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年,在祖國西南邊陲云南省開遠市,駐守著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即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十四軍,部隊番號0268:這支部隊建有一支宣傳隊,他們雖為業余編制,但就招納的藝術人才和具備的實力而言,實不遜專業文工團:這與當時歷史背景相關,時逢文革,全國各行業盛行宣傳毛澤東思想,大多部隊如師以上建制,都會組建宣傳隊,況且我們是軍:組建宣傳隊,為的就是突出政治,擴大影響:我們都記得,那時候,無論組建宣傳隊還是籃球隊,從某種意義講,服務政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服務官兵為廣大官兵提供精神食糧:因為,宣傳隊和球隊最能代表一支部隊的精神風貌和戰斗作風,他們是形象的代表、也是部隊的臉面,無疑會受到部隊首長高度重視,成為寵愛,故而四處發掘人才并培養新生力量。總之,為打造"牌子"舍得花功夫下大力……</h3> <h3>想當年,十四軍宣傳隊就是這樣的。他們不愧是一支具實力而又有影響的隊伍:如當時盛行并推廣的革命樣板戲,宣傳隊所演"紅燈記"劇目因塑造人物形象生動,藝術素養頗有水準,深得廣大指戰員叫好,影響也隨之廣泛:又如自編自導話?。⒅窳执汗S",因創作來自生活、而刻畫的人物又極其生動,在滇南乃至西南軍營內外受到好評:包括舞蹈曲藝類等節目,人才云集精英眾多,所演劇目個個上得了舞臺出得了彩:其中,話?。⒅窳执汗S"女主角容曉蜜因具實力,還被峨影廠選中挑去飾演"寄托"電影主角,被部隊傳為佳話:以至于時光過去幾十年,但凡有老兵提及軍宣隊輝煌時期,無不為之感到自豪和驕傲:覺得他們當年就是我們部隊中的大明星,非常了不起,走哪都會受到廣大指戰員和地方民眾關注與喜愛……</h3> <h3>四十五年前、即1973年,原十四軍宣傳隊受軍黨委和軍首長重托,曾到駐守在貴州各下屬部隊進行過為期一個月的巡回演出,足跡踏邊貴陽、安順,修文、遵義等地:那激勵官兵的有效鼓舞,那禮堂舞臺的人頭攢動,那同臺獻藝的精彩場面,那同甘共苦的戰友深情,以及貴州地域的獨特風貌,無不深深印記在這些文藝老兵腦海中:而如今,這些文藝老兵早已芳華流失青春不再,兩鬢染霜人顯老態: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但任憑歲月流逝卻總沖淡不去對過去美好的回憶:尤其步入老年狀態后,更是倍加懷念年輕時期在部隊度過的那段歲月:那是一段什么樣的歲月?云貴兩地留足跡,軍營內外留美名:操場禮堂有寄托,鳳凰樹下有故事:激情燃燒,青春無悔……<br></h3> <h3>正因過去歲月忘不去,懷舊情結擾心安,十四軍宣傳隊的戰友們一個個都有這樣一個共同心愿:希望有朝一日相約貴陽,重游四十五年前貴州演出地。宣傳隊貴陽藉戰友與每位戰友心相連情相通,他們重情重誼敢于擔當,不僅表示出愿意承辦的積極態度,還實地考察對本次"黔行‘’作了周密細微的精心策劃:經近一年費心操累,終將方案敲定并落于實處……<br></h3> <h3>眾所周知,組織戰友聚會,不僅要花心思費精力,更要擔當相應責任和風險,畢竟這幫老兵年紀不輕且參會隊伍又超龐大(達56人,平均年齡達66歲)。想想麼?既要讓戰友們吃好玩好耍開心,又要確保本次"黔行"絕對安全,難度可想而知。然而,貴陽藉戰友不畏所難熱情高昂,他們從食宿到路線,從時間到景點,點點滴滴無不環環緊扣,完完全全做到了事無巨細:為能讓戰友們放松心情享受旅途中的快樂,他們甚至連每天吃什么、選什么餐館吃:每天發水果、吃什么水果都考慮到了!真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操了多少心血?由于有他們的操累與付出,確保了"黔行"得以圓滿成功。圓滿在于:全程歷時九晚十天,周游貴州小半個省,游覽多個著名景點,無一戰友傷風感冒和身體不適,也無遭遇任何意外,達到預期目的。因此,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對他們道聲謝謝!謝謝由貴陽藉牽頭組織的籌備組戰友,尤其謝謝高晴、李偉倆位主務:西妮廣碧倆位生活后勤保障人員!你們辛苦了……</h3> <h3>十月十日為本次聚會報到日。這天,原十四軍宣傳隊的戰友們,一個個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與期待,從祖國各地齊刷刷趕到貴陽與戰友們相約:他們中,雖有乘飛機也有乘動車、且到達時間不統一,但無一不于約定時間下午五時前趕到報到地貴陽貴龍飯店集結:自大家集結起,戰友們如同回到軍營,一切行動聽指揮,沒了軍號用哨音替代:也就從報到那刻起,這個集體中的每位戰友像是找到了"組織"有了"依靠",那種感覺既踏實又欣慰,別提有多么甜蜜與快樂、幸福和陶醉了……</h3> <h3>戰友相聚,尤其久別重逢,喜悅之情無法形容:畢竟,他們的青蔥歲月都在軍營中度過,朝夕相處患難與共,那般戰友間的深情只有有過當兵體驗的人才能理解:畢竟,他們當年吃的是同一鍋飯,而堅守的是同樣崗位,那般親密無間彼此在乎的濃濃情誼,只有在軍營生活過的人才會珍惜:真的,雖不是親生兄弟姊妹,但相互間的感情與對戰友情的珍視,在他們心中分明就比親生兄弟姊妹還看重,沒有任何一種關系能夠替代……</h3> <h3>參加本次"黔行"的戰友有:</h3><h3>來自昆明:</h3><h3>唐宏、楊軍戰友夫婦及親屬團:</h3><h3>陳西妮戰友及親屬團……</h3> <h3>吳逸滇戰友夫婦:</h3><h3>馬寶康、劉梅戰友夫婦:</h3><h3>趙家寅、黃廣碧戰友夫婦……</h3> <h3>甘薇戰友與夫君:</h3><h3>李如春戰友夫婦:</h3><h3>特邀原軍球隊孟慶和戰友夫婦……</h3> <h3>楊維新戰友:</h3><h3>王惠珠戰友:</h3><h3>王綺云戰友……</h3> <h3>馬平戰友:</h3><h3>左偉志戰友:</h3><h3>李四喜戰友……</h3> <h3>來自上海:</h3><h3>李偉國戰友:</h3><h3>黃雨青戰友……</h3> <h3>葛建文戰友:</h3><h3>諸培奮戰友……</h3> <h3>來自北京:</h3><h3>李偉、陳俐秀戰友夫婦:</h3><h3>容曉蜜戰友與夫君……</h3> <h3>李效戰友:</h3><h3>宮雪琴戰友……</h3> <h3>王麗珍戰友:</h3><h3>趙小慶戰友……</h3> <h3>張啟玉戰友:</h3><h3>孔英戰友……</h3> <h3>來自鄭州:</h3><h3>劉金濤戰友與夫君:</h3><h3>張立霞戰友與夫君……</h3> <h3>張雪琴戰友與夫君:</h3><h3>翟惠民戰友……</h3> <h3>來自貴陽:</h3><h3>高晴戰友:</h3><h3>翟利平戰友……</h3> <h3>來自重慶:</h3><h3>丁定華、王良炯戰友夫婦:</h3><h3>馬道明戰友夫婦……</h3> <h3>來自成都:</h3><h3>周遠婭戰友:</h3><h3>水淼戰友:</h3><h3>特邀原軍球隊裘迪洋戰友夫婦……</h3> <h3>報到那天,由于戰友們的到來,使得筑城"貴龍飯店"顯得分外熱鬧。只見有打"義工"的戰友因為登記入住而忙得不亦樂乎,更多戰友則因久別重逢親熱無比……</h3> <h3>彼此握手親切擁抱,互道祝福合影拍照:流露的是喜悅之情,留下的是美好瞬間:戰友真情感人心,回憶往事情沸騰:看看這一張張陽光燦爛的笑臉,你能說戰友們沒品出"戰友間"那份濃濃的真情與純度嗎……</h3> <h3>人開始為夢想而忙,后來卻因為忙碌而失去夢想。戰友中周遠婭此次"黔行"很特別,她一心企盼著與能與戰友們早日相聚熱情相擁,期待著與戰友暢懷大飲敘述衷情,然而事情就那么不湊巧:因報到第二天恰逢與她擔當的這份工作目標相沖突,導致她只能如蜻蜓點水一般匆匆趕來慌慌趕回:大老遠從蓉城乘高鐵赴筑城,只是與戰友們見了一面,參加完歡迎宴就得乘機速速趕回。她為何這樣?無需解釋!要解釋的話只能說這就是戰友情的吸引力……</h3> <h3>什么都不說,一切盡在不言中……</h3> <h3>說什么?要說就說這身軍裝吧!是這身綠色軍裝,讓他們有緣相識相知與相交:是部隊這個綠色軍營,讓他們對青春芳華有一種割舍不去的懷舊情結……</h3> <h3>另外還有:那獨立的軍營小院,那火紅的鳳凰樹下:在他們的青春記憶中,是有一種特別的情結和特殊的情感的,包括在部隊所經歷過的下部隊慰問、參加野營拉練、下農場勞動鍛煉以及軍民聯歡等等,每天每夜曾享受過美好年華都曾發生過許許多多難忘的故事,這些"故事",以后會有戰友來寫成書供我們品其味,我們期待著……</h3><h3><br></h3> <h3>下午五點,戰友們就像回到軍營,當聽到唐宏(俗稱唐排)哨子吹響后,集結的戰友們便有序登上大巴,去到一個叫"方舟戲臺"的場所,參加貴陽戰友特為我們設下的歡迎宴并觀看由籌備組特意安排的戲曲表演:還有就是各片區戰友呈上的自演節目……</h3> <h3>自報到集結登上大巴起,算是正式拉開了本次"黔行"序幕。集體活動,就像唐排所說:我們是一個團隊,團隊必須有團隊精神,這精神就是相互包容彼此在乎,將我們在部隊所養成的優良傳統發楊光大。這不,到了《方舟戲臺》,當聽到唐排一聲哨音后,戰友們便集中一起,拍了本次聚會的第一張"全家福"……</h3> <h3>貴陽戰友太了不起了,在這里必須給他們點一個大大的贊:他們不但義無反顧擔當籌備聚會之責,還費盡心思力求要把本次"黔行"辦得像多彩貴州一般亮眼??矗⒎街蹜蚺_"氣場有多大、構筑有多華麗?還有那豐盛的歡迎特色宴!著實讓大家開了眼界,享受到了暖暖的戰友溫情……</h3> <h3>不僅是戲臺構筑有檔次,那豐盛的晚宴也有品質:據說是貴陽戰友翟利平資助的,重情重義的戰友,真心感謝他!還有那由貴州省京劇團青年演員所演《霸王別姬》京劇折子戲,好不精彩紛呈,著實讓我們飽享了一頓藝術盛宴。由此可見,貴陽戰友真的不簡單,他們不盡重情重義操了很多心思,還注重細節力求讓大家度過一次難忘的"黔行"……</h3> <h3>當然嘍!咱自家的節目也有準備同樣精彩,感覺也很不錯、有水平。聯歡晚會由戰友李偉主持,絕對是專業水平一流的氣場,音質渾厚帶磁性,語氣表達有感染力:戰友容曉蜜的詩朗誦也相當棒,聲情并茂讓人聽起很享受……</h3> <h3>女高音歌唱家陳例秀的一首《多彩貴州》,聲高音美有質感,讓人聽起很震撼:王惠珠演唱的京曲《梨花頌》,也是好聽得不要不要的……</h3> <h3>上海戰友李偉國,被我們這個團隊喻為滬派脫口新秀。確實,他所表現的單口相聲(也可稱之為戲說),每個段子來自生活,既有嘲諷的內涵,又有包袱的笑點,快可以與周立波一比高低了,不簡單。而男高音重慶藉戰友王良炯的獨唱,音質不比當年撇(四川重慶方言,喻意不是很差),中氣如同小年輕,快七十的人了能保持此般水平,實屬不易……</h3> <h3>四十五年前,就是這三位戰友,是革命樣板戲《紅燈記》中的主演:丁定華(飾李奶奶):水淼(飾專李玉和):馬平(飾李鐵梅)。四十五年后重新聚在一起一齊登臺,他們攜手重演的"一家子",不可謂不精彩……</h3> <h3>云南藉戰友甘薇,想當年她可是個舊市歌舞團的臺柱子,是我們軍作為優秀人才引進的。從小從事聲樂,熱愛音樂:善長民歌,通俗歌曲也難不住她。從事了一生演藝,曾任某歌舞團團長。音質太美了,不僅專業,堪稱是位名副其實的歌唱家。而北京戰友孔英和王麗珍,唱歌雖為業余愛好,但在唱歌方面,不能不說有一定天賦,她倆演唱的"火車開進苗家寨",博得掌聲滿場……</h3> <h3>舞蹈,有人說那是年輕人所從事的事業:然而,原十四軍宣傳隊這對跳舞的夫婦,老的只是年齡,童心保持得不錯。他們跳的可不是什么廣場舞,一招一式頗見功底也有激情:包括下面這位老哥,他來自上海,名叫葛建文,如今已滿66,仍可輕松劈一字并至今都還在上海音樂學院任職教大學堂形體課。總之,看他們的舞姿,男的身輕如燕,女的婀娜多姿,看上去要有好美有多美。不要忘了,這幫人按昆明話講都是些純老倌純老妞(喻意老頭子老大婆):然而,看得出來嗎……</h3> <h3>這些舞姿優美而輕盈的戰友們,客觀講個個都功底扎實,才藝出眾:但凡見過他們年輕時跳舞的人,無不感到欣賞:而看他們現仍可活躍在舞臺上一展舞技,無不從心里佩服……</h3> <h3>眾多原先跳舞的戰友們,如上海的葛建文,包括昆明的李如春、陳西妮、王綺云、黃廣碧,只要音樂奏響,每位都可跳獨舞、也可伴舞:像"月光下的鳳尾竹"、"阿瓦人民唱新歌"等優秀曲目,舞動身姿輕盈優美,讓人看起賞心悅目……</h3> <h3>在“黔行”歡迎晚宴上,戰友們呈上的精彩節目還有很多:周遠婭的方言脫口秀很出彩:吳逸滇的葫蘆絲具相當水平:張雪琴夫君及張立霞戰友演唱的歌曲頗有時代節拍??傊麄兌季邔I水平,所演節目高雅而不俗……</h3> <h3>晚會畢,戰友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筑城美麗的夜景。早年,我們這些戰友都曾多次到過貴州,那時候貴州相對落后。不是有這樣幾句話嗎?說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確實,那時期的貴州因為落后而被人忽視:如今不同了,發展太快了,多彩貴州的巨變讓人驚艷,不然這幾年不可能會有這么多人來貴州觀光旅游,選擇來貴陽買房定居……</h3> <h3>第二天,即11號,戰友們迎著初升的太陽,乘著豪華的大巴,以休閑放松享受的心態,去到貴陽戰友為我們設計的旅游路線游玩……</h3> <h3>路上,戰友們談笑風生,歡歌笑語不斷。與文藝老兵相聚出行游山玩水,不愁沒樂趣和笑點,也不會覺得旅途有什么疲勞??纯磻鹩褌兿残︻侀_的表情,便可猜得到我們的相聚有多快樂、多享受……</h3> <h3>首站,我們來到"孔學堂"。孔學堂坐落于花溪董家堰,東毗大將山,面臨花溪水,俯噉十里河灘中段。它于2012年落成,建筑恢弘而大氣,是貴州重要大型文化項目之一,喜歡國學和有文化的人,值得到此一游……</h3> <h3>我們來到孔學堂后,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拍照留影,爾后才是參觀學習。在講解員引導和講解下,饒有興趣地參觀完了所有展室,完后各自又拍了許多有紀念意義的照片……</h3> <h3>參觀完孔學堂,戰友們順小道來到緊鄰的花溪十里河灘。那里流水清凈,環境甚優,抬頭望去滿眼的綠色,風光如畫:尤其河堤邊,植有蘆葦襯有荷塘及種不知名的植物:漫步在十里河灘,看著寧靜的美景,呼著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到既愜意又醉心……</h3> <h3>游玩完十里河灘,我們乘車來到位于花溪公園旁的"王記牛肉粉":據說,花溪牛肉粉之所以享譽中外,那都是有歷史的:而這家"王記牛肉粉",便是真正的創始人:不吃不知道,吃了后覺得值得品鑒和推崇……</h3> <h3>吃畢"王記牛肉粉",稍作休息便轉折到青巖古鎮。青巖古鎮,位于貴陽市西郊,距市區29公里,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屬五星級旅游勝地……</h3> <h3>該古鎮建于明朝,內部建筑仿照明清風格:與國內古鎮相比較,它突出的特征便是以屯堡的形式出現:古鎮古樸典雅,也較原生態:商業氣氛不濃,尤其民風淳樸……</h3> <h3>青巖古鎮美食太多了,有牛肉干烤豆腐辣子醬血腸糍粑等等,但最出名的是鹵豬腳。到了青巖,怎能不品嘗一下地方名食及名小吃!那天戰友們不但吃了最有名的鹵豬腳及各類地方特色菜,還喝了酒欣賞了來自北京王麗珍戰友有鹽有味的特色小品:特色在于,標準的京腔,親身經歷的故事,奇葩的見聞再伴隨幽默諷趣的形體語言,簡直把大家逗得樂不開交……</h3> <h3>12日,結束貴陽游程,挪地前往革命圣地遵義。途中,戰友們去了息烽集中營。集中營位于息烽縣城6公里,是抗戰期間國民黨設立的關押共產黨和愛國進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監獄,與重慶白公館、渣滓洞集中營,江西上饒集中營同為抗戰期間國民黨設立的四大集中營……</h3> <h3>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是能接受也是普遍感興趣的。戰友們都認為共產黨打江山不容易,而保江山更難。我們都懂得,沒有先輩們無私奉獻和流血犧牲,何來祖國繁榮的今天。因此,大家去到息烽,無一不敬仰革命先輩:因為敬仰,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默哀致敬、以表示對革命先輩的緬懷……</h3> <h3>中午,經貴陽戰友踩點推薦,特意帶我們去到烏江渡吃烏江魚:"烏江渡",那里不僅是紅軍四渡赤水時的一個渡江點,同時也是能吃上正宗"烏江魚"的一個品牌點……</h3> <h3>正宗"烏江魚"名不虛傳,它位于"烏江渡"崖壁馬路對岸,有戰友吃過這家店烏江魚,他們烹飪的烏江魚確實好吃。那掛油的江魚,撲鼻的香氣:那麻辣的刺激,那鮮美的味道,讓人吃后不但有回味,更是一生記得到……</h3> <h3>戰友們吃得可開心了,對于其味贊不絕口,以至于滿滿一盆頗具特色的"烏江魚"被端上桌后,三下五除二,幾番輪戰下來往往沒吃過癮還要添:吃飽喝足后,玩得也開心,看戰友們一個個爭先恐后搶鏡頭,你就能知道我們不但吃得開心,玩得同樣快樂……</h3> <h3>從貴陽出發到息烽參觀轉烏江渡吃魚再趕往遵義,之因一路有歌聲相伴笑點提神,大家不但不覺疲憊,相反還精氣神十足。到了遵義,已是臨近傍晚,大家聽從組織者安排,馬不停蹄去到遵義會址,趕在閉館前重游故地……</h3> <h3>"遵義會議"會址,那是我們四十五年前就到過的地方,有戰友還曾多次走到,對于會址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想當年,紅軍長征屢遭國民黨圍剿,但自遵義會議確立毛主席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后,從此改變命運,挽救紅軍也挽救了黨。那首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征》,想必我們這代人都能背:而那首由《長征》作詞譜寫的曲目,更是隨便吼得上來……</h3> <h3>故地重游,戰友們的心情是復雜的:比如紅燈記"李奶奶"一家、杜鵑山"柯湘"姐姐:又比如早年那些跳舞的女兵們,因為當年都曾在"會議"拍過照留過影,當他們在四十五年后再次踏入會議舊址時,看到"舊址"依舊但周邊環境發生巨變,必觸景生情,自然而然會勾起他們對往事的回憶和產生對人生的思考……</h3> <h3>還有眾多宣傳隊戰友,當年無論在部隊還是地方,在云貴兩地都算是小有名氣的人物,走哪都吃得開也都有自己簇擁的粉絲:如今,這些粉絲們還記得他們嗎?比如兩鬢染霜的唐排、一把美胡的長老、站姿筆挺的舞星、頭戴帽子的老吳、配帶眼鏡的美妮?恐怕如同"舊址"一般,環境變得讓人感陌生,明星些也是一樣一樣的……</h3> <h3>本次"黔行",軍宣隊還特意邀請了球隊代表裘迪洋和孟慶和倆位戰友。當"代表"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抬舉,因此讓他倆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文體不分家,況且我們又有同吃一鍋飯、同住一大院,同在一塊地里耕耘過苞谷、收獲過花生,那生活與勞動的經歷誰又能忘得了呢?所謂戰友情深,那都是在日積月累中結下的……</h3> <h3>昨天是用來想的,今天是用來過的,而明天只是用來證明:所以說,趁還活著與戰友們見見面敘敘舊真好,活在今天也最真實。丁定華王良炯戰友夫婦為何算著日子從遙遠的悉尼特意趕回?李四喜心臟兩處搭橋為何不懼風險也要赴約?李偉國為何家有病危親人明知赴約呆不久(結果岳母病故貴陽青巖游程一完只得趕回)也來參與?周遠婭趕來等于只是與戰友們見了見面吃了頓飯?說白了就是為一生所珍重珍視珍惜珍愛的濃濃戰友情……</h3> <h3>想當年,軍球隊與軍宣隊同為首長們寵兒,雖關系隸屬政治部管轄,但更多則是首長們直接過問直接抓:工作性質相似,都是面向部隊為廣大官兵提供精神食糧,因而宣傳隊所走之地球隊人也都到過:包括生活狀態與經歷也像,都有凰樹下的故事。宣傳隊彩排有我們球隊人捧場,軍球隊比賽有宣傳隊人助威,那濃濃的特殊情誼,往往只有在大院小院鳳凰樹下生活過的戰友們才能品其出醉人的"滋味"……<br></h3> <h3>雖說游"會址"因趕時間似同走馬觀花,等于未看到"會址"會場(現好象未對外開放)、未系統地參觀紅念館(閉館了),但看到"會址"外貌等于了卻了心愿,于是心也則安了。都說遵義小吃一條街"巷沙撈"有特色,可滿足南北生活習性。于是,到遵義當晚一改常態,安排大家去緊鄰會址不遠的"巷沙撈",品嘗當地風味小吃。很不錯,不但花錢不多吃得飽,往往還吃起可口吃得好,體驗感受很不錯……</h3> <h3>吃完"巷沙撈"小吃,下榻浙商酒店已是晚上七點半,想到戰友們經一天路途奔波和游玩身心顯疲憊,組委會特安排去KTV放松。浙商酒店硬件軟件都有品質,KTⅤ歌廳更是裝飾豪華上檔次。在歌廳,戰友們一展歌喉施展各自看家本領,而不擅長唱歌的戰友們則靜地喝著啤酒吃著零食,享受著美好而又難得的放松。這次"黔行",生活是豐富多彩、且品質也是沒啥可挑剔的……</h3> <h3>搞文藝出身的戰友,K什么樣的歌都難不住他們。沒錯,十四軍宣傳隊人才輩出,優秀戰友眾多??此麄兊募軇莺吐犓麄兊母韬?,應該說辦臺精彩晚會小菜一碟絕沒問題……</h3> <h3>生活很美好,K歌很享受,這難道不是我們這次"黔行"聚會所追求的品質和目的嗎?人生路上,不僅要懂得"發現"自己,還要懂得"創造"自己。本次參加聚會的戰友,縱觀講一個個都無不優秀,他們都是些對社會有所奉獻和作為,也都是些在社會實踐中證明自身價值的人……</h3> <h3>13日清早,我們興高采烈前往婁山關。運氣不好,那天我們去時不僅滿眼云霧繚繞,陰沉的天空還飄雨不停,以至于到了婁山關后上山頂什么也欣賞不了,還影響了戰友們在山下觀光的興致和拍照……</h3> <h3>婁山關如同遵義會議會址一般,四十五年前戰友們都曾到過且還都登上過山頂眺望,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詩意略知一二。此次重游故地不為別,只為了卻懷舊情。所以說,去到婁山關后,雖因山高路險又遇風雨飄搖,給我們一行爬山登高帶來阻礙、也影響觀景效果:但有得有失,也正是那"西風烈"的切身體驗,使我們更加敬重革命前輩,了解"長征"二萬五的艱辛與不易……</h3> <h3>婁山關地勢真險要,尤其上了山遭遇"西風烈",把我們吹得身搖凍得夠嗆!以至于多半人爬到半山腰便打了退堂鼓,大多人因為看不到景也沒了興趣。還算幸運,待戰友們登上半山腰返回當年紅軍戰斗遺址時,大霧漸散透明度稍好,于是趁機抓拍集體合影照以作紀念……</h3> <h3>婁山關如同遵義會議會址一般,都屬紅色旅游景點。熱捧紅色旅游景點,旨在通過實地觀景體驗更好地了解歷史,從而鼓舞教育后人學習前輩奉獻精神。我們這代,從前受的都是正統教育,也都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今社會變了"三觀"也在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h3> <h3>婁山關原先很樸素的,但凡到過的人都會受到教育和鼓舞。然而,此次前往,之因成為紅色旅游景點,景觀被作了打造:打造有必要,否則顯單調,但太多太濫也不好,顯得不怎么親切。比如我們,早年去到婁山關時那塊刻有"婁山關"石碑的碑文,是豎立于十分顯現的馬路邊,現被挪了地方不說,還被石柵欄所圍顯得極其壓抑,連拍個照作個紀念都覺別扭:又如有些地方,顯得人文景觀太多,布局顯得雜亂無章,讓人游玩起來既不親切又感陌生,不爽……</h3> <h3>原本,按日程安排待我們游完婁山關吃畢中午飯將前往黔北花海游覽。據介紹,"黔北花海"有1300畝花田花海:有馬鞭草、波斯菊、鼠尾草、紫荊紫薇等花卉:還有世界最長紫荊長廊(全長1600米),360度觀景平臺:門票25,介紹誘人,很想一飽眼福。但去后因與當地管理部門發生沖突(軍殘證在那里統不認,門票買30并要強收每人10元保險費)而鬧不快:尤其采取堵車不放行,強令我們要在他們指定飯店就餐等地方惡勢力感生厭,掃了我們興致和熱情,最終決定予以放棄。大家覺得,放棄進園區觀賞是對的,不然心情遭破壞無疑游玩起來也不可能舒心盡興,故而高興而去掃興而歸并不覺遺憾……</h3> <h3>14日,我們一拋"花海"不悅之陰影,高高興興離開遵義而前往赤水,到達赤水入住同為以"浙商酒店"命名的酒店稍作停留后,便約定時間直奔"丙安"古鎮游覽……</h3> <h3>"丙安古鎮",距赤水市區12公里,是個典型的川南與黔北交界的古老場鎮,整個古鎮保持了明清以來赤水河谷的城堡原貌??袋c有吊腳樓、街房、古寨門、古碼頭、摩巖古碑刻及雙龍八墩橋、鏤空浮雕檐撐、石板街面等……</h3> <h3>"丙安古鎮"確實古老而有看點。在于:一是古場鎮很生態,沒有所謂的人文再造景觀,所有古建筑都保持著原始風貌:二是古場鎮清靜民風純,場鎮不大居住人口很少:三是沒有喧鬧的商業氣氛,土特產品包括地方名小吃不但有特色,價格也便宜:四是除了紅軍渡橋,還有紅軍時期紅一方面軍留下辦公遺址,陳列紀念館等合我們心意的景點……</h3> <h3>"丙安"古鎮很小很小,就細長的一條小街,小街依水而造:鎮上居住人口不多,也就百余戶人家千把居民,但這個古鎮歷史悠久,過去曾是般運碼頭,南來北往的渡船都需經過此地轉運或是??浚合胂裰校绻茉诘跄_樓內茗品、或是約上幾個三朋四友打盤麻將斗回地主一定很愜意,只是我們沒有充足時間與閑情:這里的煙熏臘肉以及臘腸豆花很出名,只是我們一行老年人都眼大肚皮小,無法逐一予以品嘗……</h3> <h3>不過,干貨土特產還是買了不少:像十元一大袋的竹筷、百余元一斤的松茸以及竹蓀竹筍菌菇之類,看著就喜歡、且價格也不貴,走到了那里那有不買之理……</h3> <h3>走到一個景點,除了吃喝玩樂,拍照留影似乎成了重中之重。丙安古鎮雖小但景點有很多,那天戰友們照片是拍夠了的……</h3> <h3>在赤水,我們入住的酒店雖與遵義"浙商賓館"同名,但它緊挨赤水河視野開闊,推窗便可隔岸眺望四川境地,還可觀賞美麗的夜景而且硬軟件更完善,住起比遵義"浙商賓館"舒適多了:晚餐,品嘗赤水地方特色家常菜,那與川味相融的美味佳肴令人吃起贊不絕口:吃了晚飯后,繼續放松K歌,在K歌包間,丁定華那聲情并茂演唱的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無不感動了在坐傾聽的所有戰友:而長老楊維新演唱的那首帶有濃郁陜北民歌風情的獨唱,如同王麗珍在青巖表演的脫口秀,也是有鹽有味獲得了戰友們一片喝彩……</h3> <h3>15日,我們去到四洞溝。四洞溝景區是赤水國家旅游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它位于赤水市大同鎮內,距城區十五公里。景區是由四洞每一段約四公里的山溪間,按大致相等距離排列著四級跌水瀑布為主體,包括華平瀑布構成赤水"千瀑之市"的形象景區……</h3> <h3>這四級瀑布瀑寬均在四十米左右,落差高者近五十米,它們形態各異,神韻俱佳,有如翠螺沐浴,或似新月流光,或若玉蟾戲蛇,或像云中落錦,非常美麗而壯觀……</h3> <h3>景區內峰媚嶺秀,景色優美:谷底翠竹繁茂,山間林木蔥蘢:溪邊奇形怪狀的丹霞石星羅棋布,水中天然植物盆景和丹霞石鋪成的道路旁桫欏、小金花茶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隨處可見……</h3> <h3>景區內有兩匯"水鄉秀色"和貴州保存完好,雕刻精湛的鄭氏石坊"茶倫造紙坊"等人文景觀,以及神奇的石項山,渡仙橋等丹霞奇觀……</h3> <h3>四洞溝景區被國務院旅游資源考察團稱之為"萬竹之園"、"小家碧玉",幾乎沒有敗筆的景區……</h3> <h3>四洞自然景觀太過美麗,峰秀嶺奇,讓人一路看去賞心悅目。多彩貴州,名不虛傳……</h3> <h3>只是山高坡陡道路崎嶇,要登上距入口四公里的佛光崖尚需勇氣和毅力。但那天,我們團隊中除個別戰友因腿疾和年老體力不支不適登高外,其它戰友均悉數爬到了末景蓮花臺。在蓮花臺,戰友左偉志的航拍吸人眼球,而戰友們相互間的隨拍也相當有藝術質感……</h3> <h3>四洞溝一日游,那天戰友們是玩瘋玩嗨玩盡興了的,所拍美照無不"生活"、也無不具有藝術感染力。有秀美胡的:看長老人物特寫,是不是覺得有明星風范?也有秀舞姿的:看戰友們秀的舞姿,是不是覺得風光給人增了色、人給風光添了彩……</h3> <h3>還有秀美肚子、夫妻恩愛的:寶康的肚子,并非像有身孕,他里邊裝的全是學問:而家寅廣碧、曉蜜曉峰根本無需秀恩愛,他們原本從來就是一對恩愛鴛鴦:到是本次聚會最高海拔、來自球隊的戰友裘老弟,之因受氣氛感染加之個性張揚,總想秀點什么但又無啥可秀,于是自以為自己是搞體育的,想秀一秀肌肉吸人眼球,結果量不自力,秀出來的肌肉哪是肌肉,分明就是一堆肥坨坨,顯得裝過了頭……</h3> <h3>有戰友戲謔,說長老與四喜啃玉米棒子的樣子像丐幫:而這老哥倆則認為,之所以神態如此投入而窘迫,那是因他們想到長征二萬五、紅軍吃草根,所啃的玉米棒子都能品出鹵豬蹄子味:還有李如春的花腔脫口秀,簡直太霸道太精彩了,每個段子都別有其味,但凡只要一開口,都能把戰友逗樂逗笑逗高興:看丁老三被他逗得前仰后翻笑出淚水的神態,你就能猜測到李如春所秀段子有多么精彩……</h3> <h3>這幾張照片抓拍得也相當到位,精彩無比:看似綠葉遭花謔,其實"綠葉"們很享受,你們羨慕嫉妒恨去吧……</h3> <h3>從"丹霞地質公園"回來,當晚安排在赤水河船上吃大餐,赤水河生態魚和頗具地方特色的竹筍宴:那頓晚餐吃爽了,不僅環境安逸菜品上佳,還暢飲了由戰友李如春提供的茅臺鎮濃香原漿酒。晚后,戰友們趁著灑勁夜游了赤水老城區、觀賞了赤水河大橋和夜景:還激情四溢地借著廣場傳來的音樂在河岸開闊地群舞了一通,搞得在旁百姓們舉行的"大家唱"場子也撤散了臺……</h3> <h3>16日,結束赤水行程,前往下一目的地仁懷茅臺鎮,下榻極具地方民居特色的"茅臺人家"。盛產名酒的茅臺鎮,發展太快也太富裕了:好大的一個鎮,構筑有規模,裝扮顯氣派,不愧是酒鄉酒都酒城,滿街酒鋪的大壇小罐,連吸著的空氣聞著都有一股濃烈的"茅臺"醇香味……</h3> <h3>第二天,即17號:時逢九九重陽節,我們運氣好趕上了由地方政府舉辦的一個節日即"祭酒節":首先,參觀了中國酒文化城,在酒文化城展區全面了解了"茅臺酒"的歷史淵源:爾后去到"祭酒節",看祭祀過場和文藝表演,場面隆重而熱鬧:下午,由貴陽戰友高晴牽線,去到一個朋友酒廠,參觀酒的生產流程并品嘗各類原漿酒的特征:晚上,由酒廠老板作陪請宴大家,招待了我們品地方特色菜和品美酒:美美的一天,難忘的一天……</h3> <h3>18日,告別酒城茅臺鎮返貴陽,途中在息烽再作停留,這次去并非參觀"集中營",而是特意去品嘗貴州名食"辣子雞"。那辣子雞的味道簡直絕了……</h3> <h3>我們吃的是一家名叫"葉老大"的辣子雞,算是息烽最有名的。色香味美,共6桌每桌一只剁塊現加工的大公雞,足有五六斤重。端上來一大盆,因太過好吃不一會功夫被吃一空:覺得沒過癮于是又加份:吃完后因味道太誘人和鮮美,有眾多戰友還買了幾只抽了真空的辣子雞,快遞回家以便好讓三朋四友品嘗…………</h3> <h3>從茅臺鎮回筑到達貴陽,已是下午三點,入住貴陽麗豪大飯店:稍作休息后,于下午5點乘車前往"亮歡寨",參加此次"黔行"由貴陽藉戰友籌備組為我們所設的歡送宴,盛宴名目"酸湯魚":該"酸湯魚"曾上過中央臺舌尖上的中國,堪稱是一道貴州有代表性的美味佳肴:都上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還有啥子可說……</h3> <h3>宴席上,戰友們手舉裝滿由鄭州張立霞戰友資助的茅臺美酒,紛紛向為籌劃并實施此次"黔行"操碎心思和作出奉獻的貴陽藉戰友敬酒致意:真心感謝他們的付出!尤其感謝高晴李偉倆主務,一路上你們太辛苦了!你們的付出戰友們都看在眼里感恩在心!也要感謝西妮廣碧和俐秀,你們也不輕松!還要感謝默默為"黔行"拍攝視頻短片、拍攝視頻待制作的翟惠平左偉志倆戰友:你們名義去游山玩水,但一路上等于在默默無聞辛勤工作,謝謝你們的付出……<br></h3> <h3>19日,各路戰友紛紛踏上回家路、并都及時通報平安到家,由此,本次"黔行"宣告圓滿收宮……</h3><h3>編后記:為答謝宣傳隊對球隊裘老弟的邀請與關愛,特制作此美篇,動機目的在于為戰友們提供回憶。由于該美篇記錄的是此次行程所聚所游所玩所樂全過程而篇幅又受限,故而容量大拼圖多妨害觀賞照片效果:況且,如此豐富多彩的"黔行"活動和內容,再大的篇幅也難全面反映戰友們的有感有思和有所悟:只能說我想表達的只是一種態度。由于趕急而水平能力又有限,必有粗糙和不足之處,敬請戰友們包容和理解……</h3><h3>最后,讓我們互道一聲珍重,期待明年昆明再相聚……<br></h3><h3> ————裘老弟于2018年10月27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万源市|
邵阳市|
昂仁县|
兴安盟|
湖南省|
湖北省|
马关县|
澎湖县|
南雄市|
会理县|
和平区|
山西省|
赤城县|
五河县|
金溪县|
屏南县|
阜南县|
衢州市|
南通市|
牡丹江市|
舒城县|
海宁市|
噶尔县|
朝阳市|
长治县|
秦安县|
彭州市|
东阿县|
靖宇县|
嘉义市|
岑溪市|
肥西县|
专栏|
宜君县|
从化市|
虹口区|
平安县|
云梦县|
永和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