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808080"> 昌江,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地處皖西南與贛東北部,發(fā)源于安徽省祁門縣的燕窩村,于江西省鄱陽縣姚公渡匯入饒河。全長256公里,流域面積6260平方公里。</font></h5><h5><font color="#808080"> 《昌江原韻》畫冊由江永帆先生撰文、主編,鄭鵬先生策劃,中國藝術研究院方李莉博士作序。該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昌江全流域的人文地理、風情風貌。敘述了景德鎮(zhèn)在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中與昌江相互依存的關系,該書采用文字四萬余字和近五百幅圖片。最早的照片可以追溯到美國外交官弗蘭克.綸茲拍攝并刊登在1920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景德鎮(zhèn)昌江的照片。</font></h5> <h3><b><font color="#167efb">初 衷 —— </font></b></h3><h5><ul><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2011年6月的一天上午,影友王筠松老師到我辦公室聊天,其間聊到攝影題材這個話題上的時候,我隨口說了二個題材:一個是里弄,另一個是昌江。這兩個題材都和景德鎮(zhèn)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font><br></li><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當天中午約了陶陽子等幾位朋友一起吃飯,席間王筠松老師和大家提起上午聊天的話題,大家都比較一致的認同昌江這個題材,因為里弄拍的人比較多,而昌江除了景德鎮(zhèn)城區(qū)這段外,上游、下游以及支流幾乎無人涉足。就這樣不經意間從最初的一個想法到最終成了一本書……</font><br></li></ul></h5> <h5><font color="#808080">熱愛家鄉(xiāng)山水的戶外愛好者</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昌江上游的河道</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鋪滿瓷片的河床</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大北河入閶江</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昌江第一漂</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昌江中游的河道</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夕陽下的昌江</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戶外漂流愛好者</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昌江夜色</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鎮(zhèn)民的母親河</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即將逝去的風景(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淹沒區(qū))</font></h5> <h3><b><font color="#167efb">拍 攝 </font></b><b><font color="#167efb">——</font></b></h3><h5><ul><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從確定主題到第一次組織拍攝,中間大概相隔一個星期左右,這次的拍攝我因為出差沒有參加,開拍的地點選在了“閶江與昌江”銜接處的安徽省祁門縣倒湖村和江西省浮梁縣鎮(zhèn)埠村的連接地段。</font></li><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從這以后(2011~2018)的八年間,行程三萬余公里,從閶江源頭的大洪山到昌江入饒河的姚公渡;從支流的源頭山尖到兩岸沿線的風土人情;從當初只是想以攝影人的角度記錄昌江旖旎風光到探索全流域留下的足跡,這個過程雖然很艱辛,但是對于喜歡戶外運動的我,辛苦,但很快樂……</font></li><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八年來,無數次的風餐露宿、起早摸黑,昌江流域處處都留下了我們的腳印,而這個拍攝團隊也由最初的幾個人到后來的二十多人。</font></li></ul></h5> <h3><font color="#167efb"><b>成 書 ——</b></font></h3><h5><ul><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從最初的一個想法到最終實現(xiàn)成為一本書,中間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折騰的過程;從最初的立意、照片的拍攝、歷史圖片的收集、文稿的出爐、水系圖的繪制、圖片的篩選、畫面的設計、文字的校對、出版社的三校三審……等等。對于我這個從沒接觸過這行的門外漢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每一個細節(jié)都想做得完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一個取舍與糾結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讓我學會了許多……</font><br></li><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出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成書出來以后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與遺憾,但最終看到讀者能從書中有所得,編者的內心也會稍許安慰。</font></li></ul></h5> <h3><font color="#167efb"><b>出版 印刷 ——</b></font></h3><h5><ul><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在浙江海虹印刷廠蹲了三天,又一次經歷了一本書從電子文件到紙質圖書的全過程:電子稿—調色—拼版—制版—上機印刷—裁切—鎖線膠裝—印燙工藝—塑封裝箱等一列工藝流程。</font><br></li><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昌江原韻》的封面采用藏藍色作為主色調,進口布紋瓦楞紙,書名和落款的燙銀色,無不透露著這本書自然、和諧的設計理念;內頁則采用157克啞粉紙,亞色的畫面、溫潤的質感,似乎呼應著圖書的主題與內容,既有自然地氣息,又有生活本來的味道……</font><br></li></ul></h5> <h5><font color="#808080"> 《昌江原韻》畫冊已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上架銷售。需要購書的朋友可聯(lián)系潘先生,聯(lián)系電話:13807985779(微信同號)。</font></h5> <h5><ul><l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font color="#808080"> 感謝所有關心和為《昌江原韻》提供幫助的朋友,感恩團隊成員的辛苦付出!</font></li></ul></h5> <h5><font color="#808080"> 《昌江原韻》的出版,是一次對瓷茶文明的尋根之旅,也是瓷都兒女對于母親河《昌江》的一次深情禮贊!</font></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侯马市|
拜泉县|
临澧县|
张家口市|
洞头县|
金湖县|
龙井市|
巢湖市|
喀喇沁旗|
台山市|
辽阳市|
杨浦区|
皋兰县|
图们市|
道孚县|
古田县|
峨边|
志丹县|
三明市|
平安县|
巩义市|
乌鲁木齐市|
洪湖市|
太仆寺旗|
建水县|
铜山县|
德阳市|
图片|
太和县|
纳雍县|
乐清市|
双峰县|
琼中|
获嘉县|
乌苏市|
霍邱县|
濉溪县|
常山县|
济南市|
临颍县|