3>王天林 導演</h3><h3>梁朝偉(張無忌)、</h3><h3>黎美嫻(趙敏)、鄧萃雯(周芷若)、</h3><h3>任達華(張翠山)、鄭裕玲(殷素素)、</h3><h3>邵美琪(小昭)、曾江(謝遜)、</h3><h3>鮑方(張三豐)、陶大宇(范遙)、</h3><h3>曾華倩(郭襄)、關海山(胡青牛)</h3><h3>劉兆銘(陽頂天)、吳家麗(陽夫人)</h3> <h3>(4)1994年3月10日臺灣臺視首播臺視版《倚天屠龍記》:</h3><h3> 楊佩佩制作,賴水清執導。</h3><h3>馬景濤(張翠山、張無忌父子)</h3><h3>葉童(趙敏、殷素素)</h3><h3>周海媚(周芷若)</h3><h3>陳孝萱(小昭)</h3><h3>孫興(楊逍)</h3><h3>潘儀君(紀曉芙)</h3> <h3>(5)2001年香港無線版《倚天屠龍記》</h3><h3>吳啟華(張無忌)</h3><h3>黎姿(趙敏)</h3><h3>佘詩曼(周芷若)<br></h3> <h3>(6)2003年合拍版《倚天屠龍記》:</h3><h3>導演:楊韜</h3><h3>蘇有朋(張無忌)、賈靜雯(趙敏)</h3><h3>高圓圓(周芷若)、陳秀麗(小昭)</h3><h3>陳紫函 (殷離)、郭妃麗 (殷素素)</h3><h3>張國立(成昆)、張鐵林(楊逍)</h3><h3>陶虹(紀曉芙)</h3> <h3>(7)2009年版《倚天屠龍記》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出品,張紀中監制,于敏執導。</h3><h3>鄧超 ( 張無忌)</h3><h3>安以軒 ( 趙敏 )、劉競 ( 周芷若)</h3><h3>張檬(殷離)、劉詩詩(黃衫女)</h3> <h3>《笑傲江湖》小說于1967年開始創作,在《明報》連載,并于1969年完成,屬于金庸后期作品。<br></h3> <h3>香港無線電視臺1984年將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改編成的古裝武俠劇,由李鼎倫監制,</h3><h3>周潤發(令狐沖)、陳秀珠(任盈盈)、</h3><h3>戚美珍(岳靈珊)、曾江(岳不群)。</h3> <h3>1990香港電影《笑傲江湖》:</h3><h3>徐克、許鞍華制片,胡金銓執導,</h3><h3>許冠杰(令狐沖)、張敏(任盈盈)、</h3><h3>葉童(岳靈珊)、袁潔瑩(藍鳳凰)、</h3><h3>張學友(歐陽全)、午馬(劉正風)、</h3><h3>劉兆銘(岳不群)、左冷禪(元華)。</h3><h3><br></h3><h3>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黃霑作詞作曲,顧嘉輝編曲, 獲得第1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h3><h3>膾炙人口的歌曲為本片增色不少,與電影雙雙成為經典。<br></h3> <h3>1992年6月香港首映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程小東執導,</h3><h3>李連杰(令狐沖)攜手三大頂級美女主演,</h3><h3>林青霞(東方不敗)、</h3><h3>關之琳(任盈盈)、李嘉欣(岳靈珊)。</h3> <h3>1996年6月上映的《笑傲江湖》,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袁英銘 執導,</h3><h3>呂頌賢(令狐沖)、</h3><h3>梁佩玲(任盈盈)、陳少霞(岳靈珊)</h3><h3>何寶生(林平之)、何美鈿(儀琳)</h3> <h3>2000年1月臺灣中視首播《笑傲江湖》:</h3><h3>賴水清、李惠民執導,</h3><h3>任賢齊(令狐沖)、</h3><h3>袁詠儀(任盈盈)、陳德容(岳靈珊)</h3><h3>劉雪華(東方不敗)、李立群(任我行)</h3> <h3>2001年3月在央視首播的《笑傲江湖》:</h3><h3>黃健中、元彬執導。</h3><h3>李亞鵬(令狐沖)、許晴(任盈盈)、</h3><h3>苗乙乙(岳靈珊)、巍子(岳不群)、</h3><h3>茅威濤(東方不敗)、 李解(林平之)。</h3><h3><br></h3><h3>本劇服化道精細到位,音樂優美細膩,場景大氣開闊,不失為佳作!<br></h3> <h3>2013年版《笑傲江湖》:</h3><h3>華夏視聽環球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于正工作室共同出品。</h3><h3>霍建華(令狐沖)、</h3><h3>陳喬恩(東方不敗)、袁姍姍(任盈盈)、</h3><h3>陳曉(林平之)、楊蓉(岳靈珊)。<br></h3><h3>此劇完全背離原著,只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令狐沖與東方不敗竟然會產生愛情!<br></h3> <h3>《連城訣》:約明朝年間(1963年著)<br></h3><h3>講述農家子弟狄云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后,終于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br></h3><h3><br></h3><h3>徒弒師、父殺女、為奪連城訣,師兄弟反目成仇;奪人妻、害友命、滿個人私欲,大俠們暴露猙獰。悲乎,天良喪盡,大悲無聲,問世間,情為何物,財有何用?來也空空,去也空空。</h3> <h3>1989年香港無線電視《連城訣》,由邱家雄執導。</h3><h3>郭晉安(狄云)、黎美嫻(戚芳)、</h3><h3>謝寧(水笙)、吳鎮宇(萬圭)、</h3><h3>曾江(丁典)、陳美琪(凌霜華)</h3> <h3>2004年《連城訣》:</h3><h3>王新民導演</h3><h3>吳樾(狄云)、舒暢(水笙)</h3><h3>何美鈿(戚芳)、杜志國(萬震山)</h3><h3>錢泳辰(萬圭)、六小齡童(花鐵干)</h3> <h3>《俠客行》(1965年著)</h3><h3>石破天從小大字不識一個,于世事、人心一無所知,卻意外地得到了玄鐵令,之后更是引發一系列的故事。</h3> <h3>1985臺灣華視《俠客行》,</h3><h3>莫少聰(石中玉)、趙永馨(丁當)</h3><h3>周曉雲(侍劍)、張復健(謝煙客)</h3> <h3>1989年香港無線電視《俠客行》,伍潤泉執導,是梁朝偉的最后一部電視劇作品。</h3><h3>梁朝佛(石破天、石中玉)</h3><h3>鄧萃雯(丁當)</h3><h3>姚正菁(倪冬兒)、鄭艷麗(侍劍)</h3> <h3>2002年版《俠客行》是王新民執導,</h3><h3>吳健(石破天、石中玉)、</h3><h3>周莉(丁當)、鄧家佳(侍劍)、</h3><h3>姬麒麟(石清)、韓月喬(閩柔)</h3> <h3>2014版,于2017年7月7日在央視八臺首播的《新俠客行》,張紀中出品,韋雄、趙箭執導。</h3><h3>蔡宜達(石破天、石中玉)、張嘉倪(丁當)</h3><h3>李子雄(貝海石)、徐少強(謝煙客)</h3><h3>劉錫明(石清)、何佳怡(閩柔)</h3> <h3>《碧血劍》:明朝末年(1956年著)</h3><h3>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h3><h3>袁承志華山學藝,得夏雪宜金蛇秘笈及藏寶圖,練就一身好武功。十二年后下山刺殺皇帝未成。</h3><h3>后找到寶藏獻給闖王,助闖軍攻破紫禁城。不久大順腐敗,清軍入關。</h3> <h3>《碧血劍》共有七個影視版本:<br></h3><h3>(1)1977年香港佳視電視劇《碧血劍》:</h3><h3>陳強 飾 袁承志、文雪兒 飾 溫青青、</h3><h3>李通明 飾 阿九、石天 飾 金蛇郎君、</h3><h3>胡茵茵 飾 溫儀、魏秋樺 飾 何紅藥、</h3><h3>林秀 飾 何鐵手、黎詩敏 飾 焦宛兒、</h3><h3>劉江 飾 黃真、楊澤霖 飾 穆人清、</h3><h3>張敏婷飾歸二娘、白文彪飾溫方山。</h3> <h3>(2)1980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情俠追風劍》,改編于金庸名著《碧血劍》,除了人名改得跟原著不同,故事情節及人物關系都跟原著一致。</h3><h3>導演:何夢華</h3><h3>汪禹 飾 夏侯曉桐(袁承志)、</h3><h3>妞妞 飾 冷靈芝(溫青青)、</h3><h3>凌云 飾 白一鵬(金蛇郎君)、</h3><h3>李麗麗 飾 冷秋霞(溫儀)、</h3><h3>羅烈、惠英紅、夏萍、元華。<br></h3> <h3>(3)1981年香港邵氏電影《碧血劍》</h3><h3>張徹導演,</h3><h3>郭追 飾 袁承志、文雪兒 飾 溫青青、</h3><h3>井莉 飾 溫儀、龍天翔 飾 金蛇郎君與江生。</h3> <h3>(4)1985年香港TVB電視劇《碧血劍》:</h3><h3>黃日華 飾 袁承志、</h3><h3>莊靜而 飾 溫青青、毛舜筠 飾 阿九、</h3><h3>苗僑偉 飾 金蛇郎君、曾慶瑜 飾 溫儀、</h3><h3>吳啟華 飾 李巖、陳秀珠 飾 何鐵手、</h3><h3>商天娥 飾 焦宛兒、陳復生 飾 孫仲君、</h3><h3>歐陽震華 飾 梅劍和、吳鎮宇 飾 羅立如、</h3><h3>曾江 飾 袁崇煥、胡美儀 飾 陳圓圓、</h3><h3>何碧笙 飾 安小慧、高妙思 飾 何紅藥。</h3> <h3>(5)1993《新碧血劍》</h3><h3>元彪 飾 袁承志、李修賢 飾 金蛇郎君、</h3><h3>葉全真 飾 溫青青、張敏 飾 阿九、</h3><h3>袁詠儀 飾 何鐵手、李美鳳 飾 溫儀<br></h3><h3><br></h3><h3>該片講述了明末忠臣袁崇煥之子袁承志行俠仗義、抗擊清軍的故事。</h3> <h3>(6)2000年11月TVB翡翠臺首播</h3><h3>《碧血劍》</h3><h3>香港無線電視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合作拍攝的30集古裝武俠劇</h3><h3>林家棟 飾 袁承志、江華 飾 金蛇郎君、</h3><h3>歐子欣 飾 溫青青、佘詩曼 飾 阿九</h3><h3><br></h3> <h3>佘詩曼(左)飾阿九</h3> <h3>(7)2007內地電視劇《碧血劍》:</h3><h3>張紀中導演</h3><h3>竇智孔 飾 袁承志、黃圣依 飾 溫青青、</h3><h3>孫菲菲 飾 阿九、焦恩俊 飾 金蛇郎君、</h3><h3>何晴 飾 溫儀、蕭淑慎 飾 何鐵手、</h3><h3>郭金 飾 何紅藥、吳婷 飾 焦宛兒、</h3><h3>馬蘇 飾 安小慧、王璐瑤 飾 安大娘</h3> <h3>《白馬嘯西風》(1961年著)-附在“雪山飛狐”之后的中篇小說。<br></h3><h3>漢族姑娘李文秀,父母因帶著高昌地圖被強盜追迫而死,單獨留下李文秀在哈薩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漢人計老人撫養長大,并與幾個哈薩克部族青年的感情故事。</h3><h3>是金庸以女性的視角所寫,細膩的刻畫了女性的心理。</h3><h3>1982臺灣臺視的《白馬嘯西風》:<br></h3><h3>楊靜塵執導,</h3><h3>姜大衛 飾 馬家駿,關聰 飾 王政。</h3> <h3>《鹿鼎記》清康熙年間(1969年著):
出身于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韋小寶的頑劣和可愛,讓人印象深刻。<br></h3> <h3>1984年TVB版《鹿鼎記》:</h3><h3>杜琪峰執導,</h3><h3>梁朝偉(韋小寶)、劉德華(康熙)、</h3><h3>劉嘉玲(方怡)、毛舜筠(沐劍屏)</h3> <h3>1992年7月30日上映的經典電影版《鹿鼎記》:</h3><h3>王晶執導</h3><h3>周星馳(書小寶)、溫兆倫(康熙)</h3><h3>張敏(假太后)、林青霞 (龍兒)</h3><h3>李嘉欣(阿珂)、邱淑貞(建寧公主)</h3><h3>陳德容(小雙兒)、徐錦江(鰲拜)</h3> <h3>1998香港TVB首播電視劇《鹿鼎記》:</h3><h3>李添勝導演,陳靜儀編劇</h3><h3>陳小春(書小寶)、馬浚偉(康熙)</h3><h3>梁小冰(阿珂、陳圓圓)、陳少霞(雙兒)</h3><h3>劉玉翠(建寧公主)、徐濠縈(方怡)</h3> <h3>2000年7月在臺灣華視首播《小寶與康熙》:新峰影業和臺灣華視聯合出品,王晶執導。</h3><h3>張衛健(韋小寶)、譚耀文(康熙)、</h3><h3>鄭伊健(陳近南)、林心如(建寧公主)、</h3><h3>朱茵(阿珂)、陳法蓉(雙兒、假太后)</h3><h3>海大富(吳孟達)</h3> <h3>2008年5月首播《鹿鼎記》,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h3><h3>于敏執導</h3><h3>黃曉明(韋小寶)、鐘漢良(康熙)</h3><h3>應采兒(阿珂)、何琢言(雙兒)</h3><h3>舒暢(建寧公主)、李菲兒(曾柔)</h3><h3>劉蕓、(沐劍屏)、劉孜(方怡)</h3><h3>胡可(蘇荃)、何佳怡(九難師太)<br></h3> <h3>2014年12月20日安徽衛視等首播的《鹿鼎記》,由華策影視、海寧長宏影視共同出品。賴水清 導演</h3><h3>韓棟(韋小寶)、張檬(雙兒)、</h3><h3>魏千翔(康熙)、婁藝瀟(建寧公主)、</h3><h3>張馨予(蘇荃)、賈清(阿珂)</h3><h3><br></h3><h3>演員陣容不如之前數版,為何要翻拍?</h3> <h3>《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年間(1955年著)</h3><h3><br></h3><h3>紅花會的總舵主于萬亭過世,遺命由義子陳家洛接班;經過無數曲折當上舵主的陳家洛,領導紅花會義士與乾隆展開一連串的周旋抗衡的故事。</h3> <h3>1976《書劍恩仇錄》:</h3><h3>王天林執導</h3><h3>鄭少秋(陳家洛、乾隆、福康安)</h3><h3>汪明荃(霍青桐)、余安安(香香公主)</h3><h3>李司棋(駱冰)、狄波拉(名妓玉如意)</h3><h3>是第一部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香港武俠電視劇。此劇完全遵照原著,76年首播即席卷香港、東南亞,鄭少秋從而紅透香港和東南亞,也奠定了他為香港首席武俠小生的地位。</h3><h3>此劇其他配角也都是當時的一線花旦和小生,可謂真正意義的大制作。</h3> <h3>1992臺灣版《書劍恩仇錄》:</h3><h3>鞠覺亮 導演</h3><h3>何家勁(陳家洛)</h3><h3>劉雪華(霍青桐)</h3><h3>沈孟生(乾隆)</h3><h3>傅娟(香香公主)</h3><h3>由乾隆皇帝的漢人身世傳說展開,著重闡述了紅花會眾英雄反清復明的故事。</h3> <h3>1994版《書劍恩仇錄》是由李兆華、黎學文執導,</h3><h3>黃海冰(陳家洛)、王菁華(霍青桐)、</h3><h3>王志飛(余魚同)、曹穎(李沅芷)</h3> <h3>2002版《書劍恩仇錄》由唐人電影制作公司出品,衛翰韜、黃偉明、馮柏源、盧澤良執導。</h3><h3>趙文卓(陳家洛)、陳昭榮(乾隆)</h3><h3>關詠荷(霍青桐)、顏穎思(香香公主)</h3><h3>呂良偉(文泰來)、謝君豪(余魚同)、</h3><h3>陳孝萱(駱冰)</h3> <h3>2009首播《書劍恩仇錄》:</h3><h3>譚友業、溫偉基、何振華執導,</h3><h3>喬振宇(陳家洛)、鄭少秋(乾隆)、</h3><h3>劉德凱(于萬亭)、周麗淇(霍青桐)、</h3><h3>穎兒(香香公主)、李東學(紅花會七當家)</h3> <h3>《雪山飛狐》:清乾隆年間(1959年著)</h3><h3>明末李闖王兵敗后,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而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范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br></h3><h3> 為揭開寶藏的秘密,或為利己野心,或為賑濟天下災民,江湖中以及朝廷中的各方善惡勢力展開了連番爭斗。<br></h3> <h3>《飛狐外傳》:清乾隆年間(1960年著), 是胡斐父親胡一刀的故事。</h3><h3>《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至今拍攝過8個影視版本。</h3><h3>文雪兒(1978年佳視版)</h3><h3>戴佩齡(1982年邵氏電影版)</h3><h3>景黛音(1985年TVB版)</h3><h3>龔慈恩(1991年合拍版)</h3><h3>李嘉欣(1994年電影版)</h3><h3>劉曉彤(1999年TVB版)</h3><h3>鐘欣桐(2006年王晶版)<br></h3> <h3>(1)1978年3月香港佳藝電視臺首播《雪山飛狐》:</h3><h3>制作人兼導演蕭笙帶隊遠赴尼泊爾喜馬拉雅山拍攝外景。</h3><h3><br></h3><h3>衛子云 飾演 胡斐/胡一刀<br></h3><h3>米 雪 飾演 袁紫衣<br></h3><h3>文雪兒 飾演 程靈素<br></h3><h3>李通明 飾演 苗若蘭<br></h3><h3>白 彪 飾演 苗人鳳<br></h3><h3>羅樂林 飾演 田歸農<br></h3><h3>馬海倫 飾演 胡夫人<br></h3><h3><br></h3><h3> </h3> <h3>(2)1980年11月15日首映,香港邵氏電影《飛狐外傳》:<br></h3><h3>導演:張徹<br></h3><h3>編劇:張徹、倪匡<br></h3><h3><br></h3><h3>錢小豪 飾演 胡斐<br></h3><h3>郭 追(郭振鋒) 飾演 苗人鳳<br></h3><h3>江 生 飾演 田歸農<br></h3><h3>楚湘云 飾演 南蘭<br></h3><h3>黃敏儀 飾演 程靈素<br></h3><h3>鹿 峰 飾演 胡一刀<br></h3><h3>潘冰嫦 飾演 胡夫人<br></h3> <h3>(3)1984年4月7日首映,香港邵氏電影《新飛狐外傳》:<br></h3><h3>導演:劉裕仕<br></h3><h3>編劇:王晶<br></h3><h3>策劃導演:王天林<br></h3><h3><br></h3><h3>黃日華 飾演 胡斐<br></h3><h3>萬梓良 飾演 苗人鳳</h3><h3>惠英紅 飾演 袁紫衣<br></h3><h3>戴良純(戴佩齡) 飾演 程靈素<br></h3><h3>招文茵 飾演 苗若蘭<br></h3><h3>顧冠忠 <br></h3><h3>陳思佳 飾演 南蘭</h3><h3>梁家仁 飾演 胡一刀<br></h3><h3>元 秋 飾演 胡夫人<br></h3><h3>湯鎮宗 飾演 福康安<br></h3><h3>劉玉璞 飾演 薛鵲</h3> <h3>(4)1985年11月14日首播TVB電視劇《雪山飛狐》(又名《雪山狐俠傳》):
監制:王天林
編導:杜琪峰、陳木勝、謝益文、鞠覺亮、黃錦鈿</h3><h3>本劇眾星云集:
呂良偉 飾演 胡斐/胡一刀
周秀蘭 飾演 袁紫衣
景黛音 飾演 程靈素
謝 賢 飾演 苗人鳳
曾 江 飾演 田歸農
曾華倩 飾演 苗若蘭
戚美珍 飾演 胡夫人(魏雪)
趙雅芝 飾演 馬春花
黃允材 飾演 福康安/陳家洛
陳秀珠 飾演 南蘭
朱小寶 飾演 田青文
關禮杰 飾演 商寶震</h3><h3>劉江 飾演 李自成</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吳孟達 飾演 苗侍衛</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劉青云 飾演 飛天狐貍的兒子</span></h3> <h3>(5)1991年臺灣中視首播《雪山飛狐》:</h3><h3>制作人:周游</h3><h3>導演:李朝永</h3><h3><br></h3><h3>孟飛 飾演 胡斐/胡一刀<br></h3><h3>龔慈恩 飾演 程靈素/胡夫人(冰雪兒)<br></h3><h3>伍宇娟 飾演 袁紫衣/袁銀姑<br></h3><h3>慕思成 飾演 苗人鳳<br></h3><h3>湯鎮宗 飾演 田歸農<br></h3><h3>王璐瑤 飾演 苗若蘭<br></h3><h3>呂瑩盈 飾演 馬春花<br></h3><h3>林 煒 飾演 福康安/陳家洛<br></h3> <h3>(6)1993年8月20日首映,香港嘉禾電影《飛狐外傳》:</h3><h3>導演:潘文杰<br></h3><h3>編劇:李英杰、麥當雄、蕭若元<br></h3><h3>黎 明 飾演 胡斐<br></h3><h3>張 敏 飾演 袁紫衣<br></h3><h3>李嘉欣 飾演 程靈素<br></h3><h3>徐錦江 飾演 鳳天南<br></h3><h3>苑瓊丹 飾演 薛鵲</h3> <h3>(7)1999年TVB電視劇《雪山飛狐》:</h3><h3>陳錦鴻 飾演 胡斐<br></h3><h3>佘詩曼 飾演 苗若蘭<br></h3><h3>滕麗名 飾演 聶桑青<br></h3><h3>黃日華 飾演 胡一刀<br></h3><h3>邵美琪 飾演 朗劍秋<br></h3><h3>尹揚明 飾演 苗人鳳<br></h3><h3>張兆輝 飾演 田歸農<br></h3><h3>魏駿杰 飾演 福康安/陳家洛<br></h3><h3>劉家輝 飾演 石萬嗔<br></h3><h3>劉 江 飾演 閻基<br></h3> <h3>(8)2007合拍劇,香港導演王晶首次執導內地版金庸劇,內容包含《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兩部作品 。</h3><h3><br></h3><h3> 聶 遠 飾演 胡 斐</h3><h3>朱 茵 飾演 袁紫衣<br></h3><h3>鐘欣桐 飾演 程靈素<br></h3><h3>安以軒 飾演 苗若蘭<br></h3><h3>方中信 飾演 苗人鳳<br></h3><h3>黃秋生 飾演 胡一刀<br></h3><h3>譚耀文 飾演 田歸農</h3><h3>呂 一 飾演 南 蘭<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任袁媛 飾演 馬春花</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吳慶哲 飾演 福康安/陳家洛</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高虎 飾演 平四</span></h3> <h3>聶 遠 飾演 胡 斐</h3> <h3>《鴛鴦刀》(1961年著-附在“雪山飛狐”之后的短篇小說) 清乾隆年間</h3> <h3>香港電影《鴛鴦刀》為1961年出品的粵語片。<br></h3><h3>由李化執導,林鳳、周驄、李清、石堅、林蛟、任燕等主演。</h3> <h3>金庸之后,已無江湖!但那些熠熠生輝的江湖人物終會不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鹤峰县|
永新县|
高要市|
惠东县|
仲巴县|
大埔区|
东方市|
东城区|
德惠市|
安丘市|
邢台县|
商丘市|
青海省|
南木林县|
宣威市|
涞水县|
玉龙|
娱乐|
阜康市|
阿克|
合作市|
乌鲁木齐县|
临澧县|
庆云县|
泗阳县|
灵石县|
阜新|
仁布县|
江门市|
奉新县|
依兰县|
河西区|
军事|
金堂县|
惠东县|
固镇县|
科技|
小金县|
天台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