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人生那些事(之1:我的爸爸媽媽)

蟑螂

<h3>人生那些事。今天,我43歲了。雖然還不算老,但也不小了。我是個平凡人,沒干過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斜風細雨,零零碎碎的小事情卻經歷了不少,所以時常在想是不是應該用某種方式紀錄下來,就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座博物館吧,曾經點點滴滴的人和事就是那珍貴的館藏。你若是碰巧,路過看過,是非對錯,精彩與否,任由評說,對我而言,留下人生的印跡就好。</h3> <h3>"爸爸""媽媽",我想這應該是世間上最親切的稱呼,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我們作為子女亨受父母的關愛和照顧,長大后自己也成為了父母,傾盡全力養兒育女。每個人都在人世間經歷著這樣的一種輪回。我的爸爸媽媽,賦予我生命,養育我成人,塑造我品性,他們成為了我生命中最無可替代的人。爸爸,與共和國同齡,年近70了。媽媽,雖小爸爸兩歲,兩年前卻因病離去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短短兩句話,道盡了人世間最無可奈何的淒涼與悲傷?!鞍傩行橄取?,無論在什么時候,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永遠銘記于心。</h3> <h3>海南知青</h3> <h3>半個世紀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那一場聲勢浩大浪潮席卷全國,多少人的人生軌跡也就隨之改變。就這樣,我爸媽成為了光榮的海南農墾知青。爸爸,來自汕尾海豐,媽媽,來自廣州黃埔。緣份天注定,他們在70年,71年就相繼落戶于海南省保亭縣國營金江農場十六隊(原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三師五團十六連)。金江農場,位于海南中部山區通什市內(現在已改名五指山市),屬于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區域,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山高林密,雨水臺風多,螞蝗多,蛇多,野獸多。爸爸初到農場,就安排農業班勞動,犁田,割膠樣樣皆能。后來因為他上過初中,文化稍高,又能說能寫,很快就到小學里當老師。媽媽做事細致,態度認真,性格執著,但由于身體較弱,干農活時經常暈倒,就調到連隊幼兒園當幼師。在這里,他們青春的汗水和激情一起揮灑,相識,相知,相戀,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了。很快74,75年迎來了知青返城高峰,大多數知青都返回了原來居住地,原則上是哪里來回哪里去。但要是成了家,就另當別論。我廣州的小姨擔心媽媽回不了廣州,為此對爸媽的婚事多次來信勸阻。媽媽的心,從認定爸爸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動搖。"嫁給愛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也成為爸爸媽媽感情的真實寫照。</h3> <h3>幸福的一家四口</h3> <h3>爸媽,于75年春節正式結婚,一張簡單的結婚照片,就意味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莊嚴承諾。76年中,79年尾,我和妹妹相繼出生,幸福的一家四口誕生了。76年9月,爸爸由于在教師崗位上,表現突出,吃苦肯干,調任金江農場政治處任通迅報導員。80年初,任農場教育科干事,繼而在82年8月任農場教育科科長,主管農場的教育工作。當時金江農場,有1所完全中學,1所初中,23所連隊小學或者教學點,300多名教職工和3000多名學生。媽媽也跟隨爸爸的工作變動,也于79年調到農場中心小學任5年級畢業班數學課任教師。由此,爸媽離開了連隊,在農場場部居住,82年住進了農場新蓋的兩層樓高,獨門獨戶的“小洋樓”。生活居住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我和妹妹也一天天長大,上幼兒園,讀小學,生活似乎就這樣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h3> <h3>金江農場生活照</h3> <h3>平靜的日子,來到了87年的初春。"一紙調令"打破了平靜,我們要回廣州了。其實這些年來,爸媽憑借努力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事業生活上都有不錯的基礎,農場也將爸爸做為后備干部力量重點培養。但是,爸媽覺得我們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與家鄉父母親人隔海相望,交通不便,也只有每兩三年才能探親相聚,更重要的是廣州畢竟是大城市,對下一代的培養和發展更有優勢,所以爸媽一直想通過工作調動方式回廣州。廣州是全國熱門城市,雖然媽媽是廣州知青,但畢竟已經成家。想再回到廣州,真的是困難重重,整整8年,終于在廣州小姨的多方努力下,又有貴人相助,夢想終于實現了。廣州黃埔廣州冶煉廠,也是我外公工作單位,同意接收我們。就這樣,我們要回廣州了,消息在農場里傳開。離開的前一夜,好多爸媽的學生,相識多年的朋友都齊聚在家里。時隔31年了,我都還依稀記得那天晚上昏黃的燈光下,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臉上有祝福的笑容,也有離別的傷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見。不知道在哪里,會重逢。只知道,那份無法言喻的情感會一直珍藏在心里。海南,金江農場,爸媽奮斗了十六個春秋的熱土,我和妹妹生命的源泉,從此就成為了魄牽夢繞的故鄉。</h3> <h3>87年的清明節,還是那樣的陰雨綿綿。我們,一家四口擠在從海南開往廣州的長途班車里,車輛一直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旋,到了海口市要搭輪船過海,上岸后再途經湛江茂名等粵西地區,晝夜不停,整整24小時才來到了廣州黃埔廣州冶煉廠生活區。當年還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太多的東西,只是突然間就來到了陌生的環境,面對著許許多多陌生人。新的生活迅速開始了,我爸爸安排在了廠的宣教科工作。媽媽還是回到教師崗位,成為了廣冶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課任老師。我和妹妹都做了插班生,接著上學讀書。<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那年爸爸37歲,媽媽35歲。爸媽為了和家人團聚,為了孩子將來能夠更好成長,放棄了十多年來在海南拼搏奮斗打下的基礎,從頭再來,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當年我和妹妹還小,自然無法理解爸媽良苦用心。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以前都已經住上了新蓋的二層小樓了,來到廣州卻要擠在兩間20平米的單身宿舍里,而且廚房和浴室都要公用的。以致,后來農場的朋友來看望我們的時候,都覺得不理解。但是爸媽并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肯努力,生活條件就一定會慢慢改善的。</span></h3> <h3>廣州冶煉廠生活照</h3> <h3>廣州冶煉廠,始建于1954年7月,55年正式投產,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珠江之濱,是廣東省國營企業中規模較大的有色金屬冶煉企業。據說當年毛主席曾經來考察過的。爸爸剛來到廠里,任宣教科科長,因為有之前在農場主管教育的經驗,開展起工作來輕車熟路。89年7月,廠里成黨委辦公室,被任命辦公室主任。爸爸,是典型的政工干部,能說能寫,雖然他對生產的過程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他人緣好,善于溝通,而且工作能力突出。94年9月,被提為副廠長主管生活后勤福利等工作。97年5月,因為老廠長退休,爸爸被任命為廣州冶煉廠廠長,主持企業的全面工作。</h3> <h3>爸爸,擔任廠長期間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期。當時的冶煉廠,由于計劃經濟的種種弊端,逐漸成為一間瀕臨破產的困難企業,生產經營已經基本停頓,因為越生產虧損越大,下崗職工,退休職工的負坦很大。當時很多人并不看好爸爸能不能做得下去,弄不好要騎虎難下。爸爸,既不是官謎也不是財謎,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要挑起擔子,負起責任給廠的職工辦點實事。治煉廠雖然是千蒼百孔,但是廠房,設備,土地資源還在,爸爸一方面在內部精兵簡政,縮減開支,另外充分利用他外交能力強的特點,找上級主管單位搞企業兼并,盤活廠里的現有資源,出租物業廠房等多種渠道,辦成幾件實事。以地換房,利用外來資金新起了5棟生活樓,一舉解決所有職工的住房問題。向政府補交了養老資金,所有的職工退休后都享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的待遇,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冶煉廠的子弟學校移交給地方政府,老師待遇得到極大提高。爸爸連續擔任兩屆人代大代表,為企業的各方面發展給獻策獻言。</h3> <h3>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陪伴在爸媽身邊。他們的以誠待人,助人為樂的處事原則一步一步的感染著我。我明白,無論走到哪里,走到什么時候,他們身上始終伴隨著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始終散發著人與人之間相處那種最樸素的光芒,這是值得我和后輩永遠傳承的。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為你們自豪。</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灌南县| 洛浦县| 大同市| 朔州市| 靖边县| 股票| 麻江县| 怀化市| 洞头县| 观塘区| 龙山县| 陆良县| 文成县| 洪湖市| 沙河市| 霸州市| 封开县| 沧州市| 海阳市| 康马县| 凤城市| 安陆市| 文化| 平邑县| 乌什县| 运城市| 琼海市| 铜鼓县| 梁平县| 噶尔县| 浙江省| 武义县| 博客| 浦县| 佛学| 禹州市| 边坝县| 出国| 唐海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