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荊門還有這么一座山,香山。聽說在這深秋的季節里也有紅葉,翻過幾座大山后就可以到達大裂谷,一覽山谷的宏偉壯觀。不瞞大家說,小時候我一直認為北京是沒有香山的,只有荊門才有,也許是因為我的姑媽出嫁在這里,表姐表哥們在這里的親情所系。可印象中小時候每次到姑媽家,都沒有感覺出香山還有如此氣勢磅礴的山脈存在,難道是山長高了?<br></h3> <h3> 帶著好奇和疑問,時隔三十多年后的深秋季節里,在荊門社區網"難做人戶外運動群"中老大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5人徒步走進了香山。山,并沒見長高,一座連著一座,不高不奇、不險不峻、面貌樸素、植被茂密、煤炭資源豐富。經過一段寬闊的水泥路,路兩旁盛開著節節高、金雞菊等一些不知名的山花。一戶農家的房前,茶樹上碩果累累,看樣子今年茶籽油產量頗豐,此時仿佛就有濃郁的茶籽油香飄過來。再繞過一段土路,雖然雨水充足了地面的墑情,但一點也不顯得泥濘,地面上鋪滿了厚厚的松針,行走在上面如同踩在柔軟的地毯上。 <br></h3> <h3> 過了這一段,要想上山首先必須得經過一塊沼澤地。老大在前面開路,我們手無寸鐵,只有他拿著一把小小的鐵鏟,左一拍,右一打,將一人多深的雜草、藤蔓撥開,再踩在腳下,讓大家行走。地面被厚厚的雜草捂著,扎扎實實掩蓋了泥潭,我們順利通關。人人身上都粘滿了鬼針草、蒼耳、土牛漆。這些東西尤其喜歡我們的老大,黏滿了他全身。<br></h3> <h3> 走出沼澤地,鉆入叢林,林中荊棘密布、藤木纏繞,地面上雖然已經落下了一些黃葉,但是植被卻依然茂盛,將大山嚴嚴實實封閉。"世上本無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們穿越其中,邊走邊破除荊棘。老大在最前面開辟道路,如此復雜的地形,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記得路的。我這里拍拍,那里看看,剛才還在同學群里與他們一道分享這里的美景,突然消息就發不出去了。"快走快走,要跟上前面的隊伍,否則他們一個彎拐進了另一座山,你就找不到他們了。"聽到從后面趕來的一位頗有登山經驗的大哥對我說的話后,不禁毛骨悚然。手機沒有信號了,就會與外界失去聯系。我急忙收拾好自拍桿,跟隨他找隊伍去。此時,哪里還有大家的影子!"我們掉隊了,怎么辦啊?"正著急,話音還沒落,前面老大的聲音傳來:"后面還有人嗎?快跟上來。"我們連跑帶爬跟了上去。<br></h3> <h3><br></h3><h3><br></h3> <h3>
前面拉長了的隊伍成了一條人字形長龍,緩緩行進在半山腰,偶見對面山坡上映襯著幾片紅葉,而其它落葉灌木依舊蔥綠。山中以粗壯的松樹為多見,其余稍多點的就是櫟樹;山中的石頭不多見,但凡見到的都是巨石;山中的空氣自是不必說,清新得讓你怎么也呼吸不夠。大家艱難行走,互幫互助,峭壁處你拉我一把,我拉你一把,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過三關斬六將,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脈,來到大裂谷。此地理位置處于漳河鎮香山村四組,因整座山脊從中間斷裂開來而得名,雖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卻不見萬丈深淵。奇的是一棵棵參天大樹,從石頭縫里長出來,粗壯的主根與巨石牢牢相擁。抬頭仰望,枝繁葉茂,它的生命力竟如此頑強,它吸收的養分從哪里來?不禁讓我想起鄭板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管登山有多少艱難險阻,看了這石頭中生長的大樹,什么也都不是個事了。<br></h3> <h3>
時間接近晌午,天一直陰著,似還有雨來。而大裂谷里的信號卻出奇得好,老大一聲令下,大家都歇歇吧!我們就在這里吃午餐。他蹲下身,架起大家剛才拾到的枯樹枝,點燃,然后從大背包里掏出一個圓形鐵架放在柴火上,又拿出一口小扁鍋放在鐵架上,再倒入帶來的隔板肉火鍋。熊熊火焰燃起,不一會兒功夫,火鍋就咕咚咕咚沸騰起來,香味隨即飄滿整個峽谷。旁邊還有一位帥哥也搬來兩塊石頭,擱起自帶的小炒鍋,添柴進爐,放食材到鍋里。我們開始在幽靜的山谷中舉杯暢飲,慶祝勝利,共享美餐。吃完飯,大家將余火用礦泉水澆滅,拎著幾袋白色垃圾繼續出發。<br></h3> <h3> 回程的路并不比來時輕松多少。越過山脊一段平地,兩旁粗壯的松樹下端被剝下厚厚的一層皮,裸露的松骨形成干涸的溝槽,落下足有80厘米高、近30厘米寬的深深印記。松,依然直立挺拔、枝繁葉茂,不免讓人感嘆,取松油也不至于將它們傷害得這么深吧!<br></h3> <h3> 再下山,眼前呈現出一片開闊的田野,幾棟現代化的小樓座落在山腳下,旁邊還遺留著土墻老屋。屋旁拉著長長的鐵絲,上面掛滿了金黃色的玉米棒,重重疊疊、曲曲折折,猶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細長的溪流從山頂蜿蜒流淌下來,水流清澈,穿越叢林,穿過石板橋,流入田野。“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獨木橋自橫??”我不由得歌聲脫口而出。不遠處大家跟著一位村民老伯唱起了民歌:“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大家跟著隨聲附和起來。我們再次進山,分手的時候他說千萬別上山,沒有路,走不通的。我們說不怕,我們會翻山越嶺。大伯笑笑說,你們是登山人吧?那么,再見。<br></h3> <h3> 走了約莫一公里路,遠眺,一處密集的樹林中呈現出紅彤彤的景象,這些紅葉全都長在樹尖頂端,樹的下枝葉仍是一片翠綠,不近看,根本就無法觀賞到這一壯觀景象。詩情畫意般一番感受后,我們繼續前行,此時前面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老大說,漲水了,漲水了,此路不通往回走,接著一個個傳話,叫后面的大家停住腳步。這時老伯的聲音從對岸傳了過來,不要返回,繼續向前,前面可以過。大家謝過后,繼續向前邁進,果不其然,上河流水很小,用石頭墊腳,我們都踩了過去。<br></h3> <h3> 山里人就是這般淳樸、善良。在老伯的指引下,我們順利翻越了最后一座大山,走上了鄉村公路,完成了此次大裂谷徒步之行。
<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峨眉山市|
阿克苏市|
剑阁县|
彝良县|
临西县|
阿拉善右旗|
东辽县|
荔波县|
宁城县|
方城县|
奈曼旗|
勃利县|
酒泉市|
肃宁县|
岳西县|
临邑县|
黄骅市|
勃利县|
泗阳县|
诏安县|
夏邑县|
明光市|
喀喇沁旗|
武义县|
青阳县|
阿坝|
辛集市|
芮城县|
井陉县|
边坝县|
华阴市|
红河县|
册亨县|
兴安县|
汉川市|
栖霞市|
余姚市|
清水县|
安龙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