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8年10月19日,“黃荊山上是我家”群的38位群友,在群主吳光榮帶領下,前往中國千年銀杏谷一日游。</h1><h1>中國千年銀杏谷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洛陽鎮(zhèn)永興村,這里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大洪山和北兆山的結合部,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大洪山東南部,東與廣水市相接,西與隨縣毗鄰,南與孝感市安陸、荊門市京山相連,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群落之一。</h1> <h1>隨州銀杏谷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古銀杏樹群落,其中千歲以上的銀杏樹308棵,百歲以上銀杏樹17000多棵,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棵,還有銀杏樹王、盆閌樹、五老樹、一母九子、銀杏至尊、七腳榔等景點,被譽為“千年銀杏十里畫廊,世界最純凈的地方”,素有長壽谷、華夏銀杏第一鎮(zhèn)之稱。</h1> <h1>進入景區(qū)大門,越過一座白石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老樹廣場,5棵千年古銀杏樹根盤結成連理,交錯相依而生,歷盡歲月劫數,至今傲然挺立,相傳孔子曾問禮老聃于此處。</h1> <h1>5棵千年古銀杏各有其名,分別是迎賓樹、招財樹、狀元樹、平安樹、長壽樹。樹上掛滿了紅綢帶,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h1> <h1>迎賓樹。</h1> <h1>招財樹。</h1> <h1>狀元樹。</h1> <h1>平安樹。</h1> <h1>長壽樹。</h1> <h1>隨州銀杏谷可謂四季皆美,美就美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輪回之中,但尤以秋季最為讓人陶醉。</h1> <h1>一般來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每到秋日來臨,枯葉紛紛飄零,或許會有絲絲傷感,但在隨州銀杏谷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正是千年銀杏谷最佳的觀賞季節(jié),讓你深切體會到“我言秋日勝春朝”絕非妄言。</h1> <h1>隨州銀杏谷以田園風光的古銀杏樹為特點,敘說著中國傳統(tǒng)哲學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生共榮的文化理念。</h1> <h1>古銀杏博物館。</h1> <h1>行走在銀杏谷中,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自覺通體澄徹,讓人流連忘返。千年銀杏,經受多少次風雨輪回,是千年時空交融的杰作,徜徉于銀杏谷中,心結千古,會不自覺地從心底升起一股敬意,思索千年銀杏的生命傳奇。</h1> <h1>進入銀杏谷,我們發(fā)現今年來的時間稍微早了一點,大部分銀杏樹葉還沒有變黃。不過,每次走進大自然,都是自己內心的一次洗滌和錘煉,心中若有桃花源,處處都是水云間。難道不是么?今天的銀杏谷,雖然不是層林盡染,滿谷金黃,但點點金黃鑲嵌在片片碧綠之中,金色與綠色交織,湖光與山色相映,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的韻味,讓人神清氣爽。</h1> <h1>在這里,山屏樹傘守護著農家小院,裊裊炊煙親吻著藍天白云,蜿蜒小道纏綿得山花含羞,和諧發(fā)展描繪著幸福吉祥。</h1> <h1>千年古銀杏高大挺拔,冠蓋如云,天鐘靈秀,嘯雨吟風,翠云交干。</h1> <h1>中國石磨博物館。</h1> <h1>中國石磨博物館由當地著名收藏家耗時數載,從全國各地收集了1300多副大小不一、材質各異的石磨組建而成,其中最大的直徑達1.1米、重達300公斤,最小的直徑則只有10厘米左右。這些石磨被鋪成小路和擺放在道路的兩邊,形成有石磨建筑、石磨廣場、石磨幾凳、石磨雕塑等景觀。景區(qū)步游道都是用全國十幾個省幾百萬戶人家自愿捐獻的石磨鋪裝的,寓意石(時)來運轉。</h1> <h1>千年銀杏谷,萬年黃緣龜。</h1> <h1>隨州千年銀杏谷還是《刺客聶隱娘》、《傳奇之地》、《鳳舞天下》、《阿丕書記》、《秋隋恒美》等影視作品的取景地。</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大埔区|
云南省|
汕尾市|
广丰县|
唐海县|
镇坪县|
新乡市|
青铜峡市|
徐闻县|
盐山县|
汉寿县|
木兰县|
三亚市|
高州市|
潮州市|
武山县|
河南省|
景泰县|
吴江市|
中方县|
错那县|
临猗县|
宝应县|
永州市|
蓬莱市|
城口县|
堆龙德庆县|
汤原县|
庐江县|
石门县|
贵溪市|
沁阳市|
井研县|
镇雄县|
德昌县|
会理县|
高密市|
武清区|
女性|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