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點評周作品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點評老師:顧欣</p></h3> <h3>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好久沒見,我們現在點評開始<br></h3><h3><br></h3><h3>最近幾個朋友問我如何掌握好攝影的視覺表現。很多朋友有良好的攝影技術和貴重的器材,但還是拍的不夠理想。我認為事半功倍的解決方法有三個,一個是有空可以學學基礎繪畫,還有一個可以網上學學三大構成基礎,另外一個就是多看美術類展覽。<br></h3><h3><br></h3><h3>另外兩個方法不多介紹,三大構成我簡單說一下吧。1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2. 色彩構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對色彩的知覺和心理效果出發,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現象還原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與質上的可變幻性,按照一定的規律去組合各構成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色彩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而獨立存在。3. 立體構成也稱為空間構成,是以點、線、面、對稱、肌理由來,研究空間立體形態的學科,也是研究立體造型各元素的構成法則。<br></h3><h3><br></h3><h3>三大構成是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之一,是美術學和設計學的大學生必修課程。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攝影畫面中的各種構圖原理,構成規律其實就是來源于其中。所以,建議各位老師有機會了解一下,對攝影很有幫助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潘旻老師<br></h3><h3><br></h3><h3>金燦燦海天一色,畫面中點線面各種構成元素俱全,運用合理。<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潘旻老師</h3><h3><br></h3><h3>潘老師的照片,呈現不同的色溫色調,帶來二種不同的心情。<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陸家林老師<br></h3><h3><br></h3><h3>前面兩位老師拍攝的水平面在畫面中應該是水平的,但是感覺略微有些重心不穩,這就是視錯覺的影響,也是以上我提到的構成原理中的一個。海平面水平,但是視覺感受不平行,這就是線的錯覺。平行線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響下,顯得不平行。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更需要考慮視覺上的平衡, 我附一張下圖供大家參考。<br></h3> <h3>上圖每一條線都是平行的,因為附加物的影響下,顯得不平行。<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顧華曄老師<br></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航老師</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周航老師<br></h3><h3><br></h3><h3>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同樣兩張照片,一張靜態,一張動態,抽象、動感的畫面,往往有時比清晰的更有藝術感染力,更能夠引發欣賞者產生情感共鳴。<br></h3><h3><br></h3><h3>顧華曄老師和周航老師的二張作品說明了這個道理。<br></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培榮老師</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培榮老師<br></h3><h3><br></h3><h3>構圖、虛實、黑白層次、構成中的曲線與直線,兩張照片都控制的很好。<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胡紹珍老師<br></h3><h3><br></h3><h3>一只孤獨的手套,誰留下的?發生了什么故事?也許只是簡簡單單一個關于物的攝影,但帶給我更多的遐想空間。<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劉瑜老師<br></h3><h3><br></h3><h3>這是一張天然的油畫,色彩確實漂亮,建議裁掉左邊,可以嘗試用正方形畫面拍攝一套。<br></h3><h3><br></h3><h3>這樣在綠色、紅色、黃色三個主色調上的面積上,可以拉開區別。<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調整后的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江新華老師</h3><h3><br></h3><h3>鄉間的小橋、蘆葦、行者、回憶往事的色調,讓我聯想到電影中的畫面鏡頭。<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陳秀寧老師<br></h3><h3><br></h3><h3>陳老師改變了照片的方向,倒置后使其更有意義,耐人尋味。<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戴朱慧老師<br></h3><h3><br></h3><h3>色彩太美了,船槳打破了畫面,讓畫面一分為二。遠處的樓房如果能夠更加平穩一些就更好了。<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鄭榮德老師<br></h3><h3><br></h3><h3>鄭老師用魚眼鏡頭拍攝了花窗,畫面更有視覺沖擊力。<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劉世明老師<br></h3><h3><br></h3><h3>樸實的街頭市民,真實的城市景象。紀實攝影就是越真實、越親切感人。<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戴永新老師<br></h3><h3><br></h3><h3>黑白層次豐富,人物的構圖讓畫面視覺沖擊力很強。<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時明惠老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時明惠老師<br></h3><h3><br></h3><h3>非常經典的二張黑白古建筑攝影。<br></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群友感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p><p style="text-align: left;">鄒佩飛:非常感謝顧欣老師精彩點評!顧老師用三大構成來豐富我們的理論基礎,分析點評精細到位,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加上老師學生的照片欣賞,又大開眼界,打開思路,受益匪淺。感謝顧老師替班點評,辛苦您了!<b><br></b></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顧華曄:顧老師對三大構成的闡述,讓我們對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有了了解,趕緊需要我們自身補課學習,補充養料!<br></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呂曉紅:非常感謝顧欣老師精彩點評!三大構成基礎,由淺入深,讓我們學習了更多藝術基礎知識。到位的點評也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記住了,藝術就是感情。感謝顧老師替班點評,辛苦您了!<br></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胡紹珍:謝謝顧欣老師精彩點撥訓練點評。 對我這樣靠自己摸索學習的攝影人是很好的方向指引。這也是楊群的魅力所在吧。有這么多好老師。再次謝謝!<br></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劉瑜:感謝顧欣老師的點評和分享,顧老師講述的攝影三大視覺構成給我有了很好的啟發,學生的作品也非常精彩,讓我腦洞大開!同時,感謝顧老師對我作品的點評,方構圖的建議非常好,讓我學會了在構圖上的取舍!謝謝顧老師!<br></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程麗新:“我認為事半功倍的解決方法有三個,一個是有空可以學學基礎繪畫,還有一個可以網上學學三大構成基礎,另外一個就是多看美術類展覽。”顧老師提到三個非常好的辦法,可以在攝影實踐的同時,通過綜合學習提高藝術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各種藝術在藝術領域的頂尖是相通的,提高某方面的藝術修養和欣賞水平,有助于提高對攝影作品的欣賞和鑒賞水平。感謝顧老師的精彩點評!<br></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張曉宇:顧老師晚上好,太精彩啦!曾經閱讀過些顧老師寫得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論據獨到讓我受益匪淺。感謝顧老師今天精彩的訓練點評,太給力啦!<br></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群”中心組推薦的亮點作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No.1155-1160</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o.1155劉瑜</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調整后的作品</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No.1156潘旻</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o.1157顧華曄</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o.1158時明惠</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o.1159陳秀寧</p></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o.1160胡紹珍</p></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闸北区|
平遥县|
上虞市|
阳原县|
新巴尔虎右旗|
禹城市|
宁波市|
西乌珠穆沁旗|
盐源县|
万安县|
宁德市|
紫金县|
柘城县|
龙江县|
石柱|
砚山县|
紫阳县|
伊川县|
大余县|
上思县|
乳山市|
剑河县|
舞阳县|
禄劝|
永仁县|
景泰县|
固安县|
新沂市|
延长县|
云霄县|
平凉市|
亳州市|
邻水|
奉化市|
修文县|
宜兰市|
丽江市|
香河县|
登封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