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時間真快,一晃我們畢業離校都五十年了。在金桂飄香的校慶日里,我們再次相聚在母校。</h3> <h3>哪個學校的校門能有如此氣派?把云間第一樓作為校門?唯我松江二中也。</h3> <h3>進得校門,兩排高大的法桐矗立在甬道兩旁,《向雷鋒同志學習》,毛主席的題詞醒目異常。</h3> <h3>五一樓是我們教室所在。朗朗的讀書聲猶在耳邊。</h3> <h3>樹人院 </h3><h3> 此樓建于1934年。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h3><h3>那時,我們在圖書館里借閱圖書;在階梯教室聽過物理課;到晚上,滿滿的一屋子同學觀看全校唯一一臺黑白電視;……</h3> <h3>樹人院南面的百年雪松是校標的素材之一,它的寓意深刻。</h3> <h3>右手邊是咱班種過菜的園地。這百年的雪松不知被我們爬過多少次。</h3> <h3>小花園美麗又幽靜,</h3><h3>有早起的同學常到假山旁 綠樹下 池塘邊,看自己喜歡的書。</h3><h3>南面的草坪上,我們女生排練過表演唱。</h3><h3>…………</h3> <h3>這優雅的芭蕉樹后,就不該是方便的地方嗎?</h3> <h3>出北門的小河早就不存在了,女生宿舍也已蕩然無存(我對拆除有好幾進庭院的 有高高的桂花樹的老建筑群深感心痛),沙石路面換成瀝青,花墻綠籬 楊柳依依,倒也還養眼。</h3> <h3>再次來到學校</h3> <h3>紛紛進入教室</h3> <h3>簽到,握手,擁抱,敘舊,……</h3><h3>當年的風華少年,如今兩鬢斑白了。</h3><h3>可誰能看出這些都是共和國同齡人,是一群古稀之人呢!!</h3> <h3>我們尊敬的楊天文老師來了。八十好幾的老人了身體仍然硬朗!</h3> <h3>師生相見格外親切</h3> <h3>多少話兒涌向心間</h3> <h3>緊緊握住你的手,萬語千言在心頭。</h3> <h3>此次活動的組織者</h3><h3>他們辛勤的勞動和同學們的踴躍參與才有活動的豐富多彩</h3> <h3>這女生也是高一五班的。不過她是才入學一個月的。作為志愿者為咱們服務。</h3><h3>一定要點個贊!??</h3> <h3>他(她)們出的板報和當年咱的比較,如何?</h3><h3><br></h3><h3>這讓我想起陶文浩漂亮的字,馮益民 以及好多同學的板書了。</h3> <h3>小花園里一定要留個影。</h3> <h3>絕大多數同學都到了。十點鐘,主持人建議,大家按當年的座位落座。宣布這次活動的安排程序。</h3><h3>坐在老位置上,你還能找到當年的感覺嗎???</h3><h3>肯定都想起當年上課有趣的事情了。你看一個個笑的多開心!</h3> <h3>教室門前的合影</h3> <h3>兩位尊敬的老師和我們一起慶祝。</h3> <h3>校園里當然也不可或缺!</h3> <h3>蔡國方特意帶來了空竹。我們幾個到操場玩兒起來。。 </h3><h3>蔡國方能做多種高難度的動作。我都不知道那些動作叫什么名稱,沒法描述了(他發過視頻,大家都看到過的)。只看得我們好眼熱,好手癢。那單頭的空竹分量不輕,我根本玩兒不起來!</h3><h3>聽說徐慧蘭只幾分鐘就把空竹抖了起來!這悟性和動手能力實在是強啊。</h3><h3>看來即使是七十歲的人,只要可能,選對項目,還是可以學會新東西的。</h3> <h3>午餐后,部分同學來到紀念豐子愷先生誕辰120周年展,并留影紀念。</h3><h3>前輩學子的美術老師竟是一位舉國,不!舉世大家。</h3> <h3>這些是一百多年來我們學校最優秀的學子,我們的校友。</h3><h3>實驗樓的一層有他們的半身塑像。</h3><h3><br></h3> <h3>下午,聯誼會開始。</h3><h3>現在的教學條件真是今非昔比。教室里有電化教學設備。</h3><h3>這次活動張征建議搜集當年的老照片。大家紛紛響應,提供了寶貴的往日留影。</h3><h3>馬蘭曉 陳必泓 做成課件,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了。</h3> <h3>一首改編的《老年的朋友來相會》,把聚會引入歡樂。</h3> <h3>這些老照片后面都有一個個生動的故事。</h3><h3>杜勇福當年跟著老師學沖洗照片,很多照片是他沖洗放大的。他向大家講述照片背后的一個個故事。</h3><h3>這是在小花園的石橋上;這張是在學校大門的頂上,你看 方塔是遠景呢;這是一幫人乘著去北京接紅衛兵的火車繞道京廣線北上在南昌時拍的……</h3><h3>照片上有咱的班長。看到班長當年清秀的模樣,杜勇福講述那年專程去新浜找尋老同學的過程。我們在下面議論起來,竟然前前后后有好幾個同學都分別去看過咱的班長。陸彩英和陶文浩離得近,比較熟絡,補充她所知道的故事。</h3><h3><br></h3><h3>是啊。雖然離開學校后 天各一方,我們的心始終是彼此相牽的。</h3> <h3>進入同學們自由發言階段</h3><h3>主持人馬蘭曉請盛貽伯發言。</h3><h3>盛貽伯簡短的介紹了離校后的經歷。最后說:我曾是公務員,后來單位調去經商。一個教師哪知商場的險惡?上當受騙使國家的利益受損。我被干部辭退,我主動辭職當老百姓,人生跌入低谷。 我們這代人是有堅韌不拔意志的,面對挫折就是換一種活法而已。憑著自己學到的知識,研究出污泥固化劑,解決國家急需,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自己也從逆境中爬了起來。使自己到今天還能為社會所用。細想起來,與二中的基礎教育打得好是分不開的。</h3><h3><br></h3><h3>二中的學子,由于學校教會我們學習的方法,培養我們鉆研的精神,鍛煉我們堅韌的品格,磨煉我們堅強的意志。踏入社會,不管從事什么工作,不管職位高低,都對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h3> <h3>有同學問到近來網上提倡的一種養生法。王易常作為醫生,很客觀地回答了這個問題:</h3><h3>目前各種各樣的養生法,我們要客觀地看。中華以農耕民族為主,久遠的植物性為主的食品造就了我們的胃腸道我們的身體各系統。到底是怎樣的飲食才合理?真的不能偏頗。吃的還是雜點兒好,而且也是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他說,目前微信里傳播的各種養生法,有的不是很全面很客觀,大家要科學對待。</h3><h3><br></h3><h3>班里從事醫療工作的,或者家里有人是醫生的(尤其是著名醫生),常常成為同學們醫療問題的解惑者。他們無形中擔負起 保健醫生的義務。在現今通訊發達的年代更是如此。一個留言,幾張報告單,甚至微信對話 視頻,就享受了遠程醫療會診的便利。</h3><h3>我就享受過這種便利。??</h3> <h3>可愛的尊敬的王寶根老師當年負責招生,后來有負責下鄉的具體工作。盡然這么巧,我們都得到過他的幫助。</h3><h3>老師們是那么敬業,給了我們無私的,人文的關愛。</h3><h3>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了該怎樣做人。</h3><h3>真心地感謝這些老師們。</h3> <h3>主持人請沈野嬰唱首歌。她站起身,捧著手機看著歌詞。依著《和你一起看草原》的歌曲旋律,唱著自己改編的歌詞。</h3> <h3>王榮春現場作詞一首,他站起來高聲朗誦:</h3><h3> </h3><h3> 鷓鴣天~老照片</h3><h3> (詞林正韻十部)</h3><h3>舊照依稀老眼花 ,心中模樣未相差 。</h3><h3>回眸往事青春過 ,都在云間夢里家 。</h3><h3>乘月夜,借星槎 ,同窗攜手到云涯 。</h3><h3>時間就約今明后 ,聊遍當年你我他 。</h3><h3><br></h3><h3>洪亮的話音未落,全場爆發熱烈掌聲。為王榮春如此快捷如此高水平的詩作鼓掌??!</h3><h3><br></h3><h3>大家當時都只顧聽他朗誦了。誰都沒顧上拍一張照片。</h3><h3><br></h3><h3><br></h3> <h3>還要去浦江源。</h3><h3>全體一起齊聲高唱《畢業歌》。</h3><h3>這是我們全班第二次一起唱《畢業歌》。上一次還是1965年學校舉辦紀念一二.九運動三十周年歌詠比賽。那次賀壽潛指揮,女同學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記得秦舅英穿的是一件彩虹寬橫條的罩衫……。</h3><h3>今年將是一二.九運動八十二年了,我們都已兩鬢霜染 ,愛國是不分年齡的,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任務。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會與時俱進,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我們該做的事。</h3> <h3>聯誼會后驅車來到浦江源。</h3><h3>這是兩支河流匯合后向東再向北被稱作黃浦江的地方。</h3> <h3>這是在南岸所見</h3> <h3>又驅車來到北面兩河交匯處的“半島”上</h3> <h3>夕陽下,光線柔和,景色優美,中式廟宇線條優雅。</h3><h3>同學們 或自由組合 或男女生為組,留下美好的影像。</h3> <h3>王榮春才思敏捷。一首詞表達了今天重逢的真情實感!??</h3><h3> 臨江仙~詞記返校日</h3><h3> (詞林正韻第一部)</h3><h3> 一段同窗共讀,贏來半世情濃。</h3><h3> 樹人院下唱重逢。</h3><h3> 此間多少事,握手笑談中。</h3><h3> 漫道芳華已逝,身形稍有龍鐘。</h3><h3> 浦江之首沐秋風。</h3><h3> 昨天翻過了,珍惜夕陽紅。</h3> <h3>晚宴安排在風景秀美的華亭湖大酒店。</h3> <h3>聚會接近尾聲了,可是還有那么多要說的話說也說不完。</h3> <h3>一次次地舉杯</h3> <h3>一次次地叮嚀</h3> <h3>我們這些古稀之人,該放下的就放下吧。為自己再活十年、二十年,或者更多,加油!再加油!!</h3> <h3>唯一的心愿就是大家多多保重,待來日,我們相約再聚!</h3> <h3>夜幕中,我們依依不舍地道別。</h3> <h3>五十多年的情誼怎可寥寥數語道盡?校慶日再次相聚的情境將深深的印刻在我們所有人的大腦溝回上。</h3><h3>過去的過去了!</h3><h3>太陽再升起時,</h3><h3>那是全新的一天!</h3><h3>雖已稱之古稀,</h3><h3>我們珍惜當下,</h3><h3>滿懷信心地走向一個個新的明天!</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闽侯县|
琼结县|
永仁县|
许昌县|
同心县|
高密市|
开阳县|
绥棱县|
县级市|
新河县|
江阴市|
汝南县|
志丹县|
于田县|
凉山|
宁晋县|
苏尼特右旗|
吴江市|
竹溪县|
东安县|
墨竹工卡县|
阿坝县|
钟山县|
阳西县|
清新县|
饶河县|
浏阳市|
环江|
花垣县|
鄄城县|
大荔县|
多伦县|
滨州市|
桑植县|
建宁县|
东兰县|
乐亭县|
巨野县|
平湖市|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