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9月18日,本人以中國門球協會隨團記者和江西宜春門球隊隊員的身份,參加了9月21-23日在巴西舉行的2018年第十二屆世界門球錦標賽,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該賽事四年一屆,是由世界門球聯盟舉辦的門球界最高級別的頂級賽事,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64支代表隊參加了此次比賽。賽后小編隨團隊周游了巴西、阿根庭、烏拉圭、智利、秘魯、美國六個國家。回國后小編用了近20天時間制作出了《訓練比賽紀實》和《旅游》視頻,《訓練比賽紀實》內容包括歡送、訓練、比賽、載譽回國后宜春市委市政府領導接見等內容,《旅游》分上、中、下三個部分,按時間順序真實記錄了旅游全過程。現用美篇形式將四個視頻歸類,并附上每一天的旅游日記,便于分享。<br></h3><h3>(文字近14000字,視頻時長167分鐘,要耐著性子看哦!)</h3> <h3>視頻:《訓練比賽紀實篇》</h3> <h3>視頻:《旅游篇》(上)</h3> <h3>視頻:《旅游篇》(中)</h3> <h3>視頻:《旅游篇》(下)</h3> <h3>旅游日記</h3><h3>第一天</h3><h3>9月18日,從南昌坐火車至上海,9月19日下午從上海飛往圣保羅。
飛機正點起飛時間是17:00,可能受天氣影響吧,我們下午兩點左右到達浦東機場不久,外面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有沒有打雷,機場內聽不到聲音,只能透過候車大廳的玻璃,看到雨下個不停。
14:10分鐘,乘機人員分八組陸續檢票登機,我們是第八組,也是最后一組。
進入機艙,給我的第一感覺:飛機真大!這是我這幾年乘坐過的最大的飛機?,座位分三列兩部分,每部分16排每排9坐。放眼望去,座無虛席。
飛機?在17:30分鐘左右開始滑行,慢慢進入跑道。
18:40分左右,空行工作人員分送飲料,給了我一張餐巾紙和一小袋不知名的東東,自己要了一瓶可口可樂。盡管自己在部隊學過英文,但面對餐巾紙和小袋上的英文,還是成了“英盲”――看不懂。知識的匱乏,關鍵時刻顯現出來了。后來看到乘客撕開小袋吃里面的餅干,自己也有樣學樣。否則還不敢開袋。竊笑了吧!我自己也竊笑自己!!
其實暫時的“英盲”,竊笑一下也就罷了,我所擔心的,是這次世界門球錦標賽,兼做現場報道的我,面對多國不通的不同語言,該如何應對?該如何去完成此次宣傳報道任務?想想心里感到很茫然!!!
在飛機?上,領導就考驗了我一把:讓我問一下坐我旁邊的國外友人是不是去巴西圣保羅,如果是,下了飛機?可跟隨他們一起在美國達拉斯機場中轉,這樣可以省許多麻煩。無奈我的英文丟了三十多年,實在是撿不起來了!!!
盡管出行前做了些相關準備工作,但對于此行的宣傳報道工作心里真的沒有底!!!
一邊要比賽,一邊要采訪報道,時間和精力如何分配?
先安慰一下自己吧:既來之則安之,硬著頭皮上!
19:40分,工作人員分盒飯,盒飯分魚和豆腐兩類。我點了份魚類盒飯,里面就是一塊魚,口感不錯,沒有魚刺,配了兩小盒素菜,兩塊糕點,吃飽沒問題,不敢恭維說吃得好!
20:15分,現在飛機?正以每小時近920公里的速度飛行,高度10668尺,已經飛行2333公里,離達拉斯還有9878公里,機外溫度零下49攝氏度,到達目的地的總飛行時間約12個半小時左右。
北京時間00:30分,機艙外一片漆黑,飛行時間和距離過半,旅客們坐在座位上,身體時不時的扭動,機械地坐在座位上五六個小時,顯得很不自然,困乏、倦意襲來,卻又無法入睡,真是遭罪!!不過機艙內,除了飛機?飛行自身發出的噪音,倒顯得很安靜!
北京時間05:13分,美國達拉斯時間9月19日16:41分,美國達拉斯與我國北京時差11個小時,飛機飛行了111391公里,離目的地達拉斯還有857公里。迷糊一覺起來,腰很不舒服。
05:30分,早餐,牛肉三明治,一杯咖啡?。
飛機溫馨提示:水果、肉類等不得攜帶入境。
第一段總行程:12300公里。
第二段中轉費神:在自助申報機上掃描護照并打印申報單這個環節,團隊10人先后花費了一個多小時,而中轉時間又只有2個小時,剩下50分鐘時間過安檢和登機。還好,離飛機?起飛前10分鐘左右,我和同行的一名人員登上了飛機?。登上飛機,總算松了一口氣。
北京時間19:20,飛機開始滑行進入跑到。第二段從美國達拉斯到巴西圣保羅,飛行時間預計9小時50分,行程8257公里,現在達拉斯室外溫度34度,巴西圣保羅時間是21:32。
北京時間19:35,飛機?起飛。第二段所乘飛機比第一段還要大,但有空座位置。我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這是我坐飛機以來第一次靠窗坐。
看著窗外遠處昏暗的云端中電閃不斷,下方如星星閃爍般燈火通明的區域,應該是大城市,范圍越大,說明城市也越大。放眼望去,視野開闊,但是映入眼簾的山川、湖泊、城市,還是顯得那么的渺小。
晚上八點半吃完晚餐,開了次洋葷,晚餐套餐8個東東,有三個汁樣的調料吧,品嘗了一下,餅干、面包消滅掉了,喝了一杯紅葡萄酒,喝完了,有點犯暈。再看看窗外,又是漆黑一片。現在在墨西哥海盆上空。
北京時間9月20日10:10分,當地時間9月19日21:15分,預計到達巴西圣保羅時間,是當地時間9月20日7:29分。
開始睡覺,倒時差。
還有五個半小時到達巴西圣保羅,強迫自己睡覺卻難以入眠,思緒萬千,加上連續坐飛機,坐在座位上,臀部和身體時不時地變換部位,以保持身體的舒適。
9月20日當地時間05:00,一夜未眠的我看了看窗外,天空泛白,一望無際的水面,不知道是海,是湖,或洋。
整個行程中,山川、水面、城市、藍天、夜空、云層……,變戲法般的在眼前掠過。
還要飛行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以往在國內坐飛機,一兩個小時,似乎眨眼就到了,可這兩段飛行行程,以一兩個小時來倒計時,感覺是那樣地漫長。
現在是巴西圣保羅時間9月20日07:00分,還有半小時左右就到了目的地。飛機?在云層上飛行,云海與藍天交相輝映,景色甚為壯觀!
上午巴西圣保羅時間9月20日07:30分飛機抵達圣保羅,抵達后我團一行10人游覽圣保羅城市風光約4小時:參觀皇家花園(入內),隨后市區游覽,乘車觀享有“巴西華爾街”的圣保羅金融大道,東方人的聚集地之一的東方商業街,州議會附近的開拓者雕像和護法英雄紀念碑。前往蝙蝠俠胡同,蝙蝠俠胡同藏在維拉馬達萊納區深處的一條數百米的小巷,巷子從地面到墻上的每一寸都被涂滿五顏六色的涂鴉。從這條巷子出發,能充分感受一下濃郁的南美色彩。這條著名的巷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涂鴉藝術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新的涂鴉蓋過舊的涂鴉。所以每次到蝙蝠俠胡同,墻上的涂鴉都會有所不同,這也是這里的迷人之處。
當地時間14:00左右入住賓館。<br></h3> <h3>(9月21-23為比賽時間,比賽結束后!)
第二天
9月24日上午,我隊一行10人,從巴西圣保羅飛往里約熱內盧,下午游玩了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足球場,這里曾舉辦過1950年巴西世界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兩次世界杯。接下來游覽了具有現代風格造型的天梯教堂!
巴西的牛比人多!
9月24日晚上,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家餐廳品嘗了具有巴西餐飲風格和特色的烤全牛肉,店家分九次將牛體不同部位的肉切割后進行燒烤,每個部位的肉感、肉質均不相同,香味濃郁、撲鼻,喝上杯啤酒,哇,賽過神仙!
最后肚子提出抗議才做罷!!!!
牛體的九個部位見圖三。<br></h3><h3><br></h3><h3>第三天
9月25日上午前去觀賞耶穌山,下午飛抵伊瓜蘇。
南美之游第二天:巴西時間9月25日。
早餐后,首先觀賞了科帕卡巴納海灘――被稱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海灘,海岸沿線長達4.5公里,海水蔚藍,浪花雪白,沙灘潔凈松軟,加上終年氣溫適宜戲水,游人絡繹不絕。在很多年前,科帕卡巴納海灘并不是白色的,有的只是白色巖石構筑的海岸。海浪以巨大的能量不斷沖擊海岸,使巖石遭到侵蝕。這一過程不斷重復,白色的巖石不斷崩塌、破碎。巖石的碎屑被海浪攜裹著前擁后退,不斷地相互碰撞、打磨,最終在適宜的地方堆積下來,形成沙灘。
十分鐘左右之后,前往耶穌山(入內) (游覽時間約1小時)。此基督像為紀念巴西獨立運動成功而建,幾乎是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從里約市一眼望見,為里約象征。同高聳入云的耶穌伸手像合影留念后,遠觀十六公里尼特羅伊跨海大橋。
吃完午飯,下午送機從里約熱內盧機場飛往伊瓜蘇。意外的是,伊瓜蘇機場發生事故,飛機臨時改道飛往附近機場。預計飛行時間2小時15分鐘,正常19:00可抵達伊瓜蘇機場,經這一折騰,飛機?于21:30才抵達伊瓜蘇。
原計劃導游接機后,帶我們去一家娛樂場所,一邊吃晚餐一邊觀看桑巴舞表演,我們到達娛樂場所時,時間已經是22:0,而22:30分表演結束,近23:00點,導游帶我們入住酒店休息。
第四天
南美之游第三天――伊瓜蘇(9月26日)
一早用過早餐,到所住賓館周邊小轉了一圈,說風景迷人有點過,但清新的空氣和涼爽的微風,卻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旅游前說個小插曲吧!昨晚旅行社發來消息,說阿根廷目前在舉行全國大罷工,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到阿根廷的旅游行程。當時我們聽到如此消息,心里頓時堵得慌。最后我們決定行程不變,勇往直前!今天一早旅行社傳來好消息,說阿根廷罷工結束,我們懸掛和糾結的心也放了下來!
今天游覽兩個景點,時間上比較充裕。上午十點前往巴西段伊瓜蘇觀賞世界第一大跨度的伊瓜蘇瀑布,也是世界第三大瀑布,游覽時間約2小時,游覽由275個瀑布組成的瀑布群,我們沿著棧道置身于飛流直下波濤洶涌的瀑布宏偉景觀之中。
下午游覽國家公園――鳥園。
隨后巴西海關出境進入阿根廷,有趣的是,我們從阿根廷起飛的機場也叫伊瓜蘇機場,從該機場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br></h3> <h3>第五天
烏拉圭科洛尼亞
一早,五個小時不到的睡眠,被無情的鬧鐘吵醒,朦朧中的我強迫自己起床洗漱。抽空把這兩天的衣服洗洗,否則接下來再穿這臭烘烘的衣服,難免會影響旅游的心情。
早餐后搭乘渡輪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前往烏拉圭科洛尼亞。 大約半小時左右時間辦理好出入境手續。 坐在游輪上,從窗外看湖面,河面區域幾百公里,一望無際,浪水一浪接一浪,雖說不上波濤洶涌,但河面浪花朵朵,亦堪稱壯觀! 天空與河面相交,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層,一搜貨輪在天空與河面交界處行駛,顯得格外耀眼! 輪船內前方一角,一群外國年輕人聚在一起狂歡,不知道在慶祝什么,總之算是一個活動吧,給這艘游輪上的游客,帶來噪音的同時,也不乏帶來些許歡樂! 將近一個小時左右,一艘小帆船悄悄地映入眼簾,給孤零零的河面增添了一絲景色! 當地時間九點,手機傳來信息,提示目前已經進入烏拉圭境內。小小烏拉圭有19個省,人口350萬,全是平原。一日游兩國,在我一生中可能也就僅這一次機會了。 10:20抵達科洛尼亞,這是個小鎮,人口四萬人,具有東方之城之稱,全靠旅游業為生,全世界的人養著居住在這個小鎮上的四萬人。感慨――小鎮上的人真幸福!
該鎮主要信仰基督教。 入口處有幾個小島,最早是監獄,現在成了旅游勝地。小島沿海公路7000余公里,橫跨了幾個國家沿河大城市,如里約等,最重要的是該小鎮是世界第三大名勝風景地。
西班牙斗牛場舊址。現在成了該鎮的主要旅游景點,據本地導游說,該斗牛場舊址近期會進行改建,但不是改建成為新的斗牛場,而是以賭博為主的娛樂場所。
游覽該鎮老城區,其主干道只有一公里,路面兩種風格,一種是石塊路面,葡萄牙所建,一種是磚塊路面,西班牙所建,沿途保持了許多原建筑物如坎坡門、1811廣場、嘆息街、圣貝尼托教堂等17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時期遺留至今的古老建筑。 午餐品嘗本地紅酒和牛肉。用餐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左右,導游解釋,這是本地的用餐習慣,服務員上餐會分三次供應。第一次上的是一道湯;第二次上的是魚和牛肉;第三上的是點心――冰激凌和雞蛋布丁。 用餐時,街邊藝人在旁邊自彈自唱,我們則一邊用餐,一邊欣賞著優美的音樂,好不愜意!
餐后自由活動、拍照、購物。 我和兩名隊友來到小鎮的河邊,沿著河邊,觀賞著比海還要大的淡水河,一路觀景,一路拍照,品嘗了一下淡水河的水,淡淡的,沒一點咸味。
游覽結束后三點離開這座古老小鎮,來到移民局再次辦理出入境手續,五點乘船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
到達入鏡港口,天空下起了雨,并夾雜著風,給人一種不是涼意,而是冷的感覺。導游交代,明天降溫,最低溫度大致在十度,要我們注意加衣保暖。<br></h3> <h3>第六天
布宜諾斯艾利斯(時間9月28日)
很幸運,我們在阿根廷全國大罷工結束的第二天來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懸掛、糾結的心剛剛放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社會治安,又讓我們的心忐忑不安。
談及阿根廷的社會治安,與巴西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今天的布宜市一日游中,我們就親歷遇到了搶劫、游行、罷工三起事件。游覽中在一些景點,我們不能下車,只能在車上透過車窗觀看窗外的風景,即便下車,導游也一再交代,要結伴而行,千萬不要落單,千萬不要露財或顯擺貴重的金銀首飾,以免招致不測。在百年書店門口的街道旁,我無意站在路邊用手機拍照,導游趕緊過來提示我,讓我收好手機,不要拍照,手上的相機也要用手托好。就這樣,我們內心在驚恐和不安中,總算安全度過了這有驚無險的一天。
好了,放松心情說說今天的一日游吧!
早餐后在布宜市區游覽,觀賞項目有國會廣場、七九大道、獨立紀念碑、五月廣場、世界三大劇院之一的科隆劇院(外觀)、總統府(玫瑰宮)、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教堂、古董街(SAN TELMO)、BOCA區及典雅的女人橋、百年書店—EL ATENEO、百年榮譽咖啡館,共有10個游覽項目。項目看上去挺多,其實有些景點項目比較集中,花費的時間也不太多。當地時間16:20,導游將我們送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18:20我們乘坐航班飛往智利圣地亞哥,由當地導游接機將我們帶入住酒店休息,折騰到半夜12點才洗完澡上床休息!
現將以上景點一一簡要介紹如下:
一、國會廣場
國會廣場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三大著名廣場之一。廣場兩側分別是伊里戈延大街和里瓦達維亞大街(世界上最長的街),與國會大廈以一街相隔。
二、七九大道
這條路因紀念阿根廷1816年7月9日的獨立而得名。長4.6公里,寬148米,車道被兩條隔離帶平均隔離,共有22車道,是全球都少見的寬闊街道。 在七月九日大街的兩邊有很多街心花園。綠樹、鮮花、雕塑、噴泉,賞心悅目。周圍有小商店林立的商業街,也有大型高檔的商場。咖啡館也是比比皆是,走累了隨時可以坐下來喝一杯,坐在冰激凌小店里,一邊品著美味的冰激凌,一邊觀看著過往的行人,真是十分愜意。
三、獨立紀念碑
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五月廣場中心,獨立紀念碑很有氣勢,也很有特色。正中的雕像是彼得一世,騎在馬上,舉劍高呼,十分高大。雕塑下邊基座前邊的浮雕,有好幾層,是金屬的,突出處也要有四五十公分。內容還是彼得一世舉劍呼號的場景,人物眾多,神態生動。
四、五月廣場
五月廣場及其周圍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商業區。坐落在五月廣場的總統府,建筑呈粉紅色,莊重美觀,通稱“玫瑰宮”,是阿根廷建筑師普利迪阿諾·普埃倫東1856年的杰作。玫瑰宮前方是莊重的大教堂,修建于1723年,內有民族英雄圣馬丁的墓。五月廣場的中心屹立著一座金字塔型的紀念碑,塔頂上有自由女神塑像。這是為紀念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田的五月革命而修建的。玫瑰宮對面的原市參議會是一座西班牙式的白色建筑,現為五月革命歷史博物館。
五、科隆大劇院
是世界著名劇院,僅次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米蘭的拉·斯卡拉劇院名列世界第三。其絕妙的音響效果,更完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大街廣場上,是座典型的文藝復興式的龐然大物。
六、大教堂
廣場的西北角,隔著馬路,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教堂,這是一座歷史古老,規模宏大的教堂。教堂建成于1723年,距今有280多年的歷史。教堂是典型的古羅馬風格,12跟高大的羅馬柱,頂著上面的15度銳角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了人字形屋脊。三角形上雕刻著圣經故事,栩栩如生。建筑形制類似于埋葬著拉斐爾遺體的意大利首都羅馬的萬神廟,但是立柱比萬神廟多了四根。整個建筑古樸,宏偉,據說目前是阿根廷最大的教堂。教堂里最值得一去的,還有圣馬丁的陵墓。
七、女人橋
女人橋建成于2001年,由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橋長160米,橋面寬6.2米,大約重800噸。女人橋是一座設計巧妙,造型精美,風格獨特,很有文化內涵的橋梁。之所以名為女人橋是因為其造型優美,從遠處看,橋身小巧玲瓏,通體白色,很像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窈窕淑女,此外,就是因為其結構,由兩條簡潔的線條組成,一條橫跨河的兩岸,一條從橋的中央斜射出去,好像一只鳥張開的兩個翅膀,或者像一個少女舞蹈時張開的雙臂,而這兩條線合起來加上橋墩,形狀又酷似跳著探戈的女人腳上的高跟鞋。據說女人橋是一座可以移動的橋,當有渡輪需要經過的時候橋身可以以“高跟鞋”的鞋跟(橋墩)為支點作90度的旋轉,打開橋的中央,讓船只順利穿行,如果能親眼看到這一壯觀場面,也是大開眼界!
八、百年書店
雅典人大書店( Librera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這是一家位于都市中心的書店,但卻遠不止是一家普通意義上的書店,因為她<br></h3> <h3>第七天
智利圣地亞哥(9月29日)
先對圣地亞哥做一簡要介紹吧:圣地亞哥,全稱為圣地亞哥·德·智利(西班牙語: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夏季干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粼粼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圣地亞哥增添了動人的風韻。圣地亞哥市所在的地區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氣溫并不太熱,最熱的1月份平均溫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有8℃左右。 圣地亞哥是一個由多個市鎮構成的城市,雖均屬圣地亞哥首都大區管轄,嚴格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市政機構;大部分市鎮位于圣地亞哥省境內,其中最核心的市鎮亦稱為“圣地亞哥”。圣地亞哥雖是智利首都,但智利國會卻設于該市以西120公里的海濱城市瓦爾帕萊索。圣地亞哥是智利工業與金融中心,城市貢獻了智利全國45%的GDP。
今天的行程大致如下:早餐過后前往小城堡(現在又稱情人山)和【總統府】,這里是現代與殖民完美融合的廣場,之后沿著阿瑪斯廣場欣賞西班牙風格的殖民地建筑,【中央郵局】,【歷史博物館】,【神圣主教堂】,之后前往智利歷史的起源點-【圣母山】。晚餐后返回酒店休息。
1、總統府建筑非常歐化,很羅馬的感覺。總統府(拉莫內達宮),18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在智利興建的最大建筑,拉莫內達宮西班牙語里是貨幣的意思,這里原是皇家鑄幣廠。1973年,拉莫內達宮在右翼軍事政變中,曾遭到大規模空襲,后來做了修復。現總統府,內政部、總統府秘書部和第一夫人辦公室設在這里。自1932年以來,每隔48小時,上午10點至10點半,總統府衛隊和儀仗隊都要舉行換崗儀式,有軍樂隊和騎兵參與,儀式雄壯威武,莊重華麗,很具觀賞性,吸引很多游客觀看,可惜沒有碰上。
2、中央郵局就在圣地亞哥武器廣場的一角,這里不僅是一家營業中的郵局,更是智利郵政電話電報歷史博物館,這里介紹了智利郵政和電話歷史的前世今生,有很多珍貴的實物和資料,以及場景蠟像,生動的展示了智利的通信發展史,很值得參觀一下。
3、圣地亞哥歷史博物館是一個內容比較豐富的博物館,用大量的文字和圖片以及一些實物,完整地介紹了作為加州最早城市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非常有助于游客全面了解這座美麗的旅游城市的過去和現在,值得一看。
4、大教堂是圣地亞哥的城市標志,也是智利的歷史文化建筑。17世紀時在圣地牙哥建造的教堂,祭祀著基督的12門徒之一的雅各。18世紀左右他被推崇為基教國家西班牙的守護圣人。因朝圣者勇來而鼎盛。側面回廊是可以沿著教堂內走一圈的朝圣路線型式。在地下祭壇中安置著雅各的遺體。
5、圣地亞哥東北部的圣克里斯托瓦山(SAN CRISTOBAL,也叫圣母山)屹立在馬波喬河畔。馬波喬河從山旁流過,水光山色,十分迷人。山高海拔400余米,從山腳下可以乘電纜車直達山頂,也可沿山間小路徒步登山。山頂上屹立著一尊用大理石雕塑的巨型圣母瑪麗亞雕像,風姿綽約,面帶笑容,山以仙名,故又稱“圣母山”。圣母像規模雖不如巴西的耶酥像那么巨大,但她的歷史更久遠。圣母像建于1903年,是法國著名雕刻家瓦爾多斯內的杰作,像高14米,連座基共高23米,自重37噸。雕像坐北面南,潔白如玉,神形動人,像前燭架上插滿燭火,每到夜晚,泛光照明下,圣母像愈發美麗多姿。
明天一早五點一刻起床,趕往圣地亞哥機場,九點飛往秘魯利馬。<br></h3> <h3>第八天
秘魯利馬(時間9月30日)
秘魯共和國首都、利馬省首府利馬(Lima)跨里馬克河南、北岸。東北有圣克里斯托瓦爾山,西連太平洋岸的港口城市卡亞俄。著名景點有利馬古城區、巴恰卡馬遺址。
這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內建筑壯麗,多廣場、教堂、博物館(40座);有南美最古老的圣馬科斯大學(建于1551年)和其他高等學校(12所)。氣候潮濕,氣溫宜人,夏天溫度很少超過31度,冬天則很少低于13度。終年陽光燦爛,海風陣陣,市區建筑與綠樹繁花相輝映,被人們稱為南美洲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
利馬是因里馬克河而得名的,里馬克為神的名稱,據說以前在這里有一尊大神像,當人們朝拜時,藏在神像里面的僧人就大聲說話,人們以為神像在同他們談話,于是人們便用神的名稱來命名這個地方,意為“會講話的神”。利馬市擁有640萬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1/4,是秘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南美洲最富庶、最優美的城市”稱號。
9月30日一早05:15,賓館按約定時間“叫早”,我們匆忙吃完賓館為我們準備好的早餐,06:00左右乘車前往圣地亞哥機場,09:05搭乘智利內陸坐航班LA536飛往利馬,飛行時間3小時45分鐘。
當地導游接機后,帶我們到利馬市區游覽,欣賞殖民建筑的精華,體驗首都的文化氣息。【武器廣場】也被稱為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這個寬闊的廣場是利馬的歷史中心,也是游覽利馬最理想的起始點。這座城市的大多數老建筑都在1746年的地震中被損壞,如今廣場上唯一一座保持原狀的建筑是廣場中央的青銅噴泉,它建于1651年。在地震后,廣場四周的建筑得以重建,如今這個武器廣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除了大教堂以外,廣場上還有大主教宮、歐多之家(Casa del Oidor)、總統府等建筑。在工作日的中午,你可以在總統府門口觀看士兵換崗儀式。
近期,利馬在競選省長、市長、區長,廣場內搭建了大型舞臺進行表演,為競選候選人拉票。
連接著武器廣場與圣馬丁廣場(Plaza San Martin)的是熱鬧的Jirón de la Unión街(聯盟街),這條步行街上充斥著新老建筑,滿是餐廳和商店。在這條街上矗立著La Merced教堂,建于18世紀的教堂外墻呈巴洛克殖民風格,非常華麗,教堂內,我們看到信徒們在虔誠地禱告。今天非常有幸地是,我們路過步行街時,看到了利馬四年一次舉行的文化藝術節。
圣馬丁廣場各交通要道被警察管制,廣場的馬路一側正在進行競選演說。
廣場的競選表演、演說和步行街的藝術節,讓我們感覺到,整個利馬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海洋!
中晚餐用餐,是在一家名叫富豪酒店的中餐館,據導游說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此用過餐。
午餐過后入住COS DEL SOL HOTELS。半小時左右,又隨車前往愛情公園,該公園靠近南太平洋,風景十分地優美,一對對情人在園內談情說愛。
晚餐過后,我們圍坐在賓館大廳的圓桌旁,一邊調侃,一邊品嘗著雞尾酒!<br></h3> <h3>第九天
利馬-納斯卡大地畫-皮斯科(10月1日)
今天是國慶節,首先在異國他鄉遙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秘魯風景勝地除了世界聞名的馬丘比丘,那就屬納斯卡地畫了。
早餐后我們沿著太平洋海岸驅車穿過市區,途徑沙漠地帶,向南疾行,前往秘魯納斯卡地區觀看【納斯卡大地畫】,車程約4小時。 剛開始大家在車上唧唧哇哇嘮嗑,或聆聽導游解說,或觀賞沿途太平洋和城市風光,激情挺高,但半小時左右之后,一出城,或許是五點起得過早,或許是沿途景觀有煞風景,大家漸漸地都閉目養神,導游一看此情景,悄然地停止了解說,車內就只能聽到汽車行駛的聲音。
據導游解說,離秘魯首都利馬500公里以外的納斯卡,是太平洋沿岸沙漠中的一個小鎮,以附近的大地線條畫聞名于世,是秘魯一處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被稱為畫給神看的納斯卡大地線條畫,出現在公元1世紀左右,迄今為止還是一個世界級的謎。自1939年6月12日被美國長島大學博士保羅.科柏克駕駛私人飛機飛過納斯卡平原時無意發現以來,對這個謎,科學家們考察研究了幾十年,見仁見智尚無定論,其中德國籍的女科學家瑪麗亞.萊希為破解這個世界級的迷貢獻了一生的時間和精力,直到她95歲高齡逝世前,還心系對地畫之謎的破解。 科學家通過碳14測定,確定納斯卡地畫的制作年代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300年之間,也就是說,地畫已經存在有兩千年了。這些散落在300平方公里之內的線條畫,走在地面是無法辨認的,只有在空中適合的角度,才能比較清晰地看到各種線條組成的圖畫,除了三角形、四方形、梯形、半圓形等幾何圖形之外,還有許多造型生動的動、植物圖案,如猴子、蜘蛛、鳥類、鯨魚、樹木、人像等等,這些巨大的畫象小則幾十米,大則幾百米,圖案的線條寬達2-3米,深7-60厘米,它們是什么人描繪的?為何描繪?如何描繪?這個謎不但科學家感興趣,旅行者也很感興趣,每天都有許多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荒漠之地一睹為快。 納斯卡地區是全球最干旱的地區之一,幾乎沒有風雨侵蝕,也沒有泥土覆蓋,所以這些線條雖然歷經千百年時光的流逝,到今天依然基本完好。有人計算過,如此巨大的工程,所花費的工時和人力,不亞于挖掘一條巴拿馬運河,在2000年前人類的生產力還很低下的情況下,完成這一工程簡直是匪夷所思,所以很多人相信,這是人類完全不認識的、神通廣大的外星人的杰作。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顛簸,上午十點半左右,我們來到了達納斯卡鎮的瑪利亞萊切飛機場,在帕拉加斯航空公司經過登記、購票、稱體重、查驗護照和檢查行李等一系列手續后,出現了點小波折:我們預約的11:30起飛的小飛機因不可預測的原因,改為14:08起飛。我們只得到中午就餐的餐館附近溜達。隙間每人吃了一個本地產水果――鼻涕果,感覺真的像吃鼻涕一樣,想象一下這果名,哇……
十二點過后,我們再次驅車去飛機場,按推遲的時間乘坐小飛機出發,小飛機可乘坐12個人,飛行了大約兩個小時左右。每架飛機配備兩個飛行員,工作人員按測量的體重安排好我們位置就坐并系好安全帶,然后小飛機在轟鳴聲中呼嘯沖上了天空,飛機?在沙漠上空盤旋,我們在空中俯瞰世界神奇之迷的大地畫,映入眼簾的地畫有外星人、蜘蛛、狗、手、卷尾猴子等,看著這些歷經數千年、錯落在沙漠地上、風吹不散的神秘幾何動物圖案,這些至今無人能解的迷一般神奇的納斯卡地畫,讓我們感嘆不已。
吐嘈:今天的納斯卡地區之行,是此趟南美之行最遭罪的一行。一是飛行時間變更;二是坐小飛機?游覽,我們一行十人,還沒飛到景觀區,不知是空腹(沒吃午飯)還是飛機飛行不平穩,有六人犯暈、嘔吐,十幾個景點,最后看了多少個,不知道!!!即便意識中到了景區,也是勉強拿起手機或相機拍照,拍照的效果如何不知道!!!
感覺:世界末日就要到來!
結論:以后有到秘魯的游客,謹慎選擇到納斯卡地區坐小飛機觀看地畫項目!!!小飛機實在不好坐!!!<br></h3> <h3>第十天
帕萊卡斯海獅島(10月2日)
主題:上天入海
昨天乘坐小飛機?上天觀賞了納斯卡大地畫,今天乘坐快艇下海去秘魯位于皮斯科有名的自然保護區――帕萊卡斯海獅島游覽。
昨天上天觀景遭罪,今天入海景賞卻甚是愜意!
酒店早餐后,八點我們來到“帕萊卡斯海獅島碼頭”登上快艇,盡管一早的天空,陽光明媚,氣溫在15度左右,但是乘坐快艇出海,海風撲面而來,還是會感覺有些涼意,好在我們都穿上了統一的沖鋒衣,戴好帽子,以抵御涼涼的海風。
導游介紹:這個小小的鳥島,曾一度扭轉了秘魯的國運,創造過秘魯輝煌的“鳥糞時代”,從1840年到1880年,長達40年的時間,秘魯依靠出口鳥糞,獲取了大量財富,最高年份鳥糞收入占到政府收入的80%,在沒有化肥的年代,出口鳥糞,使得秘魯成為當時南美國力較強的國家。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扛起秘魯“鳥糞輝煌”的,竟然是中國勞工,當年秘魯廢除了黑奴制,西方殖民者便轉向中國,誘騙華工到美洲,10萬多閩粵沿海農民賣身來到秘魯,其中約有一萬余人被賣到鳥島挖鳥糞。在鳥島上,難以想象的酷熱、可怕的腐臭和非人的待遇,使得當時中國勞工的死亡率極高,除了累死、病死,還有不少人因不堪忍受非人的折磨,集體跳海自殺,悲慘至極,孤懸海外、任人欺辱,客死他鄉這段歷史令人震驚,感慨。
秘魯在鼎盛時期,鳥島每年開采10多萬噸鳥糞,開采量非常大,到了19世紀,有機化肥的出現,鳥糞資源才出現枯竭,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持續了40年的“鳥糞繁榮”走到了盡頭。
讓我們跟隨快艇去看看,這個曾經給秘魯帶來財富、傳奇的海鳥王國吧!
快艇起航了,乘風破浪,疾速駛向海洋鳥島王國。
經過第一個景觀,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版本的“納斯卡大地畫”,鐵粉色的島嶼上,有個類似西式燭臺的圖案,十分的顯眼和清晰,我拿起相機拍下了這個“大地畫”的全景,并調節鏡頭來了個“特寫”。
再往前行駛,我們來到了游覽的鳥島。這里棲息著數以百萬只海鳥,漸漸地我們聽到了海鳥的叫聲和嗅到鳥糞的氣味,鳥聲悅耳動聽,鳥糞卻氣味難聞,但有點刺鼻難聞的鳥糞氣味絲毫沒有影響游客好奇、興奮的觀賞心情。
太平洋的暖流和寒流在這里交匯,形成一個天然養殖場,是魚蝦生存的天堂,足夠的魚蝦數量, 給海鳥,海獅、海狗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每到觀景之點,快艇都會停下來,以便讓游客盡情地拍照,另一名工作人員則眉飛色舞地為我們解說,盡管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但游客們能從他激情的肢體動作和微笑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一份快樂,贏得了游客們的陣陣掌聲。為快艇駕駛員和解說員點個贊!。
快艇緩緩前行,在巖洞的狹榨處,有一個主角亮相了――小海獅,后來又陸續出現了許多海獅和海狗。這些海獅和海狗慵懶的躺在巖石上,不時在山巖上賣個萌,偶爾跳入海中嬉戲,可愛極了!
兩只小企鵝、一只紅嘴小鳥相繼亮相,在眾多海鳥中,它們顯得那么耀眼、稀有和珍貴,在快艇的搖擺中,我搶拍了幾組鏡頭,感覺拍攝效果不是很好。
成千上萬只海鳥要么密密麻麻的棲息在鳥島上,要么成群的在海上飛翔,場景十分壯觀。
島上至今還遺留下當年華工干活時的建筑支架,支架是用來收集鳥糞的平臺,是勞工工作時的簡易工作站。
兩個小時的海上游覽很快結束,十點半左右我們乘車返回利馬,下午16:30汽車停靠利馬南太平洋海岸,我們下車在海邊駐足觀看海面風光和在海里運動的滑板愛好者。晚餐后前往利馬機場,11:55分乘坐航班AA988飛往美國達拉斯,飛行時間7小時33分鐘。
整個一天下來,從早上07:30到晚上21:30,除了兩個小時的海上游覽、海灘邊半小時休閑和中晚餐時間,其它時間全耗在四個輪子的汽車上了。這樣的旅游值嗎?你的答案?<br></h3> <h3>第十一天
達拉斯(10月3日)
早上07:30,經過七個半小時的飛行,飛機從秘魯利馬機場平安抵達美國達拉斯。
這是我們出國轉機的中轉站,也是此行游覽觀光的最后一站。
今天游覽的行程,主要是觀看城市風光和購物。
由于秘魯利馬和美國達拉斯溫差太大,下機后身著沖鋒衣的我們,渾身感覺燥熱。當地導游接機后,在我們的要求下,先到下榻的賓館,更換了單衣。隨后導游帶我們驅車前往達拉斯市區。
1、游覽著名學府美南衛理公會大學。這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位于美國第四大都會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該校始建于1911年,占地210英畝,現有學生約1.1萬人。SMU校園風景優美,被The Princeton Review評為全美TOP10最美校園之一。
2、游覽肯尼迪紀念博物館: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到達拉斯市為爭取連任做準備活動時遇刺身亡。這座博物館就是為了紀念肯尼迪遇刺而設立的,位于達拉斯市的“第六層博物館”。
3、觀賞建于1890年的哥特式風格的達拉斯早期的老紅樓法院,德克薩斯早期的至高無上的司法權威機構;
4、觀德克薩斯第一代拓荒者—約翰·勃勒揚的木屋,建于1841 年的小木屋,是達拉斯最早的建筑物。
5、觀賞紀念西部牛仔的拓荒者廣場,近50頭巨型德州銅牛及數名西部牛仔雕像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展現西部牛仔的生活。
6、前往市中心的藝術區,這里擁有讓達拉斯引以自豪的-擁有最大的藝術中心場館面積的大都會地區。 其中有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音樂廳,庫哈斯的藝術表演中心等。
7、前往在中國球迷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達拉斯小牛隊的主場-美航中心,占地70英畝,可容納19200多觀眾的豪華體育館。2001年美航與達拉斯小牛(Dallas Mavericks)簽下為期30年的主場冠名合同,總金額達1.95億美元。
8、午飯后前往全美人均面積最大的商業購物中心North Park Mall,這是當地一家規模非常大的購物中心,內駐中高檔商店,影院,餐廳,商場格局清晰明朗,游客花上一整天時間都不足以將它逛個夠,值得一去。我們自由購物,集體采購了些巧克力。<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积石山|
湄潭县|
龙海市|
阿尔山市|
彝良县|
吉木萨尔县|
九江县|
张家界市|
扎兰屯市|
绩溪县|
巨野县|
九寨沟县|
甘谷县|
孟连|
阳曲县|
梨树县|
蒙城县|
肥东县|
泰州市|
五常市|
大安市|
巴林右旗|
辉南县|
景东|
西昌市|
新兴县|
无棣县|
涿州市|
德令哈市|
聂拉木县|
林周县|
东乡县|
营口市|
英山县|
六安市|
天津市|
浪卡子县|
淮南市|
玉门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