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是一個持久漸進的過程,貴在持之以恒。只有在時間上持續的積累,才能體會厚積薄發的力量。</h3><h3> </h3><h3> 在這丹桂飄香的金秋十月,茂名市直屬新任教師第二階段的培訓已經接近了尾聲。今天,我們懷著不舍的心情,認真地聆聽了吳迪、林生、葛鳳蘭、陳錦丹四位老師的講座。不一樣的風格,不一樣的教學魅力;不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的思想啟迪。博觀約取,每位老師的分享總能讓我們有所悟、所思、所用。</h3> <h3> 吳迪,2014年8月參加工作,茂名市祥和中學地理老師。自踏上三尺講臺起,連續5年擔任初二級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有一定的心得,認為家校合作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自此能與新老師一同分享與探討。</h3> <h3> 清晨8:30,以“家校合作”為主題的講座由來自祥和中學的吳迪老師拉開序幕。吳老師雖任教短短五年,但在教學教育工作上有著獨到的經驗與見解。為了促進新教師與家長進行更為有效的溝通,加強家校合作,吳老師娓娓道來,傾囊相授,學員受益匪淺。</h3><h3>講座伊始,吳老師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引出家校合作的途徑。溝通從不簡單,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更是一門藝術。吳老師指出,作為班主任要善于交流,因人而異。面對不同性格、特質的家長,班主任應“見招拆招”,能從素養頗高的家長交流中吸取經驗;也能對溺愛型家長給予中肯的教育意見;面對與家長的沖突,班主任應鎮定自若,巧妙化解等。</h3><h3>除有效溝通,吳老師也提出許多富有成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供學員借鑒。無論是主動邀請家長到校聽課,邀請家長開展班會,還是定期舉行親子游活動,家訪等,吳老師從自身經驗一一分享。最后強調分層舉辦家長會的必要性。根據班級學生的自身程度與特點,開展分層家長會,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質,班主任能帶給家長更富有針對性的建議。</h3><h3>至此,吳老師的講座也接近尾聲,相信新教師對“家校合作”的認識也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h3><h3><br></h3> <h3> 林生,茂名市名班主任,茂名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骨干班主任優秀學員,信宜中學教研室副主任,茂名市首批青年名師培養對象,茂名市中小學教壇新秀,信宜市第三批優秀專家、拔尖人才,廣東省中小學骨干教師,湖北大學《中學數學》雜志2012年第7期封面人物。主持廣東省省級課題3項(其中2個已經通過省的結項驗收),在省級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有5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的全文轉載,多篇論文獲國家、省一等獎 。</h3> <h3> 結合他的班主任之路和學員們交流了當前班主任工作現狀:社會教育總的來說重成績輕德育,比較多學生是嬌生慣養的,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當前的現狀讓不少新人們覺得班主任壓力大,班主任之路任重而道遠。</h3><h3>針對我們情況,林老師給了我們一些建議:1.“好”。身體好,心態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我們班主任工作</h3><h3>2.“勤”。多思考,多進班,多觀察,多提醒,多示范。</h3><h3>3.會學。多參加培訓,學會自主學習</h3><h3>成功的要素是推遲享受。做學問的三大境界是:立志,努力,成功!</h3><h3>班主任的成長離不開實踐,比賽,寫作,堅持!</h3><h3>還指導我們練就班主任基本功:加強班集體建設和學生教育管理,整合教室資源,多與家長溝通交流。</h3><h3><br></h3> <h3> 葛鳳蘭,茂名市新世紀學校語文中學高級教師,茂名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茂名市德育研究會理事。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語文老師”、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優秀學員及一線指導老師、廣東省“百名優秀德育教師”、 “第四批名班主任”、 “首批骨干教師”、茂名市“第七批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 、“名班主任”、“青年骨干老師”、高州市“教壇新秀”。她堅信: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曾承擔4個省級、1個市級和2個校級課題研究。近年來有20多篇教育教學類論文獲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的獎勵或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10多個課例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獎勵,多次獲全國及省優秀德育科研成果獎。曾主編或參與編寫了多本校本教材。她的教育理念是:價值引領,陪伴成長,做熱情、快樂、溫暖、智慧型的班主任。
</h3> <h3> 下午,來自茂名市新世紀學校的葛鳳蘭老師,以“新入職教師如何規劃班主任工作生涯”為主題,為第一次當班主任的我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生動的課。</h3><h3>“學會尋找自己的‘紫色奶牛’”思想,貫穿于葛老師的整個講座。尋找到自己的紫色奶牛,也就找到了自己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方向!</h3> <h3>葛老師從四個方面講述了如何找到自己的“紫色奶牛”
</h3> <h3>一、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激發與職業規劃。首先,葛老師向我們拋出了三個問題讓我們進行思考:1.我為什么要做班主任?2.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班主任?3.我該怎樣做班主任?接著,葛老師用“學習,反思,超越”三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該如何做班主任。葛老師特別強調了新教師要多閱讀、交流(培訓與比賽)、反思、寫作,要常懷感恩之心,立遠大志向。<br></h3> <h3>二、專業成長路徑與實踐。在這個板塊中,葛老師又分別從四個小方面進行詳盡介紹:(1)理論積淀,提升素養。<br></h3><h3>(2)網絡學習,增進經驗。</h3><h3>(3)樂于比賽。</h3><h3>(4)筆耕不輟,積累材料。</h3><h3>此外,葛老師還向我們推薦了一系列有關班主任學習的書籍。</h3> <h3>附上葛老師推薦的書單</h3><h3><br></h3> <h3> </h3><h3><br></h3> <h3>三、專業成長路徑與實踐示例。<br></h3><h3>葛老師通過分析她教過的初三(1)事例以及其他名教師帶過的班級事例,向我們呈現了班級管理的多樣化,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班主任工作。</h3> <h3>四、真心寄語</h3><h3>葛老師用“自覺是主體主動積極的自我意識、態度和心理能力。”“教育自覺是一種以愛育人的情感與態度。”“研究團隊合作共贏:不求走得最快,但求走得更遠。”與我們共勉,這讓我們對管理班集體有了更深刻的思考。</h3><h3><br></h3> <h3> 陳錦丹,茂名市名班主任葛鳳蘭工作室學員,茂名市啟源中學教師,一個有夢想的、有激情的年輕班主任。</h3><h3></h3> <h3> 雖然陳錦丹老師任教短短幾年,也已積累了很多案例,在班級精細化管理方面方法獨到。她以自己所帶班級為例,該班總人數32人,全班入學分數超過300分1人——304分; 3名男生是小學有名的“小霸王”;1名同學小學時常有偷竊行為屢教未改;5名女同學與社會青年有往來,存在早戀問題;2名學生有多動癥;3名學生基礎薄弱,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向學員分析介紹她培養學生自律、自治和自覺的精細化管理的方法手段。</h3><h3>培養學生自律:起昵稱;充分利用集體活動勤表揚,多鼓勵;班主任同樣自律、自身行為起榜樣作用;讓學生自查和互查。</h3><h3>培養學生自治:培養班干部團隊,初期班干部選拔實行2月制;班規的定制由班干部結合班級實際給老師意見;實行“值日班長輪流制”讓學生體會到班干的不易,又得到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能增強班級凝聚力。</h3><h3>培養學生自覺:責任承包制,每位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任務進行承包;輪流制,主題班會主持人輪流,領獎輪流,組長輪流等;班級公約,由班規進化到公約,班規更多的是班主任的意愿,公約則是學生群體的真實聲音,并且每增加一項條例都必須經過集體討論和表決;教室后面有PK榜,每次大考后根據自身實際改里面的內容和PK對象。</h3><h3>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人心,實現教化。</h3><h3>最后陳老師提出“景在外,境在心。無論路況怎樣,我們都不要改變自己行走的姿勢。”勉勵新教師們。</h3><h3><br></h3> <h3><br></h3><h3> 就此新教師的第二階段培訓也告一段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聽完4位名師的分享,新教師都表示受益匪淺,啟發良多,深刻認識到名班主任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輕易達成的,需要積累、反思、總結再實踐和調整,需要時間去磨練。愿新教師們都能結合自身實際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方向,持之以恒,在團隊合作中走得更遠。在成為名班主任之前,先腳踏實地地做好“明”班主任。“明”班主任之路,我們在路上……</h3> <h3>供稿:茂名市直屬學校新任教師培訓 初中一戰到底小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哈尔滨市|
嘉义县|
淳安县|
大英县|
新宁县|
淳化县|
铁力市|
绩溪县|
泰来县|
光泽县|
九江县|
西林县|
兴安县|
石首市|
旌德县|
太仆寺旗|
晋州市|
任丘市|
瑞金市|
龙海市|
凤台县|
乡宁县|
库尔勒市|
麻阳|
论坛|
桂平市|
无锡市|
河北省|
玛纳斯县|
嵩明县|
南溪县|
安远县|
峨山|
墨脱县|
江永县|
绥棱县|
勃利县|
临安市|
资阳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