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開國大戲,精彩亮相。</b></p><p><b>70年過去,當我們打開這段塵封的歷史,翻開這頁壯麗的篇章,心中油然人升起的是一種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和滿腔的愛國情懷。</b></p><p><b>溫故知新~面對今日的美國虎視眈眈,重溫抗美援朝這頁光輝歷史,對提高中華民族自尊心,敢打必勝的自信心,意義極大。</b></p> <ul><li><b>抗美援朝戰爭是二戰后國際上最為壯烈,極其慘烈的一場戰爭。他是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敢于亮劍,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及聯合國軍拼死肉搏,壯士凱歌還的一場偉大戰爭。他是正義與侵略的較量,是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用獻身精神和鮮血鑄就的輝煌偉大篇章。</b></li></ul> <ul><li><b>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毛澤東。</b></li><li><b>抗美援朝是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一雪中華民族百年恥辱的偉大壯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精彩亮相;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彩開篇。</b></li><li><b>經過抗美援朝這一戰,站起來的偉大中國猶如冉冉升起的朝陽,昂然屹立于世界東方。</b></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抗美援朝的起因與背景</h1><p><br></p><ul><li>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勢如破竹,28日攻占韓國漢城。</li><li>不料想,金日成統一朝鮮半島的行為,震動了美國。美國為其遠東利益,立即出兵干涉。</li><li>6月26日,美國空軍協助韓國作戰,27日,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緊接著,美國通過聯合國提案,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宣戰。</li></ul> <ul><li>1950年9月15日,美軍于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后退。</li><li>9月30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li></ul> <ul><li>當時的美國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所以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占領平壤,企圖迅速占領整個朝鮮。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li></ul> <p>戰爭打到家門口,中國怎么辦?</p><p>美國對朝鮮開戰,飛機大炮陳兵中朝邊境,威脅中國安全,中國要不要出兵援朝作戰——中央領導為此多次開會研究討論。</p><p><br></p><p>起初,大部分領導不同意出兵朝鮮。因為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國家極需建設;其時我國的主要任務是解放臺灣和西藏,一旦對美宣戰,不但影響解放臺灣,我國的重工業基地東北也將陷入戰亂。還有打仗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當時我軍的武器裝備與美軍差距太大,能不能打贏戰這一戰,沒有勝算。</p> <p> 1950年10月2日開始,中央政治局連續開會,決策出兵朝鮮問題。毛主席說,朝鮮是我們的友好鄰邦,如今陷入戰亂,我們不能看著不管。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從西北趕回來參加會議的彭德懷也同意毛主席出兵朝鮮的意見~抗美援朝,大不了是解放戰爭多打幾年嘛!</p><p><br></p><p>聯系到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先陳兵臺灣海峽,如今又把戰火燃燒到我國東北邊境,政治局大多數同志轉而同意毛主席的意見:中國人民的尊嚴不容侵犯;保衛國家主權,這是我們的底線~有人觸犯,我們別無選擇,不惜一戰。</p><p>10月4號,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國出兵朝鮮,抗美援朝。</p> <ul><li>1950年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li></ul>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p><ul><li>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li></ul>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抗美援朝戰爭的五次戰役。<br></h1><h3><br></h3><h3><ul><li>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采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把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打到談判桌上。</li></ul></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次戰役</h1><p><br></p><ul><li>10月25日,志愿軍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于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占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一次戰役志愿軍共殲敵15000多人。</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次戰役</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ul><li>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美韓和“聯合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后,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次戰役</h1><p><br></p><ul><li>第三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后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卷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軍進行的進攻戰役。</li></ul> <ul><li>此役志愿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托“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御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占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次戰役</h1><p><br></p><ul><li>第四次戰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朝人民軍為制止美韓聯軍發動的攻勢,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防御戰役。</li><li>志愿軍連續取得三次戰役勝利后,極大的打擊的美軍的囂張氣焰;中朝人民軍隊再下漢城 ,更是讓美國顏面盡失。</li><li>1951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臨陣換將,撤銷麥克阿瑟的職務,任命李奇微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第四次戰役志愿軍英勇頑強,將“聯合國軍”扼制在“三八線”南北附近地區,殲敵7.8萬多人。</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次戰役</h1><p><br></p><ul><li>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發起,至6月10日前后結束。此戰的是中朝人民軍隊和美國聯合國軍你來我往,相互拉鋸一場拼死較量。</li><li>第五次戰役中朝人民軍隊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附近打退到漢江南岸地區,殲滅其有生力量,奪回戰場主動權。此戰役殲滅敵人8.2萬,我軍傷亡8.5萬人。</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五次戰役的光輝篇章</h1><p><br></p><ul><li>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的五次戰役,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英勇和氣概。從1950年10月25日戰斗打響,中朝兩國軍隊從鴨綠江邊開始浴血奮戰,經過半年多的拼死搏殺,終于把美韓聯軍打到三八線。這半年多來,志愿軍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把美國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英雄贊歌,至今世人傳唱。</li></ul> <ul><li>1950年11月30日,一座沒有多少松樹、半土半石的小山頭“松骨峰”成為了整場戰斗的關鍵。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奉命占領并堅守“松骨峰”制高點、切斷美軍后撤路線。整場戰役持續了兩天兩夜,3連打光子彈后,開始使用刺刀肉搏,甚至帶著滿身的火焰與美軍同歸于盡!打到最后,三連只剩下七人~但他們依然像鋼釘一樣,釘在陣地上。</li></ul> <ul><li>隨軍記者魏巍戰斗后看到了這個壯烈場面,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犧牲戰士們的敬仰,寫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從此,志愿軍成為祖國人民最可愛的人!</li></ul> <ul><li>38軍是彭德懷平江起義的老部隊。從紅軍時期一路打來,戰果輝煌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王牌部隊。可抗美援朝第一戰役時,梁興初因為情報有誤,貽誤戰機,被彭德懷大罵是“鼠將,是鳥王牌。”</li></ul> <ul><li>二次戰役,梁興初決心一雪恥辱,立了軍令狀,要獨個打下德川。結果一仗就端了韓7師。接著38軍插向軍隅里、價川方向,準備大迂回兜住美第9軍。在戛日嶺,38軍把土耳其旅一個營打了個落花流水。突破之后,38軍迅猛穿插,其113師14小時跑了145里,終于搶占了三所里和龍源里,卡住了美第9軍的南逃之路。</li></ul> <ul><li>接著,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38軍獨自一個軍頂住了南逃的美第9軍美2師、美25師、韓1師的進攻,又擊退了北援的美騎1師和土耳其旅。南北之敵最近處只相距1公里,可就是沖不過去。后續中國軍隊源源趕到,整個價川地區成了一個巨大的肉搏戰場。萬般無奈之下,美第9軍只好拋棄全部重裝備,向西翻山越嶺逃至肅川沿海公路,會合美第1軍南逃。</li></ul> <ul><li>整個二次戰役中,38軍獨自斃傷俘敵11000余人,繳獲各種火炮239門,汽車1500余輛,殲敵總數占全軍殲敵總數的33%。彭德懷大喜,在給38軍的嘉獎令中最后寫道:“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津湖戰役</h1><p><br></p><ul><li>五次戰役中,打得最慘烈、最悲壯的是長津湖戰役。1950年11月,以美軍愛德華少將為首的聯合國軍6.5萬人進入長津湖地區。11月27日,中國人民志愿軍9兵團在宋時輪的指揮下,與美軍拼死相搏,將美軍驅逐出了長津湖地區。</li></ul><p><br></p> <ul><li>九兵團擁有三個軍12個師,總兵力15萬。這支部隊是中國軍隊的絕對主力,其中20軍和27軍是由華野葉飛的一縱和許世友的九縱改編而來,戰斗力十分強悍。11月27日,志愿軍九兵團在新興里,古土里等地多處地點伏擊、殲滅美軍陸戰一師為首的聯合國軍。</li></ul> <ul class="ql-block"><li>這場戰役打的非常慘烈,由于入朝倉促,很多官兵穿著薄棉衣就上陣了。58師、60師率先對美軍發起進攻,他們英勇頑強,血染疆場。抱著炸藥包沖向敵陣,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志愿軍特等戰斗英雄楊根思,就是他們的光輝典范。</li></ul>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階段</h1><p><br></p><ul><li>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雙方桌面上握手言和,腳下使絆子,陰著、狠著,頻繁出手,都想博弈取勝。</li><li><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圖為彭德懷與金日成在商討中朝兩軍聯合作戰。</span></li></ul> <ul><li>經過<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7個多月的軍事較量,美國政府已認識到如將主要力量長期陷于朝鮮戰場,則對其以歐洲為重點全球戰略極為不利;加上國內外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因此,決定轉入戰略防御,與中朝方面舉行談判,謀求“光榮的停戰”。1951年7月10日,雙方在開城開始談判。</span></li></ul> <ul><li>停戰談判開始后,美方提出要中朝軍隊從當時戰線后撤38~68公里無理要求。這一蠻橫企圖遭到拒絕后,美方狂言宣稱: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li></ul> <p>從1951年8~9月份,不甘心失敗的美軍集中了八個師,發動了夏季和秋季攻勢。同時,空軍實行絞殺戰,輪番轟炸,妄圖切斷中朝軍隊的運輸線,迫使中朝方面接受談判條件。</p><p>中朝軍隊奮勇反擊,讓敵人付出了20萬的傷亡,前進不過十公里。為此,美國五角大樓嘲笑李奇微說:這種戰法,看來李奇微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打到鴨綠江邊。</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甘嶺戰役</h1><p><br></p><ul><li>1952年4月28日,細菌將軍李奇微下臺,克拉克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為挽救敗局,克拉克于1952年10月14日發動了上甘嶺戰役。</li></ul> <p>此役,美韓聯軍6萬人,志愿軍4萬人,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地方,雙方鏖戰44天。美軍發射炮彈200萬發,炸彈5000枚,把自愿軍防守的陣地山頭削低兩米,土石炸松一米;美軍發動了900多次進攻,兩軍拼死肉搏,陣地59次攻防易手。</p> <p>堅守陣地的戰士們與侵略者拼死相博。</p> <h3>轉入坑道作戰的戰士們英勇頑強。</h3> <ul><li>上甘嶺戰役中,像黃繼光這樣挺身堵槍眼,舍身炸碉堡 ,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烈士留有姓名的有38位之多。</li></ul> <ul><li>上甘嶺,15軍一戰成名。全軍共涌現出12383名戰斗英雄,占全軍的27.5。英雄集體200個。1961年,他們被空軍司令劉亞樓點名,成為中國第一個空降軍。</li></ul> <ul><li>軍長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b style="color: rgb(26, 26, 26);">“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斗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b></li></ul> <p> </p><h1>五,抗美援朝,立國揚威的偉大篇章</h1><p><br></p><p><b>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和平不能靠別人恩賜。和平,不是乞求來的,有的時候是打出來的。</b></p><p><br></p><p><b>自1840年以來,西洋東洋列強先后把中國當成任人宰割的羔羊,跑到中國耀武揚威,燒殺搶掠,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戰敗后只好割地賠款——這種屈辱的歷史,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刻骨銘心,沒齒難忘。</b></p><p><br></p><p><b>抗美援朝,就是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用戰爭的方式換取的和平。</b></p> <ul><li>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協議》在板門店簽訂。彭德懷元帥和美國四星上將克拉克分別代表中美兩方簽字。</li><li>克拉克在回憶中黯然寫道:“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讓人羨慕的榮譽,就是在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li></ul> <ul><li>抗美援朝戰爭一打響,毛岸英就要求出國作戰。于是毛主席親自把他交給彭老總。毛主席說:“我作為共產黨的主席,不派自己的兒子去,又派誰的兒子去呢?”</li><li>毛岸英在志愿軍總部擔任翻譯、機要秘書和參謀工作。11月25日上午11時,毛岸英正在處理已經簽發的戰斗電報,突然,美軍飛機轟炸志愿軍總部,年僅28歲的毛岸英不幸遇難犧牲。</li></ul> <ul><li>得知毛岸英犧牲后,毛主席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偉人的高風亮節,家國情懷,感天動地,人民永遠銘記。</li></ul> <ul><li>抗美援朝戰爭中 ,中國人民志愿軍先后有兩百多萬部隊奔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軍共同奮戰。美韓聯合國軍出兵300多萬;雙方500多萬的軍隊在朝鮮半島拼死搏殺,上演了人類近代史上最壯觀,最慘烈的一場大戰。</li><li>中朝兩國軍隊在三年的鏖戰中,共殲敵上百萬。中國人民自愿軍傷亡近50萬;其中有18.3萬志愿軍戰士,永遠的安息在朝鮮這塊土地上。</li></ul> <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72年,毛主席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b></li></ul><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ul><li><b>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 ,贏得了世界各國、包括對手的尊敬。正如美國人所說,你只有戰勝了一個軍事強國,你才能成為世界大國。</b></li><li><b>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打出了一只敢打必勝的偉大軍隊,讓中國受益百年!</b></li></ul> <ul><li><b>有時,打開這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那恢弘壯麗的場面,便生動清晰的浮現在眼前;浴血拼搏,奮勇向前的自愿軍將士們 ,讓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淚灑枕巾。</b></li><li><b>有時,恨我沒有那如椽的巨筆,展現這場戰爭的瑰麗壯烈,展現戰士們生動感人的形象——因為我們志愿軍的每一個戰士,都是一曲感人的篇章。</b></li><li><b>英烈精神,血脈相傳,效命疆場,壯士凱歌還~這是人民軍隊神圣的使命,是軍旗上血然的風采!</b></li><li><b>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b></li><li><b>獻給為保家衛國,英勇犧牲的先烈們!</b></li><li><b>獻給人民子弟兵,我們最可愛的人!</b></li></ul><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大港区|
平远县|
香港|
陇川县|
汉寿县|
平定县|
浏阳市|
德钦县|
门头沟区|
卓资县|
道孚县|
苏尼特右旗|
金堂县|
驻马店市|
乌兰察布市|
交城县|
鱼台县|
泾源县|
西峡县|
遂溪县|
轮台县|
郓城县|
云安县|
山丹县|
锡林郭勒盟|
江源县|
大埔区|
布尔津县|
山西省|
江孜县|
吉水县|
临夏市|
武宣县|
嘉荫县|
玛曲县|
保德县|
青州市|
泽州县|
泰来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