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中華民國十大美女中的四強是:“校園皇后”陸小曼,才氣與美貌并重的林徽因,“金嗓子”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其中林徽因是一個清麗脫俗、溫柔似水、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女,在民國的文化園中,她像一朵神奇的玫瑰,散發著淡紫色的光芒。所以林徽因列為“民國十大美女之首”。</h1><h1> 四強后其他的美女是哪些人?****宋美齡排第幾呢?請看老程給各位一一道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1-林徽因</b></font></h1> <h1>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福建閩縣(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著名建筑師、 教授、詩人、作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之一。她是建筑師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國現代一個世紀的才女代表。 在中國現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極有天分、極具個性、極為獨特的一位,她在建筑學上的卓越成就也一直為研究者所關注的話題,深受后人尊敬和愛戴。 </h1> <h1> 文學上,林徽因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集才氣和美貌于一體,徐志摩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對她評價甚高,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NO.2-陸小曼</b></font></h1> <h1> 陸小曼(1903.11.07-1965.04.03),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h1><h1> 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2歲。</h1> <h3><h1> 胡適曾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她聰明、漂亮、活潑、可愛,在社交界跳舞一流,發言得體,儀態萬方,男賓為之傾倒,女賓為之目眩,連泰戈爾都對她贊不絕口。當然,一些男人在賞識她的同時又詆毀她,他們不太喜歡太觸目的女人。</h1>
<h1> 陸小曼沖破禮教的羅網,毅然與徐志摩走在一起,是她追求個人幸福的證明,也是她最具勇氣的展現。徐志摩去世,翁瑞午一直照顧陸小曼,在7年以后,36歲之時,與翁瑞午同居,小曼也說她對翁瑞午“只有感情,沒有愛情”,并于此約法三章:不正式結婚,不拋棄發妻。后來翁瑞午移情別戀,陸小曼并未消沉,仍一心一意作畫,可以看出陸小曼對徐志摩愛之深。</h1>
<h1>是的,陸小曼就是這樣一個生性聰慧多才多藝,備受爭議卻不辯白,漂亮多情、最具勇氣的中國女性。</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3-阮玲玉</b></font></h1> <h3><h1>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鳳根,出生于上海,祖籍廣東香山縣,就讀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后自動退學,中國無聲電影時期影星,在民國時期的影壇地位僅次于影后胡蝶。</h1>
<h1> 因為當工人的父親早逝,孩童時代的阮玲玉就隨母為人幫傭;母親節衣縮食,讓她上學讀書,就讀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后輟學。1926年經張慧沖介紹,進入明星影片公司,開始其電影藝術生涯,出演處女作《掛名的夫妻》,從此踏入影壇,代表作有《野草閑花》、《神女》、《新女性》、《三個摩登女性》等。主演《掛名夫妻》等5部電影。1928年轉入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主演《情欲寶鑒》等6部電影。</h1>
<h1>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于1935年3月8日婦女節當日服安眠藥自盡,時年25歲,真的是英年早逝。</h1></h3> <h3></h3><h1> 阮玲玉在經典默片《神女》中演技登峰造極。在電影事業中她無疑是個女強人,但在生活中她始終是個弱女子。最后在與張達民的狗血官司中,在唐季珊的出軌加虐待中,以及對蔡楚生的求助無望中,由于在整個輿論流言蜚語的推波助瀾,阮玲玉已經成為整個社會討論的黃色新聞和小報八卦的主角。</h1><div><br></div><h1>愛惜羽毛的阮玲玉留下控訴張達民和唐季珊的遺書與世間訣別,而那句“人言可畏”也是唐季珊為了保全自己名譽造的假,魯迅曾為此撰文《論人言可畏》,可見當時影響力之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4-周璇</b></font></h1> <h3><h1>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蘇常州,中國電影演員、歌手。</h1>
<h1> 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團,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關注。1932年發行個人首張唱片《特別快車》。1934年憑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洞笸韴蟆放e辦的“廣播歌星競選”中名列第二。1935年進入電影圈。1937年主演的劇情片《馬路天使》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華人地區流行。</h1><h1> 1938年簽約上海國華影業公司。1941年《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后”評選,周璇在當選后婉拒了“電影皇后”的榮譽。 1946年赴香港發展。1947年主演愛情片《長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烦蔀槿A語歌壇的代表作品之一[4]。1950年從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因突發精神病而被送入醫院治療。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5-上官云珠</b></font></h1> <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原名韋均犖[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h1>
<h1> 她幾乎走遍上海灘大大小小的演出團體,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參加演出。因在《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萬家燈火》等經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蜚聲影壇。上官云珠于1962年入選“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文革”爆發后遭到江青集團迫害,跳樓自殺。</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6-蔣英</b></font></h1> <h1> 蔣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寧人,女聲樂教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中國最杰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音域寬廣優美。</h1><h1> 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和蔣左梅夫婦的三女,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爸袊教熘浮敝茖W家錢學森的夫人。兒子錢永剛、女兒錢永真。</h1> <h1> 蔣英對科技事業、科學工作者的艱辛十分關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熱情,不顧連續幾個月的勞累,參與組織、指導一臺大型音樂會——《星光燦爛》,歌唱航天人,獻給航天人。</h1><h3> </h3><h1> 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45年之久的蔣英,一對一地親手培養了26個學生,其中近一半都在國際音樂舞臺上取得過驕人的成績,姜詠、傅海靜、祝愛蘭、多吉次仁、楊光、趙登營等都是國際樂壇上聲名顯赫的歌唱家。他們為祖國爭光的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藝術教育的水平。</h1><h3><br></h3><h1> 蔣英說,中國的聲樂教育雖然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距離,但是基礎非常扎實,有了扎實的基礎,再加上天賦和后天的努力,當然能夠成就人才。作為歌唱家,蔣英創造過輝煌,作為教育家,蔣英又為世界輸送了中國的驕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7-夏夢</b></font></h1> <h1> 夏夢,(1933年2月16日-2016年11月3日)原名楊濛,祖籍蘇州,生于上海,她自幼喜好戲劇,藝名取自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1950年加盟香港長城電影公司,主演多部電影,成為當時最著名的香港女星。1966年移居加拿大,息影十余年。</h1><h1><br></h1><h1> 80年代返港,任總監制的兩部作品,皆獲得當年度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大獎。 2005年被選為為”中國百年電影史百大影人“,2015年被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發『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她的一生事業輝煌,代表了上世紀50至60年代的香港電影歷史。</h1> <h3><h1> 夏夢女士是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制片人,亦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一生摯愛的夢中情人。據說金庸和夏夢有且僅有一次約會,大約發生在1959年,在香港一間咖啡館,在幽幽燭光和柔柔音樂營造的詩意氛圍,金庸借著酒意,鼓起勇氣向心目中的女神表白了愛意。
夏夢當時的回復是:非常敬重金庸的人品,喜歡他的才華,只可惜“愛使”已遲到了一步,感嘆“恨不相逢未嫁時”了。因為她的為人,是絕不愿去傷害自己夫君的,請求金庸能格外原諒她。最后她誠摯表示:[今生今世難償此愿,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會……]</h1><h1> 金庸曾有一句名言:「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有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lt;/h1>
<h1>這看似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最好寫照和現身說法,卻又不獨是金庸的溢美之詞,夏夢確實配得上這樣的稱贊。她性情端莊貞靜,待人嫻雅大方,氣質秀外慧中,而且博覽群書,才兼古今,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8-胡蝶</b></font></h1> <h3><h1> 胡蝶(原名胡瑞華),1908年3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國內地著名女演員。1989年逝世。</h1>
<h1> 1925年,胡蝶參演個人首部電影《戰功》從而開啟電影生涯;同年,在劇情電影《秋扇怨》中首次擔任女主角。1928年,她受邀加入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戲院公映。1932年,出演中國的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緣》。</h1>
<h1> 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的票數當選由上?!睹餍侨請蟆吩u選的“電影皇后”;3月,她又主演了中國首部左翼電影《狂流》;同年,主演的電影《姊妹花》則成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1937年,胡蝶前往香港,先后拍攝了古裝片《絕代佳人》以及愛情片《孔雀東南飛》等影片。</h1><h1> 1946年,胡蝶從上海遷居香港,在香港主演了電影《春之夢》等片后,決定告別影壇而專心輔佐丈夫潘有聲從事經營。1960年,她則憑借主演的愛情片《后門》獲得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66年,她拍完《塔里的女人》后結束了電影生涯。</h1></h3> <h3><h1> 阮玲玉和胡蝶,同樣是知名演員,兩人都接觸的是茶商,阮玲玉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她交往的那位唐季珊,是專門拈花惹草,喜新厭舊,玩弄女人的魔鬼,他先和演員張織云交往,看到阮玲玉后,立馬扔掉張織云,與阮玲玉同居,當他遇到另一位美女梁賽珍時,又對阮玲玉大打出手,讓阮玲玉心生絕望。</h1>
<h1> 潘有聲完全不一樣,他知道追求一個如胡蝶這樣的明星不容易,他懂得呵護,懂得珍惜。恰巧胡蝶也是一個很溫順的低調女子,她不追求大富大貴,名門望族,只希望過一種平凡快樂的日子。 他們也幸福的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h1><h1> 在肝癌晚期彌留之際,潘有聲氣若游絲地對胡蝶說:“我今生今世能夠與你相親相伴這些年,已經非常滿足了。唯一遺憾的是,這一切來得早了一些,我這輩子是一個沒有太大出息的男人,沒有給你帶來太多的幸福?!?潘有聲語音未落,胡蝶早已泣不成聲,潘有聲去世后,胡蝶改名為潘寶娟。寶娟是父母給的乳名,改姓潘表達了她對亡夫的深深懷念。</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9-宋美齡</b></font></h1> <h3></h3><h1>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有報道說是1897年),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卓越領導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間擔任中華民國****。</h1>
<h1> 宋美齡除了擁有杰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并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h1> <h3><h1> 于公元1927年12月1日,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先循基督教儀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華飯店,由蔡元培證婚。</h1><h1>成為名副其實的“****”后,宋美齡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美貌,跟隨蔣介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與了一系列活動,并長期扮演重要角色。</h1></h3> <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宋美齡與宋藹齡、宋慶齡并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憑借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活躍于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美齡晚年長期定居美國,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106歲。</h1>
<h1> 宋美齡逝世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主席賈慶林給其親屬發唁電,對宋美齡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賈慶林并發表談話說,宋美齡女士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h1></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NO.10-王映霞</b></font></h1> <h1> 王映霞(1908—2000),浙江杭州人,當年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稱。王映霞一生中的兩次婚事都轟動全城。1928年2月,她與郁達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舉行婚禮,那一年,她20歲,郁達夫32歲。多年后因王映霞與軍統局長戴笠有染而導致離婚。1942年4月4日,王映霞又與鐘賢道在重慶舉行盛大的結婚典禮。</h1><h3><br></h3><h1> 王映霞晚年回憶:“如果沒有前一個他(郁達夫),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沒有人會對我的生活感興趣;如果沒有后一個他(鐘賢道),我的后半生也許仍漂泊不定。歷史長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頭的愛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懷念?!?lt;/h1> <h3></h3><h1> 1928年2月,她與郁達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舉行婚禮,才子佳人,名動全城。那一年,她20歲,郁達夫32歲。當時柳亞子贈詩郁達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侶”一句傳誦一時。1940年,兩人離異。所有愛恨情仇,天下皆知。</h1><h3><br></h3><h1> 在她之前,她生命中至關重要的這兩個男人都早已逝去——</h1>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郁達夫在蘇門答臘島被日本憲兵殺害,終年49歲。
1980年,與王映霞過了38年平靜婚姻生活后,鐘賢道病逝于上海,終年72歲。
<h1>2000年,王映霞病逝于杭州,終年92歲。與鐘賢道合葬于杭州南山公墓。</h1> <h1>資料‖摘自【百科全書】</h1><h1>圖片‖大部分來自-百度網</h1><h1>版權‖歸原作者</h1><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广德县|
增城市|
波密县|
买车|
澄江县|
怀宁县|
文昌市|
商河县|
车致|
水富县|
汶上县|
页游|
景德镇市|
陕西省|
宜兰市|
福贡县|
阿拉善盟|
深水埗区|
莲花县|
安岳县|
哈巴河县|
佛坪县|
运城市|
宁海县|
衡阳市|
洛阳市|
新宁县|
昭通市|
华亭县|
高雄县|
五寨县|
克山县|
扬中市|
即墨市|
池州市|
汉川市|
淮阳县|
临朐县|
扎兰屯市|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