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當你有頭、頸、肩、胸、腰、腿、的酸、麻、脹、痛時,表明,你的脊椎已經出現問題了,多數情況下,只要你將錯位的脊椎正位,癥狀也將會消失。
如果每一節脊椎骨都處于正常的位置,那么整個脊椎呈現出兩個向前的彎曲(頸曲和腰曲)、兩個向后的彎曲(胸曲和骶曲)。當脊椎的彎曲度是良好的該彎的地方彎了,該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彎曲改變,身體則往往陷入亞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擾。
人體的31對神經分別從脊椎的椎間孔穿出并貫穿全身,調節支配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當骨盆、脊柱錯位后,本來間隙就很小的椎間孔,首先變形,周圍肌肉、韌帶張力發生改變,脊椎的三維運動(前屈、后仰、側屈)發生障礙,進一步壓迫血管、神經,阻塞經絡,引起一系列的感覺運動障礙和臟腑生理機能改變,造成內分泌機能紊亂,導致多種疾病發生。早期的頭痛、頭暈,視力下降、頸部僵硬,多夢、失眠,口渴、心煩、耳鳴、耳聾、胸悶、氣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軟、全身乏力,反應遲緩,腹部脹痛、小便困難、便秘、腹瀉,肥胖、消瘦,男性陽萎,女性月經紊亂,經絡進一步阻塞,病情進一步加重,生理機能逐漸下降,加速了人體的衰老進程,甚至發生癌變。同樣,當某一器官不健康時,也可以從脊椎骨上找到其異常之處,且直接通過養護脊椎拔除病根。
錯位,就是骨頭位置不正。骨與骨之間只要有輕微的錯移、不正,就會引起周圍正常軟組織緊張、紊亂,相應的肢體就會出現的痛、麻、冷等不適癥狀。
復位就是用手法對骨頭的錯位微調,以達到筋、腱、骨、肉之間的平衡,從而解除、減緩其緊張和疼痛。
<br></h3> <h3><font color="#ed2308"><b>脊椎簡介:</b></font>
脊椎由7塊頸椎骨、12塊胸椎骨、5塊腰椎骨、1塊骶椎、1塊尾椎(骶椎和尾椎分別是由出生時的4~5塊骨頭融合而成一塊)組成。 -
每一節椎骨與相鄰的椎骨之間都是通過復雜的關節、韌帶以及椎間盤相互連接的。椎間盤就仿佛是脊椎緩沖壓力不可缺少的"海綿墊",它的秘密其實埋在中央,那里有一種彈性極強的膠狀物。這種膠狀物中,水分占了80%,所以它像果凍一樣可以隨著外界的壓力而改變位置和形狀。為了不讓"果凍"四處滑動,在它的四周,還環繞著厚厚一層纖維,纖維環就像桶箍一樣牢牢地把"果凍"鎖在最里層--因為一旦這顆"果凍"溜出纖維環,就會壓迫到從椎骨中央穿行的脊髓神經,產生各種痛苦的癥狀,也就是常見的"椎間盤突出癥"的一種類型。椎骨之間的其他小關節、韌帶也同樣有可能在我們每天的行動中發生各種損傷。 -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只是很微小的細節,不足為奇,實際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破壞脊椎整體,乃至影響全身的健康。例如,某一節頸椎錯位,極有可能壓迫到與之相連的脊神經,導致其下方臟器功能的失調,因為穿過頸部的脊神經往往要通往全身各處,所以全身功能都會因此而受牽連,高位截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某一節腰椎間盤突出,則有可能導致位于它上方整個脊椎生理彎曲發生改變,繼而壓迫椎管里的脊神經,不但引發劇痛,還影響臟器功能。
我們的頭、頸、肩膀,如同樹枝一樣,它們與脊椎這根主干是不能分開的整體。嚴格來說,頭部甚至可以認為是脊椎的延伸,因為頭和脊椎從我們還是胚胎那么小的時候就已經連為一體、共同生長了。所以脊椎的姿勢會直接影響頭部,而頭部的活動也直接影響脊椎,影響全身功能。連接頭與脊椎的是我們的頸部,如果您姿勢不當,例如習慣頭部向前傾、下巴過分內縮、肩膀聳起等,都會造成頸部肌肉緊張與僵硬,長此以往不但肩膀會感到疼痛、麻木,整個背部甚至都會感到不適,乃至全身健康水平下降。
那么骨盆呢?骨盆牽制著脊椎基底,影響它的自然曲度,如果骨盆過于往后、過于往前或者兩邊骨盆一高一低,都會導致長短腿現象的發生,進而使脊椎側彎、脊髓受到壓迫,最終使得與脊神經相連的臟器功能下降。
<font color="#ed2308"><b>錯位可能導致那些疾病?
</b></font>
</h3><h3><br></h3> <h3><b>頸椎1</b> 眩暈、偏頭痛、失眠、嗜睡、頭昏沉、頸性高血壓、腦供血不足
<font color="#333333"><b>頸椎2</b></font> 眩暈、頭痛、失眠、嗜睡、眼干澀、耳鳴、心動過速
<b>頸椎3</b> 眩暈、頭昏沉、偏頭痛、頸肩綜合征
<b>頸椎4 </b> 頭昏、惡心、呃逆、雙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b>頸椎5 </b> 胸痛、心跳過緩、惡心、呃逆、頸、肩、手掌脹痛
<b>頸椎6</b> 血壓波動、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 -
<b>頸椎7</b> 氣短胸悶、第四、五指麻痛、頸根、肩胛痛
<b>胸椎1</b> 氣短、氣急、肘手痛、涼、早博
<b>胸椎2</b> 氣短胸痛
<b>胸椎3 </b> 肺部、支氣管癥狀、易患感冒
<b>胸椎4 </b> 胸背痛、胸悶、長嘆氣
<b>胸椎5 </b> 口苦、低血壓、胃痙攣
<b>胸椎6 </b> 胃痛、消化不良、胃痙攣
<b>胸椎7</b> 胃潰瘍癥狀、消化不良
<b>胸椎8 </b>免疫功能低下
<b>胸椎9 </b> 腎功能障礙、小便白濁、尿不暢
<b>胸椎10 </b> 腎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
<b>胸椎11</b> 腎功能障礙、尿道病
<b>胸椎12</b> 下腹疼涼、疲勞綜合癥
<b>腰椎1</b> 結腸功能失調、便秘、腹瀉、腰痛、下腹痛
<b>腰椎2</b> 腹痛、腰酸痛、性機能減退
<b>腰椎3</b> 膀胱、月經不調、尿少、腰、膝內側痛無力
<b>腰椎4</b> 腰痛、坐骨神經痛、排尿困難、尿頻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側
<b>腰椎5</b> 腿血液循環不良、下肢無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側
<b>骶椎</b> 腰骶關節病變、足根痛麻涼感、膀胱病
<b>尾椎</b> 尾骨痛
你可以對照上圖或上表,檢查自己的那塊脊椎骨錯位了,或自己有什么癥狀,檢查相應的脊椎骨是否錯位,用正骨的方法將錯位的骨頭正位。
<font color="#ed2308"><b>怎樣簡易檢查: </b></font><br></h3> <h3>1.被檢查者最好是穿一件薄衣,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的一側;
2.檢查者兩手都取出食指和中指,靠近被檢查者頭部的一手橫向按住脊椎的上段;另一手與脊椎方向豎直平行,食指和中指分別放在中心線的兩旁。順著脊椎用大約兩分的力量往下滑動。
3.看脊椎是否正直,一方面通過手下直接的觸感,另一方面通過觀察衣服上留下的滑動軌跡,這也是建議穿件薄衣的原因。
<b>也可以這樣自我檢查: </b>
用一筒保鮮紙,中空處用木棍填實,外再卷一張浴巾,仰臥在硬床上,用該棍卷從腰至頸在背上逐節抵壓,有痛處即是 。(也可以代替保鮮紙筒)
<b>脊柱定位: </b>
摸不到的是頸一;能摸到的是頸二;能轉動的是頸七;中間一節是頸四;不能轉動的是胸一;肩胛內側最突點水平連線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連線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點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連線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連線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黎川县|
罗田县|
麦盖提县|
武川县|
黄大仙区|
龙州县|
南召县|
汉沽区|
广丰县|
祁东县|
吕梁市|
湄潭县|
盘锦市|
龙门县|
通渭县|
宝清县|
信阳市|
新和县|
阜平县|
成武县|
六枝特区|
沙河市|
图片|
大洼县|
安平县|
旅游|
拜城县|
泽普县|
巴青县|
隆德县|
托克逊县|
图木舒克市|
醴陵市|
孟州市|
中方县|
茶陵县|
安远县|
获嘉县|
垦利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