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陶與瓷,都是火與土的交融所產生的藝術,陶器發明在前,而瓷器發明在后,那么"陶"與"瓷"到底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探尋一下二者之間的區別。<br /></h1><h3><br /></h3> <h1>一、概念不同<br />陶器是用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干燥后,放在窯內燒制而成的物品。而瓷器則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經混煉,成形,煅燒而成的外表施釉或彩繪的物品。<br /></h1> <h1>二、燒成溫度不同<br />陶與瓷的區別主要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陶器的燒制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制而成。在制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瓷是陶的升級版,陶也是瓷的親兄弟。在此特地說明:現今流行的所謂陶制品,多數都是高溫燒制,嚴格來說都是瓷制品。</h1><h3><br /></h3> <h1>三、原料不同<br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制坯。黏土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即1300-1400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制溫度達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h1><h3><br /></h3> <h3>四、透明度不同</h3><h3><br /></h3><h1>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以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h1><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1>五、堅硬程度不同<br />陶器燒成溫度低,胚體并未完全燒結,胎質粗疏,敲擊時聲音發嗡,斷面吸水率高,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胎質堅固致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二者堅硬度不同,瓷的硬度高于陶。</h1> <h1>六、施釉的不同<br />釉就是罩在瓷器表面的那一層光亮外衣。它主要是以粘土、石英和長石為原料。經研磨、調制后上于胚胎表面,在高溫焙燒后熔融,冷卻后即形成玻璃質晶體。它可增加胎體強度,并有效地隔絕氣體、液體。陶器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溫釉;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溫釉,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從而達到美化、光潔瓷器的目的。</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海丰县|
富顺县|
澎湖县|
册亨县|
合作市|
阿尔山市|
赫章县|
临夏市|
莱州市|
嘉兴市|
长春市|
苏尼特右旗|
商丘市|
顺昌县|
滨海县|
阿城市|
大连市|
东乡族自治县|
紫阳县|
长沙市|
无为县|
达尔|
郑州市|
苏尼特右旗|
自贡市|
开原市|
页游|
和田市|
珠海市|
通化县|
吉首市|
宣武区|
寻乌县|
精河县|
太和县|
郁南县|
都兰县|
登封市|
团风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