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后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h3> <h3>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赤列都結親。</h3> <h3>1161年秋,乞顏部首領也速該在斡難河畔放鷹時,伙同兩個兄弟打敗了蔑兒乞人把訶額侖搶走,成為自己的妻子,由此,乞顏氏與篾兒乞部結下了世代冤仇。<br></h3> <h3>額爾古納河畔</h3> <h3>第二年,也速該生擒了塔塔爾部首領鐵木真兀格,恰好這時第一個兒子降生了。</h3> <h3>為了慶祝勝利,也速該給剛出生的長子取名“鐵木真”。就是后來震驚世界的成吉思汗。傳說他生下來時在手中握著一塊堅硬如石的血餅,這是一種吉兆,象征他將來會有作為,能與眾不同。</h3> <h3>鐵木真 9歲時,他的父母為他訂了一門親事。就是翁吉剌部德薛禪的女兒孛兒帖,比鐵木真大1 歲。兩人定親后,也速該將鐵木真留在德薛禪家,還留下一匹駿馬作為聘禮,自己便返回乞顏部去了。</h3> <h3>也速該在回家途中恰巧碰上塔塔兒人舉行宴會。也速該也被邀入席。其中一人認出也速該是自己部落的仇人,于是在酒中下毒,也速該三天后回到家中便去世了,也速該的朋友蒙力克將鐵木真接回。回到家中,看到父親已死。從此,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埋下了對塔塔兒人的仇恨,同時也開始懂得部落之間斗爭的殘酷性。</h3> <h3>鐵木真有三個兄弟,都是訶額侖所生。拙赤合撒兒(簡稱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別勒古臺,別克貼兒(別勒古臺,別克貼兒均為也速該別妻所生)。</h3><h3><br></h3><h3><br></h3> <h3>妹妹帖木倫。</h3> <h3>父親也速該去世,全家陷入極端困苦的境地。除了乘騎的馬匹外,幾乎沒有其它牲口。這對生活和生產都帶來極大的不便,全家挖一些野菜、 草根來代替。</h3><h3><br></h3> <h3>有一次,鐵木真和兄弟們在河邊釣魚,他釣到一條金魚,卻被別帖克兒搶去,他十分生氣,便和合撒兒合計,乘別帖克兒不注意時,一前一后用箭將別帖克兒射死。</h3> <h3>事后,他母親訶額侖非常生氣,用蒙古部族祖先阿闌娘娘以五箭教五子的故事來訓導兒子,要他們兄弟們相互團結一致。</h3> <h3>鐵木真和兄弟們一天天長大,都懂得了加強團結的重要性,只有一致對外,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和困難。</h3> <h3>艱難困苦的生活磨練了鐵木真的意志,鑄造了他堅定沉毅的性格。</h3> <h3>有一次,鐵木真被泰赤烏人捉住后逃出,有個名叫鎖兒罕失剌的人掩護了他。將他藏在堆著羊毛的車子里,幸免了第二天的挨戶搜查。</h3> <h3>事后,鎖兒罕失剌還給了他一匹馬、 弓箭和糧食,讓他回去。為了感謝鎖兒罕失剌冒著生命危險給予自己的幫助,他在建國后授予鎖兒罕失剌以 “達兒罕” 的稱號。而鎖兒罕失剌的兒子赤老溫則是鐵木真最親信的將領,成為元朝開國 “四杰” 之一。</h3> <h3>還有一次鐵木真家中的八匹馬被賊偷走了。他跟蹤找了三天,在路上碰上一個叫博爾術的青年,他不但指明了盜賊的去向,而且愿意陪他一同去找馬。</h3> <h3>從此,他們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沒多久,博爾術離開自己的家,和鐵木真生活在一起。此后,他們二人共患難,一起經歷了艱苦的斗爭。后來,博爾術在開國 “四杰” 中名列第一。</h3><h3><br></h3> <h3>他們不斷平時進行習武鍛煉</h3> <h3>鐵木真長大成人,能夠支撐門戶了。這時,他想起了當年父親為他定的親事,便與弟弟別勒古臺一起,找到了德薛禪家。</h3> <h3>德薛禪見到鐵木真后十分高興,馬上為他們舉辦了婚事,并送他們回去。這樣,這一家族又逐漸興旺起來。</h3> <h3>但不久,災難又降到他們的頭上,一天早上,使大地顫動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訶額侖知道不好,趕緊叫醒了兒女們。大家各騎著馬上了山奔逃。</h3> <h3>只有老女奴和孛兒帖沒有騎馬,在路上做了蔑兒乞人的俘虜。</h3> <h3>篾兒乞人搶走了孛兒帖,報了也速該搶走訶額侖的仇,也就回去了。</h3> <h3>鐵木真下山后當下發誓,為感謝肯特山的救命之恩,以后世世代代要舉行祭山典禮。要消滅蔑兒乞部落,搶回妻子孛兒帖。</h3><h3><br></h3> <h3>在他的胸中,充滿了復仇的怒火。面對這一系列加在他的身上的打擊,他決心開始反擊了。</h3><h3><br></h3> <h3>他知道自己的勢力微弱,要想報仇,必須取得其他部強有力的首領的支持。于是便去尋找克烈部的王汗。</h3> <h3>王汗當即答應出兵 2 萬,同時還要鐵木真去找札木合一起出兵。</h3> <h3>札木合是札答蘭部的首領。他曾兩次和鐵木真結為安答,是誓同生死的義兄弟。</h3> <h3>札木合也答應出兵 2 萬,并說明了會師的日期與地點。</h3> <h3>鐵木真自己也集合了一批人馬,三方人馬對篾兒乞人發動襲擊,大敗蔑兒乞人。</h3> <h3>并奪回了孛兒帖以及大量牲口、 財物等。</h3> <h3>在孛兒帖回到鐵木真身邊后不久,便生下了大兒子術赤。這是鐵木真的長子,后來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的血統卻受到懷疑。</h3> <h3>得勝之后,王汗帶著自己的隊伍回去,鐵木真再一次和札木合交換禮物,重敘舊情。二人同住在一處,親如一家。</h3> <h3>但這種親密的關系也僅僅維持了一年多。鐵木真雄心勃勃,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h3> <h3>但這正與札木合稱霸草原的意圖相沖突,札木合感到鐵木真的壯大是對其地位的威脅,在言語中流露出分開的意思。</h3> <h3>鐵木真一聽,心中十分疑慮。他的久經磨難的母親也害怕札木合會吞并自己。于是他在夜間兼程而行,脫離了札木合。</h3> <h3>從此,兩位安答已告破裂,分道揚鑣。</h3> <h3>鐵木真獨立后,前來投靠的人也越來越多。聚積在他身邊的大多是平民百姓和其它部族中逃出來的奴隸。</h3> <h3>他們歸附他以后,就成為鐵木真直接管轄的部屬。大家公推鐵木真為汗,而且各首領都起誓要為鐵木真出力出汗。</h3> <h3>面對鐵木真的勢力日益壯大。札木合完全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他一直在尋找機會。</h3> <h3>有一次,札木合的弟弟給察兒搶走了鐵木真部下的馬群,這個部下便在晚上趕去將之用箭射死,并奪回了馬群。</h3> <h3>這件事給札木合提供了借口,于是率部眾并聯合仇視鐵木真的泰赤烏部,以及其他一些部的首領共3 萬多人。</h3> <h3>鐵木真知道后,也召集自己的部屬和其他一些部屬的力量約3 萬人,分成同樣的隊數,前去應戰。</h3> <h3>這就是蒙古史上有名的 “十三翼之戰”。</h3> <h3>鐵木真遭到失敗,但他并沒因此而灰心。</h3> <h3>相反,卻積極展開活動,爭取各部對自己的擁護。很快,鐵木真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人們認為他有君主的度量。</h3> <h3>所以他雖被打敗,而歸附他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很快就恢復了元氣。</h3> <h3>公元1196 年,金軍便大舉進攻塔塔兒部,并大敗之。</h3> <h3>鐵木真認為這是自己復仇的大好時機,便約王汗一同出兵,聯合金軍夾攻塔塔兒部,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h3> <h3>這次勝利,大大抬高了鐵木真的聲望。同樣,金國也十分欣賞他的協作,于是以皇帝的名義封他為 “札兀惕忽里” 。</h3> <h3>蒙古國建立于公元 1206年,而公元 1200 年—1206 年年間的七年,是鐵木真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七年。在這七年中,他經歷了一系列艱苦的征戰。</h3> <h3>先是與安答札木合的斗爭。公元 1201 年,札木合被 11 部的首領擁為 “古兒汗” ,這個札木合聯盟,是以反對鐵木真和王汗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來的。</h3> <h3>他們本想秘密從事,但卻有人事先告知鐵木真。鐵木真立即聯合王汗,雙方在闊亦田相遇。</h3> <h3>作戰前,札木合軍中有兩個自稱能夠用法術招風喚雨,以此來打擊鐵木真、 王汗一方。當他們施行法術時,風雨的確來了,但卻刮到了札木合軍隊一邊。</h3> <h3>自然現象的巧合使札木合軍中的士兵完全喪失了勇氣,札木合也認為 “天不護佑” ,在猛烈攻擊下,聯盟很快潰散了。</h3> <h3>闊亦田戰后,鐵木真則追擊泰赤烏部。泰赤烏部首領回到本部,召集人馬進行頑強抵抗。</h3> <h3>戰斗中鐵木真頸部嚴重受傷。多虧那可兒者勒篾不顧一切,用口吸出了其中的瘀血,又到敵軍營中偷馬奶,才使他恢復過來。</h3> <h3>第二天清晨,泰赤烏的軍隊已經逃散,剩下的百姓大都歸附鐵木真。</h3> <h3>公元 1202 年秋,鐵木真發動了對塔塔兒部的戰爭,占領了呼倫貝爾高原,并很快結束了戰斗。</h3> <h3>獲得了大量的部眾、 牲口及財物。</h3> <h3></h3><h3>事后鐵木真為了雪恥仇恨,決定殺掉一部分部眾,讓另一部分成為奴隸,不幸這一消息傳了出去,導致了塔塔兒部的拼死抵抗,使鐵木真的軍隊受到很大的損失。</h3> <h3>經過這次戰斗,塔塔兒部也從草原上消失了。</h3> <h3>鐵木真得到塔塔爾的這塊草原后,使得以他為首的蒙古部在蒙古高原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h3> <h3>從此,三部鼎足而立、 互爭雄長的局面在蒙古高原形成,即乃蠻部、 克烈部、 蒙古部三部。</h3> <h3>蒙古部和克烈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鐵木真的父親幫王汗恢復權力。王汗又幫鐵木真重振家業。</h3> <h3>鐵木真也不止一次便派稱為四杰的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幫王汗渡過難關。兩人后正式結為父子,并立誓互相幫助,共同對敵。二人的親密關系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使他們能夠協同作戰,打敗了一個個競爭對手。</h3> <h3>但是王汗卻一直視鐵木真為自己的附庸。鐵木真的壯大導致了王汗和他的兒子桑昆的不安。他們無法容忍鐵木真和自己平起平坐,更不用說超越自己之上了。</h3> <h3>在消滅塔塔兒部以后,他便以和桑昆結成兒女親家為幌子,試探出王汗已開始對自己的行動不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難以再繼續下去了。</h3> <h3>克烈部王汗的兒子桑昆與札木合聯合在合蘭真沙陀展開大戰攻打鐵木真,這一戰是鐵木真一生中最艱苦的一戰。因寡不敵眾而潰敗。</h3> <h3>在敗退過程中,最后只有十幾騎同鐵木真一起經過巴勒渚納河,即黑河。這個地方泉水少,因此他們只好擠飲污泥中的水。</h3> <h3>這十幾人沒有再離他而去的了。后來這些人也都成了享受優厚待遇的開國元勛。 “歃血飲黑河,剖券著青史。 ”共飲黑河水,被認為是特殊功勛的標志。</h3><h3><br></h3> <h3>離開黑河以后,他很快集中了舊部。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他又要求自己的世代親家翁吉剌部歸附自己,利用翁吉剌部的人力物力,鐵木真馬上又恢復了元氣。</h3> <h3>于是他又分別派人到王汗、 桑昆、 札木合等部族首領那里,對他們說了一些話,說話的內容因人而異。有的是聯絡感情,有的是曉之以利,有的則是譴責。</h3> <h3>以王汗為首的反鐵木真聯盟內部出現了分裂。這樣,王汗和鐵木真雙方也就處于不和亦不戰的狀態。</h3> <h3>公元 1203 年鐵木真乘王汗不備,對王漢反戈一擊,奇襲王汗牙帳。</h3> <h3>這一次戰爭,使一度強盛的克烈部也從草原上消失了。王汗和桑昆在逃亡中被其他部首領殺了。</h3> <h3>消滅克烈部以后,鐵木真又把目標轉移到乃蠻部。</h3> <h3>乃蠻部這是一個在經濟、 文化方面都較進步的部落。</h3> <h3>他們已建立了國家機構、 有了官印和文字,其中有許多人信仰基督教。他們的首領則稱為太陽汗。</h3> <h3>掌握乃蠻部實權的太陽汗夫人古兒別速積極主張對蒙古采取軍事行動。于是乃蠻部組織人馬,準備出征。</h3> <h3>鐵木真于是率軍西進,而同時太陽汗則領軍東進,最后他們在納忽山前擺開了陣勢由于太陽汗事先膽怯。</h3> <h3>蒙古軍銳不可擋,乃蠻軍則步步后退潰不成軍,夜里紛紛逃亡。太陽汗因重傷死去。</h3> <h3>鐵木真也活捉了古兒別速,并把她收為自己的妾</h3> <h3>太陽汗的兒子屈出律則逃走了,投奔其伯父不欲魯汗,公元 1205 年春,鐵木真向打獵的不欲魯汗發動襲擊,捉住并殺死了他。</h3> <h3>這樣,乃蠻部則完全滅亡。屈出律則繼續西逃,投奔了遼西皇帝。而與此同時,鐵木真又消滅了篾兒乞部的殘余勢力</h3> <h3>屢次與鐵木真作對的札木合,也到了窮途末路,部眾紛紛離散,最后身邊只剩 5 個那可兒。而他們卻將他綁了送給鐵木真。鐵木真處死了這五個不義之徒及其全家。并按札木合的要求讓他不出血而死,被吊死在戰車上。</h3> <h3>這樣,蒙古高原只剩下一個汗了,那就是鐵木真。</h3> <h3>公元 1206 年春,鐵木真在他原來生活的鄂嫩河源頭召開廣泛的 “忽里臺” 。</h3> <h3>闊闊出,蒙古部落的通天巫,是大蒙古國開國功臣、千戶,蒙力克的第四個兒子,蒙古人都很信服他,借騰格里(即"長生天")之名,提出"成吉思汗"名號這個稱號,才讓鐵木真聞名于世。</h3> <h3>很快,這一稱號便震動了世界。</h3> <h3>“汗” 是君主。 “成吉思” 則是天賜。成吉思汗則意味天賦予他統治百姓的權力。</h3> <h3>這次忽里臺,他們開始采用 “大蒙古” 國這一名稱,他統一了整個蒙古高原,并建立了國家,使高原上各部融合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即蒙古族。</h3> <h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雕塑稱汗置于中間,稱汗兩側分別表現無數戰士林立,體現他擁有的堅強后盾。</h3> <h3>另一側是在成吉思汗一生中,對他有過影響的四個妻子:孛兒帖、也遂、也素甘和忽蘭。</h3><h3></h3><h3><br></h3> <h3>這座雕塑表現了成吉思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唯才是舉,擇善而從,在他的身邊聚集了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契丹人耶律楚材、全真教丘處機、給予成吉思汗財力支柱的震海等各民族諸多博學多才的志士仁人。這是成吉思汗成功的秘訣,也是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真實寫照。</h3> <h3>衣冠冢成吉思汗陵墓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h3> <h3>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孫為他舉行了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歷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只在他墳地周圍30里處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禁地。由于時間已經過去了700余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h3><h3><br></h3><h3></h3><h3><br></h3> <h3>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他軍事才能卓越,戰略上重視聯遠攻近,力避樹敵過多。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程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法,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开远市|
调兵山市|
巴林左旗|
精河县|
健康|
徐州市|
白城市|
岳西县|
利川市|
商城县|
正宁县|
漳浦县|
黄大仙区|
财经|
安义县|
河曲县|
文安县|
集安市|
铁岭县|
新田县|
泾源县|
通河县|
龙州县|
吴堡县|
平舆县|
临海市|
丘北县|
祁连县|
玛曲县|
商都县|
信宜市|
长子县|
东莞市|
高邑县|
文登市|
陕西省|
灯塔市|
中江县|
江华|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