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說,中國最美的湖是青海湖。大美青海湖,是神州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以前,青海湖就一直縈繞在我的夢中了。年復一年,我遐想的柵欄,早就植滿了對青海湖的癡戀,思想的閘門,總是疊涌著對青海湖的“擁吻”。</p><p class="ql-block">位于青海省青海湖盆地內的青海湖,面積達4500多平方公里,古稱“西海”、“鮮海”、“羌海”,蒙語叫“庫口諾爾”,藏語稱“錯溫波”,意思為“藍色的海洋”,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集山地、草原、湖泊、河流、濕地、沙漠、島嶼、綠州等風光于一身,當地人稱其為高原湖泊的“形象大使”。</p><p class="ql-block">在青海潮畔,長滿了各類色彩斑斕的花草,油菜花最為讓我上心。與青海湖“相親想戀”的日子,正是油菜花開得最為燦爛的時節,那綠意盎然的草灘上,生長著一壟壟黃燦燦的油菜花,隨風搖曳的繁花,“喧囂”著在湖岸“撒歡”,菜花泛金,無際無邊,芳香四溢,斑斕的色彩讓人心曠神怡。藍天白云下,有簇簇紫色的薰衣草,有片片蔥綠的青稞苗,紫意綠景,相影成趣,空氣甜得沁人心脾。遠處,群山環繞,鳥兒鳴囀,有牧民趕著成群的牛羊,從草原上緩緩走過。環湖有藏傳佛教寺廟,佛塔肅穆高聳,大小不一的尼瑪堆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隨風飄舞,不時有游人環湖怡然而行,更有視青海湖為圣湖的虔誠信徒,或一步一叩首繞湖膜拜,或手搖轉經筒,在沿湖誦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余音繞湖,不絕于耳。</p><p class="ql-block">年年歲歲,青海湖向人們展示著一派靜謐和諧的高原畫卷。那一天,陽光燦爛,浩瀚無邊的青海湖,波光粼粼。我們的頭頂,是藍藍的天空,有悠游的朵朵白云,仿佛一伸手就能夠著。天光云影倒影于湖中,水天一色,碧波萬傾,湖水涌著波浪,拍打著岸邊廣袤蒼茫的草原。湖光與天色爭輝.綠水共青天斗碧。放眼望去,遠方的水天相接處,湖水和天空融為一片,湖連天,天連湖,讓人無法分辨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了。</p><p class="ql-block">湛藍是青海湖留給游人最為醉心的色彩。蔚藍的湖水,除了湛藍,還是湛藍,它藍似海洋,卻比海洋要藍得深湛純凈,它藍似天空,卻比天空藍得深遂悠遠。湛藍的青海湖水,仿佛藍色的顏料“涂抹”而成,征服了湖畔上所有的游人。湖畔“惜步”的游人屏住呼吸,無不驚嘆于大自然的這般神奇,竟然“孕育”出了如此迷人的夢幻景觀。</p><p class="ql-block">在青海湖,馳名中外的鳥島讓我癡迷。這里是鳥兒的天堂,眾多來自東南亞、尼泊爾、印度等地的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頸鶴、鸕鶿等候鳥在此棲息。每逢春夏兩季,鳥兒數量最多,最多時達到10萬只以上。鳥兒在此搭窩筑巢,繁衍生息,島上滿是密密麻麻的鳥巢,隨處都有五光十色的鳥蛋,讓人眼花繚亂。群鳥翩然飛翔時,遮天蔽日,蔚為壯觀,飛鳥唱出悠揚悅耳的歌聲,比名曲《百鳥朝鳳》還要動聽。如今,鳥島已被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列入“國際重要濕地手冊”,是中國最早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拉姆薩爾公約) 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風光獨特的青海湖,既是文化湖,也是愛情湖。在青海湖,一直流傳著一個個神話傳說和愛情故事。這里,奏響了一曲曲永不歇息的戀歌,引來無數一路相擁的情男癡女。在湖畔的金銀灘草原,有一座“卓瑪”姑娘塑像,一直在向數不勝數的游人訴說著男歡女愛的一個個故事,有一對對天南海北的戀人爭著在那里留影。</p><p class="ql-block">據說,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在青海湖圓寂。這位藏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雖然只活到24歲,但卻在世上留下了不少的愛情詩篇,他對愛的一片“癡意”,卻沒有在此圓寂。青海湖留下了他的圣像,在湖畔的一塊巨石上,還刻著他的一首愛情詩――</p><p class="ql-block"> 我對心愛的姑娘情真意切,</p><p class="ql-block"> 問她是否愿意終身相依?</p><p class="ql-block"> 她含情地對我低語:</p><p class="ql-block"> “除非死別,決不生離”……</p><p class="ql-block">在碑石前站立,凝思遙想,我身旁的一對戀人早已幸福彌漫全身,淚眼婆娑……</p><p class="ql-block">這里,還見證了兩位文化名人的愛情故事。當年,喪偶的臺灣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三毛,迷癡于西部民歌之父、“情歌大王”王洛賓,萬水千山走遍的這位奇情女子和寫過無數愛情音樂經典作品的歌王在青海湖畔約會。當時,三毛47歲,而妻子病逝的王洛賓已70多歲,兩個有著喪愛之痛的知己一見如故,有了一段“黃昏戀”。</p><p class="ql-block">從此,三毛對青海湖有著透徹心扉的掛念,她把對王洛賓一腔癡癡的愛戀寫在了字里行間,她的散文作品,從此有了青海湖的影子,有了她在青海湖的故事。三毛立下了遺囑:她死后,她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撒到太平洋,一份撒到甘肅的鳴沙山,一份撒到青海湖……</p><p class="ql-block">后來,三毛在寶島臺灣“魂歸天堂”,王洛賓痛徹心肺,他為此在晚年寫下了他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唱給遠在天國里的三毛。5年后,在這首情歌的“陪伴”中,王洛賓溘然長逝……走進青海湖,有不少人感動于老先生的這首《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p><p class="ql-block">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p><p class="ql-block">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p><p class="ql-block"> 且莫對我責怪</p><p class="ql-block"> 為把遺憾贖回來</p><p class="ql-block"> 我也去等待</p><p class="ql-block"> 每當月圓時</p><p class="ql-block">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p><p class="ql-block"> 你永遠不再來</p><p class="ql-block"> 我永遠在等待</p><p class="ql-block"> 等待等待</p><p class="ql-block"> 等待等待</p><p class="ql-block">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p> <p class="ql-block"> 如今,青海湖建有王洛賓音樂藝術館,館前有王洛賓塑像,還有王洛賓在青海湖畔金銀灘草原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詞曲石刻碑。70多年前,《在那遙遠的地方》從金銀灘草原開始傳唱,響遍世界。如今,走進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在那遙遠的地方》再一次唱響:“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在歌聲中,美麗的“卓瑪”們在此與心上人牽手愛河,向世界講敘著一個個美好的愛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來,青海湖還是詩歌湖,可謂是詩歌的海洋。在一片綠草如茵的環湖草地上,建有寬敞的青海湖國際詩歌廣場。廣場因青海湖國際詩歌節而來,如今,詩歌節已舉行了五屆,步入了世界七大詩歌節行列,廣場也變得愈益“惹眼”,一座長55米、高4米“青海湖國際詩歌墻”矗立在游人眼前,李白、屈原、蘇東坡、艾青、泰戈爾、雨果、里爾克、惠特曼、紀伯倫等歷史上40位中外偉大詩人的頭像、《青海湖詩歌宣言》等都鐫刻在此。詩歌墻以詩的名義,向世人銓釋了“把敬畏還給自然,把自由還給生命,把尊嚴還給文明,把愛與美還給世界,讓詩歌重返人類生活”的莊嚴承諾。在詩歌墻的兩側,有包括藏族《格薩爾王傳》、蒙古族《江格爾》、古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和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等在內的24座代表中外民族史詩的青銅雕塑作品,雕塑基座上雕刻著史詩名稱和節選于史詩中的優美詩行,流連忘返的游客在靜靜地感悟著傳世名作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文化,滋潤了青海湖,詩歌,亮麗了青海湖。中國的青海湖,因為有了文化的元素而更為迷人,世界的青海湖,因為傳頌著詩情畫意而愈顯魅力。</p><p class="ql-block">詩意青海湖,處處是風景。大美青海湖,時時“曬”風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盘山县|
隆昌县|
北川|
安丘市|
永胜县|
武穴市|
武平县|
黎平县|
资溪县|
松江区|
长宁县|
台北市|
新晃|
义乌市|
璧山县|
延庆县|
丹东市|
濮阳县|
象州县|
易门县|
阿合奇县|
朝阳市|
柏乡县|
红桥区|
清水县|
称多县|
祁连县|
社会|
南投市|
博乐市|
从化市|
确山县|
邵武市|
锡林郭勒盟|
合江县|
淅川县|
潢川县|
博客|
辰溪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