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臨江仙 波浪谷 </h3><h3><br></h3><h3> 紅妝黛眉橫空谷,隨風潤玉青山。</h3><h3> 嫣然一笑染塵煙。 </h3><h3> 顧影無顏色,恨無貴妃緣。</h3><h3><br></h3><h3> 咫尺長門閉阿嬌,白云來去常嫻。</h3><h3> 遺落天涯孤自眠。</h3><h3> 年年鴻雁飛,徘徊在日邊。</h3> <h3> 同學馬旭輝詩:</h3><h3> 波浪何時起,丹霞誰人染?</h3><h3> 鬼斧羅萬象,神工造奇觀。</h3> <h3> 波浪谷之旅</h3><h3> 十月下旬的陜北靖邊,天氣已經很冷了。早上從酒店出發,一路看著路邊的風景,在導航的帶領下,向波浪谷前進。雖然在網上也搜索了相關的資料,但對波浪谷的游覽還是不甚了解!</h3><h3> 波浪谷是紅砂巖峽谷,是可以和美國的紅砂巖峽谷相媲美的自然奇怪。靖邊的龍洲丹霞地貌發育于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季末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距今約三千萬到一億五千萬年。以紅色砂巖為主,因地殼抬升,山石崩塌沉落,經千年風雨侵蝕,形成了如今這千姿百態的景觀。是一處可與美國的“The wave”相媲美的紅砂巖峽谷,也稱中國的波浪谷。</h3><h3> </h3> <h3> 我們到了波浪谷,人不多,一問當地老鄉才知道我們到的地方是1號景區。景區修有觀景臺和棧道,但是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當然也不需要門票。這里以峽谷地貌為主,我們先到幾個觀景臺,既可以一窺峽谷全貌,也可以下到谷底去欣賞峽谷風光。有點遺憾,天氣不好,未敢下到谷底。</h3> <h3> 峽谷</h3> <h3> 第一個觀景臺上</h3> <h3> 景區共有五個,其實開放的就1號和2號,或者是AB區。站在1號景區的觀景臺上,已經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到了。</h3> <h3> 波浪谷2號景區,離1號不是很遠,開車幾分鐘就到了。這里也是為保護砂巖不被破壞,人為的用鐵絲網圈起來了。這里的紅砂巖很連續和平緩。其實這兩個景區都是在觀景臺上看的,沒有零距離接觸。</h3> <h3> 看了這兩個景區后,經當地的老鄉介紹,強烈推薦我們去5號景區參觀,不過5號現在都不讓外地車過了,如果要去必須當地老鄉帶領才能過去,或許也是老鄉們掙錢的一種方式,當然沒有他們的帶領絕對找不到。</h3> <h3> 一路走了十幾公里,從山間的一條泥路,七拐八彎的才走到地方。巖石呈現大面積的波浪起伏,文理更加清晰。熱情流轉的線條,隨著光線的變化而顏色逐漸變化,美得不可想象。</h3> <h3> 沙丘慢慢被紅砂巖層層覆蓋,逐漸成了層疊結構。</h3> <h3> 巖石在光線下呈現棕紅的顏色,經過千萬年風沙和雨水的侵蝕,裸露出奇特的紅色砂巖,形成美輪美奐的宏偉景觀。</h3> <h3> 真是太美了,如此零距離的親密接觸,都不知道該怎么去拍攝這些美景。</h3> <h3> 紋路的變化反映出每一層巖石隨著沉淀礦物質的不同而展現出來不同的顏色。</h3> <h3> 一層層,一卷卷,一盤盤在光線下,異常鮮紅。</h3> <h3> 這些紅色主要是由鐵和錳氧化而產生,顏色也不是一成不變,往往在交錯處和角落里形成更加復雜而抽象的圖案。</h3> <h3> 它像黃土中涌出的紅色水流,慢慢向低洼處流淌。</h3> <h3> 層層疊疊,紋理變化,千奇百怪。</h3> <h3> 有的像浪花,有點像陀螺,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彩,宛如一個極具特色的地質公園。</h3> <h3> 同樣的地方,一會兒隨光線的變化就呈現出幾種不同的顏色,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h3> <h3> 波浪谷,在這四周空曠的黃土高原的鄉間,沒有樹林做掩護,風吹沙塵而來,磊成一座座的沙山,只有一些悠閑的野花夜草,可能是想配上這位美麗的女子。然而美麗的女子大多哀傷!(可能有些相同的地方,但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時刻,不同的照片,不同的美)</h3> <h3> 這場自顧自憐、空自獨舞的等待,經過了一千年,又一個一千年……或許他在那個不經意的剎那,曾經來過,或者他根本就沒有來過,這場曠日持久的等待,會到何時?</h3> <h3> 哪位女子能經得起千年的等待?不免生出莫名的傷感、孤獨和無助!</h3> <h3> 林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春夏秋冬,晴雨風雪,千年的陪伴,換不來一次深情的回眸,內斂的女子,注定寂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阿合奇县|
神木县|
宁武县|
房产|
连云港市|
灌阳县|
黑山县|
柘城县|
锦屏县|
页游|
泰来县|
忻城县|
丁青县|
迁安市|
五原县|
肥东县|
贵溪市|
蒙阴县|
西充县|
广汉市|
陆良县|
温泉县|
广河县|
西乡县|
南华县|
安顺市|
永仁县|
安阳市|
景德镇市|
龙泉市|
昆山市|
辽中县|
古交市|
乐东|
洱源县|
神农架林区|
同江市|
南开区|
广南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